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十四章 人生的全程发展
这是一个关于第十四章 人生的全程发展的思维导图,主要探讨了从婴儿期到老年期,个体在心理、社会及认知等方面的发展历程。
这是一个关于完美主义的思维导图,追求完美是永无止境的,因为百分之一的机会犯错误会导致百分之百的伤害我们的客户。
这是一个关于人格--普通心理学的思维导图,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行为的特有模式。人格决定了一个人的认知风格。
这是一个关于心理学 第三章的思维导图,描述了情绪、情感和意志等基本知识点。帮助大家理解记忆。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人际关系处理
人际交往思维导图
人生导航
处理人际关系6项原则
进行头脑风暴的准则的思维导图
自卑与超越
超强思维训练课
逻辑填空
东尼博赞简介
人生的全程发展
个体发展
个体发展的阶段性和关键期
个体发展的阶段性
根据个体年龄和主要的发展任务分为8个阶段
心理发展的关键期
与脑可塑性密切相关
遗传与环境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
染色体、DNA、基因
行为遗传学
认知能力的遗传率约为48%
人格五因素遗传率40%~50%
遗传与环境在个体发展中的交互作用
环境
物质环境
社会环境
遗传
皮亚杰—相互作用
个体发展的主要研究方法
纵向研究
定义
不同个体在不同时间进行追踪研究的一种设计形式
优点
通过纵向追踪分析,能够确切地发现心理发展的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和转折期
可以系统、全面的了解个体或群体的某一特性发展过程,可以获得心理发展顺序一致性和不一致性等问题的系统数据。
缺点
被试样本结果偏差性、选择性分配和代表性有一定局限性。
追踪时间太长研究对象可能中途退出或流失,研究结果缺乏完整性
容易出现学习效应
实验过程费时而且成本高
横断研究
在特定或同一时间内,同时观测不同个体来探索其发展状况的研究设计形式
短时间内收到大量数据
研究较大样本,成本低,费用小,省时省力。
被试来自不同群体,可能会将时间迁移的结果和年龄变化结果混起来。
受到社会文化影响较大,缺乏推论性
不能解释变量间因果关系、顺序性、一致性等问题
群体—连续研究法
首先在同一时间选定不同的群体进行研究,然后对各个群体进行纵向追踪研究
身体、动作与感知觉的发展
出生前(胎儿期)的发展
出生前的身体发展
影响胎儿发育的不利因素
主要是前三个月
德国麻疹
x射线或原子辐射
性病
吸烟、酗酒、毒品
婴幼儿的发展
婴幼儿的身体发展
新生儿的脑鞘化是成人1/4。
4岁的儿童大脑皮层的突触密度是顶峰
青春期后开始减少
婴幼儿的动作发展
爬行很重要
影响婴儿空间认识能力的发展
婴儿动作发展顺序的原则
由上到下的原则
由中心到四周的原则
由简单的、无意识动作到复杂的、有意识的动作原则。
婴幼儿的感知觉发展
触觉
最早发展的感觉,婴儿认识世界的主要手段
视觉
胎儿中晚期
立体知觉
吉布森和沃克
视觉悬崖
听觉
习惯化
去习惯化
儿童期的发展
青春期的发展
十到二十岁
边缘系统发育早于前额叶发育
边缘系统控制情绪
前额叶掌管执行控制
语言与认知发展
儿童的语言发展
语言获得的理论
先天论
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说
LAD
学习论
刺激反应之间建立联结
语言发展的阶段
刚出生后
9~12月
18~24个月
3~4岁前
7岁前
影响语言获得的因素
基因
个体差异环境
儿童的认知发展
认知发展的阶段
皮亚杰
感知运动阶段(0~2岁)
靠感觉与动作认识周围世界
客体永存性
前运算阶段(2~7岁)
运用符号表征事物,用符号从事简单思考活动
局限性
思维的片面性
我向思维
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运用符号进行有逻辑的思考活动
自我中心程度下降,可以理解别人
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后)
抽象思维的发展和完善
儿童认知发展的机制
图式
形成自己独特的认知结构
适应
本质在于取得机体与环境的平衡
同化
顺应
不同类型的加工成分
元成分
操作成分
知识获得成分
保持成分
迁移成分
社会性发展
社会化
个体形成适应社会的人格,并掌握社会认可的行为方式的过程
依恋行为
人与人之间建立起来的,双方互有的亲密感受以及互相给予温暖和支持的关系
哈罗
接触(舒适感、安全感)
安斯沃斯
陌生情境
安全型
逃避型
矛盾型
6个月~1岁之间
道德发展
在社会化过程中个体逐渐习得道德准则,并以这些准则指导自己行为的过程。
皮亚杰的道德发展两阶段理论
对偶故事法
道德他律阶段
其道德判断是僵硬的、简化的。只能从行为结果的做出道德判断
道德自律阶段
儿童开始能够考虑他人的立场,以行为的动机而非结果来进行道德判断
科尔伯格的道德推理阶段理论
习俗前道德时期(4~10岁)
避免惩罚的服从阶段
相对功利阶段
习俗道德时期
寻求认可阶段
顺从权威阶段
后习俗道德的事情(13岁以后)
法制观念阶段
价值观念阶段
两难问题
并不是每个人都会经历这些阶段
社会化与人格发展
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强调社会和文化因素在每个发展阶段对自我影响
认为人格发展八个阶段
核心观点:每个阶段都会有冲突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观察
模仿
中老年时期的发展
中老年时期生理和心理的发展
中老年时期的生活实验
健康问题
终身学习问题
社会人际关系问题
面对死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