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医学误吸思维导图
这是一篇关于误吸的思维导图,患者不能正常吞咽,食物和水份不能顺利通过口腔和咽喉进入食道而误入气管。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误吸
如何预防
环境
保持进食环境的清洁卫生
病情评估
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状态,吞咽、咳嗽反射,根据病情选择进食途径,选择经口或鼻饲
食物选择
首选糊状食物:密度均匀、粘性适当、不易松散、不容易残留
避免食用易导致呛咳的汤、水和容易引起吞咽困难的干食及粘性较强的食物
体位姿势
对自理能力缺陷的患者应协助其下床进食,尽可能保持90°坐姿
对不能下床的患者协助其取坐位或半坐卧位,床头抬高60°,放置好餐桌及餐具
鼻饲的患者取半卧位,床头抬高30°—45°
颈椎、胸椎、腰椎损伤患者不宜抬高床头,需绝对卧床的患者协助其侧卧或仰卧位头偏向一侧
给瘫痪者喂食时,喂食者坐在患者的患侧,将食物喂在口腔的健侧,以便食物由健侧咽部进入食道。
进食方法
速度勿过快,等患者吞咽完再喂食下一口
进食后至少1小时不宜立即刺激咽喉部,如口腔护理、口腔检查、吸痰等操作,以免引起恶心而误吸
鼻饲患者避免在呕吐、腹胀、腹痛、胃潴留时进行鼻饲。
鼻饲喂养
鼻饲时需抬高床头30°至45°,至鼻饲结束后至少半小时
鼻饲前须确认胃管位置,确保在胃内,每次喂养前监测胃残余量
持续喂养者每4~6小时监测一次胃内容量
急救处理
当发现患者发生误吸后,立即使患者采取侧卧位,头低脚高,并同时通知医生。
扣拍背部,必要时负压吸引快速将吸入物排除或根据吸入物不同,采取正确的急救处理措施。
若误吸物排出,及时清理口腔内痰液、呕吐物,若误吸物未排除、危险未解除,要配合医生做好抢救工作,观察生命体征。
成人
海姆立克急救法
救护者站在患者身后,从背后抱住其腹部,双臂围环其腰腹部,一手握拳,拳心向内按压于患者的肚脐和肋骨之间的部位;另一手成掌捂按在拳头之上,双手急速用力向里向上挤压,反复实施,直至阻塞物吐出
婴幼儿
推压腹部法
将患儿仰卧于桌子上,抢救者用手放在其腹部脐与剑突之间,紧贴腹部向上适当加压,另一只手柔和地放在胸壁上,向上和向胸腔内适当加压,以增加腹腔和胸腔内压力,反复多次,可使异物咳出。
拍打背法
立位,抢救者站在儿童侧后方,一手臂置于儿童胸部,围扶儿童,另一手掌根在肩胛间区脊柱上给予连续、急促而有力地拍击,以利异物排出。
倒立拍背法
适用于婴幼儿,倒提其两腿,使头向下垂,同时轻拍其背部,通过异物的自身重力和呛咳时胸腔内气体的冲力,迫使异物向外咳出。
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使误吸物得到迅速清除并建立通畅有效的呼吸道
临床表现
剧烈呛咳
肺部感染
气道梗阻
急性左心衰
急性呼吸衰竭
窒息、死亡
主要原因
医源性因素
气管切开术后,长期辅助呼吸、管饲患者
病理性因素
意识障碍、神经性疾病、胃功能紊乱、呕吐、反流以及肺部基础疾病
生理性因素
口腔卫生差、高龄(>64岁)老年人
药物因素
肌松剂、麻醉剂、镇痛剂等
概述
定义
患者不能正常吞咽,食物和水份不能顺利通过口腔和咽喉进入食道而误入气管
是吞咽障碍的症状及并发症之一
分类
显性
误吸发生后,患者立即出现刺激性呛咳、气急甚至哮喘
呼吸困难是其首发和突出表现
隐性
患者误吸当时(>1min)不出现咳嗽等外部特征,没有刺激性呛咳
有些患者仅表现为精神萎靡、神志淡漠、反应迟钝等,不易引起注意
高危人群
老年人、吞咽功能异常的患者
脑神经疾病的患者
食管病变患者
呼吸系统疾病患者
鼻饲喂养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