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取材:厚度不宜超过0.5㎝,取材所得的组织器官称组织块
2)固定:为防止组织块中的蛋白质分解、自溶,并保持细胞生活时的形态结构,需经固定剂固定,常用的固定剂有甲醛、乙醇、丙酮或混合固定剂等。
3)脱水:目的是为了使包埋剂易于浸入组织块,常用的脱水剂为乙醇。梯度脱水防止过度失水,影响正常形态
4)透明:使用二甲苯、苯、氯仿对组织器官进行浸泡,以置换出其中的乙醇
5)包埋:为增加组织块硬度而便于切制薄片,常用石蜡、火棉胶、树脂等材料进行包埋剂包埋
6)切片:采用切片机将组织块切制成厚度为5~10μm的薄片,并裱贴在载玻片上。
7)脱蜡:经二甲苯除去石蜡切片中的石蜡成分的过程称脱蜡,其目的是便于染色时染料的着色。
8)染色:
原理:基于染色剂与组织细胞可发生化学结合或物理吸附的原理,使组织细胞不同成分结构形成色差(反差),便于光镜下观察。
H-E染色法(苏木精伊红染色法)
染色体和核糖体被苏木精着色,呈紫蓝色;
细胞质和细胞外基质被伊红着色,呈粉红色。
9)封片:滴加中性树胶,并覆加盖玻片,至此称其为石蜡切片标本,即可在光镜下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