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涉税相关法律
以下梳理了涉税相关法律完整版全部内容,包括行政法基本理论、行政许可法律制度、行政复议法律制度、行政诉讼法律制度、个人独资企业法律制度 、合伙企业法律制度、公司法律制度、刑事法律制度等。
编辑于2021-08-01 01:34:33涉税相关法律(2020)
第一章 行政法基本理论
行政法与行政法律关系
行政法概念与特征
行政法律概念
行政法是设定行政权力的法
行政法是规范行政权力实施的法
行政法是监督行政权力的法
行政法是对行政权力产生的后果进行补救的法
行政法律特征
行政法形式上特征
行政法内容上特征
行政法基本原则
行政合法性原则
行政合理性原则
行政应急性原则
行政法渊源
行政法渊源
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等
行政法渊源中效力冲突的解决方式
行政法律关系
行政法律关系的概念与特征
行政法律关系的要素
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
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
行政法律关系的客体
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
行政法律关系的内容
行政主体的权利与义务
行政主体
行政主体的概念、特征及行政职权
行政主体的概念与特征
1、行政主体是社会组织
法定条件下,授权下形使一定行政职权的组织
2、行政主体是享有行政职权的组织
3、行政主体是能以自己名义形使行政权的组织
4、行政主体是能够独立承担法律责任的组织
行政主体的行政职权
1、行政职权概念与特征
公益性、优益性、支配性、不可自由处分性
2、行政职权的内容
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
中央行政机关与地方行政机关
中央行政机关
地方行政机关
行政机关工作人员
其他行使行政职权组织
法律、法规授权组织
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
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与法律、法规授权组织的区别
1、所行使的行政权力来源不同
2、行使行政权的方式不同
3、法律地位和行为的后果不同
行政行为
行政行为基本理论
行政行为的概念与特征
行政行为的概念
行政行为的特征
从属法律性、裁量性、单方意志性、强制性
行政行为的内容与效力
1、行政行为的内容
2、行政行为的效力
行政行为的分类
1、内部行政行为和外部行政行为
2、抽象行政行与具体行政行为
3、羁束行政行为与裁量行政行为
4、依职权的行政行为与依申请的行政行为
5、单方行政行为与双发行政行为
6、要式行政行为与非要式行政行为
7、作为行政行为与不作为行政行为
8、收益行政行为与损益行政行为
9、行政立法行为、行政执法行为与行政司法行为
行政行为合法要件
1、行政行为的主体应当合法
2、行政行为应当在行政主体的权限范围实施
3、行政行为的内容应当合法、适当
4、行政行为应当符合法定程序
行政行为的无效、撤销和废止
1、行政行为的无效
2、行政行为的撤销
3、行政行为的废止
抽象行政行为
抽象行政行为的概念与特征
抽象行政行为概念
抽象行政行为特征
行政立法
行政立法的概念与特征
行政立法的主体
具体行政行为
行政征收
行政征收的概念与特征
行政征收的内容与分类
行政确认
行政确认的概念与特征
行政确认的主要形式和分类
行政监督
行政监督的概念与特征
行政监督的方法
行政给付
行政给付的概念与特征
行政给付的内容和形式
行政裁决
行政裁决的概念
行政裁决的特征
行政奖励
行政奖励概念
行政奖励程序
行政协议
为实现公共利益
行政行为程序与行政程序法
行政行为程序与行为程序法的含义
行政程序法的基本原则
公开、公正、参与和效率
行政程序的基本制度
信息公开制度、回避制度、行政调查制度、告知制度、催告制度、行政案卷制度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行政事实行为
行政事实行为的概念、特征与种类
行政事实行为概念
行政事实行为特征
行政事实行为种类
行政事实行为的法律问题
行政事实行为合法性
行政事实行为的法律救济
行政指导
行政指导的概念与特征
行政指导的法律问题
第二章 行政许可法律制度
行政许可概述
行政许可的概念与分类
行政许可的概念
行政许可的相关概念区别
1、行政许可与行政审批
2、行政许可与行政确认
3、行政许可与行政登记
行政许可的分类
普通许可、特许、认可、核准和登记
行政许可的特征
1、行政许可是依申请人的行政行为-不主动发证
2、行政许可是行政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对社会事务实施的外部管理行为
3、行政许可是一种依法审查行为
4、行政许可是准予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
《行政许可法》的基本原则
法定原则
公开、公正、公平、非歧视原则
便民和效率原则
救济原则
信赖保护原则
行政许可不得转让原则
监督原则
行政许可的设定
行政许可设定的概念
行政许可设定的有关程序制度及可设定事项
行政许可设定的有关程序制度
可设定行政许可事项
税务行政许可的设定
行政许可设定权划分
行政许可的实施
行政许可的监督检查与法律责任
第三章 行政处罚法律制度
行政处罚概述
行政处罚种类与设定
行政处罚实施主体、管辖与试用
行政处罚程序
行政处罚处罚
第四章 行政强制法律制度
行政强制概述
行政强制措施的实施
行政强制执行的实施
违反《行政强制法》法律责任
第五章 行政复议法律制度
行政复议概述
行政复议受案范围
行政复议参加人
行政复议机关与行政诉讼管辖
行政复议程序
税务行政复议
第六章 行政诉讼法律制度
行政诉讼概述
行政诉讼受案范围
行政诉讼管辖
行政诉讼参加人
行政诉讼证据
行政诉讼程序
行政诉讼的执行与非行政案件的执行
第七章 民法基本理论与制度
民法与民事法律关系
主体制度
权利制度
行为制度
时效制度
第八章 物权法律制度
物权法律基本理论
所有权制度
用益物权制度
担保物权制度
占有制度
第九章 债权法律制度
债法基本理论
合同法律制度
侵权法律制度
第十章 婚姻家庭与继承法律制度
婚姻家庭法律制度
继承法律制度
第十一章 个人独资企业法律制度
个人独资企业法律基本理论
个人独资企业法基本理论
个人独资企业的概念与特征
个人独资企业出资人为一个自然人
财产归个人,债务承担无限责任
不具备法人资格,可以起字号
个人独资企业与其他民事主体区别
与个体工商户的区别
出资人不同,个体户可以家庭出资
承担责任财产范围不同,登记个人为个人,登记家庭为家庭承担
适用法律不同
法律地位不同,个体户不采用企业形式
与合伙企业区别
合伙企业人数两个以上,投资人可以是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
个人可以自行管理或委托管理,合伙协议;合伙企业执行合伙企业事务
合伙财产归全体合伙人共有合伙财产归全体合伙人共有;相对财产分离,当不足以清偿合同企业债务时,负连带清偿责任
有“特殊普通合伙”“有限合伙”类型
个人独资企业不得以劳务作为出资,合伙企业可以
《个人独资企业法》基本原则
个人独资企业的设立
设立条件
申请文件
个人独资企业的成立;政府核准
个人独资企业的投资人及事务管理
依法设置会计账簿,进行会计核算
职工签订合同,缴纳社保保险
公示与证照管理
个人独资企业的解散和清算
第十二章 合伙企业法律制度
合伙企业法基本理论
合伙企业的概念与特征
普通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企业
合伙企业属于非法人组织
合伙企业的一般法律规定
合伙协议
合伙企业对债务负有无限连带责任
合伙企业类型
普通合伙企业
特殊的普通合伙企业(律师事务所、会计事务所、税务事务所)专业知识提供有偿服务的机构
区别:承担有限责任;需要备注“特殊普通合伙”字样;建立执业风险基金并单独立户管理
有限合伙企业
有限合伙概念与特征
有限合伙人和普通合伙人共同组成;普通无限承担责任,有限认缴出资额承担
双重责任并存,一个无限,其他有限
有限合伙人不参与合伙事务处理
非法人团体
有限合伙设立(2-50之间),至少一个普通合伙人
合伙事务执行
普通合伙人执行合伙事务
合伙企业解散、清算
第十三章 公司法律制度
公司法基础
公司及其种类
公司及公司法
法人资格;有盈利性;团体性
公司类型
有限责任公司
一人有限责任公司分为自然人一人有限责任公司和法人一人有限责任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分类
以责任范围标准
无限责任公司
两个以上股东成立承担无限责任
两合公司
一个无限责任其他为有限责任股东
有限责任公司
公司能力
公司权利能力
公司行为能力
公司章程
公司资本
公司资本种类
注册资本
认缴资本
认购资本
待缴资本
实收资本
公司资本原则
资本确定原则
资本维持原则
资本不变原则
注册资本
公司的独立法人地位
公司的独立法人资格
公司法人人格否定制度
公司设立
公司设立方式
发起设立
募集设立
公司设立条件
股东或者发起人符合法定人数
有符合公司章程规定的出资额或者资本总额
公司章程依法制定
有公司名称、建立符合公司要求的组织机构
有公司住所
公司设立登记
有限责任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设定责任
公司股东
股东出资
出资方式
出资责任
股东资格
股东权利
财产权
参与决策权
知情权
股东诉讼
公司运行
公司组织机构
股东会
董事会
监事会
公司特殊形式
一人有限责任公司
国有独资公司
股权转让与股份转让
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
范围
条件
义务
责任
公司财务会计
财务会计报告
公积金
收益分配
公司变更、解散与清算
公司变更
公司解散
公司清算
第十四章 破产法律制度
破产法基础
破产案件的申请与受理
债权申报
债务人财产
追回权、取回权和抵销权
重整与和解
破产宣告与破产清算
第十五章 电子商务法律制度
电子商务法基本理论
电子商务经营者
电子商务法基本制度
电子商务税收法律制度
第十六章 社会保险法律制度
社会保险法基本理论
基本养老保险法律制度
医疗保险法律制度
工伤保险法律制度
失业保险
生育保险
第十七章 民事诉讼法律制度
民事诉讼法概述
民事诉讼受案范围与管辖
民事诉讼参与人
民事诉讼证据与证明
民事诉讼程序
第十八章 刑事法律制度
刑法基础
刑法解释和效力
刑法解释
刑法效力
刑法基本原则
追诉时效
追诉时效期限
最高不满五年,为5年;5-10,10年;10年以上,15;无期、死刑。20年。
追诉期限的计算
犯罪构成与犯罪形态
犯罪构成
犯罪形态
刑法种类与刑罚适用
刑法种类
主刑
附加刑
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
量刑原则和量刑情节
累犯、自首、立功
数罪并罚与缓刑
减刑与假释
涉税犯罪
逃税罪
抗税罪
逃税追缴欠税罪
骗取出口退税罪
虚空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虚开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罪
伪造、出售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罪
非法出售增值税专用发票罪
非法购买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购买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罪
非法制造、出售非法制造的发票罪
非法出售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罪
非法出售发票罪
虚空发票罪
持有伪造的发票罪
涉税职务犯罪
子主题
第十九章 刑事诉讼法律制度
刑事诉讼法基础
刑事诉讼有关制度
强制措施
侦查与提起公诉
刑事审判
第二十章 监察法律制度
监察法律基础
监察机关、监察范围和监察管辖
监察程序
监察权限
对监察人员和监察机关的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