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3.2 自我意识发展
这是一篇关于3.2 自我意识发展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小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与培养,自我意识概述。
这是一篇关于人际关系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小学生人际关系的发展,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人际关系需要理论(舒茨),基本成分,定义。人际关系:人与人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社会心理关系(心理关系或心理距离),其发展变化取决于交往双方社会需要满足的程度。
这是一篇关于学习迁移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影响学习迁移的三个认知结构变量,迁移的影响因素,迁移理论,迁移类型,学习迁移含义。
这是一篇关于3.7学习动机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学习动机的激发,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学习动机理论,学习动机分类,学习动机定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人际关系处理
人际交往思维导图
人生导航
处理人际关系6项原则
进行头脑风暴的准则的思维导图
自卑与超越
超强思维训练课
逻辑填空
东尼博赞简介
3.2 自我意识发展
自我意识概述
自我意识的含义
定义:作为主体的我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尤其是人我关系的意识
自我意识的三种成分
认识
情感
意志
特征
组织性
多维性
层次性
自我意识的三个层次
对自己机体及其状态的意识
对自己肢体活动状态的意识
对自己的思维、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的意识
自我意识的分化表现
主观的我与客观的我
主观自我与客观自我是统一的 自我同一性是良好的自我意识的标志
理想的我与现实的我
自我意识是人的心理过程的调控系统,也是个性结构中的最高层次,由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监控组成
自我意识的构成
自我认识(自我意识的主要心理成分)
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是个人心目中对自己的印象,包括对自己存在的认识,对自己的身体、能力、性格态度、思想等方面的认识
自我观察
吾日三省吾身
自我分析
自我评价
含义:指个体对自己思想、愿望、行为和个性特点的判断和评价
自我评价是自我意识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自我意识的首要成分和基础是自我认识
自我体验
含义:指个体是否满意自己或悦纳自己的情绪,主要包括自爱、自尊、自恃、自信、自卑、自责、优越感等
自我体验是主观的我对客观的我所持有的一种情绪体验。自我体验反映了主体的我的需要与客体的我的现实之间的关系。
自尊
自信
成功感与失败感
自我监控
自我检查
自我检查是主体在头脑中将自己的活动结果与活动的目的加以比较、对照的过程
自我监督
比喻为一个人内心的道德法庭
自我控制
自我控制有时能掩盖自己的真实情况,叫做自我掩饰
个体的第一反抗期:2-3岁(自我意识的首次萌发)
自我意识的发展阶段
一、生理自我
也称为自我中心期(三岁左右基本成熟)
二、社会自我
也称为客观化时期(少年期基本成熟)
三、心理自我
也称为主观自我时期(青年初期开始发展和形成)
自我意识的功能
提高认识水平
丰富感情世界
发展意志能力
促进道德形成
小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与培养
小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自我认识的发展
自我概念的发展
自我评价的发展
自我评价是指个体对自己思想、愿望、行为和个性特点的判断和评价
自我评价能力是自我意识发展的主要标志
自我体验的发展
自我体验是指个体是否满意自己或悦纳自己的情绪。包括自爱、自尊、自信、自卑、优越感等
自尊感是指个体在社会比较过程中所获得的有关自我价值的积极的评价与体验
自我控制的发展
自我控制主要表现为个人对自己行为的监督和调节,使之达到自我的目标
儿童约在三年级末才逐渐培养出学习时自我控制的习惯
小学生良好自我意识的培养
自我评价能力的培养
创设情境,使儿童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师应对小学生做出积极评价
小学生自信的培养
树立正确的观念
给予适当的评价
大胆地放手
注意教育的民主
引导学生克服自卑心理
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挫折和失败
教育学生学会自我激励、自我悦纳
给自卑的学生提供成功的机会
给予特别的关注,让他发挥自己的优势
自卑的表现
过分责备自己
过分嫌弃自己
过分毁损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