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最详细的2024年度一级建造师考试知识点汇总——市政实务篇10:桥面系、管涵、箱涵
市政工程专业实务课第十节:桥面系、管涵、箱涵施工技术及安全质量控制,满满的知识点,可以让你更快速更方便去了解学习。建议收藏学习!
编辑于2024-05-18 21:25:40市政工程专业实务课第二十四节:城市基础设施更新工程,为备考2024年度一级建造师市政实务考试的考生提供了一份详尽、系统的学习资料。通过梳理道路改造工程、桥梁改造工程、管网改造施工等内容,帮助考生全面掌握市政实务领域的核心知识和技能,助力考生顺利通过考试。
市政工程专业实务课第二十二节:城镇管道工程安全质量控制,帮助考生梳理了考试的知识点,形成了清晰的知识体系。同时,通过对每个知识点的详细解释和关联,思维导图也促进了考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因此,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这张思维导图,提高备考效率,取得更好的成绩。
市政工程专业实务课第十七节: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安全质量控制,帮助考生梳理了考试的知识点,形成了清晰的知识体系。同时,通过对每个知识点的详细解释和关联,思维导图也促进了考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因此,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这张思维导图,提高备考效率,取得更好的成绩。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市政工程专业实务课第二十四节:城市基础设施更新工程,为备考2024年度一级建造师市政实务考试的考生提供了一份详尽、系统的学习资料。通过梳理道路改造工程、桥梁改造工程、管网改造施工等内容,帮助考生全面掌握市政实务领域的核心知识和技能,助力考生顺利通过考试。
市政工程专业实务课第二十二节:城镇管道工程安全质量控制,帮助考生梳理了考试的知识点,形成了清晰的知识体系。同时,通过对每个知识点的详细解释和关联,思维导图也促进了考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因此,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这张思维导图,提高备考效率,取得更好的成绩。
市政工程专业实务课第十七节: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安全质量控制,帮助考生梳理了考试的知识点,形成了清晰的知识体系。同时,通过对每个知识点的详细解释和关联,思维导图也促进了考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因此,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这张思维导图,提高备考效率,取得更好的成绩。
桥面系 、管涵箱涵及安全质量控制
桥面系
桥面防水
桥面防水系统施工技术要求,包括基层要求及处理、防水卷材施工、防水涂料施工、其他相关要求和桥面防水质量验收
基层要求
基层即为找平层
基层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0%,方可进行防水层施工
基层粗糙度不够时,采用抛丸打磨,粗糙度过大时,采用环氧树脂撒0.2-0.7mm石英砂处理
基层处理
基层处理剂:是一种为了增强防水材料与基层之间的粘结力,在防水层施工之前,预先刷涂在基层上的涂料。不同的防水材料对应不同的基层处理剂
基层处理剂可采用喷涂法或刷涂法
喷涂基层处理剂前,应采用毛刷对桥面节点、排水口、转角等处先刷涂,然后再进行大面积基层面的喷涂
刷涂范围内,严禁各种车辆行驶和人员踩踏
施工要求
方式:防水涂料、防水卷材
防水前处理:桥面基层混凝土含水率、粗糙度、平整度处理;喷涂或刷涂基层处理剂;节点、转角、排水口部位局部处理
环境温度和卷材温度应>5℃,下雨下雪和风力大于5级时,严禁桥面防水体系施工
防水卷材
卷材不得多于3层,搭接接头应错开500mm以上,严禁沿道路宽度方向搭接形成通缝
接头处卷材的搭接宽度沿卷材的长度方向应为150mm,沿卷材的宽度方向应为100mm
防水卷材展开方向应与车辆运行方向一致, 沿桥梁纵、横坡从低处向高处的铺设方法,高处压在低处上
防水涂料
防水涂料不得混入固化结块料
防水涂料宜多遍涂布。前一遍干燥成膜后,再涂布后一遍
胎体增强材料,应顺桥面行车方向铺贴
沿胎体的长度反向搭接宽度不得小于70mm,沿胎体宽度方向搭接宽度不得小于50mm,严禁沿道路宽度方向进行胎体搭接以免形成通缝
防水层
防水层铺设完毕后,严禁车辆在其上行驶和人员踩踏
沥青混凝土的摊铺温度应高于防水卷材的耐热度 沥青混凝土的摊铺温度应低于防水涂料的耐热度
质量验收
混凝土基层
主控项目:含水率、粗糙度、平整度
防水层
主控项目:粘结强度,涂料厚度
一般项目:外观质量
特大桥、桥梁坡度>3%等对防水层由特殊要求的桥梁,可选择进行防水层与沥青混凝土层粘结强度、抗剪强度检测
桥面铺装层
桥面铺装结构
城镇快速路、主干路桥梁桥面大多采用沥青混凝土
上层为细粒式沥青混凝土,具有抗滑、耐磨、密实稳定的特点
下层为中粒式沥青混凝土,具有传力、承重作用
钢筋混凝土桥的桥面铺装,一般在沥青混凝土路面铺装层以下设有水泥混凝土整平层,整平层起到保护桥面板和调整桥面标高、平整并借以敷设桥面防水层的作用
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具有强度高、耐磨强、稳定性好、养护方便等优点,目前仅在道路为水泥混凝土路面时才采用
钢桥的桥面铺装一般采用沥青混凝土材料
桥面铺装材料
对于混凝土桥面铺装,采用较多的结构形式仍然是普通改性沥青混凝土AC/SMA的双层铺装结构
桥面铺装施工技术
在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沥青混凝土前,应对桥面进行预处理,预处理应包括桥面病害处理、调平、凿毛和清扫干燥等工序
钢桥面预处理除应进行表面清理外,还应包括喷砂除锈和防腐涂装等工序
浇筑式沥青混凝土铺装要求
采用专用摊铺机摊铺
摊铺前采用不小于摊铺厚度的钢板或木板设置侧向模板
运输车宜在摊铺机行走方向的前方将混合料卸在桥面板上
接缝应进行预热处理或使用预制贴缝条
摊铺速度1.5-3m/min
混合料应满足摊铺和易性要求
当摊铺中出现气泡或鼓包等缺陷时,应立即用钢针由气泡顶部插入放气
碎石撒布宜采用自行式撒布机撒布
伸缩装置
设置位置
两梁端之间、梁端与桥台之间、桥梁的铰接位置
安装技术
作用在于调节由车辆荷载和桥梁建筑材料引起的上部结构之间的位移和联结
要求伸缩装置在平行、垂直于桥梁轴线的两个方向均能自由伸缩、牢固可靠。车辆行驶过时应平顺,无突跳与噪声
分类
对接式、钢制支撑式、组合剪切式、模数支撑式、弹性装置
性能要求
伸缩装置应能够满足桥梁纵、横、竖三向的变形要求
伸缩装置应具有可靠的防水、排水系统
运输与存储
运输过程中避免阳关直晒,防止雨淋雪浸,保持清洁,防止变形
伸缩装置不得露天存放,存放场应干燥通风,不得与地面直接接触,严禁与酸、碱、油类、有机溶剂等接触
伸缩缝施工安装(总结)
伸缩装置质量检查
测量放线,切割已铺筑沥青混凝土
检查预埋钢筋规格数量位置,并将预留槽凿毛清理
调运就位安装,找平焊接固定
用泡沫塑料将伸缩缝间隙处填塞,浇筑混凝土
伸缩装置两侧预留槽内混凝土强度100%后开放交通
地袱、缘石、挂板
地袱、缘石、挂板应在桥梁上部结构混凝土浇筑支架卸落后施工
安装预制或石材地袱、缘石、挂板应与梁体连接牢固
尺寸超差和表面质量有缺陷的挂板不得使用。挂板安装时,直线段宜每20m设一个控制点,曲线段宜每3-5m设一个控制点,并采用统一模板控制接缝宽度
护栏设施
栏杆和防撞、隔离设施应在桥梁上部结构混凝土的浇筑支架卸落后进行对称施工,其线形应流畅、平顺,伸缩缝必须全部贯通,并与主梁伸缩缝相对应
防护设施采用混凝土预制构件,在搬运和安装过程中应对棱角处混凝土采取适当保护措施,安装的砂浆宜采用M20水泥砂浆
在设置伸缩缝处,栏杆与桥面铺装都要断开
防撞墩必须与桥面混凝土预埋件、预埋筋连接牢固,并应在施作桥面防水层前完成
人行道
人行道结构应在栏杆、地袱完成后,桥面铺装前施工
人行道梁、板应采用由里向外的次序铺设
悬臂式人行道构件必须在主梁横向连接或拱上建筑完成后方可安装
盲道施工不能为了避让数目、电线杆、拉线等障碍物而出现多处转折的现象
桥梁附属结构
隔声和防眩装置
风力5级及以上时不得进行隔声障安装
桥头搭板
预制桥头搭板安装时应在与地梁、桥台接触面铺20-30mm厚水泥砂浆
防冲刷结构
管涵与箱涵施工
涵洞分类
分为管涵、箱涵、拱形涵、盖板涵
管涵施工技术
管涵
将管底土层夯压密实,并做成与管身弧度密贴的弧形管座
设计为混凝土或砌体基础时,基础上面应设混凝土管座,顶部弧形面应与管身紧密贴合
设计为无混凝土(或砌体)基础、管体直接设置在天然地基上时,应按照设计要求将管底土层夯压密实,并做成与管身弧度密贴的弧形管座
管涵的沉降缝应设在管节接缝处
拱形涵、盖板涵
依据道路施工流程可采取整幅施工或半幅施工
有地下水时,应将地下水降至基底以下500mm
涵洞地基承载力须符合实际要求
拱圈和拱上端墙应由两侧向中间同时对称施工
涵洞两侧回填,应在主结构防水层的保护层完成,且保护层砌筑砂浆强度达到3MPa后方可进行
涵洞两侧回填时,应对称进行,高差不宜超过300mm
箱涵施工技术
准备工作
作业条件
现场做到“三通一平”:水通、电通、路通、场地平整
完成线路加固工作和既有线路监测的测点布置
完成工作坑作业范围内地上构筑物、地下管线调查,并进行改移和保护措施
工程降水达到要求
机械设备、材料
按计划进场,并完成验收
技术准备
施工组织设计已获批准,施工方法、施工顺序已经确定
全体施工人员进行培训、安全技术交底
完成施工测量放线
工艺流程
现场调查→工程降水→工作坑开挖→后背制作→滑板制作→铺设润滑隔离层→箱涵制作→顶进设备安装→既有线路加固→箱涵试顶进→吃土顶进→监控量测→箱体就位→拆除加固设施→拆除后背及顶进设备→工作坑恢复
顶进前检查
地下水位已降至基底500mm以下,避开雨期施工,做好防洪防雨排水工作
箱涵主体结构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设计强度100%,防水层及保护层按设计完成
检查后背是否符合施工设计要求
检查顶进设备是否符合要求
检查线路是否按施工方案进行加固处理
工作坑内与顶进无关人员、材料、物品及设施撤出现场
顶进挖土
列车通过时,严禁挖土,人员应撤离开挖面
随时观测轴线和高程,及时纠偏
顶进作业
每次定金应检查液压系统、传力设备、刃脚、后背和滑板等的变化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挖运土方与顶进作业循环交替进行
每前进一个顶程,即应切换油路,并将顶进千斤顶活塞回复原位,按顶进长度补放小顶铁,更换长顶铁,安装横梁
监控与检查
箱涵顶进前,应对箱涵原始位置的里程、轴线及高程测定原始数据并记录。 顶进过程中,每一顶程要观测并记录各观测点左右偏差值,高程偏差值,顶程及总进尺
箱涵自启动起,对顶进全过程的每一个顶程都应详细记录千斤顶开动数量、位置,油泵压力表读数、总顶力及着力点。如出现异常应立即停止顶进,检查分析原因,采取措施处理后方可继续顶进
箱涵顶进过程中,每天应定时观测箱涵底板上设置的观测标钉的高程,计算相对高差,展图,分析结构竖向变形
顶进过程中要定期观测箱涵裂缝及开展情况, 重点监测底板、顶板、中边墙,中继间牛腿或剪力铰和顶板前后悬臂板,发现问题应及时研究采取措施
箱涵顶进的安全措施
铁道线路加固方法与措施
小型箱涵,可采用调轨梁,或轨束梁的加固法
大型即跨径较大的箱涵,可用横梁加盖、纵横梁加固、工字轨束梁或钢板脱壳法
在土质条件差、地基承载力低、开挖面土壤含水量高,铁路列车不允许限速的情况下,可采用低高度施工便梁方法
施工区域安全措施
限制铁路列车通过施工区域的速度,限制或疏导路面交通
设置施工警戒区域护栏和警示装置,设置专人值守
加强施工过程的地面、地上构筑物、地下管线的安全监测,及时反馈、指导施工
施工作业安全措施
施工现场(工作坑、顶进作业区)及路基附近不得积水浸泡
设立施工现场围挡,有明显的警示标志,隔离施工现场和社会活动区,实行封闭管理,严禁非施工人员入内
在列车运行间隙或避开交通高峰期开挖或顶进,列车通过时,严禁挖土作业,人员应撤离开挖面
箱涵顶进过程中,任何人不得在顶铁、顶柱布置区内停留
箱涵顶进过程中,当液压系统发生故障后,严禁在工作状态下检查和调整
现场施工必须设专人统一指挥和调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