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热学1——物态变化
这是一篇关于热学1——物态变化的思维导图,将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整理,可以帮助学习者理解和记忆。
这是一篇关于初中物理——声现象的思维导图,将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整理,可以帮助学习者理解和记忆。
这是一篇关于初中物理——光学的思维导图,整理了基本概念、 光的反射、 光的折射等内容,学习复习使用,提高学习效率!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红星照耀中国》书籍介绍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质量与密度课程导图
桃花源记思维导图
曹刿论战思维导图
热学1——物态变化
熔化与凝固
熔化
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熔化要吸热
凝固
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熔化要吸热
晶体与非晶体
AB段:固态(包括B点) BC段:固液共存 CD段:液态(包括C点)
晶体
定义:有固定的熔点
熔化条件:1、达到熔点 2、持续吸热
常见物质:海波、萘、冰、金属等
非晶体
没有固定的熔点
常见物质:石蜡、松香、沥青、橡胶、玻璃等
温度和温度计
温度
意义: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常用单位:摄氏度(℃)
规定
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0℃
标准大气压下沸水温度:100℃
生活中常见的温度:人体正常体温37℃、室温(人体舒适温度)25℃
温度计
液体温度计
原理: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
使用注意事项:
玻璃泡应该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且不能触碰器底和器闭
读数时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不能离开待测液体,视线与温度计液柱液面相平。
不能使用温度计搅拌溶液
气体温度计
原理:利用气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
常见温度计
实验用温度计
量程:0℃-100℃
分度值:1℃
读数时:不能离开待测物体
体温计:
量程:35℃-42℃
分度值:0.1℃
读数:有缩口,故可以离开待测物读数
寒暑表
量程:-30℃-50℃
注意:0℃以下的读数
汽化与液化
汽化
概念
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
汽化要吸热
汽化的两种方式
蒸发
发生条件: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
发生部位:只在液体表面
剧烈程度:缓慢
影响因素
液体表面积
液体上方空气流速
沸腾
发生条件
达到沸点
持续吸热
发生部位: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
剧烈程度:剧烈
影响因素:液体表面上方的大气压
液化:气态到固态的变化(放热) 常见现象:雾和露的形成,冰棒周围的白气
气化:液态变成气态 常见现象:水变成水蒸汽。
液化
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
液化要放热
常见的液化现象:雾、露的形成、“白气”等
液化的两种方式
降低温度: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滴
压缩体积:液化石油气
升华与凝华
升华
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
升华要吸热
常见现象
樟脑丸变小、干冰升华、霜的消失、钨丝变细等
凝华
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
凝华要放热
冰挂、雾凇、霜、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