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3.1人格发展与差异
这是一篇关于3.1人格发展与差异的思维导图,人格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这是一篇关于人际关系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小学生人际关系的发展,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人际关系需要理论(舒茨),基本成分,定义。人际关系:人与人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社会心理关系(心理关系或心理距离),其发展变化取决于交往双方社会需要满足的程度。
这是一篇关于学习迁移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影响学习迁移的三个认知结构变量,迁移的影响因素,迁移理论,迁移类型,学习迁移含义。
这是一篇关于3.7学习动机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学习动机的激发,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学习动机理论,学习动机分类,学习动机定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人际关系处理
人际交往思维导图
人生导航
处理人际关系6项原则
进行头脑风暴的准则的思维导图
自卑与超越
超强思维训练课
逻辑填空
东尼博赞简介
3.1人格发展与差异
人格发展概述
人格的基本内涵
人格定义
人格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人格特征
独特性
人心不同,各如其面
稳定性
统合性
人格统合性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
复杂性
知情意系统
心理状态系统
人格动力系统
个性特征系统
认知风格
气质
性格
自我调控系统
自我认识
自我体验
自我控制
例子: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功能性
人格决定了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甚至会决定一个人的命运
社会性
人格理论
人格的基本理论
人格结构的动力理论——弗洛伊德
本我(最底层):遵循快乐原则
自我(中间):遵循现实性原则
超我(最高层次):遵循道德原则
特质理论(源于20C40S的美国)
主要代表人物:奥尔波特、卡特尔
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理论
共同特质:具有短暂性,随社会标准与习俗改变而改变。大多数或一个群体所共有
个别特质
首要特质(最典型、最有概括性)
中心特质(每个人身上5-10个)
次要特质-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会表现出来;除了最亲近他的人外,其他人很少知道
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
人格特质理论模型分为四层
个别特质和共同特质
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
根源特质——最重要的特质
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
动力特质、能力特质、气质特质
卡特尔人格特质理论:以奥尔波特的为基础
人格五因素模型
20C80s科斯塔和麦克雷提出 NEO人格调查表
又叫“人格海洋理论”
支配性❌
最先提出“内-外向“人格类型学说的心理学家——荣格
类型理论
霍兰德的人格理论
根据人格特征与职业选择的关系把人格分为六种类型
现实型、研究型
艺术型、社会型
企业型、常规型
斯普兰格的人格理论
依据人类社会活动的六种形态把人划分为六种性格类型
经济型、理论型
审美型、宗教型
权利型、社会型
人格的自我理论
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理论
缺失性需要
生理需要(最底层)
安全需要
归属和爱的需要
尊重的需要
成长性需要
自我实现的需要
认知需要
审美需要
罗杰斯的健康人格理论
自我完善的人
具有的特征
坦诚对待自己的经历
关注此时此刻正在发生的事情
相信自己的感觉
焦虑和防御机制
有条件和无条件的积极关注
埃里克森人格差异理论(八个阶段)
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1.5岁)
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2-3岁)
主动感对内疚感(4-5岁)
勤奋感对自卑感(6-11岁)
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岁)
我是个什么样的人
职业定向、性别角色
人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心理特征是同一感和防止同一感混乱、分析现状展望未来
亲密感对孤独感(成年早期:18-25岁)
繁殖感对停滞感(成年中期:25-50岁)
自我整合对绝望感(成年晚期:50岁-死亡)
人格的测量
自陈式人格测验
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MMPI)
爱德华个人兴趣量表(EPPS)
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16PF)
用于测量16种人格根源特质
投射式人格测验
罗夏克墨迹测验
主题统觉测验tat
句子完成测验
中小学生异常人格预防
青少年人格障碍的首要原因是:青少年被抛弃、忽视
异常人格的概念:又称人格障碍。由于人格的严重偏移而不能正常地适应生活,以致明显地殃及社会或造成个人痛苦
学生的异常人格类型
依赖型(优柔寡断、难适应新环境)
分裂型(孤僻型)-独处时空虚痛苦
强迫型:严格和完美;过分自我约束、缺乏创造思维
好斗型:争强好胜、学习不用心
偏执型:自我评价高、敏感多疑、提心吊胆
表演型:高度自我中心、情感肤浅、易受暗示
反社会型:以行为不符合社会规范为主要特点。 临床表现得核心是缺乏自我控制能力
自恋型:自高自大、喜欢指使别人、缺乏同情心、有很强嫉妒心。很少有知心朋友,封闭、孤独、自卑
阳奉阴违型:表面上老老实实,背地搞小动作,常成为班级活动的阻力
异常人格的预防
进行人生观、世界观的教育
开设心理辅导课,普及相关知识
在各个学科的教学中渗透
开展心理咨询辅导
建立学生心理转状况档案
优化育人环境
加强教师自身素质
加强人格与心理卫生的教育研究
口诀:自个知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