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1.1 感知觉发展
这是一篇关于1.1 感知觉发展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感知规律在中小学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小学生感知觉的发展,知觉概述,感觉概述。
这是一篇关于人际关系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小学生人际关系的发展,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人际关系需要理论(舒茨),基本成分,定义。人际关系:人与人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社会心理关系(心理关系或心理距离),其发展变化取决于交往双方社会需要满足的程度。
这是一篇关于学习迁移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影响学习迁移的三个认知结构变量,迁移的影响因素,迁移理论,迁移类型,学习迁移含义。
这是一篇关于3.7学习动机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学习动机的激发,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学习动机理论,学习动机分类,学习动机定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人际关系处理
人际交往思维导图
人生导航
处理人际关系6项原则
进行头脑风暴的准则的思维导图
自卑与超越
超强思维训练课
逻辑填空
东尼博赞简介
1.1 感知觉发展
感觉概述
定义
感觉是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
分类
外部感觉
视觉 听觉 嗅觉 味觉 肤觉
内部感觉
内脏觉(机体觉) 平衡觉(静觉) 运动觉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感受性
定义:对适宜刺激的感受能力
感觉阈限
定义:指刚刚能引起感觉或者差别感觉的刺激量
绝对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差别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又称最小可觉差
二者的关系:感受性的高低是用感觉阈限的大小来度量的。感受性与感觉阈限在数值上成反比关系,感受性高,感觉阈限低;感受性低,感觉阈限高
感受的相互作用
同一感觉的相互作用
感觉适应
视觉适应
明适应:由暗到明的适应(适应时间短,5分钟左右)
暗适应:由明到暗的适应(适应时间较长,需要30-40分钟)
听觉适应
嗅觉适应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问其臭”
味觉适应
触压觉适应
温度觉适应
热水中洗澡
感觉对比
同时对比
定义:两种刺激物同时作用于一种感受器
举例:同样一个灰色矩形,白色背景下的暗淡些,黑色背景下看起来明亮些
继时对比
定义:两种刺激物先后作用于同一感受器
举例:先吃糖后吃橘子,觉得橘子酸
感觉后效
又叫感觉后像,睁眼看着灯一段时间后,闭上眼睛仍然看到灯光
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
不同感觉的相互补偿
如:盲人失去视觉,听觉更敏锐
联觉
如:欢快的歌曲
蓝色——忧郁
知觉概述
定义:知觉是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在人脑的反映
知觉与感觉的关系
联系:感觉是知觉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知觉产生的前提和基础
区别:感觉是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应;知觉是对事物整体属性的反应
知觉的种类
根据知觉对象不同来划分
空间知觉
形状知觉
大小知觉
距离知觉
方位知觉
时间知觉
长时短估,短时长估。对一秒钟左右的时间估计最准确
影响因素:情绪、态度、兴趣;知识经验
运动知觉
真动知觉
似动知觉
社会知觉
第一印象(首因效应)
晕轮效应(光环效应)
刻板印象
近因效应
投射效应:指与人交往过程中把自己的观念、性格、态度或欲望转移到别人身上,以为别人也是如此(以己度人)
错觉
定义:错觉是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知觉
错觉是知觉的一种特殊情况
幻觉
知觉的特征
整体性
理解性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选择性
对象与背景
恒常性
定义:知觉不因知觉条件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特性
知觉的恒常性是过去经验作用的结果
包括
形状恒常性
大小恒常性
颜色恒常性
亮度恒常性
知觉的高级形式——观察
含义:观察是人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持久的知觉活动,是知觉的高级形式。观察是学生获得感性知识和积累经验的重要途径
观察力的发展
小学生观察力发展四阶段
认识“个别对象”
认识“空间联系”
认识“因果联系”
认识“对象总体”
各年级儿童对应的阶段
1-2年级:认识“空间联系”和“因果联系”阶段
3-4年级:认识“因果联系”阶段
5-6年级:认识“对象总体”阶段
小学生观察品质的发展与特点
目的性
观察的目的性较低。一般还不会独立给自己提出观察任务。对于老师提出的任务不能很好地排除干扰,集中注意观察目的
精确性
低年级学生观察事物极不细心、全面,常常笼统、模糊
三年级学生观察的精确性明显提高
深刻性
低年级嘘学生难以从整体做出概括,看不到事物之间的关系
顺序性
凌乱、不系统,常常东看一下,西看一下,看到哪里算哪里
基本特性:客观性
小学生感知觉的发展
小学生的视觉、听觉和运动觉发展很快
感知的有意性、目的性逐渐加强
感知的分析综合能力不断提高
空间知觉和时间知觉有很大的发展,但还很不完善
感知规律在中小学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感知规律
强度律——音量、语速、板书
差异律——突出颜色
同一事物
选择性;背景与对象,如鹤立鸡群
组合律
整体性;断点成线
活动律
演示实验,放幻灯片,教学电影或录像
对比律
不同事物
色彩黑白、高低对比
协同律
五到
感知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直观教学
实物直观:观察实物和标本。形式:演示性实验和教学性参观等
模象直观:指通过图片、图像、模型、幻灯和教学电影等模拟实物的形象而提供感官材料
言语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