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初级会计实务,第5章:收入、费用和利润
初级会计资格考试会计实务,第5章“收入、费用和利润”重要知识点思维导图,标颜色的是重要考点,机构式框架,方便记忆,赶快学习起来吧!
编辑于2021-07-28 10:56:31监理工程师资格考试--进度控制--第6章 重要知识点思维导图,内容有施工阶段进度控制目标的确定、施工阶段进度控制的内容、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与审查、施工进度计划实施中的检查与调整、工程延期、物资供应进度控制。
监理工程师资格考试--进度控制--第5章 重要知识点,具体有 设计阶段进度控制的意义和工作程序、设计阶段进度控制目标体系、设计进度控制措施,一起来学习。
监理工程师资格考试--进度控制--第4章 重要知识点思维导图,内容有 实际进度监测与调整的系统过程、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的比较方法、进度计划实施中的调整方法,欢迎学习。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监理工程师资格考试--进度控制--第6章 重要知识点思维导图,内容有施工阶段进度控制目标的确定、施工阶段进度控制的内容、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与审查、施工进度计划实施中的检查与调整、工程延期、物资供应进度控制。
监理工程师资格考试--进度控制--第5章 重要知识点,具体有 设计阶段进度控制的意义和工作程序、设计阶段进度控制目标体系、设计进度控制措施,一起来学习。
监理工程师资格考试--进度控制--第4章 重要知识点思维导图,内容有 实际进度监测与调整的系统过程、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的比较方法、进度计划实施中的调整方法,欢迎学习。
收入、费用和利润
收入
收入的确认和计量
收入确认的原则
确认收入的方式应当反映其向客户转让商品或提供服务的模式,收入的金额应当反映企业因转让商品或提供服务而预期有权收取的对价金额
基本原则
企业应当在履行了合同中的履约义务,即在客户取得相关商品控制权时确认收入
取得控制权
指客户能够主导该商品的使用并从中获得几乎全部经济利益,也包括有能力阻止其他方主导该商品的使用并从中获得经济利益
三个要素
客户必须拥有现时权利,能够主导该商品的使用并从中获得几乎全部经济利益
客户有能力主导该商品的使用,即客户在其活动中有权使用该商品,或者能够允许或阻止其他方使用该商品
客户能够获得商品几乎全部的经济利益
本章的收入不涉及
企业对外出租资产收取的租金
进行债权投资收取的利息
进行股权投资取得的现金股利
保费收入
收入确认的前提条件
合同各方已批准该合同并承诺将履行各自义务
该合同明确了合同各方与所转让商品相关的权利和义务
该合同有明确的与所转让商品相关的支付条款
该合同具有商业实质,即履行该合同将改变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风险、时间分布或金额
企业因向客户转让商品而有权取得的对价很可能收回
收入确认和计量的步骤
第一/二/五步主要与收入的确认有关,第三/四步主要与收入的计量有关
识别与客户订立的合同
合同有书面形式、口头形式以及其他形式
合同的存在是企业确认客户合同收入的前提
识别合同中的单项履约义务
单项履约义务
企业应当将向客户转让可明确区分商品(或者商品的组合)的承诺以及向客户转让一系列实质相同且转让模式相同的、可明确区分商品的承诺
确定交易价格
不包括
企业代第三方收取的款项(如增值税)
企业预期将退还给客户的款项
合同条款所承诺的对价,可能是固定金额、可变金额或两者兼有
将交易价格分摊至各单项履约义务
当合同中包含两项或多项履约义务时,需要将交易价格分摊至各单项履约义务,分摊的方法是在合同开始日,按照各单项履约义务所承诺商品的单独售价的相对比例,将交易价格分摊至各单项履约义务
履行各单项履约义务时确认收入
当企业将商品转移给客户,客户取得了相关商品的控制权,意味着企业履行了合同履约义务,此时,企业应确认收入
企业将商品控制权转移给客户,可能是在某一时段内(即履行履约义务的过程中)发生,也可能在某一时点(即履约义务完成时)发生
首先判断履约义务是否满足在某一时段内履行的条件,如不满足,则该履约义务属于在某一时点履行的履约义务
收入核算应设置的会计科目
主营业务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
主营业务成本
其他业务成本
合同取得成本
核算企业取得合同发生的、预计能够收回的增量成本
合同履约成本
核算企业为履行当前或预期取得的合同所发生的、不属于其他企业会计准则规范范围且按照收入准则应当确认为一项资产的成本
合同资产
交付部分商品
核算企业已向客户转让商品而有权收取对价的权利,且该权利取决于时间流逝之外的其他因素(如履行合同中的其他履约义务)
合同负债
核算企业已收或应收客户对价而应向客户转让商品的义务
履行履约义务确认收入的账务处理
在某一时段内履行履约义务确认收入
在该段时间内按照履约进度确认收入
满足条件之一
客户在企业履约的同时即取得并消耗企业履约所带来的经济利益
边履约边受益
客户能够控制企业履约过程中在建的商品
边建造边转移
企业履约过程中所产出的商品具有不可替代用途,且该企业在整个合同期间内有权就累计至今已完成的履约部分收取款项
私人订制+合格收款权 已发生成本+合理利润
本期确认收入=合同的交易价格总额×履约进度-以前期间已确认收入
履约进度不能合理确定时,已经发生的成本预计能够得到补偿,按照已经发生的成本金额确认收入
账务处理
预收款项时
借:银行存款 贷:合同负债
实际发生服务成本时
借:合同履约成本 贷:银行存款、应付职工薪酬等
确认收入并结转服务成本时
借:银行存款等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同时,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合同履约成本
在某一时点履行履约义务确认收入
在客户取得相关商品控制权时点确认收入
判断是否取得商品控制权
企业就该商品享有现时收款权利,即客户就该商品负有现时付款义务
企业已将该商品的法定所有权转移给客户,即客户已拥有该商品的法定所有权
企业已将该商品实物转移给客户,即客户已占有该商品实物
企业已将该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客户,即客户已取得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
客户已接收该商品
一般销售商品业务收入
确认收入时
借:银行存款等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同时 借:主营业务成本 存货跌价准备 贷:库存商品
代垫运费时
借:应收账款 贷:银行存款
已经发出商品但不能确认收入
发出商品时
借:发出商品 贷:库存商品(成本价)
纳税义务发生时
借:应收账款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售价×适用税率】
满足收入确认条件时
借:银行存款等 贷:主营业务收入 同时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发出商品
商业折扣、现金折扣和销售退回
商业折扣
确认销售收入的金额是扣除商业折扣后的金额
现金折扣
现金折扣实际发生时计入财务费用
确认收入时不考虑预计可能发生的现金折扣
销售退回
尚未确认销售收入的
借:库存商品 贷:发出商品
已确认销售收入的
借: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等 财务费用(现金折扣额) 同时 借:库存商品 贷:主营业务成本
销售材料等存货
确认收入时
借:银行存款等 贷:其他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结转原材料成本
借:其他业务成本 贷:原材料等
合同成本
合同取得成本
增量成本,指企业不取得合同就不会发生的成本
销售佣金 企业因现有合同续约或发生合同变更需要支付的额外佣金
支付相关费用时
借:合同取得成本(增量成本) 管理费用等(差旅费、尽职调查费用等) 贷:银行存款等
确认收入、摊销合同取得成本时
借:应收账款等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同时, 借:销售费用 贷:合同取得成本
合同履约成本
同时满足条件
该成本与一份当前或预期取得的合同直接相关
与合同直接相关的成本
直接人工、直接材料、制造费用
明确由客户承担的成本以及仅因该合同而发生的其他成本
该成本增加了企业未来用于履行(或持续履行)履约义务的资源
该成本预期能够收回
计入当期损益
管理费用,除非这些费用明确由客户承担
非正常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这些支出为履行合同发生,但未反映在合同价格中
与履约义务中已履行(包括已全部履行或部分履行)部分相关的支出,即该支出与企业过去的履约活动相关
无法在尚未履行的与已履行(或已部分履行)的履约义务之间区分的相关支出
账务处理
发生合同履约成本时
借:合同履约成本 贷:银行存款 应付职工薪酬 累计折旧等
确认收入、摊销合同履约成本时
借:银行存款等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同时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合同履约成本
费用
营业成本
主营业务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存货跌价准备 贷:库存商品、合同履约成本等
期末结转至“本年利润”后无余额
借:本年利润 贷:主营业务成本
其他业务成本
企业确认的除主营业务活动以外的其他日常经营活动所发生的支出
销售材料的成本、出租固定资产的折旧额、出租无形资产的摊销额、出租包装物的成本或摊销额等
借:其他业务成本 贷:原材料 周转材料 累计折旧 累计摊销 应付职工薪酬 银行存款等
期末结转至“本年利润”后无余额
借:本年利润 贷:其他业务成本
税金及附加
需计算确定的
借: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 —应交教育费附加 —应交资源税 —应交环境保护税 —应交土地增值税 —应交房产税 —应交城镇土地使用税 —应交车船税等
不需预计应交数的
印花税
借:税金及附加 贷:银行存款
期末结转至“本年利润”后无余额
借:本年利润 贷:税金及附加
期间费用
销售费用
销售商品过程中发生的包装费、保险费、展览费和广告费、商品维修费、预计产品质量损失、运输费、装卸费等
借:销售费用 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等
专设的销售机构的职工薪酬、业务费、折旧费、修理费等经营费用
借:销售费用 贷:应付职工薪酬 银行存款 累计折旧等
期末结转至“本年利润”后无余额
借:本年利润 贷: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在筹建期间内发生的开办费,包括人员工资、办公费、培训费、差旅费、印刷费、注册登记费以及不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的借款费用等
借:管理费用 贷:银行存款
行政管理部门人员的职工薪酬
借:管理费用 贷:应付职工薪酬
行政管理部门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
借:管理费用 贷:累计折旧
行政管理部门负担的工会经费、董事会费、聘请中介机构费、咨询费(含顾问费)、诉讼费、业务招待费、技术转让费、研究费用
借:管理费用 贷:银行存款 研发支出等
期末结转至“本年利润”后无余额
借:本年利润 贷: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利息支出(减利息收入)、汇兑损益以及相关的手续费、企业发生或收到的现金折扣
期末结转至“本年利润”后无余额
借:本年利润 贷:财务费用
利润
利润的构成
营业利润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财务费用+其他收益+投资收益(-投资损失)+净敞口套期收益(-净敞口套期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信用减值损失-资产减值损失+资产处置收益(-资产处置损失)
其他收益:政府补助
利润总额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净利润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营业外收支
营业外收入
非流动资产毁损报废收益、与企业日常活动无关的政府补助、盘盈利得、捐赠利得、债务重组利得等
营业外支出
非流动资产毁损报废损失、捐赠支出、盘亏损失、非常损失、罚款支出、债务重组损失等
所得税费用
应纳税所得额=税前会计利润+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
纳税调整减少额:国债利息收入、前5年内未弥补亏损等
应交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税率
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递延所得税
递延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余额-递延所得税负债期初余额)-(递延所得税资产期末余额-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余额)
本年利润
结转方法
表结法
月末只需结计出本月发生额和月末累计余额,不结转到“本年利润
年末一次转
账结法
月末均需编制转账凭证,将在账上结计出的各损益类科目的余额结转入“本年利润”
会计处理
第一步:将各项收入、利得类科目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的贷方
第二步:将各项费用、损失类科目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的借方
第三步:结转所得税费用,转入本年利润的借方
第四步:将本年利润的本年累计余额(当年净利润或净亏损)结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