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3.11 心理健康教育
这是一篇关于3.11 心理健康教育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心理辅导,心理健康教育,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心理健康概述。
这是一篇关于人际关系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小学生人际关系的发展,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人际关系需要理论(舒茨),基本成分,定义。人际关系:人与人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社会心理关系(心理关系或心理距离),其发展变化取决于交往双方社会需要满足的程度。
这是一篇关于学习迁移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影响学习迁移的三个认知结构变量,迁移的影响因素,迁移理论,迁移类型,学习迁移含义。
这是一篇关于3.7学习动机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学习动机的激发,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学习动机理论,学习动机分类,学习动机定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稻草人》读书笔记
《童年》读书笔记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春晓》思维导图
人际关系处理
人际交往思维导图
人生导航
3.11 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概述
心理健康的定义
健康有生理、心理以及社会行为三方面的意义
心理健康的主要标准
1.智力正常
2.善于协调和控制情绪,心境良好
3.具有较强的意志品质
4.适度的反应
5.人际关系和谐
6.能主动地适应和改善现实环境
7.保持人格的完整和健康
8.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
小学生心理问题的一般解释
学习方面
入学不适应
上学态度消极,出现或多或少的学习困难、不能很好地与同学相处、缺乏责任感、经常扰乱集体秩序
厌学
主要表现:对学习不感兴趣,讨厌学习
学习疲劳
情绪情感方面
羞怯
易怒
焦虑
嫉妒心
行为方面
说谎行为
主要表现:为了逃避惩罚或责任故意说谎,为获得某些东西或荣誉而不惜说谎
退缩行为
逃避、依赖、爱哭、不爱社交、自暴自弃等行为
自我意识、意志品质方面
自我评价能力较低
以自己的好恶论人论事;稍有不满便大闹,发脾气
自制能力较弱
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与疾病
儿童多动综合征
主要特征:以注意力缺陷和活动过多为主要特征
高峰发病年龄为8-10岁
男性儿童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
学习障碍
发展性障碍
学业性障碍
儿童过度焦虑反应
小学生中以女生的过度焦虑反应较为多见
儿童厌学症
人为因素所造成的儿童情绪上的失调状态
儿童强迫行为
在小学高年级男生中较为多见
包括
强迫观念
强迫行为
心理健康教育
基本内涵
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标
预防问题发生
促进心理素质的提高
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误区的剖析
误区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搞心理测验
误区二:心理健康教育就是进行心理咨询
误区三: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开心理课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学习心理指导
情感教育
智力训练
性格教育
耐挫能力
人际关系指导
性心理健康教育
自我意识发展指导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教育教学活动
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场所:学校
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
课堂教学
结合学科特点
在日常教育活动中实现
心理辅导
学校心理健康辅导
心理健康的途径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有关课程
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个别心理辅导或咨询
小组辅导
心理辅导的一般目标
学会调适(调节与适应)
基本目标
寻求发展
高级目标
心理辅导的原则
面向全体学生
预防与发展相结合
尊重与理解学生
发挥学生主体性
个别对待学生(个别化对待原则)
促进学生整体性发展(整体性发展原则)
影响学生行为改变的方法
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
强化法
代币奖励法
小红花、盖章卡片……
行为塑造法
惩罚法
自我控制法
示范法
暂时隔离法
行为演练的基本方法
全身松弛训练(雅各布松首创)
系统脱敏法(沃尔朴首创)
肯定性训练
又叫自信训练、果敢训练
改善学生认知的方法(ABC理论)
认知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