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薄伽梵歌》中的三种属性或生命模式
这三种原质在人身上不断地运动,使人显露出善、喜、忧、奸诈、邪恶、慈悲、光明、黑暗等种种性质的不同。
这四大原则共同构成了宽恕的核心,帮助我们更好地面对过去的伤痛,释放内心的压力,与他人建立更加和谐的关系。
承认恐惧是一个重要且积极的心理过程,它涉及到对自己的真实感受的接纳和认知。欢迎点赞收藏!
观想一种心灵修炼的方法,涉及集中心念去想象或创造心中的对象。我们头脑中构建的任何东西,都有可能在现实世界中被实现或创造出来,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薄伽梵歌》中的三种属性或生命模式
悦性(Sattva)
这是三种属性中最纯净的一种,代表智慧、清晰、平静和纯洁。它与真理、知识和灵性的追求相关联。在人的行为上,悦性表现为善良、正直、自制和冷静。当一个人处于悦性状态时,他们通常能够保持清晰的判断力,做出明智的决策,并维持一种平和的心态。
锐性(Rajas)
这种属性与活动、激情和动力相关。锐性的人通常情绪强烈,追求物质享受和感官刺激。他们可能非常积极、有野心,并且有时候可能会表现出冲动或愤怒。在积极的方面,锐性可以驱动人们去追求成功和成就;而在消极的方面,它可能导致过度的执着和急躁。
惰性(Tamas)
这种属性与懒惰、无知和黑暗相关。处于惰性状态的人可能会感到迷茫、迟钝或者缺乏动力。他们可能倾向于避免责任,对周围世界缺乏关注或者理解。在极端情况下,惰性可能导致人们陷入错误的信念和行为中,甚至可能导致不道德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