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人民币国际化
(高级经济师金融)知识点思维导图,定义:跨越国界,在境外流通, 成为国际上普遍认可的计价、结算以及储备货币的过程。
编辑于2024-05-16 05:48:11这是一篇关于利率市场化的思维导图,概述了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伴随着特定的政策或事件。首先,从1996年到2003年,为“维备阶段”,这一阶段主要实现了外币利率和货币市场利率的市场化。随后,从2004年到2013年,进入“先贷款,后存款”阶段,实现了人民币贷款利率的市场化,并开始布局存款利率的市场化。到了2014-2015年,开始“专攻存款利率”,全面放开存款利率浮动上限,从而实现了存款利率的市场化。
(高级经济师金融)知识点思维导图,定义:跨越国界,在境外流通, 成为国际上普遍认可的计价、结算以及储备货币的过程。
高级经济师 金融专业 第一章,二十大表述: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加强和完善现代金融监管,强化金融稳定保障体系,依法将各类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这是一篇关于利率市场化的思维导图,概述了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伴随着特定的政策或事件。首先,从1996年到2003年,为“维备阶段”,这一阶段主要实现了外币利率和货币市场利率的市场化。随后,从2004年到2013年,进入“先贷款,后存款”阶段,实现了人民币贷款利率的市场化,并开始布局存款利率的市场化。到了2014-2015年,开始“专攻存款利率”,全面放开存款利率浮动上限,从而实现了存款利率的市场化。
(高级经济师金融)知识点思维导图,定义:跨越国界,在境外流通, 成为国际上普遍认可的计价、结算以及储备货币的过程。
高级经济师 金融专业 第一章,二十大表述: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加强和完善现代金融监管,强化金融稳定保障体系,依法将各类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
人 民 币 国 际 化
人民币国际化的定义
跨越国界,在境外流通
成为国际上普遍认可的计价、结算以及储备货币的过程
稳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意义
金融强国
建设金融强国,构建强大货币体系不可或缺的一环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金融强国应当基于强大的经济基础,具有领先世界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同时具备一系列关键核心金融要素
其中,强大的货币位于各金融要素之首
新发展格局
构建新发展格局需要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国际化可以便利我国在全球配置资源
从支付结算功能来看
降低国际贸易中企业的汇兑成本和汇率风险
从投融资功能来看
便利我国资本在国外配置生产和金融资产
从计价功能来看
有利于增强我国大宗商品的国际定价权,在国际贸易中占据更有利的谈判地位
人民币影响力
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影响力,促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吸引更多来华投资、人民币计价结算
国货平衡
促进国际货币平衡,维护国际关系稳定
美国滥用霸权主义,对别国发起贸易管制、金融制裁和长臂管辖,加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波动和债务危机
人民币国际化的现状
人民币的跨境支付、投融资、储备和计价等国际货币的功能全面增强,国际市场认可度和接受度都在稳步提升
围绕“一带一路”,中国与多个国家签署了双边本币互换协议
越来越多的新兴市场或企业开始增加人民币外汇交易,更多地使用人民币计价和结算
多个国家将人民币纳入外汇投资货币
人民币国际化的基础
世界经济和贸易大国的地位提供广阔前景
人民币已成为全球第五大储备货币、第五大支付货币、第三大贸易融资货币和第五大交易货币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步入稳中有进的新阶段
2022年8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上调人民币特别提款权(SDR)权重
人民币投融资环境持续改善
境内银行境外贷款、境外机构境内债券发行等政策相继出台
离岸人民币市场交易功能不断完善
人民币国际化的3个阶段
人民币国际化的机遇
2008年后,美国推出了多轮量化宽松政策,导致美元在全球范围内泛滥、通胀蔓延,造成经济过热等现象,新兴国家也被迫不断积累以美债为主的美元储备
近年来,美国债务负担越来越重,美国国会多次提高债务上限,一旦美国行至债务上限临界日,将会导致美债违约,美元可能陷入信心危机
全球各国纷纷采取措施期望规避这种风险
各国调整外汇结构为人民币提供了战略机遇
中国、日本等多个国家纷纷减持美债
全球央行持续增持黄金
这本质上是全球各国对美元作为一种储备资产的安全性的怀疑
各国均在构建独立支付清算系统
2015年,我国启动了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当前,CIPS跨境支付服务网络覆盖面平稳扩展
数字货币
数字货币的一大特点为“支付即结算”,减少用户对于银行账户的依赖,从而在部分场景下绕开银行等金融媒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规避美国的金融监管和制裁
人民币国际化的积极影响
有钱收
获得国际铸币税收益
所谓铸币税,就是货币发行人因其发行地位而获得纸币面额与纸币发行成本间的差额收入
如果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我们可以用非常低的发行成本获得一定规模的资金。
促贸易
促进中国边境贸易发展
国际支付与结算需要使用大量货币,人民币国际化能够一定程度上缓解双边贸易结算手段不足的问题
降风险
减少汇率波动风险
人民币国际化意味着更多的外贸和金融交易将由人民币计价和结算,能够节约外汇储备
与中国进行国际贸易就可使用人民币来结算,这将会大大降低结算中的汇率风险和兑换成本
降外储
降低外汇储备规模
当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后,一部分的国际贸易将通过人民币来完成支付,就可减少美元等其他国际储备货币的数量,从而有利于降低我国外汇储备的规模,并减少因汇率风险带来的外汇储备损失
脱美元
摆脱美元的束缚
由于美国滥用霸权主义,“去美元化”以及加强双边或区域内的多边货币合作成为更多国家的现实需要
中国有望以人民币国际化推进为契机,推进农产品、铁矿石等大宗商品贸易以人民币计价结算,同时加大向境外投资者提供人民币资产的力度,促进人民币国际化
人民币国际化的消极影响
金融稳定受挑战
人民币国际化使得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紧密相连
国际金融市场的波动和危机将通过传导机制影响中国
人民币国际化将增加更多的人民币供给,造成国内物价上涨,增加通胀风险
跨境资本流动冲击
人民币资本账户开放程度持续增加,国内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和外汇市场容易遭受跨境资本流动冲击
监管难度增大
人民币国际化后,人民币需求和监测难度势必增大,国内货币政策效果也将受到一定的影响
人民币国际化的方向
综述
充分考虑当前人民币国际化快速推进但总量偏低,叠加美元面临信誉崩溃风险,全球各国试图摆脱美元依赖的现状
持续提升我国经济和金融实力,为人民币国际化奠定坚实基础
业务层面
金融市场双向开放:推动金融市场向全面制度型开放转型,提高人民币金融资产的流动性。进一步便利境外投资者进入中国市场投资,丰富可投资的资产种类。
技术方面:发挥我国在跨境电商、数字货币、移动支付等技术方面的优势,借助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促进人民币的全球使用
货币金融合作:继续稳步推进央行间双边本币互换和本币结算合作,发挥好货币互换对支持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和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的作用。
对外贸易投资:继续做好制度设计、政策支持工作,加强本外币协同,支持市场主体在对外贸易投资中更多使用人民币。进一步推动人民币跨境投融资业务创新,不断提升境内外市场主体在贸易投资中使用人民币的意愿。
外交战略层面
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重点,加强经贸和外交合作,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支付清算系统。鼓励人民币计价结算,加大人民币对外贷款,支持相关国家外汇储备中增持人民币资产。
利用RCEP协议(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强化人民币的产业链影响力。
借助俄罗斯油气出口,进一步提升人民币大宗商品计价与结算占比
基础设施层面
离岸市场:以香港为离岸人民币交易枢纽,构建现代化和开放的中国金融体系。发挥好与中国香港常备货币互换安排的作用,为香港人民币市场提供长期稳定的人民币流动性。丰富离岸人民币产品体系,促进人民币在岸、离岸市场形成良性循环。
重要机构:发挥亚投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丝路基金等机构的作用,促进资金融通,鼓励国内金融机构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