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一建市政第一章1.4挡土墙施工
这是一篇关于1.4挡土墙施工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1.4..2挡土墙施工技术,1.4.1挡土墙结构形式及分类。
编辑于2024-03-18 12:31:131.4挡土墙施工
1.4.1挡土墙结构形式及分类
挡土墙类型
在城市道路桥梁工程中常见的挡土墙有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挡土墙、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挡土墙、砌体结构挡土墙、锚杆式挡土墙和加筋挡土墙。按照挡土墙结构形式及结构特点,可分为重力式、衡重式、悬臂式、扶壁式、柱板式、锚杆式、自立式、加筋土等不同挡土墙。
挡土墙作用:1、防止坡体的滑移、坍塌;2、保证土体边坡稳定。
重力式砌体挡土墙
1、依靠墙体自重抵挡土压力作用 2、一般用浆砌片(块)石砌筑,外观有天然之美 3、形式简单,就地取材,施工方便,造价低 4、人工耗用量大,工效低,工期长,挡土墙高度受限。
重力式混凝土挡土墙
1、依靠墙体自重抵挡土压力作用 2、一般采用现场浇筑混凝土或片石混凝土 3、形式简单,就地取材,施工简便
重力式钢筋混凝土挡土墙
1、依靠墙体自重抵挡土压力作用 2、在墙背设少量钢筋,并将墙趾展宽(必要时设少量钢筋)或基底设凸榫抵抗滑动 3、可减薄墙体厚度,节省混凝土用量
衡重式挡土墙
1、上墙利用衡重台上填土的下压作用和全墙中心的后移增加墙体稳定 2、墙胸坡陡,下墙倾斜,可降低墙高,减少基础开挖。
钢筋混凝土悬臂式挡土墙
1、采用钢筋混凝土材料,由立壁、墙趾板、墙踵板三部分组成。 2、墙高时,立壁下部弯矩大,配筋多,不经济。
钢筋混凝土扶壁式挡土墙
1、沿墙长,隔适当距离加筑肋板(扶壁),使墙面与墙踵板连接 2、比悬臂式受力条件好,在高墙时较悬臂式经济。
带卸荷板的柱板式挡土墙
1、由立柱、底梁、拉杆、挡板和基座组成,借卸荷板上的土重平衡全靠 2、基础开挖较悬臂式少 3、可预制拼装、快速施工
锚杆式挡土墙
1、由肋柱、挡板和锚杆组成,靠锚杆固定在岩体内拉住肋柱 2、锚头为楔缝式或砂浆锚杆
自力式(尾杆式)挡土墙
1、由拉杆、挡板、立柱、锚锭块组成,靠填土本身和拉杆、锚锭块形成整体稳定。2、结构轻便、工程量节省,可以预制、拼装,施工快速、便捷 3、基础处理简单,有利于地基软弱处进行填土施工,但分层碾压需慎重,土也要有一定选择。
加筋土挡土墙
1、加筋土挡墙是填土、拉筋和面板三者的结合体。加筋与土之间的摩擦力及面板对填土的约束,使拉筋与填土结合成一个整体的柔性结构,能适应较大变形,可用于软弱地基,耐震性能好于刚性结构。 2、可解决很高(国内由3.6-12m的实例)垂直填土,减少占地面积。 3、挡土面板、加筋条定型预制,现场拼装,土体分层填筑,施工简单、快速、工期短。 4、造价较低,为普通挡墙(结构)造价的40%-60%。 5、立面美观,造型轻巧,与周围环境协调。
各类挡土墙结构特性
重力式挡土墙是目前城镇道路常用的一种挡土墙形式
挡土墙结构受力形式
三种土压力中,主动土压力最小;静止土压力其次;被动土压力最大,位移也最大。
1.4..2挡土墙施工技术
挡土墙施工一般要求
挡土墙基础地基承载力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经检测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后续工序施工。施工中应按设计要求施作挡土墙的排水系统、泄水孔、反滤层和结构变形缝。 墙背混凝土应采用透水性材料或设计要求的填料。 当挡土墙墙面需立体绿化时,应报请建设单位补充防止挡土墙基础浸水下沉的设计。 挡土墙投入使用时,应进行墙体变形观测,并依据观测成果确认挡土墙可否安全使用。
挡土墙施工要点
挡土墙基础施工要点
2)挡土墙基坑分段开挖,距基坑底30cm,采用人工辅助清底,严禁超挖。 达到设计标高后,基坑内施作临时排水沟和集水井,井内安装排水泵抽排地下水,确保基坑底不被水浸泡。 对地基承载力进行检测,经验收合格后及时浇筑混凝土垫层,基坑边严禁堆土及堆放建筑材料。
挡土墙基坑采用放坡开挖时,依据地质水文条件,确定边坡坡比,确保基坑边坡稳定。 当地下水水位较高时,要采取降水排水措施,将地下水位控制在基坑底以下50cm。 基坑顶四周设置的挡水矮墙和集水沟,防止地表水进入基坑。 当挡土墙基坑没有条件放坡开挖时,要采用围护结构对基坑进行支护。
挡土墙基础按设计要求设置结构变形缝。基础与墙身连接应按设计要求设置石榫、插筋,接触面要凿毛,用压力水冲洗干净(人工凿毛时强度为2.5MPa,机械凿毛时强度宜为10MPa)、
基础混凝土浇筑前,钢筋、模板应验收合格。模板内污物、杂物应清理干净,积水排干,模板缝隙封闭。混凝土分层浇筑,振捣密实,连续浇筑成型。脱模后及时覆盖保湿养护。
现浇(钢筋)混凝土挡土墙施工要点
搭设施工用脚手架,便于立模和浇筑混凝土施工。
钢筋接头宜采用焊接接头或机械连接接头。禁止利用卷扬机拉直钢筋,应使用普通钢筋调直机、数控钢筋调直机调制钢筋。
模板使用前应检查,表面起皮有裂纹、边角破损的模板禁止使用,模板与混凝土接触面要打磨清理干净,刷脱模剂备用。 禁止在施工现场采用拌制砂浆通过切割成型等方式制作的钢筋保护层垫块,应使用专业化压制设备和标准模具生产的钢筋保护层垫块。 挡墙预埋泄水管要可靠固定,防止在浇筑混凝土时出现位移,造成泄水管排水功能失效。
挡墙浇筑混凝土要水平分层浇筑,分成振捣密实,分层厚度≤300mm,混凝土要通过导管送入模内,导管出料口距离浇筑面高度≤2m,防止混凝土在落料时离析,影响墙身混凝土质量。当墙身混凝土抗压强度≥2.5Mpa,可拆除墙身模板,拆除模板后对混凝土墙身及时进行养护。
采用片石混凝土时,可在混凝土中掺入不多于该结构体积20%的片石,片石的抗压强度等级符合设计要求。 片石厚度150-300mm,使用前应清洗干净并饱和吸水。 片石随混凝土浇筑分层摆放,净距≥150mm,距结构边缘≥150mm,不触及构造钢筋和预埋件。 混凝土采用分层浇筑方式,每层厚度≤300mm,分层振捣,边振捣边加片石,片石埋入混凝土1/2。 严禁采用机械将片石倾倒在混凝土浇筑面上,适用料斗将片石吊运至作业面,然后人工均匀摆放载砌。
装配式挡土墙施工要点
桩板式挡土墙施工要点
挡土板预制好后,按各种型号分类存放,并标注类型、尺寸、预制日期等,以防吊装时混淆。
挡土板的基底应平整或用混凝土找平,槽形挡土板槽向外,矩形挡土板主筋在外侧,挡土板与桩的搭接处应平整接触,桩身混凝土强大≥75%设计强度时,方可安装挡土板。 外挂式挡土板上的帮条钢筋通过锚具与桩身预埋连接钢筋焊接,连接完成后,在连接处立模浇筑混凝土,将连接钢筋、帮条钢筋、锚具包封,包封层宽度与桩的宽度相同、
挡土板背后的回填施工随挡土板逐块安装循环进行。桩板后2m内,严禁使用大型碾压机械填筑,要用小型机械夯实。墙后设置砂砾石、砂卵石或土工合成材料反滤层。
自力式(尾杆式)挡土墙施工要点
在桩板后一定距离设置钢筋混凝土锚锭块,两者之间设置拉杆,拉杆和锚锭块均埋设在回填土中。依靠填土本身、拉杆及固定在可靠地基上的锚锭块维持挡土墙的稳定。
肋柱设置钢拉杆穿过的孔道,孔道直径大于钢拉杆直径,空隙填塞水泥砂浆、 锚锭块预留拉杆孔,锚锭块、肋柱与拉杆连接处按设计要求防锈。 肋柱安装时适当后仰,倾斜度为20:1,肋柱基础的杯座槽内铺垫沥青砂浆。 每个锚锭块的面积不小于0.5m,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 拉杆选用螺纹钢筋,直径不小于22mm、不大于32mm,两端焊接螺丝杆,穿过挡土板、锚锭块预留孔,装上钢垫板,拧紧螺母。
挡土板采用预制钢筋混凝土槽形板、矩形板或空心板。矩形板厚度不小于15cm,挡土板与肋柱搭接长度不小于10cm,挡土板一般高50cm,班上留有泄水孔,板厚设置反滤层。
挡土板后填料采用砂类土、碎石类、砾石类,以及符合设计要求的细粒土、不得采用膨胀土、盐渍土、酸性土、有机质土。在挡土板底部至顶部以下0.5m范围内,填筑不小于0.3m后的渗水材料作为反滤层。
砌筑式挡土墙施工要点
施工中宜采用立杆、挂线法控制砌体的位置、高程与垂直度。 墙体每日连续砌筑高度不宜超过1.2m,分段砌筑时,分段位置应设在基础变形缝部位。 相邻砌筑段高差不宜超过1.2m。
砌块应上下错缝。丁顺排列。内外搭接,砂浆应饱满。 砌缝应横平竖直,砌缝的宽度,对粗料石应不大于20mm,对混凝土预制块应不大于10mm,上下层竖缝错开的距离应不小于100m,同时在丁石的上层或下层不宜有竖缝。
砌体的勾缝宜采用凸缝或平缝,浆砌块石的勾缝应嵌入砌缝内20mm深。浆砌较规则的块料时,可采用凹缝。 勾缝砂浆的强度等级应不低于砌体砂浆的强度等级。且不低M10.对流水和严重冲刷的部位应采用高强度等级砂浆。 浆砌砌体应在砂浆初凝后覆盖、洒水养护7-14天。养护期避免碰撞、振动或挤压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