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资产减值
2024CPA会计科目第7章,本章内容比较重要,难度不大,既可以客观题形式进行考核,也可以结合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合并财务报表等内容以主观题形式进行考核。客观题主要涉及资产减值范围的判断、可收回金额的确定(尤其预计未来现金流量时应当考虑的因素)、商誉减值金额的计算等;主观题主要涉及对资产组的判断、单项资产或资产组或商誉计提减值时的账务处理。近几年平均分值 2分左右。
编辑于2024-04-08 10:44:552024cpa会计科目第17章,本章属于非常重要的章节,其内容知识点多、综合性强,可以各种题型进行考核。既可以单独进行考核客观题和主观题,也可以与前期差错更正、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等内容相结合在主观题中进行考核。2018年、2020年、2021年、2022年均在主观题中进行考核,近几年平均分值 11分左右。
2024cpa会计科目第十二章,本章内容可以各种题型进行考核。客观题主要考核或有资产和或有负债的相关概念、亏损合同的处理原则、预计负债最佳估计数的确定、与产品质量保证相关的预计负债的确认、与重组有关的直接支出的判断等;同时,本章内容(如:未决诉讼)可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差错更正等内容相结合、产品质量保证与收入相结合在主观题中进行考核。近几年考试平均分值为2分左右。
2024cpa会计科目第十一章,本章属于比较重要的章节,考试时多以单选题和多选题等客观题形式进行考核,也可以与应付债券(包括可转换公司债券)、外币业务等相关知识结合在主观题中进行考核。重点掌握借款费用的范围、资本化的条件及借款费用资本化金额的计量,近几年考试分值为3分左右。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2024cpa会计科目第17章,本章属于非常重要的章节,其内容知识点多、综合性强,可以各种题型进行考核。既可以单独进行考核客观题和主观题,也可以与前期差错更正、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等内容相结合在主观题中进行考核。2018年、2020年、2021年、2022年均在主观题中进行考核,近几年平均分值 11分左右。
2024cpa会计科目第十二章,本章内容可以各种题型进行考核。客观题主要考核或有资产和或有负债的相关概念、亏损合同的处理原则、预计负债最佳估计数的确定、与产品质量保证相关的预计负债的确认、与重组有关的直接支出的判断等;同时,本章内容(如:未决诉讼)可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差错更正等内容相结合、产品质量保证与收入相结合在主观题中进行考核。近几年考试平均分值为2分左右。
2024cpa会计科目第十一章,本章属于比较重要的章节,考试时多以单选题和多选题等客观题形式进行考核,也可以与应付债券(包括可转换公司债券)、外币业务等相关知识结合在主观题中进行考核。重点掌握借款费用的范围、资本化的条件及借款费用资本化金额的计量,近几年考试分值为3分左右。
资产减值
概述
资产减值的范围
定义: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
适用范围:本章涉及的资产通常属于企业非流动资产,具体包括
对子公司(控制)、联营企业(重大影响)和合营企业(共同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
采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
固定资产
生产性生物资产
无形资产
商誉
探明石油天然气矿区权益和井及相关设施
资产减值的迹象与测试
基本原则
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判断资产是否存在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内部信息和外部信息:可收回金额降低),如果资产存在发生减值的迹象,应当进行减值测试,估计资产的可收回金额
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应当按照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提减值准备确认减值损失
无论是否存在减值迹象,至少每年需要进行减值测试的3种情况
因企业合并所形成的商誉
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
尚未达到预定用途的无形资产(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因其价值通常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特殊考虑
企业在判断资产减值迹象以决定是否需要估计资产可收回金额时,应当遵循重要性原则
企业资产存在下列情况的,可以不估计其可收回金额
以前报告期间的计算结果表明,资产可收回金额远高于其账面价值,之后又没有发生消除这一差异的交易或者事项的,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可以不需重新估计该资产的可收回金额
以前报告期间的计算与分析表明,资产可收回金额对于资产减值准则中所列示的一种或者多种减值迹象反应不敏感,在本报告期间又发生了这些减值迹象的,在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可以不需因为上述减值迹象的出现而重新估计该资产的可收回金额
资产可收回金额的计量
估计资产可收回金额的基本方法
公允价值-处置费用
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
较高者
估计资产的可收回金额时的特殊情况(不需要同时估计的情形)
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只要有一项超过了资产的账面价值,就表明资产没有发生减值,不需要再估计另一项金额
没有确凿证据或者理由表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显著高于其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可以将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视为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如:持有待售类别)
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如果无法可靠估计的,应当以该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作为其可收回金额
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的估计
处置费用:是指可以直接归属于资产处置的增量成本,包括与资产处置有关的法律费用、相关税费、搬运费以及为使资产达到可销售状态所发生的直接费用等,但是,财务费用和所得税费用等不包括在内
公允价值估计顺序
(1)公平交易中资产的销售协议价格(有协议)
(2)该资产的市场价格(无协议,但有市价)
(3)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公平交易愿意提供的交易价格
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的估计
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的预计
预计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的基础
基本原则:企业管理层应当在合理和有依据的基础上对资产剩余使用寿命内整个经济状况进行最佳估计
具体做法:建立在该预算或者预测基础上的预计现金流量最多涵盖5年,企业管理层如能证明更长的期间是合理的,可以涵盖更长的期间
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应当包括的内容
资产持续使用过程中预计产生的现金流入
为实现资产持续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现金流入所必需的预计现金流出
资产使用寿命结束时,处置资产所收到或者支付的净现金流量
对于在建工程、开发过程中的无形资产等,企业在预计其未来现金流量时,应当包括预期为使该类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而发生的全部现金流出数
预计资产未来现金流量应当考虑的因素
以资产的当前状况为基础预计资产未来现金流量
企业在预计资产未来现金流量时,不应当包括与将来可能会发生的、尚未作出承诺的重组事项或者与资产改良有关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企业已经承诺重组的,应当考虑
预计资产未来现金流量不应当包括筹资活动和所得税收付产生的现金流量
对通货膨胀因素的考虑应当和折现率相一致
内部转移价格应当予以调整
预计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的方法
传统法:预计资产未来现金流量,通常应当根据资产未来每期最有可能产生现金流量进行预测
期望现金流量法
折现率的预计
在资产减值测试中,计算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现值时所使用的折现率应当是反映当前市场货币时间价值和资产特定风险的税前利率(如果是税后利率,应当调整为税前利率)
通常应当以该资产的市场利率为依据。如果该资产的市场利率无法从市场获得,可以使用替代利率估计折现率
企业在估计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现值时,通常应当使用单一的折现率,但是,如果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对未来不同期间的风险差异或者利率的期限结构反应敏感,企业应当在未来不同期间采用不同的折现率
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预计
外币未来现金流量及其现值的预计(先折现、后折算)
以该资产所产生的未来现金流量的结算货币(非记账本位币)为基础预计其未来现金流量,并按照该货币适用的折现率计算资产的现值(先折为外币现值)
将该外币现值按照计算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当日的即期汇率进行折算,从而折现成按照记账本位币表示的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再折算为记账本位币)
在该现值基础上,比较资产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以及资产的账面价值,以确定是否需要确认减值损失以及确认多少减值损失
资产减值损失的确认与计量
资产减值损失确认与计量的一般原则
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应当将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减记的金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计提相应的资产减值准备
资产减值损失确认后,减值资产的折旧或者摊销费用应当在未来期间作相应调整,以使该资产在剩余使用寿命内,系统地分摊调整后的资产账面价值(扣除预计净残值)
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
以前期间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需要等到资产处置时才可转出
资产减值损失的账务处理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在建工程减值准备 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商誉减值准备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等
资产组的认定及减值处理
资产组的认定
定义:企业可以认定的最小资产组合(由多项资产构成),其产生的现金流入应当基本上独立于其他资产或资产组产生的现金流入(能产生共同的现金流入)
考虑因素
应当以资产组产生的主要现金流入是否独立于其他资产或者资产组的现金流入为依据(如:煤矿+专用铁路)
应当考虑企业管理层管理生产经营活动的方式(如是按照生产线、业务种类还是按照地区或者区域等)和对资产的持续使用或者处置的决策方式等(A车间:负责生产、B车间:负责组装并销售、两车间使用和处置决策是一体的,A车间+B车间)
特殊说明
资产组一经确定后,在各个会计期间应当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
如果由于企业重组、变更资产用途等原因,导致资产组构成确需变更的,企业可以进行变更,但企业管理层应当证明该变更是合理的,并应当在附注中作相应说明
资产组减值测试
资产组账面价值和可收回金额的确定基础
可收回金额(方法与单个资产相同
账面价值
应当包括可直接归属于资产组与可以合理和一致地分摊至资产组的资产账面价值
通常不应当包括已确认负债的账面价值
资产组减值的会计处理
分摊顺序
抵减分摊至资产组中商誉的账面价值
根据资产组中除商誉之外的其他各项资产的账面价值所占比重,按比例抵减其他各项资产的账面价值
抵减后的各资产的账面价值不得低于以下三者之中最高者
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如可确定的)
该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如可确定的)
零
总部资产的减值测试
特征
难以脱离其他资产或者资产组来产生独立的现金流入,而且其账面价值难以完全归属于某一资产组(如:集团或事业部的办公楼、电子数据处理设备、研发中心等)
通常难以单独进行减值测试,需要结合其他相关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进行
企业对某一资产组进行减值测试,应当先认定所有与该资产组相关的总部资产,再根据相关总部资产能否按照合理和一致的基础分摊至该资产组分别下列情况处理
对于相关总部资产能够按照合理和一致的基础分摊至该资产组的部分,应当将该部分总部资产的账面价值分摊至该资产组,再据以比较该资产组的账面价值(包括已分摊的总部资产的账面价值部分)和可收回金额,相关减值损失的处理顺序和方法与资产组减值损失的处理顺序相同
相关总部资产中有部分资产难以按照合理和一致的基础分摊至该资产组
①在不考虑相关总部资产的情况下,估计和比较资产组的账面价值和可收回金额,并按照前述有关资产组减值测试的顺序和方法处理
②认定由若干个资产组组成的最小的资产组组合,该资产组组合应当包括所测试的资产组与可以按照合理和一致的基础将该部分总部资产的账面价值分摊其上的部分
③比较所认定的资产组组合的账面价值(包括已分摊的总部资产的账面价值部分)和可收回金额,相关减值损失的处理顺序和方法与资产组减值损失的处理顺序相同。
商誉减值测试与处理
商誉减值测试的基本要求
因企业合并形成的商誉,无论是否存在减值迹象,都应当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进行减值测试
由于商誉难以独立产生现金流量,因此,商誉应当结合与其相关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进行减值测试(不能单独确认)
商誉减值测试的方法与会计处理
基本原则(吸收合并、控股合并)
对不包含商誉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进行减值测试,计算可收回金额,并与相关账面价值相比较确认相应的减值损失
再对包含商誉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进行减值测试,比较这些相关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的账面价值(包括所分摊的商誉的账面价值部分)与其可收回金额,如相关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应当就其差额确认减值损失,减值损失金额应当首先抵减分摊至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中商誉的账面价值
根据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中除商誉之外的其他各项资产的账面价值所占比重,按比例抵减其他各项资产的账面价值
相关说明(控股合并)
在对与商誉相关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下同)进行减值测试时,由于其可收回金额的预计包括了归属于少数股东的商誉账面价值部分,为了使减值测试建立在一致的基础上,企业应当调整资产组的账面价值,将归属于少数股东的商誉包括在内,然后根据调整后的资产组账面价值与其可收回金额进行比较,以确定资产组(包括商誉)是否发生了减值
上述资产组如发生减值的,应当将商誉减值损失在可归属于母公司和少数股东权益之间按比例进行分摊,以确认归属于母公司的商誉减值损失,并将其反映于合并财务报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