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建筑实务--第一章:建筑工程设计技术
建筑实务--第一章:建筑工程设计技术,介绍了建筑物的构成与设计要求、建筑改造设计的基本要求、建筑结构体系和设计作用等。
编辑于2024-04-16 20:29:05工程经济第十六、十七、十八一级建造师2024年工程经济,包含了工程量清单计价、工程计量与支付、工程总承包计价。一图看懂全章节内容,知识点系统全面,无需死记硬背,框架式结构清晰明了,轻松掌握知识点!
工程经济第十六、十七、十八配套章节练习题一级建造师2024年工程经济,通过多个单选题和多选题的形式,详细介绍了工程量清单的定义、作用、编制原则以及在实际操作中的注意事项。通过例题的形式,详细解释了工程量清单在编制过程中需要遵循的规则和步骤,如按照施工组织设计、施工规范、工程图纸等计算工程量,确定工程内容等。与教材或课程紧密相关,帮助学生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工程经济第十三、十四、十五章一级建造师2024年工程经济,关于工程经济中各种计算方法和指标的详细说明。首先介绍了单位产品时间定额(工日)的计算方法,包括通过每工日产量或机械台班产量来确定。接着,解释了产量定额的概念,即工人在单位工日内应完成的合格产品数量,并给出了其计算方法。随后,内容介绍了人工定额的分类,包括单项工序定额和综合定额,说明了综合定额的两种表现形式:“综合”和“合计”。此外,还提到了时间定额与每日产量之间的换算关系。帮助理解相关知识点。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工程经济第十六、十七、十八一级建造师2024年工程经济,包含了工程量清单计价、工程计量与支付、工程总承包计价。一图看懂全章节内容,知识点系统全面,无需死记硬背,框架式结构清晰明了,轻松掌握知识点!
工程经济第十六、十七、十八配套章节练习题一级建造师2024年工程经济,通过多个单选题和多选题的形式,详细介绍了工程量清单的定义、作用、编制原则以及在实际操作中的注意事项。通过例题的形式,详细解释了工程量清单在编制过程中需要遵循的规则和步骤,如按照施工组织设计、施工规范、工程图纸等计算工程量,确定工程内容等。与教材或课程紧密相关,帮助学生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工程经济第十三、十四、十五章一级建造师2024年工程经济,关于工程经济中各种计算方法和指标的详细说明。首先介绍了单位产品时间定额(工日)的计算方法,包括通过每工日产量或机械台班产量来确定。接着,解释了产量定额的概念,即工人在单位工日内应完成的合格产品数量,并给出了其计算方法。随后,内容介绍了人工定额的分类,包括单项工序定额和综合定额,说明了综合定额的两种表现形式:“综合”和“合计”。此外,还提到了时间定额与每日产量之间的换算关系。帮助理解相关知识点。
一、建筑工程设计技术
1. 1建筑物的构成与设计要求
建筑物分类
民用建筑:居住建筑:如住宅、宿舍、民政等: 公共建筑:如教育、办公科研、商业服务医疗、交通等。
工业建筑:生产车间 辅助车间 仓储建筑 动力用房
农业建筑
民用建筑分类
100m以内仅为一层的公共建筑,称之为单层。-- 防火规范
防火规范 一类高层公共建筑 高度大于24m的下列建筑为一类高层公共建筑: (1)医疗建筑 (2)重要公共建筑 (3)藏书超100万册图书馆 (4)省级及以上的广播电视和防灾指挥调度建筑 (5)网局级和省级电力调度建筑
按规模大小分类 (1)大量性建筑:量大面广,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建筑,如住宅、学校、商店、医院等。(2)大型性建筑:规模宏大的建筑,如大型体育馆、大型剧院、大型火车站、大型展览馆和航空港等
建筑高度
1.一般建筑高度计算 (1)平屋顶应按建筑物室外设计地面至女儿墙顶点的 高度计算;无女儿墙时算至屋面檐口顶点。 (2)坡屋顶建筑应分别计算檐口及屋脊高度,檐口高度应按室外设计地坪至屋面檐口或坡屋面最低点的高度计算,屋脊高度应按室外设计地坪至屋脊的高度计算。 (3)局部突出屋面用房的总面积不超过屋面面积的1/4时,不应计入建筑高度。 2.特殊建筑高度计算 (1)机场、广播电视、电信、微波通信、气象台、卫星地面站、军事要塞等设施的技术作业控制区内及机场航线控制范围内的建筑; (2)历史建筑,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历史文化街区、文物保护单位、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的保护规划区内的建筑; 应按建筑物室外设计地坪至建(构)筑物最高点计算。 3.地下室、局部夹层、公共走道、建筑避难区、架空层等有人员正常活动的场所最低处室内净高不应小于2m,
建筑物组成
结构体系: 上部结构:墙、柱、梁、屋顶 地下结构:基础。 结构体系承受竖向荷载和侧向荷载,并将其传至地基。
围护体系:---屋面、外墙、门、窗
设备体系:---给排水系统、供电系统、供热通风系统
建筑设计程序与要求
建筑设计程序 (1)方案设计 (2)初步设计----技术要求相对简单的民用建筑工程,主管部门在初步设计阶段没有审查要求,且合同中未约定时,可不进行初步设计。 (3)施工图设计 (4)专项设计 建筑设计要求 (1)满足相关建筑标准、规范 (2)满足建筑功能要求是建筑设计的首要任务。 (3)符合总体规划要求--规划设计是有效控制城市发展的重要手段 (4)采用合理的技术措施 (5)考虑建筑美观要求 (6)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建筑室内物理环境技术要求
室内光环境
(1)采光系数和室内天然光照度为采光设计的评价指标。 (2)采光设计时,减小窗的不舒适眩光可采取的措施: 1、应减少或避免直射阳光: 2、人的视觉背景不宜为窗口; 3、可采用室内外遮挡设施 4、窗结构的内表面或内墙面,宜采用浅色饰面
室内声环境
(1)室内允许噪声级应为关窗状态下昼间和夜间时段的标准值。 昼间和夜间时段所对应的时间:昼间,6:00~22:00时,夜间,22:00~6:00时。 (2)分户墙两侧的房间和分户楼板上下的房间属于同一类型。 (3)电梯不得紧邻卧室布置,也不宜紧邻起居室(厅)布置。
室内热工环境
(1)围护结构保温设计 提高墙体热阻值可采取的措施 采用轻质高效保温材料与砖、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砌块等主墙体材料组成复合保温墙体构造。 采用低导热系数的新型墙体材料。 采用带有封闭空气间层的复合墙体构造设计。 严寒地区、寒冷地区建筑应采用木窗、塑料窗、铝木复合门窗、铝塑复合门窗、钢塑复合门窗和断热铝合金门窗等保温性能好的门窗 (2)外墙隔热可采取的措施 采用浅色外饰面 采用通风墙、干挂通风幕墙等。 采用复合墙体构造时,墙体外侧宜采用轻质材料,内侧宜采用重质材料。 采用墙面垂直绿化及淋水被动蒸发墙面等, 西向墙体可采用高蓄热材料与低热传导材料组合的复合墙体构造。 (3)民用建筑优先采用自然通风去除室内热量,(4)门窗洞口的遮阳宜优先选用活动式建筑遮阳。
建筑隔震减震设计构造要求
1.抗震设防分类 (1)分为:甲、乙、丙、丁四个类别。 (2)丙类:标准设防类,指除甲类、乙类、丁类以外按标准要求进行设防的建筑与市政工程,
2.建筑工程的抗震体系的规定 (1)结构体系应具有足够的牢固性和抗震冗余度。 (2)楼、屋盖应具有足够的面内刚度和整体性。 (3)基础应具有良好的整体性和抗转动能力,避免地震时基础转动加重建筑震害。 (4)构件连接应能保证节点或锚固件的破坏不先于构件或连接件的破坏。 3.混凝土结构房屋抗震措施 (1)框架梁和框架柱的潜在塑性铰区应采取箍筋加密措施。 (2)筒体结构外框架应有足够刚度,确保结构具有明显的双重抗侧力体系特征。 4.砌体结构房屋抗震措施 (1)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构造柱或芯柱,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5 (2)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板或屋面板,应采取有效的拉结措施。 (3)砌体结构楼梯间 不应采用悬挑式踏步或踏步竖肋插入墙体的楼梯8度、9度时不应采用装配式楼梯段, 楼梯栏板不应采用无筋砖砌体。 顶层及出屋面的楼梯间,构造柱应伸到顶部,并与顶部圈梁连接,墙体应设置通长拉结钢筋网片, 顶层以下楼梯间墙体应在休息平台或楼层半高处设置钢筋混凝土带或配筋砖带,并与构造柱连接。 5.建筑消能减震措施 (1)消能器与支撑、连接件之间宜采用高强度螺栓连接或销轴连接,也可采用焊接, (2)钢筋混凝土构件作为消能器的支撑构件时,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 (3)消能器与主体结构的连接一般分为:支撑型、墙型、柱型、门架式和腋撑型等。 5.建筑消能减震措施 (4)消能器与结构连接的构造要求, ① 预埋件锚筋的锚固长度宜大于20倍锚筋直径,且不应小于250mm。 ② 剪力墙、支墩沿长度方向全截面箍筋应加密,并配置网状钢筋。
1.2建筑改造设计的基本要求
考点预览:1.楼地面 2.墙体 3.楼梯 4. 电梯 5.防火门、防火窗、防火卷帘 6.建筑装饰装修基本构造要求 7.变形缝
楼地面: (1)建筑内的卫生间、浴室、公共厨房、垃圾间等场所的楼面、地面,开敞式外廊、阳台的楼面应设防水层。 (2)内保温的建筑,靠近外墙处的楼板应上下两侧均作保温处理。 (3)应在楼面面层与楼板之间和与墙接合处加弹性阻尼材料隔绝振动传声。 (4)幼儿园建筑中乳儿室、活动室、寝室及音体活动室宜为暖性、弹性地面。幼儿经常出入的通道应为防滑地面。卫生间应采用易清洗、不渗水并防滑的地面。
墙体: 1.墙体防水、防潮 (1)砌筑墙体应在室外地面以上、室内地面垫层处设置连续的水平防潮层。 (2)有防潮要求的室内墙面迎水面应设防潮层,有防水要求的室内墙面迎水面应采取防水措施, (3)有配水点的墙面应采取防水措施。 2.散水 (1)宽度为600~1000mm;采用无组织排水时,宽度可按檐口线放出200~300mm。 (2)坡度为3%~5% (3)与外墙之间宜设缝,缝宽20~30mm,缝内应填弹性膨胀防水材料。 3.女儿墙 根部做泛水,高度不小于250mm。 4.非承重墙的要求 (1)保温隔热 (2)隔声、防火、防水、防潮等
楼梯: 1.室内疏散楼梯最小净宽度 医院病房楼--1.30 居住建筑--1.10 其他建筑--1.20 2.公共楼梯的梯段最小净宽按人流股数和每股人流宽度0.55m确定,并不应少2股人流的宽度。 3.公共楼梯休息平台上部及下部过道处的净高不应小于2.00m,梯段净高不应小于2.20m。 4.室内楼梯扶手高度自踏步前缘线量起不宜小于0.90m. 5.公共楼梯每个梯段的踏步级数:2~18级。踏步前缘宜有防滑措施。 6.公共楼梯应至少于单侧设置扶手,梯段净宽达3股人流的宽度时应两侧设扶手,
电梯: (1)高层公共建筑和高层非住宅类居住建筑的电梯台数不应少于2台。 (2)建筑内设有电梯时,应设置至少1台无障碍电梯。 (3)电梯井道和机房与安静用房贴邻布置时,应采取隔振、隔声措施。 (4)电梯机房应采取隔热、通风、防尘等措施。
防火门、防火窗、防火卷帘 1.防火门、防火窗划分为甲、乙、丙三级。 耐火极限----甲级:1.5h 乙级:1.0h 丙级:0.5h 2.防火门为向疏散方向开启的平开门,关闭后内外两侧都能手动开启。 3.疏散走道、楼梯间和前室的防火门,具有自行关闭功能。 4.常开防火门,发生火灾时具有自行关闭和信号反馈功能。 5.设在变形缝处的防火门,应设在楼层较多一侧,门开启后门扇不应跨越变形缝, 6.设在疏散走道上的防火卷帘应在两侧设启闭装置并应具有自动、手动和机械控制的功能。
建筑装饰装修基本构造要求 1.室内装修不得遮挡消防设施标志、疏散指示标志及安全出口,并不得影响消防设施和疏散通道的正常使用。 2.吊顶的装修构造及施工要求 (1)吊杆长度超过1.5m时,应设置反支撑或钢制转 换层。 (2)吊点距主龙骨端部的距离不应大于300mm。 (3)龙骨在短向跨度上适当起拱。 (4)重型灯具、电扇、风道及其他重型设备严禁安装在吊顶工程的龙骨上。 3.厨房、卫生间、地下室墙面必须使用耐水腻子,
变形缝 1.变形缝包括伸缩缝、沉降缝和抗震缝。 2.变形缝不应穿过卫生间、盥洗室和浴室等用水的房间,也不应穿过配电间等严禁有漏水的房间。 3.变形缝选用原则 (1)根据防火要求选配阻火带 (2)对防水要求较高的楼地面除可设置止水带外,还可以选用在铝合金基座上装有止水胶条的产品(3)对防止噪声要求较高的楼地面,可以选用带有橡胶嵌条的产品。 (4)同一工程,内墙与顶棚应尽量选用同一产品,地面与墙面应选用宽度相同的产品。
1.3建筑结构体系和设计作用(荷载)
1.结构的功能要求
安全性 (1)具有合理传力路径,能将各种作用传递给抗力构件。 (2)遭遇爆炸、撞击、罕遇地震等偶然事件和人为失误时,能保持整体稳固性,不应出现与起因不相称的破坏后果; (3)发生火灾时,结构应在规定时间内保持承载力和整体稳固性。 适用性 含义: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例:吊车梁变形过大无法正常运行;水池有裂缝不能蓄水。 耐久性 含义:在正常维护的条件下,结构应能在预计的使用年限内满足各项功能要求,例:混凝土老化、腐蚀,钢筋锈蚀。 可靠性
2.结构安全等级与设计工作年限
1.结构安全等级划分为:一级、二级、三级 2,结构的设计工作年限 临时性建筑结构---5年 普通房屋和构筑物---50年 特别重要的建筑结构---100年
3.梁的位移计算
f=ql4/8EI 从公式中可以看出,影响位移因素有 (1)荷载 (2)材料性能:与材料的弹性模量 E成反比。 (3)构件的截面:与截面的惯性矩/成反比。 (4)构件的跨度:与跨度/的4次方成正比,影响最大
4.混凝土结构环境类别
Ⅰ 一般环境--正常大气作用引起钢筋锈蚀 Ⅱ 冻融环境--反复冻融导致混凝土损伤 Ⅲ、Ⅳ海洋氯化物环境、除冰盐等其他氯化物环境---氯盐引起钢筋锈蚀 Ⅴ 化学腐蚀环境--硫酸盐等化学物质对混凝土的腐蚀
5.混凝土构件最低强度等级和钢筋最小保护层厚度
1.混凝土构件最低强度 50年--C25(最低)--C20(大截面墩柱+大钢筋保护层厚度) 100年--C30(最低)--C25(大截面墩柱+大钢筋保护层厚度) (1)预应力混凝土楼板不应低于C30。 (2)其他预应力混凝土构件不应低于C40. 2.混凝土构件钢筋最小保护层厚度 (1)直接接触土体浇筑构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70mm。(如:无垫层的基础大底板) (2)处于流动水中或同时受水中泥沙冲刷的构件,其保护层厚度宜增加10~20mm。(江河湖海) (3)预制构件的保护层厚度可比规定减少5mm。
6.常用结构体系
1.混合结构 (1)楼盖和屋盖采用钢筋混凝土或钢木结构;墙和柱采用砌体结构。 (2)6层以下住宅建筑最适合采用。 2.框架结构 (1)优点:平面布置灵活,可形成较大建筑空间;立面处理方便。 (2)缺点:侧向刚度小,层数较多时,会产生较大侧移。 3.剪力墙体系--剪力墙是承重墙 (1)优点:侧向刚度大,水平荷载作用下侧移小 (2)缺点:剪力墙间距小,平面布置不灵活,结构自重也很大,不适用于大空间公共建筑。 4.筒体结构 (1)是抵抗水平荷载最有效的结构体系。 (2)适用于高度不超过300m的建筑: 总结:侧向刚度由小到大: 混合结构一框架结构一剪力墙结构一筒体结构。
7.两种极限状态
1.两种极限状态 (1)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涉及人身安全以及结构安全的极限状态。 (2)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涉及结构或结构单元的正常使用功能、人员舒适性、建筑外观的极限状态 2.当结构或结构构件出现下列状态之一时,应认为超过了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1)结构构件或连接因超过材料强度而破坏或因过度变形而不适于继续承载; (2)整个结构或其一部分作为刚体失去平衡; (3)结构转变为机动体系 (4)结构或结构构件丧失稳定 (5)结构因局部破坏而发生连续倒塌; (6)地基丧失承载力而破坏;(7)结构或结构构件发生疲劳破坏,
8.结构设计基本作用(荷载)
1.直接作用 直接施加在结构上的各种力,即荷载。可根据时间变化特性分为: (1)永久作用:如结构自重、土压力、预加应力等。 (2)可变作用:如楼面和屋面活荷载、起重机荷载、雪荷载和覆冰荷载、风荷载等, (3)偶然作用:爆炸力、撞击力、火灾、地震。如:固定隔墙自重属于永久作用,活动隔墙自重属于可变作用。 2.间接作用在结构上引起变形的其他作用,例如温度作用、混凝土收缩、徐变等。
1.4建筑结构设计构造基本要求
混凝土结构设计构造基本要求
1.混凝土结构体系设计规定 (1)不应采用混凝土结构构件与砌体结构构件混合承重的结构体系。 (2)应采用双向抗侧力结构体系 (3)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的高层建筑,不应采用带转换层的结构、带加强层的结构、错层结构和连体结构。 2.构件最小截面尺寸 (1)矩形截面框架梁的截面宽度不应小于200mm。 (2)矩形截面框架柱的边长不应小于300mm,圆形截面柱的直径不应小于350mm。 (3)高层建筑剪力墙的截面厚度不应小于160mm,多层建筑不应小于140mm。 (4)现浇钢筋混凝土实心楼板的厚度不应小于80mm现浇空心楼板的顶板、底板厚度均不应小于50mm。 (5)预制钢筋混凝土实心叠合楼板的预制底板及后浇混凝土厚度均不应小于50mm。 3.结构混凝土最低强度 (1)素混凝土结构构件不应低于C20. (2)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5。 (3)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 4.受拉钢筋锚固长度不应小于200mm。
砌体结构设计构造基本要求
1.填充墙的构造设计要求 (1)宜选用轻质块体材料 (2)砌筑砂浆的强度等级不宜低于M5. (3)墙厚不应小于90mm。 2.填充墙砌体与梁、柱或混凝土墙体结合的界面处宜在粉刷前设置钢丝网片,网片宽度可取400mm,并沿界面缝两侧各延伸200mm。 3.圈梁构造要求 (1)宜连续地设在同一水平面上,并形成封闭状,(2)纵、横墙交接处的圈梁应可靠连接。(3)宽度不应小于190mm,高度不应小于120mm配筋不应少于4中12,箍筋间距不应大于200mm。
钢结构设计构造基本要求
1.建筑钢结构常用的结构体系 (1)单层钢结构可采用框架、支撑结构 (2)多高层钢结构可采用框架、支撑结构、框架-支撑、框架-剪力墙板、筒体结构、巨型结构等(考案例) 2.钢结构防腐蚀可选择以下防腐蚀方案(考案例) (1)防腐蚀涂料; (2)锌、铝等金属保护层: (3)阴极保护措施; (4)耐候钢。
1.5装配式建筑设计基本要求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设计基本要求
1.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概念 建筑工业化最重要的方式,它具有提高质量、缩短工期、:节约能源、减少消耗、清洁生产等许多优点。 2.高层装配整体式结构 (1)宜设置地下室,地下室宜采用现浇混凝土: (2)剪力墙结构底部加强部位的剪力墙宜采用现浇混凝土; (3)框架结构首层柱宜采用现浇混凝土,顶层宜采用现浇楼盖结构。 3.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 (1)应沿两个方向布置剪力墙。 (2)预制剪力墙宜采用一字形,也可采用L形、T形或U形。 (3)预制剪力墙底部接缝宜设置在楼面标高处,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接缝高度宜为20mm; 接缝宜采用灌浆料填实 接缝处后浇混凝土上表面应设置粗糙面
装配式装饰装修设计基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