导图社区 操作规程编制【法规融合版】
操作规程编制作为安全管理的基础技能,要能编会审,提的出意见,给的出方法,在给多家企业编制的基础上,将山东DB37/T 2401-2022危险化学品岗位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编写导则、中化协TCCSAS 026-2023化工企业操作规程管理规范、《关于加强化工过程安全管理的指导意见》(安监总管三[2013] 88号)、AQ/T3034-2022 化工过程安全管理导则、《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导则》(应急(2019) 78号)进行整合,目前为第一版,本着合规、实用的角度后续会逐步完善,希望给广大的安全工作管理人员一点帮助。
编辑于2024-01-17 10:35:55This is a mind map about 支气管肺炎,Main content: 病因,概述,护理方法,传播途径,临床表现。
“人”一生的必修法律常识,展示了从胎儿期到老年期每个阶段需要了解的法律常识,概述了不同阶段所享有的法律权益和责任。
这是一篇关于管理生产班组安全“五多心”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1. 再多一点包容心,2 再多一点细心,3、 再多一点恒心,4、 再多一点爱心,5、再多一点耐心。 生产班组的安全工作一直是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管理的重点场所,也是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管理最难的场所,不仅仅在于生产班组人员不好管这一个要素,还包括生产班组的活动种类多且复杂、生产班组的活动经常发生变化、生产班组活动环节多且处于不确定等等,这些都会给生产班组的安全管理带来很多麻烦。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This is a mind map about 支气管肺炎,Main content: 病因,概述,护理方法,传播途径,临床表现。
“人”一生的必修法律常识,展示了从胎儿期到老年期每个阶段需要了解的法律常识,概述了不同阶段所享有的法律权益和责任。
这是一篇关于管理生产班组安全“五多心”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1. 再多一点包容心,2 再多一点细心,3、 再多一点恒心,4、 再多一点爱心,5、再多一点耐心。 生产班组的安全工作一直是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管理的重点场所,也是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管理最难的场所,不仅仅在于生产班组人员不好管这一个要素,还包括生产班组的活动种类多且复杂、生产班组的活动经常发生变化、生产班组活动环节多且处于不确定等等,这些都会给生产班组的安全管理带来很多麻烦。
操作规程
4、规程正文
1、操作岗位设置
1、岗位名称
结合工艺、操作内容设置
2、岗位工作任务
简述要干啥,不讲怎么干
3、岗位管辖范围
班组、区域、生产线、流程节点
4、岗位职责
结合责任制
5、岗位任职条件
岗位标准
安全标准化5.2
6、操作时的人身安全保障、职业健康注意事项。
2、工艺安全信息
1、化学品危害信息
原料
辅料
公辅
中产
副产
产品
2、工艺技术信息
a-工艺流程简图
b-生产工艺原理
c-工艺指标及操作参数,明确物料平衡表、能量平衡、物料配比、温度、压力、流量、液位等工艺参数的正常控制参数,包括设计值、正常控制范围、报警值及联锁值等(设计值≤低联锁值≤一般低报警值≤控制范围≤高报警值≤设计值),列出联锁一览表或联锁逻辑图,明确部分现场重要仪表工艺指标。
生产装置工艺控制指标一览表
装置联锁一览表(或联锁逻辑图,含DCS、SIS联锁)
装置现场重要仪表工艺指标
d-涉及的物料最大存储量
e-工艺联锁设置情况
3、工艺设备信息
a-主要设备及设备名称、位号、结构、材质、尺寸、容器类别、设计温度与压力、操作温度与压力等。
装置设备一览表
b-设备简图
c-过程控制系统
DCS
PLC
d-安全系统
如安全泄放系统、安全仪表系统、惰性气体保护系统等
4、风险分析、评估结果
本岗位可能发生的异常情况、事故类型,结果论述
双重预防体系
3、开停车操作
开车
a)开车前准备工作。开车前的安全检查确认、作业人员要求(培训教育情况、取得的资格证书和职业禁忌等要求、人员聚集数量)、个体防护用品配备要求等,规定生产装置(设备、管道、阀门、仪器仪表)开车的准备、要求,规定配套公用工程(水、电、汽、气)的要求。
b)开车。开车步骤根据本企业工艺流程顺序编写,包括操作范围及条件(注明时间、地点、对象、目的),操作步骤或程序(准备过程、操作过程、结束过程),操作标准,操作过程复核与控制,操作过程的安全事项与注意事项,操作中使用的物品、设备、器具及其编号等内容。
c)根据企业的开车顺序和状态,开车步骤可以分级编写。
正常检修后开车
1、岗位A-步骤1、2、3
2、岗位B-步骤1、2、3
3、岗位C-步骤1、2、3
紧急停车后开车
1、岗位A-步骤1、2、3
2、岗位B-步骤1、2、3
3、岗位C-步骤1、2、3
停车
正常停车
明确按照计划逐步减少物料的加入,直至反应完全停止,再停止供汽、供水,降温降压等。停车前应编写停车方案、停车前的准备、停车的详细操作步骤等。
正常停车步骤
1、岗位A-步骤1、2、3
2、岗位B-步骤1、2、3
3、岗位C-步骤1、2、3
临时停车步骤
1、岗位A-步骤1、2、3
2、岗位B-步骤1、2、3
3、岗位C-步骤1、2、3
紧急停车
a)局部紧急停车是指生产过程中,某个(部分)设备或某个(部分)生产系统的紧急停车。应明确与上下流工序的信息沟通、停止进料、设备内物料暂时储存或向事故排放部分(如火炬、放空等)排放的具体要求。
b)全面紧急停车是指生产过程中,整套生产装置系统的紧急停车。应明确生产装置全面紧急停止进料、紧急泄放、紧急冷却等方面的DCS控制及现场方面的操作要求。
基本步骤
1、岗位A-步骤1、2、3
2、岗位B-步骤1、2、3
3、岗位C-步骤1、2、3
4、正常操作
正常操作内容应明确正常生产过程中对装置加、减负荷,控制参数调整的方法及操作要求。
设备操作规程
应明确关键设备操作的基本步骤,规定正常运行的主要参数的调节方法和详细的操作注意事项。
工艺操作规程
1、岗位A-步骤1、2、3
2、岗位B-步骤1、2、3
3、岗位C-步骤1、2、3
临时操作
明确生产装置可能存在的临时操作(包括技术路线、设备变更情况下的操作)要求。
5、应急操作
明确应急处置原则
异常工况
异常工况处置应明确正常工况控制范围、可能的严重偏差或故障,分析导致的原因,辨识偏离正常工况的后果,明确纠正或防止偏离正常工况的步骤
序号
正常工况控制范围
可能的严重偏差或故障
原因分析
导致后果
处置步骤
应急操作
应明确针对公用工程异常而采取的应急操作要求
a)停水、停蒸汽、停仪表风、停循环水、停电晃电等异常情况的应急操作;
b)DCS故障等异常情况的应急操作;
c)其他异常情况的应急操作。
1、工艺参数偏离
异常工况处置应明确正常工况控制范围、可能的严重偏差或故障,分析导致的原因,辨识偏离正常工况的后果,明确纠正或防止偏离正常工况的步骤
工艺纠偏
步骤1
步骤2
步骤3
2、设备异常情况
规定正常运行的主要参数的调节方法和详细的操作注意事项
异常纠偏
步骤1
步骤2
步骤3
3、事故应急处置
明确现场应急处置卡内容,简明实用
应急预案
现场处置
结合实际
6、巡回检查
a-规定检查的频次、时机、记录
b-规定具体巡检路线、内容和标准
c-检查内容锁覆盖的活动范围及锁设计的设备设施
e-检查需要细带的工器具和使用方法
7、交接班
应明确交接班工作步骤、注意事项等内容。
8、劳动防护
使用储存和生产的主要危险化学品危害特性及防护要求,可参照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中的相关内容
对劳动防护用品和急救用品的配置、使用及维护保养等做出相应规定。
6、规程附件
附件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a)主要设备结构图;
b)装置平面布置图;
c)可燃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布置图;
d)装置消防设施布置图;
e)有关记录表样。
f)操作流程模版
5、应用与管理
1、应明确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的归口管理部门,每年对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的适应性和有效性进行确认,至少每3年对安全生产操作规程进行审核修订。应组织相关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操作人员和工会代表参加安全生产操作规程评审和修订。当发生以下情况时应及时评审与修订:
a) 当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程、标准废止、修订或新颁布时;
b) 当企业归属、体制、规模发生重大变化时;
c) 当生产设施新建、扩建、改建时;
d) 当工艺、技术路线和装置设备发生变更时;
e) 当上级安全监督部门提出相关整改意见时;
f) 当安全检查、风险评价过程中发现涉及到规章制度层面的问题时;
g) 当分析重大事故和重复事故原因,发现制度性因素时;
h) 其他相关事项。
2、操作规程编写和修订
1、企业应由专业管理部门组织车间专业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编制、修订操作规程,应按照供应商提供的有关技术规程和收集的安全生产信息、风险分析结果以及同类装置操作等成熟的安全操作经验编制进操作规程中。
2、操作规程内容应至少包括:
操作规程的内容至少应包括
1.岗位生产工艺流程,工艺原理,物料平衡表、能量平衡表,关键工艺参数的正常控制范围及报警联锁设置,偏离正常工况的后果,防止和纠正偏离正常工况的方法及步骤;
2.装置正常开车、正常操作、临时操作、应急操作(异常处置)、正常停车和紧急停车 的操作步骤和安全要求;
3.工艺参数一览表,包括设计值、正 常控制范围、报警值及联锁值;
4.岗位涉及的危险化学品危害信息、 应急处理原则以及操作时的人身安全保障、职业健康注意事项。
3、操作规程应 广泛征求修改意见 后由专业管理部门审核,最终经技术负责人审核,由要负责人批准后实施,统一编号, 规定生效日期。
4、若采用了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或新材料,在实施了有关工艺、设备变更后,企业应组织修改或补充相关操作规程。
5、操作规程最终文本应符合本单位质量管理体系有关要求,文件载体可为纸质版或电子档。
6、企业应在操作规程的基础上编制工艺卡片,工艺卡片内容应包括生产装置关键操作要求、关键安全控制指标,相关内容应与操作规程中的内容一致。
7、企业在试生产运行平稳后,企业应组织技术人员对操作规程进行评审,必要时进行修订。
8、企业每年应对操作规程、工艺卡片的适应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估确认。
8、企业至少每三年应对操作规程进行一次评审,当发生以下情况时应及时对操作规程进行评审, 根据评审结果进行修订
a)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程、标准废止、修订或新颁布;
b)生产设施新建、扩建、改建;
c)工艺、技术路线和装置设备发生变更;
d)当分析重大事故和重复事故原因,发现操作性因素时;
e)企业发生生产安全事故事件或行业内同类工艺装置发生事故时,应及时对操作规程进行审查
9、鼓励从业人员分享安全操作经验,参与操作规程的编制、修订工作。
3、、操作规程的使用和运行
1、企业应建立操作规程与工艺卡片管理制度,明确编写、审核、批准、颁发、使用、修订及废止的程序和职责
2、审批后,应及时组织有关人员培训学习,并发放到相关岗位操作规程批准后应发放到有关岗位。专业管理部门应定期检查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及时纠正违规操作行为,并与员工进行沟通交流,分析违规操作原因,必要时变更操作规程。
3、应确保作业现场始终存有最新版本的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和工艺卡片纸质文本,以方便现场操作人员随时查用。企业废止的操作规程应及时收回,防止操作规程新旧版本混用。
4、、操作规程的培训和考核
1、企业应定期组织从业人员开展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培训和考核。
2、当操作规程修改、修订后应及时对相关岗位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
3、新、转、复岗员工必须接受岗位操作规程的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独立上岗。
4、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和操作经验不断完善各类异常工况处置程序,对员工开展异常工况的处置能力培训和考核,确保有关岗位人员能够及时恰当地处置异常工况
3、结构、格式
危险化学品岗位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由封面、编写小组成员、签批页、前言、目录、变更与修正索引、正文内容、附件组成。
2、编写依据
a)安全生产相关的国家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有关规定;
b)工艺设计文件;
c)设备说明书;
d)生产工艺流程;
e)实际操作经验;
f)事故、事件案例;
g)风险分析、评估结果。
1、编写原则
1、应遵循全面、科学、可操作性强的原则进行编写,不能遗漏主要或关键操作步骤,应将每一个操作步骤描述到位。
2、应做到概念清楚,表达准确,文字精练,语言简明,用语前后一致,不同岗位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结构、格式统一,内容完善。
3、应组织相关岗位、相关专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以及有操作经验的作业人员参加编写
4、涉及计量单位时,应使用法定计量单位,可用计量单位名称或者计量单位对应的符号表述,且前后表述的计量单位一致。
5、编写前应充分识别、评估本岗位的风险,可采用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工作危害分析法(JHA)、安全检查表法(SCL)等分析方法进行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的编写应充分考虑岗位本身所具备的固有风险及可能发生的异常情况、事故,应充分吸收精细化工反应安全风险评估、安全评价、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等报告的结论、建议、供应商提供的有关技术规程和收集的安全生产信息、风险分析结果以及同类装置操作经验编制操作规程.。
6、与本企业其他文件协调一致,不能有冲突。对于不涉及正文部分内容的危险化学品岗位,可在安全生产操作规程中省略相关内容。
注
DB37/T2401-2022危险化学品岗位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编写导则
T-CCSAS 026-2023 化工企业操作规程管理规范
AQ/T 3034—2022 化工过程安全管理导则(含88号文)
《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导则》(应急〔2019〕7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