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五节风疹
婴幼儿常见疾病预防与护理第十六章传染病预防与护理,介绍了风疹的概念、 风疹的病因、 风疹的临床表现、 风疹的临床处置等。
这是一篇关于脊柱骨折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解剖分类,损伤机制,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护理要点,关键关联。
这是一篇关于四肢骨折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上肢骨折,下肢骨折,特征性表现,护理要点,重要关联提示以及不同部位骨折类型以及特征性表现等内容。
这是一篇关于第三节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展示了从病因、发病机制到症状表现,再到诊断与治疗的完整逻辑链条。有助于理解和记忆关于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相关知识。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第五节 风疹
风疹的概念
由风疹病毒(RV)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前驱期短、低热、皮疹和耳后、枕部淋巴结肿大为特征。
冬春季发病为多,易感年龄以1~5岁为主,故流行多见于学龄前儿童
风疹的病因
风疹病毒是单正链RNA病毒,属于披膜病毒科,是限于人类的病毒
患者是风疹唯一的传染源
由飞沫经呼吸道传播,也可经人与人之间密切接触传播。
一次得病,可终身免疫
风疹的临床表现
症状和体征
病初1~2天
症状较轻,可有低热或中度发热,轻咳、乏力、食欲差、咽痛和眼发红等上呼吸道症状。口腔黏膜光滑,无充血及黏膜斑,耳后、枕部淋巴结肿大,伴轻度压痛。
发热1~2天后
出现皮疹,先从面颈部开始,经24小时蔓延到全身
皮疹特点
初为稀疏的红色斑丘疹,之后面部及四肢皮疹可融合,类似麻疹。从出第二天开始面部及四肢皮疹可变成针尖样红点,如猩红热样皮疹。一般在3天内皮疹迅速消退留下较浅色素沉着。在出疹期体温不再上升,进食、精神如常。
辅助检查
白细胞总数减少,淋巴细胞增多
预后
预后良好。极少数可并发脑炎、血小板减少导致死亡
风疹的临床处置
症状轻者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主要为对症治疗
症状严重者应卧床休息,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对高热、头痛、咳嗽、结膜炎者可给予对症处理。
风疹的护理
居家隔离
不该让其去幼儿园,因为可传染给其他婴幼儿。一般在皮疹出现5天后即无传染性,可以解除隔离。
对症护理
不要让患儿抓搔,可避免继发皮肤感染
风疹疹的预防
接种疫苗是预防风疹的最有效方法。
目前我国使用的是麻腮风三联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