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从环境资源的特征看环境管理
这是一篇关于从环境资源的特征看环境管理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外部性:环境资源谁在用?谁受损?谁获益?权力边界?,环境资产:谁的?内容?确保?--产权,环境的资产特征(为什么重要),环境资源特征。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项目时间管理6大步骤
项目管理的五个步骤
电商部人员工作结构
暮尚正常运转导图
产品经理如何做好项目管理
车队管理
创业者10条创业经
创业十大思维误区
管培生课程作业
商业模型
从环境资源的特征看环境管理
环境资源特征
自然和社会属性相应的自然和社会经济特征
资源-资产-财富-资本禀赋
产权(权属特征)-公共物品-公共性-公共服务特征
外部溢出特征(外部性)
文化特征
变化、复杂性、多样性、不确定性与冲突不确定性、不可逆、不可替代、稀缺性(物质和经济性)
环境的资产特征(为什么重要)
特性
使用者成本:只能让某些使用者利用去生产--稀缺性、竞争性
价值高低与有用性、稀缺性有关
现在有用性,未来随时间变化的价值增值
环境资源的价值实现:是通过它对人类生产、生活和精神文化(包括心理)等各方面的满足
它们为每一个个人提供直接的效用(直接的福利贡献)
为经济过程提供所需的投入(产生经济福利)
提供维持生命所必需的服务(确保人类能生存下去)
环境资源的多种价值的表征
人类健康的影响;
人类福利的影响;
从市场上购买的商品价格的变化,影响多消费者的福利;
生产要素价格的变化,影响到厂商的成本,进而影响产品价格;
非市场性商品的数量和质量的变化,比如空气等公共物品,对民众生活质量的影响;
风险的变化等,影响人们的预期
环境系统自身功能的影响。
环境资产:谁的?内容?确保?--产权
产权表征的是因人与财产之间的关系所体现出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产权内容:权利、责任和利益: 权利束
产权类型
财产权:规定财产所有者和非所有者之间,对某物品使用的合理关系以及破坏这种关系时的处罚规定,就是法律上的财产权概念。-私有财产为特征的私有市场经济制度和以公有财产为特征的公有制计划经济,可以给子私有市场经济中的个人也可以给予中央计划经济下的政府
特例:公共财产资源,有一定的财产权的界定,但是过于宽泛。对其使用,也会受到规章制度的约束。比如一个社区拥有这种资源,并同意对资源的使用行为加以管理,包括规定资源的利用率等。
使用权(利用-使用-用益-收益-转让权等)是指个人或团体在特定条件下,对特定资源或物品所享有的使用权利。可以是法律规定的、也可以是习俗的、非法律规定的
所有权是规定使用权的一种法律手段。包括使用权以及他人在什么条件下可以使用的权利。。
-最不受限制的所有权是专有权
专有权与“完全公共所有的财产权”相对应
所有权是交易的先决条件
权力体系
明确规定财产所有者的各种权利、权限、权利的限制以及破坏这些权利(资源和环境资产)的处罚规定等构成的一个权利体系
专有性
强制性
可转让性
可实施性
普适性
产权保障:制度安排
产权是一个变化过程
产权变革激励
政府的发动作用
秩序和规则的建立、维系与变革
产权重要性
效率实现的基础是交易-交易的基础是产权-MB=MC净收益最大--静态效率:边际成本一边际收益NPV >0,净现值>0-动态效率
外部性:环境资源谁在用?谁受损?谁获益?权力边界?
在实际的经济活动中,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活动对其他生产者和消费者产生的超越活动主体范围的利害影响,就是外部性。
后果:过度使用,污染低廉,
可能的解决方案:
-对造纸厂的产量进行征税。
-对造纸厂产量的限制/限制。
-造纸厂和瓶装水厂之间的谈判。
-对这两家工厂的共同所有权。
--创建一个市场
外部性是个人(包括自然人和法人)的经济活动对他人造成了影响,而又没有将这些影响计入市场交易的成本和价格中。
个人成本与社会成本
个人收益与社会收益
或者说:当生产者或消费者的决策产生了施加于社会其他成员的费用或效益时,外部性问题就出现了
当个人没有把其施与他人的损害予以考虑时会产生潜在的悲剧:资源的滥用和过度损耗
公共物品属性
公共物品:形体上难以分割和分离,消费时不具备专有性和排他性的,不具有明确的产权特征
消费的不可分性或无竞争性,有时也称无排斥性:个人使用不影响他人使用
非排他性:任何人即使他不愿意为某物品付费,也不可能把他排斥于对该物品的消费之外,例如大家都在消费空气
公共资源如果无偿使用,所有人会无限制利用,会导致环境恶化
经济系统
以产权关系界定和形成的制度体系
以技术关系形成的生产力及经济运行系统---生产、交换、分配、消费
经济系统的主要功能---协调和组织
核心
通用的价值和价格信号体系
权利体系
公共池塘资源
是同时具有非-排他性和竞争性的物品,是一种人们共同使用整个资源系统但分别享用资源单位的公共资源。例如渔场,牧区,河流等,公共使用但是,每个人使用的单位不可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