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初中物理——光学
这是一篇关于初中物理——光学的思维导图,整理了基本概念、 光的反射、 光的折射等内容,学习复习使用,提高学习效率!
这是一篇关于热学1——物态变化的思维导图,将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整理,可以帮助学习者理解和记忆。
这是一篇关于初中物理——声现象的思维导图,将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整理,可以帮助学习者理解和记忆。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红星照耀中国》书籍介绍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质量与密度课程导图
桃花源记思维导图
曹刿论战思维导图
光学
基本概念
光源: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
自然光源:太阳,萤火虫,水母(月亮不是光源)
人造光源:篝火,蜡烛,电灯
光的传播规律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光线:用来表示光的传播途径和方向的带箭头的直线,实际不存在
理想模型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光年为距离单位
应用:影子,日食月食,小孔成像,激光准直等
光的反射
定义:光线射到物体表面被反射回去的现象
反射定律
1、入射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2、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反射
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4、光路是可逆的
两种反射
镜面反射:反射面光滑,平行光经过反射后依然是平行光
漫反射:反射面粗糙,平行光经过反射后反射光朝各个方向
平面镜成像
成像原理:光的反射
成像特点
1、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2、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3、像与物的连线垂直于镜面物体
4、平面镜内成像是虚像
运用:既可以用来成像,也可以用来改变光线传播的方向。
光的折射
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
折射规律
1、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2、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3、空气中的角度会大于其他介质中的角度
4、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色散
定义: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现象
结论
1、白光是由七种颜色的光混合而成
2、光的色散的本质是光的折射
3、不同的光透过棱镜时偏折程度不同,红光偏折程度最小,紫光偏折程度最大
看不见的光
红外线:红光外侧的光;(应用:遥控器,夜视仪、红外加热)
紫外线:紫光外侧的光;(应用:荧光效应(验钞),杀菌)
凸透镜成像应用
眼睛
正常眼睛
成像原理:晶状体和角膜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到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视网膜相当于光屏
成像特点:倒立缩小的实像
近视眼和远视眼
显微镜
物镜相当于: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正立发大的虚像)
成倒立放大的虚像
望远镜
物镜相当于: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成倒立缩小的虚像
凸透镜成像规律
应用
成像
相距与物距关系
物距与相距关系
照相机
倒立缩小实像
f<v<2f
u>2f
求焦距
倒立等大实像
v=2f
u=2f
投影仪
倒立放大实像
2f<v
f<u<2f
不成像
相距无穷大
u=f
放大镜
正立放大实像
v>u
u<f
透镜
凸透镜
外形:中间厚边缘薄
对光的作用:会聚
应用:照相机、放大镜
凹透镜
外形:中间薄边缘厚
对光的作用:发散
应用:近视镜
凸(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