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善战者说》 第四讲 先胜:攻守时机的把握
《孙子兵法》”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必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守则不足,攻则有余。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 有把握的打,就是孙子提出的“先胜”理念。“先胜”是孙子“全胜”理念在作战领域的一个延伸。
编辑于2024-04-13 22:30:38This is a mind map about 高效休息法——消除大脑疲劳的七个休息法:正念呼吸法、动态冥想、压力呼吸化法、“猴子思维”消除法、RAIN法、温柔的慈悲心、扫描全身法 ——扫描全身法,看他人不顺眼时 ——温柔的慈悲心,被愤怒冲动冲昏头脑时 ——RAIN法,想跳脱思考怪圈时 ——”猴子思维“消除法,压力导致身体状态不佳时 ——压力呼吸化法,心事重重时 ——动态冥想,感觉脑袋昏昏沉沉时 ——正念呼吸法。
这是一篇整理小学六年级数学重难点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一、圆,二、分数混合运算,三、观察物体,四、百分数,五、数据处理,六、比的认识,七、百分数的应用,八、圆柱和圆锥,九、正比例和反比例。
This is a mind map about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The 7 habits of hig,Main content: 习惯一、积极主动——个人愿景的原则 、 习惯二、以终为始——自我领导的原则、 习惯三、要事第一——自我管理的原则、 习惯四、双赢思维——人际领导的原则、 习惯五、知彼解己——移情沟通的原则、 习惯六、统合综效——创造性合作的原则、 习惯七、不断更新——平衡的自我提升原则。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This is a mind map about 高效休息法——消除大脑疲劳的七个休息法:正念呼吸法、动态冥想、压力呼吸化法、“猴子思维”消除法、RAIN法、温柔的慈悲心、扫描全身法 ——扫描全身法,看他人不顺眼时 ——温柔的慈悲心,被愤怒冲动冲昏头脑时 ——RAIN法,想跳脱思考怪圈时 ——”猴子思维“消除法,压力导致身体状态不佳时 ——压力呼吸化法,心事重重时 ——动态冥想,感觉脑袋昏昏沉沉时 ——正念呼吸法。
这是一篇整理小学六年级数学重难点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一、圆,二、分数混合运算,三、观察物体,四、百分数,五、数据处理,六、比的认识,七、百分数的应用,八、圆柱和圆锥,九、正比例和反比例。
This is a mind map about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The 7 habits of hig,Main content: 习惯一、积极主动——个人愿景的原则 、 习惯二、以终为始——自我领导的原则、 习惯三、要事第一——自我管理的原则、 习惯四、双赢思维——人际领导的原则、 习惯五、知彼解己——移情沟通的原则、 习惯六、统合综效——创造性合作的原则、 习惯七、不断更新——平衡的自我提升原则。
第四讲 先胜:攻守时机的把握
先为不可胜:先保证自己不输
《孙子兵法》的核心是:最好不用打就能赢;如果非要打,那就要巧妙地打,用智慧去打,打的前提是一定要有把握。
有把握地打,就是孙子提出的”先胜“理念。”先胜“是孙子”全胜“理念在作战领域的一个延伸。
关于”先胜“,孙子有一段非常精彩的话:
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必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守则不足,攻则有余。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
译:过去那些战争的高手,总是先保证自己不被对手打败,然后再等待战胜对手的机会。不被对手打败的主动权在你自己,能否打败对手则要取决于对手是否有隙可乘。因此,真正的高手,能够做到的是不被对手打败,而不能保证一定能打败对手。由此可知:胜利可以预见,但不能强求。没有取胜的可能时,就应该实行防守。有可能战胜对手时,就要果断进攻。防守是因为优势不足,进攻是因为兵力有余。善于防守的人,隐藏自己的实力如同藏于九地之下;善于进攻的人,展开自己的攻击如同动于九天之上。这样,既能保全自己,又能取得完美的胜利。
先为不可胜,首先要打造牢固的根基。
真正的高手,不是先想着如何去赢,而是先保证自己不输,然后再伺机而动,等待对手犯错的机会。
在抗战时期,毛泽东吧根据地思想做了进一步发展,他说根据地是军队赖以执行自己的战略任务,达到保存和发展自己、消灭和驱逐敌人目的的战略基地。没有这种战略基地,一切战略任务的执行和战争目的的实现就失掉了依托。
战争最忌讳的是什么?胜则一日千里,负则一败涂地。
孙子说:”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
内部管理混乱,组织千疮百孔,你机会越大,发展越快,反而会死的越惨。陷入败局的很多组织,其实都是败于自身,都是自己打败了自己。
先为不可胜,还有一层意义,就是在决策上要先保证自己不犯大的错误。
战争充满了不确定性。越是在不确定的环境中,越要把握住那些可以确定的因素,用自身的确定来应对环境的不确定。
先把自身的事情做好,先保证自己的决策可靠稳妥,保证少犯战略性的错误,从而先保证自己不输,先立于不败之地,这是在动荡复杂的环境中你唯一可以先把握住的东西。这就叫”先胜“。
”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
当暂时没有机会的时候,你所能做的就是少犯错,乃至不犯错,尤其是不犯战略性的错误。
不犯错的主动权在你自己。你无法强迫对手犯错,但你至少可以保证自己不犯错,然后耐心等待机会的出现。
”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必可胜。“
意思是输不输靠自己,赢不赢看对手。
这给所有竞争者都提出了一个警告:
打了胜仗,很可能是因为对手犯了错误,未必是因为你对;很可能是因为对手太弱,未必是因为你强。
真正可靠的只有一条,就是”修道而保法“。把自己的基本面做好,你才能有牢固的根基,才能先立于不败之地。
以待敌之可胜:再把握赢得机会
竞争中取胜的两个关键要素
一是自身的实力
取决于自己
二是出手的机会
取决于对手
博弈论有一个基本原理
在博弈中,一方的行动能否成功,是以对手的行动为条件的,并不存在独立的最佳战略选择。你的行动方案是否最佳,取决于对手是否选择了对你有利的方案。
孙子曰:”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
企业竞争也是这样。商业史和战争史有一个相似的现象,就是竞争者之所以取得了漂亮的胜利,往往是因为对手给予了很好的”配合“。
导致竞争者和企业不断犯错误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是人性的弱点。
人往往会高估自己的能力,企业往往会高估自己对市场的控制,尤其是那些自以为成功的企业。
商场上有一个基本的规律:大的公司只要不犯战略性的错误,就不会轻易失去市场的主导地位。
竞争的一个重要法则是:首先自己不要犯重大的战略性错误,同时要等待对手犯错误的机会,并巧妙地制造对手犯错误的机会,一旦这样的机会出现,就要迅速抓住机会,以绝对优势发动凌厉的攻势,全力以赴,打开局面。静如处子,动如脱兔。
战略性的机会需要有足够的定力
孙子说:”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这句话的重心,是在一个”待“字。
这个”待“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并不容易,它需要你有足够的耐心,甚至是定力。
曾国藩非常强调战略定力:”一年不得一城,只要大局无碍,并不为过;一月而得数城,敌来转不能战,则不可为功。“
战争就是双方攻防的过程,不要太在乎一城一池的得失。
毛泽东打仗,从来都是强调持重待机,强调不打则已,没战必胜。他说:”必须敌情、地形、人民等条件,都利于我,不利于敌,确有把握而后动手。否则,宁可退让,持重待机。机会总是会有的,不可率尔应战。“
要想把我战略性的机会,就必须有过人的战略定力。善攻者,必先善守。
孙子说:”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
高手防守的时候一动不动,隐藏自己的实力和意图就如同深藏地下,使对手无法察觉。一旦巨大的机会出现,就想捕食者一样,以闪电般的速度出手,如同自天而降,让对手措手不及。
古人用兵,非常重视”见幾而作“。所谓的”畿“,就是细微的变动征兆,介于动与未动之间。
《易经》:”见微察隐,而破于未形。“
曾国藩:”静心察之,冷眼窥之,无乘以躁气,无淆以众论,自能觑出可破之隙。“
孙子强调,好的将军要具备四个字:静、幽、正、治。
湘军名将王鑫:”几须沉,乃能观变;神必宁,方可应事。“
内心沉静,才能够捕捉到变化中那些细微的征兆;精神凝注,才可以应对好发生的各种事件。
《大学》讲:”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心平才能气和,心浮必然气躁。心浮气躁往往就会轻举妄动,鲁莽草率。如果再加上情绪失衡,甚至会让人失去理智,走出昏着,犯下错误,反而给对手送上机会。
不打无把握之仗
孙子说:”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
【译】打胜仗的军队,总是先获得胜利的地位,有取胜的条件,才会出手。打败仗的军队,总是冲上去就打,企图在战斗的过程中找机会来侥幸取胜。
这段话精彩的揭示了竞争的一个奥秘:赢家与输家在思维习惯上有根本的不同。
战争的规律是:战争之前所犯下的错误,很难在战争开始之后被改正。所以,一定不打无把握之仗。
曾国藩说:”未经战阵之勇,每好言战。带兵者亦然。若稍有阅历,但觉我军处处瑕隙,无一可恃,不轻言战矣。“
【译】没有打过仗的士兵,往往最喜欢喊”打打打“。带兵的人也是这样。如果稍微有些阅历,就会明白我们自己到处都是毛病,没有一个地方靠得住,反而不会轻率地去喊打了。
曾国藩警告:”为将者设谋定策,攻则必取,不然毋宁弗攻;守则必固,不然毋宁弗守。攻之而为人所逐,守之而为人所破,虽全军不遗一镞,其所伤实多。“
【译】身为将领之人,设谋定策,要进攻的就一定要攻取,不然不如不攻;要坚守的就一定要守住,不然不如不守。进攻却为人所驱逐,防守却为人所攻破,即使全军没有一弓一矢的损失,所造成的伤害也是非常大。
冒有胜算的风险
战争的特点是充满不确定性。
战争的所有行动中,有四分之三的因素是潜藏在或大或小的不确定性迷雾之中。你所有的决策都必须是在信息不完全、环境不确定的情况下做出来。不可能具备百分之百的胜算。
战争中的胜算,永远是在四成到七成之间。七成以上把握的仗你甭奢望,四成以下的仗你不能打。
从来就没有完美的机会,等待完美机会的人注定无法成事。
所谓的把握,不可能是百分之百的把握;所谓的胜算,不可能是百分之百的胜算。无论是战争还是商业,过于谨慎,都会失去最好的机会。
事实上,在不确定的环境中,准确判断并果断承担风险,是一个高手必备的素质。你必须在具有风险的情况下,抓住那些转瞬即逝的宝贵机会。
所以,”先胜“的另一面,就是要冒有胜算的风险。准确地判断形式并果断地承担风险,是高手之所以成为高手的基本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