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大学生毕业后可以走哪些路
对于即将要毕业的大学生来说,除了找工作和考研你还能选择哪些道路。利用信息差打破常规,以内蒙古人事信息网最新公告为参考,本篇以2023年和2024年公告为基础进行整理。禁止未经允许转发商用!
编辑于2024-05-12 14:14:49大学生毕业后可以走哪些路?
三支一扶与社区民生
招募对象
2023年内蒙古自治区未就业的高校应届毕业生;
2023年内蒙古籍区外未就业的高校应届毕业生;
2020年至2022年内蒙古籍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
三支一扶:支医支农支教与扶贫
支教类高校毕业生从师范类院校专科及以上基础学科、非师范类院校本科及以上基础学科高校毕业生中招募(资格审查前须取得教师资格证书),基础学科专业为数学、物理、化学、中文、蒙古语文、历史、生物、政治、地理、英语、音乐、体育、美术;
支农(支牧、支林、支水)类高校毕业生从农、牧、林、水相关专业专科及以上毕业生中招募
支医类高校毕业生从医疗、卫生及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毕业生中招募
帮扶乡村振兴类高校毕业生不受专业限制,从高校专科及以上毕业生中招募;
各类基层服务在岗人员、服务期满人员、服务期未满中途脱离岗位人员、在读研究生不得报考;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和曾被开除公职的人员、失信被执行人不得报考。
“三支一扶”人员主要到旗县(市、区)及以下苏木乡镇基层单位服务,服务期为两年。2023年自治区“三支一扶”人员服务具体期限为:2023年8月1日至2025年7月31日。
退出管理:“三支一扶”人员因身体状况、升学、就业等特殊原因需要终止服务的,由本人提出书面申请,旗县(市、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审核,经盟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同意后方可离岗,取消其服务资格,并报自治区“三支一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对服务人员服务期间私自离开服务岗位、不服从管理等,情节严重的,视情况取消其服务资格,终止待遇发放,并逐级上报备案。
服务待遇:“三支一扶”人员服务期间,由旗县(市、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统一为其发放每人每月3450元生活补贴,同时按照每人3000元标准,给予每名新招募且在岗服务满6个月以上的“三支一扶”人员一次性安家补贴,并按照有关规定办理社会保险(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大病医疗)。
招募方法
5月31日10:00—6月6日17:00,符合相应条件的高校毕业生通过内蒙古人事考试网(网址:www.impta.com.cn)进行网上报名。本次考试免收报名费和考试费,不设开考比例,无考前资格审核和缴费环节,考生报名成功后信息不能更改。报名时,考生须上传本人近期正面免冠数码彩照。
6月15日10:00—6月18日9:30,考生从内蒙古人事考试网打印准考证。 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只能报考 “三支一扶”计划或社区民生工作志愿服务计划中的一个岗位,不得兼报。报考“三支一扶”计划的考生,可选择边境旗县岗位或盟市(不含边境旗县)岗位两个报考类别中的一个,确定报考类别后,再选择相应的普通岗位或兼通蒙古语言文字岗位中的一个(即在相应的支农、支医、支教和乡村振兴岗选项中选择一个),不得兼报。
考试科目:本次招募考试采取笔试方式进行,不指定复习资料,考试科目为《综合能力测试》1科。试卷含基本素质测试(参照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部分,各占75分,总分150分。
考试时间:2023年6月18日上午9:00—11:30。7月3日17:00后,考生可登陆内蒙古人事考试网(网址:www.impta.com.cn),查询考试成绩。
7月6日以后,考生可登陆内蒙古人事考试网(网址:www.impta.com.cn),查询录取结果。 7月6日—7月7日,“三支一扶”入选人员登录内蒙古人事考试网打印《2023年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登记表》(附件3),到服务盟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签署《2023年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登记表》,并由盟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对其进行资格审查(包括学历、专业,脱贫户、零就业家庭高校毕业生和已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医学类高校毕业生)。
对报名参加招募考试的蒙古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达斡尔族高校毕业生,在考试成绩上加2.5分。
3年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总成绩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高职(高专)毕业生参加“三支一扶”计划的,可免试入读成人高等学历教育专科起点本科。
社区民生
不限专业
社区民生工作志愿服务人员主要到苏木乡镇(街道)基层单位从事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就业服务、网格治理、社区矫正等民生工作,服务期为两年。2023年自治区招募的社区民生工作志愿服务人员服务具体期限为:2023年8月1日至2025年7月31日。
报考社区民生工作志愿服务计划的考生,可选择边境旗县岗位或盟市(不含边境旗县)岗位两个报考类别中的一个,确定报考类别后,再选择相应的普通岗位或兼通蒙古语言文字岗位中的一个,不得兼报。
服务期满且考核合格后享受的相关政策
(一)自治区公务员考录安排一定比例的职位,面向社区民生工作志愿服务计划等基层服务项目定向考录。
(二)自治区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安排一定比例的岗位,对社区民生工作志愿服务计划等基层服务项目人员定向招聘。聘用后不再约定试用期。县乡基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时,增加工作实绩在考察中的权重。
(三)参加自治区公务员考录和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的,报考服务地所在盟市的职位,不受盟市、旗县(市、区)户籍限制。凡在自治区境内落实了接收单位的,服务期限计算工龄。
(四)在自治区内评审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时,同等条件下优先评定。
西部计划
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或在读研究生到西北部等贫困地区从事志愿者的工作期间享受补贴。工作时间一般是一年一签,至少要从事2年志愿者工作。西部计划考核期满结束,服务期满结束以后仍然可以以应届毕业生的身份去参加各类考试或应聘工作。
满足应届毕业生或在读研究生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
中共党员(含中共预备党员)
2024年7月31日前结业的校级以上”青马工程”学员
有较为连续的志愿服务经历
8个专项:乡村教育、服务乡村建设、健康乡村、基层青年工作、乡村社会治理、卫国戍边、服务新疆,西藏
政策支持:服务2年以上且考核合格的,服务期满后3年内报考研究生,初试总分+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依实际服务年限计算服务期及工龄(参加工作时间按其到基层报到之日起算),并在服务证书和服务鉴定表中体现。服务期满1年且考核合格后,可按规定参加职称评定。
资金保障:按照西部地区每人每年3万元(南疆四地州、西藏每人每年4万元)给予补助、中部地区每人每年2.4万元的标准给予补助。按月足额发放志愿者工作生活补贴,承担志愿者社会保险单位缴纳部分。
军队文职
岗位
编辑出版:图文编辑、新媒体类、新闻编辑、学术期刊
法律类:法官助理、检察官助理、律师、书记员
非典型管理岗位:队长/主任/处长或副职,采购员、管理员/管制员、航管员、秘书、研究员
护理:部队医疗、干休所、疗养中心、军队医院
会计:财务工作、核算与审计、会计工作
机关管理:参谋、干事、助理员
教学类:高教、教练员、教员、中教
经济类:畜牧、经济、农艺、兽医
军事代表:联保部、驻厂军代表(专业技术岗位)、驻交通部门军代表
身体条件
身高:男生162cm以上,女生158cm以上(脱鞋光脚净身高)
体重:男生不能超过标准体重的30%,不能低于标准体重的15%;女生不能超过标准体重的20%,不能低于标准体重的15%(标准体重KG=身高CM-110)
视力:要求达到4.5,矫正后要达到4.8,不能超过600度(可以戴眼镜)
资格条件
技术岗和技能岗里有一些专业要求比较高的岗位,需要职称或者职业资格证书
分数:公共科目占比30%,专业科目占比30%,面试占比40%,面试成绩不得低于60分。
考编
可报考岗位
A类:综合管理
B类:社会科学
C类:自然科学
D类:中小学教师
特岗教师:同等条件下在薪酬待遇、职称评聘、年度考核等方面享受与当地公办学校在编教师同等待遇。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乡村学校招聘的”特岗教师”,可享受”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3年聘期结束后,3年内参加研究生考试初试成绩总分+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专科类毕业生可免试就读区内成人本科;被自治区范围内党政机关或企事业单位正式正式直聘录用的,不再实行试用期,直接转正定级,且3年服务时间可连续计算为工龄和社会保险缴费年限。
报考条件
报考中小学等岗位前需要获取相应科目等级的教师资格证书
E类:医疗卫生
具体对应专业需要查看内蒙古人事信息网最新岗位表
考试内容
职业能力倾向测验
综合应用
考公
选调
选调对象和数量
计划集中为苏木乡镇(街道)选调国内普通高校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应届优秀毕业生320名。定向培养生、委托培养生和网络学院、成人教育学院、民办院校、独立学院毕业生以及在职攻读学历学位人员不列入选调范围。
资格条件
中共党员(含预备党员)入党时间截止到2024年1月25日。非中共党员的须具备以下条件之一:在高校就读期间,获得校级以上“三好”学生、优秀毕业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干部、优秀团员称号或获得国家奖学金、省部级奖学金、校级二等以上奖学金;担任班委会(团支部)委员或院系、学校学生会(研究生会、团组织)成员1年以上且平均学分绩点在班级前50%;具有完整的参军入伍经历。
应届优秀毕业生,具有普通高校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和相应学位。此处的“应届优秀毕业生”是指:①2024届大学毕业生(大学本科学历学位证书须在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7月31日期间取得,研究生学历学位证书须在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期间取得)。②国家统一招生的普通高校毕业生离校时和在择业期内(国家规定择业期为二年)未落实工作单位,其户口、档案、组织关系仍保留在原毕业学校,或者保留在各级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各级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和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2022年、2023年普通高校全日制毕业生。
截至2024年1月25日,年满18周岁,大学本科毕业生为1998年1月25日之后出生,硕士研究生为1995年1月25日之后出生,博士研究生为1991年1月25日之后出生;具有完整参军入伍经历的年龄相应放宽2岁。
在本次考录报名结束至办理录用手续前,成为在读全日制学生的,不得报考
组织推荐
内蒙古自治区所属高校应届毕业生:推荐工作起止时间为2024年1月26日至2月4日。由高校党委组织部(或学生处、研究生工作处、就业指导中心)会同院系党组织,对照选调资格条件对《报名申请表》进行严格审核把关并盖章,并汇总报高校党委择优确定推荐名单,于2月4日前报送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同时通知学生春节后登录内蒙古人事考试网进行网上报名。
内蒙古自治区以外高校应届毕业生:推荐工作起止时间为2024年1月26日至2月4日、2月19日至2月25日。由院系党组织会同高校党委组织部(或学生处、研究生工作处、就业指导中心),对照选调资格条件对《报名申请表》进行严格审核把关并盖章。考生务必于2024年1月29日9:00网上报名系统开放后,先进行网上报名,并将《报名申请表》彩色扫描件(JPG格式)以附件形式于2月25日17:00前添加到报名系统指定栏目中。
网上报名和审核
“集中选调应届优秀大学毕业生”笔试与“内蒙古自治区党政群机关(参公单位)2024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参公人员)”(以下简称“内蒙古公务员‘四级联考’”)笔试同时进行,报考选调生职位的考生还可在规定时限内自愿选报1个符合条件的内蒙古公务员“四级联考”旗县以下机关(参公单位)职位。两次报名只需参加1次选调生职位笔试,成绩分别计入,如果2个职位均进入面试环节,先参加选调生职位面试,面试后未进入选调生职位考察范围的,可参加内蒙古公务员“四级联考”旗县以下机关(参公单位)职位面试;面试后进入选调生职位考察范围的,不得参加内蒙古公务员“四级联考” 旗县以下机关(参公单位)职位面试。
考试内容
笔试
笔试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制卷。《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考试时限为120分钟,《申论》考试时限为180分钟。《申论》答题时,考生自行选择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或蒙古语言文字作答,但只能选其中一种,同一试卷出现两种或两种以上文字作答的,按零分处理。
笔试结束后,按照《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成绩×60%+《申论》成绩×40%合成笔试成绩;自治区党委组织部研究确定最低合格分数线并发布成绩。从笔试成绩达到合格分数线上的考生中,按照拟选调总人数1:3的比例以笔试成绩由高到低的顺序确定进入面试范围的人选。考生可登录报名网站查询是否进入面试范围。
面试
面试结束后,按照笔试成绩×40%+面试成绩×60%计算考生总成绩,考生可登录报名网站查询是否进入考察范围。
有关政策
选调生主要分配在苏木乡镇(街道)公务员职位,录用后试用期1年,试用期满,经考核合格的,按规定办理公务员转正定级手续;不合格的,取消选调资格。试用期满后到嘎查村任职2年,任职期间履行大学生村官有关职责,按照大学生村官管理,其间不得借调或交流至上级机关。
选调生在基层锻炼年限不少于3年。其间不得参加公务员考录、遴选、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不得通过借调、交流等方式离开所分配的基层工作单位到上级机关工作。
上级机关补充工作人员,拿出一定比例优先从基层锻炼期满选调生中遴选。对特别优秀、具备条件的选调生,根据工作需要择优选拔进旗县(市、区)、苏木乡镇(街道)党政领导班子或交流到上级机关和重要职位。
公务员
特殊条件解读
“服务基层项目人员”是指: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组织部牵头组织的高校毕业生到嘎查村任职人员、内蒙古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牵头组织的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人员、高校毕业生社区民生工作志愿服务计划人员、面向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选拔储备高校毕业生计划人员;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牵头组织的农村牧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人员;内蒙古自治区团委牵头组织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人员和共青团中央牵头组织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人员中服务地在内蒙古地区人员。
“大学生退役士兵”是指:国家统一招生(含自主招生和保送)的普通高等院校大学专科以上学历的退役士兵。
“应届高校毕业生”是指:国家统一招生(含自主招生和保送)的普通高校2024年毕业并于7月底前取得学历学位的毕业生。
“兼通蒙古语言文字”人员是指:熟练运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蒙古语言文字并能开展公务的人员。(笔试面试均为蒙语)
“艰苦边远地区事业编制人员”是指:我区34个艰苦边远地区中聘用满3年、年度考核均为“合格”以上等次的事业编制人员(含县级机关派驻苏木乡镇事业站所,不含学校、医院和工勤人员)。
应届毕业生可以报考全国范围内的公务员
国家统一招生(含自主招生和保送)的2022年和2023年普通高校毕业生离校时和在择业期内(国家规定择业期为2年)未落实工作单位,且其户口、档案、组织关系仍保留在原毕业学校,或保留在各级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各级人才交流机构和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毕业生,可报考面向应届高校毕业生招录的职位。
没有签订过三方协议
没有签订过劳动合同
三方协议不算正式的劳务合同,但签订正式的劳务合同缴纳社保就不属于应届毕业生。在拿到毕业证书后,签订了三方协议但是没有提取档案仍算毕业应届生。
没有单位为你缴纳过社保
在读期间实习交的社保不影响毕业应届生身份认定
兼职时缴纳工伤保险不影响应届生身份
人事档案在学校保管或者保留在人才服务中以应届生身份的保留最长不超过4年可分地区是3年,之后无论是否就业都不再属于应届生
参加服务基层项目前无工作经历的人员,服务期满且考核合格后2年内,可以报考面向应届高校毕业生招录的职位。
报考条件
年龄为十八周岁以上,三十五周岁以下,即1988年2月19日(不含)至2006年2月19日(含)期间出生的;博士研究生、应届硕士研究生、报考定向招录“优秀嘎查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和“艰苦边远地区事业编制人员”职位的,放宽到四十周岁以下,即1983年2月19日(不含)之后出生;招考职位对年龄有特殊要求的,以《简章》和《职位表》中要求的年龄为准;
具有大学专科及以上文化程度,招考职位对学历有特殊要求的,以《简章》和《职位表》中要求的学历为准;
具有研究生学历并取得相应学位报考者,不受户籍或生源地要求限制。在上述地区服务的“服务基层项目人员”,报考服务地所在盟市的职位,不受户籍或生源地要求限制。
报名时间及注意事项
报名采用网络报名方式进行,报名网站为内蒙古人事考试网(网址http://www.impta.com.cn),报考者提交报名申请的时间为2024年2月19日9:00至2月23日17:00。
每位报考者只能报考一个职位。报考者要认真阅读《简章》和《职位表》中的有关报考要求和资格条件,对照个人情况认真选择符合条件的职位报考。同时报考内蒙古自治区2024年度集中选调应届优秀大学毕业生考试的,具体要求详见集中选调公告。
报考者在网上成功提交报名信息1日后(重新修改信息的,从修改日算起)登录报名网站查询初审结果。初审通过的人员,不能再改报其他职位。需要在指定的网上银行交纳考务费120元(每科50元,报名费20元),报考公安系统职位的交纳考务费170元,报考面向“优秀嘎查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职位的交纳考务费70元,完成交费即确认报名成功。
笔试开考比例
盟市直属机关(参公单位)的职位,笔试开考比例为5:1;街道办事处的职位和非艰苦边远地区的旗县(市、区)的职位,笔试开考比例为4:1;公安、检察院(不含司法辅助人员职位)、法院(不含司法辅助人员职位)、监狱系统(不含医务职位)、戒毒系统(不含医务职位)、苏木乡镇和艰苦边远地区的职位,笔试开考比例为3:1;检察院和法院系统司法辅助人员、监狱和戒毒系统医务职位以及面向“艰苦边远地区事业编制人员”、“优秀嘎查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残疾人”、“退役军人”和“公安英烈子女”招录的职位,笔试开考比例为2:1,详见职位表。
报名交费结束后,交费人数仍未达到开考比例的职位将相应减少录用人数或取消开考。被取消开考职位的人员,可在2024年2月27日9:00至12:00改报其他职位或放弃报名,招录机关对改报职位的考生不再进行资格审查,因改报不符合条件的职位造成的后果,由报考者自负,放弃报名的予以退费。
考试内容
笔试
笔试公共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盟市以上机关(参公单位)和旗县以下机关(参公单位)分别命制不同《申论》试题。《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考试时限为120分钟,《申论》考试时限为180分钟。
报考“优秀嘎查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职位的只需参加《行政职业能力和申论综合测验》,笔试试卷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试卷,须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作答,《行政职业能力和申论综合测验》考试时限为120分钟。
报考公安系统职位的,还需参加公安专业笔试,考试科目为《公安专业知识》,笔试试卷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试卷,须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作答,考试时限为120分钟。
面试
面试采取结构化面试方式进行,面试总分为100分。成绩合格进入面试环节,不合格按照该岗位报考者笔试成绩由高到低的顺序进行递补,递补只进行一次。招录单位24小时内无法联系到递补人员的,视为递补人员自动放弃。
成绩组成
笔试成绩计算
报考公安系统职位的,按照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公安专业知识成绩分别占40%、40%、20%的比例合成笔试成绩。 计算方法如下: 公安系统职位报考者的笔试成绩=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成绩×40%+申论成绩×40%+公安专业知识成绩×20%
报考面向“优秀嘎查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职位的,行政职业能力和申论综合测验成绩即为笔试成绩。 计算方法如下: 优秀嘎查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职位报考者的笔试成绩=行政职业能力和申论综合测验成绩
报考公安系统和面向“优秀嘎查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以外职位的,按照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成绩各占50%的比例合成笔试成绩。 计算方法如下: 笔试成绩=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成绩×50%+申论成绩×50%
计算方法如下:笔试成绩=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成绩×50%+申论成绩×50%
体能测评
报考公安、监狱、戒毒、司法警察职位的人员,在面试前进行体能测评。体能测评工作在自治区公务员主管部门的监督指导下,由自治区有关主管部门具体组织实施。
加分政策
除报考面向“优秀嘎查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和“艰苦边远地区事业编制人员”职位外,其他职位对蒙古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报考者,在笔试成绩上加1.25分。
“优秀嘎查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在工作期间本人或所在集体获得盟市党委、政府(行署)和自治区部门表彰的在笔试成绩上加2分;获得自治区党委、政府和中央部委表彰的在笔试成绩上加3分;获得中央、国务院表彰的在笔试成绩上加5分(加分项不累加,以最高加分值为准),取得时间要求为2024年2月19日(不含)之前。
“艰苦边远地区事业编制人员”在工作期间获得盟市党委、政府(行署)和自治区部门表彰的在笔试成绩上加1分;获得自治区党委、政府和中央部委表彰的在笔试成绩上加1.5分;获得中央、国务院表彰的在笔试成绩上加2分(加分项不累加,以最高加分值为准),取得时间要求为2024年2月19日(不含)之前。
总成绩算方法
面试结束后,按照笔试成绩占50%、面试成绩占50%的比例合成考试总成绩。 考试总成绩=笔试成绩×50%+面试成绩×50% 个人面试成绩和考试总成绩在内蒙古人事考试网上发布。
公示和录用
公示:自治区公务员主管部门按要求对拟录用人员在内蒙古人事考试网公务员公示专栏进行公示,公示期为5个工作日。
录用:按照该岗位报考者总成绩由高到低的顺序进行递补,递补只进行一次。招录单位24小时内无法联系到递补人员的,视为递补人员自动放弃。
试用期
新录用公务员试用期为1年,试用期内按照公务员法、《公务员录用规定》和《新录用公务员试用期管理办法(试行)》等有关规定进行管理。新录用公务员应当安排在录用职位工作,一般不调整岗位,不得借调到其他机关(单位)工作,不得参加规定以外的离职学习。新录用公务员试用期内未经自治区公务员主管部门书面批准同意,不得调整工作机关(单位)。试用期满考核合格且初任培训合格的,予以任职定级。试用期满考核不合格的,取消录用;试用期内发现有不具备公务员条件、不符合报考职位要求、不能胜任职位工作等情形的,取消录用。
只能二选一,不能两个都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