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康复评定技术
康复评定技术思维导图,康复评定技术是康复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对所有需要康复患者的功能状况及活动能力进行定性和(或)定量评估,并对评估结果进行分析,以确定患者功能及活动障碍。
编辑于2024-05-19 23:27:29这是一篇关于十二经脉的思维导图,十二经脉,亦称十二正经,是人体手、足三阴三阳十二条主要经脉的合称。十二经脉是人体经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表里相合、与脏腑络属、气血运行和循行规律等特点。
康复评定技术思维导图,康复评定技术是康复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对所有需要康复患者的功能状况及活动能力进行定性和(或)定量评估,并对评估结果进行分析,以确定患者功能及活动障碍。
康复评定技术是康复医学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对残疾或有康复需求者的功能状况进行定性和定量描述,并对其结果做出合理解释的过程。主要包含人体形态评定技术、神经反射发育评定、心肺功能评定、认知功能评定等内容。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这是一篇关于十二经脉的思维导图,十二经脉,亦称十二正经,是人体手、足三阴三阳十二条主要经脉的合称。十二经脉是人体经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表里相合、与脏腑络属、气血运行和循行规律等特点。
康复评定技术思维导图,康复评定技术是康复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对所有需要康复患者的功能状况及活动能力进行定性和(或)定量评估,并对评估结果进行分析,以确定患者功能及活动障碍。
康复评定技术是康复医学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对残疾或有康复需求者的功能状况进行定性和定量描述,并对其结果做出合理解释的过程。主要包含人体形态评定技术、神经反射发育评定、心肺功能评定、认知功能评定等内容。
康复评定技术
总论
定义及分类
临床评定
功能评定
与临床检查的区别
对象
病情
目的
检查手段
处理原则
评定对象分类
ICIDH标准:残损、残疾、残障
ICF模式:损伤、活动受限、参与限制(个人+环境)
六类残疾:视力、听力、言语、肢体、智力、精神、多重残疾
评定方法分类
定性
定量
评定内容
SOAP法
评定目的
功能障碍情况
制定康复计划
评价疗效
判断预后
人体形态评定技术
身体姿势评定(直立姿势)
体格评定
身高、体重、胸围、肢体长度、围度
体型评定
瘦长型、矮胖型、均匀型(上腹角)
身体成分评定
水中称重法(体密度测量的金标准)
神经反射发育评定
脊髓水平反射(2个月)
屈肌反射、伸肌反射、交叉伸展反射
脑干水平反射(6个月)
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紧张性迷路反射、联合反应、阳/阴性支持反应、
中脑水平反射
调正反应(头、视觉)5岁末消失
自动运动反应(拥抱反射、保护性伸展反应、抬躯反射)
大脑皮质水平
平衡反应
心肺功能评定
心功能评定
心功能分级-NYHA标准
6分钟步行试验
代谢当量(1MET=3.5ml/(kg.min)
心电运动试验
肺功能评定
呼吸困难分级和分度
肺容量和肺通气功能测定
运动气体代谢测定(最大摄氧量!)
认知功能评定
知觉障碍
躯体构图障碍
单侧忽略
二等分线段测验法
划消试验
画图测验
左右分辨困难
躯体失认
手指失认
疾病失认
视空间关系障碍
图形背景分辨障碍
空间定位障碍
空间关系障碍
地形定向障碍
形态恒常性识别障碍
距离知觉障碍
失认症
视觉失认
面容失认
物体失认
颜色失认
同时失认
触觉失认
听觉失认
失用症
意念性失用
意念运动性失用
肢体运动性失用
口腔-面部失用
结构性失用
穿衣失用
注意力障碍
觉醒状态低下
保持注意障碍-持久性
选择注意障碍
转移注意障碍
分配注意障碍
注意范围缩小-范围
记忆障碍
分类
瞬时记忆1-2s
短时记忆1min以内
长时记忆1min以上
障碍分类
记忆减退
遗忘
虚构
执行能力障碍
启动障碍
终止障碍
自身调节障碍
感觉功能评定技术
感觉分类
特殊感觉
视、听、味、嗅
内脏感觉
一般感觉(躯体感觉)
浅感觉:痛、温、触、压
深感觉(本体感觉):关节觉(位置觉+运动觉)、振动觉
复合感觉(皮质感觉):皮肤定位觉、两点辨别觉、体表图形觉、实体觉、重量觉...
感觉检查注意事项
患者意识清醒,认知状况良好
环境安静舒适,体位舒适,检查部位暴露
随机无规律地给予刺激,左右/远近端对比
按照感觉神经支配和分布区域进行检查
先查整个区域,再仔细缩小局部范围
先查浅感觉,再查深感觉和皮质感觉
感觉障碍时,应从感觉减退或消失区→正常区;感觉过敏时,从正常区→过敏区。
疼痛评定
持续时间分类
急性疼痛(1个月以内)
慢性疼痛(6个月以上)
亚急性疼痛
再发性急性疼痛
评定方法
压力测痛法
45区体表面积评分法
视觉模拟评分法
方法:专用量表法、数字评分法、游动标尺法;
注意事项
口述分级评分法
肌力评定
概念
肌肉的分类
肌肉的收缩形式分类
等张收缩(离心+向心)
等长收缩
等速收缩
肌肉收缩的影响因素
生理横截面积
肌肉初长度(最适1.2倍)
运动单位的募集程度
神经冲动发放频率
杠杆效率
肌肉收缩形式(离心>等长>向心)
年龄与性别(20岁;女=2/3男)
评定方法
徒手肌力评定MMT
Lovett分级
器械肌力测定
等长肌力测试
握力测试(正常>50%)
捏力测试(正常≈握力×30%)
背拉力测试(男150%-200%;女100%-150%)
四肢肌力等长测试
腹、背肌等长耐力测试
等张肌力测试
等速肌力测试
适应症(略)
禁忌症
严重高血压、严重心脏病、急性扭伤、局部炎症、严重疼痛、骨折未愈合、关节不稳、脱位、关节腔积液等
肌张力评定
概念
肌张力分类
正常肌张力
静止性
姿势性
运动性
异常肌张力
肌张力障碍
肌张力迟缓
肌张力增高
痉挛(速度依赖性牵张反射亢进+腱反射异常)
僵硬
齿轮样僵硬
铅管样僵硬
影响肌张力的因素
体位
精神因素
并发症
精神状态
局部压力变化
疾病
药物
外界环境(温度)
主观因素
肌张力评定(视+触+动)
被动运动时感受的阻力感和抵抗感(改良Ashworth分级)
子主题
钟摆试验—下肢痉挛评定; 屈曲维持试验—上肢痉挛评定;
关节活动度评定技术
概述
关节的分类
单轴关节
屈戌关节
车轴关节
双轴关节
椭圆关节
鞍状关节
多轴关节
球窝关节
平面关节
关节的结构
基本结构:关节囊、关节面、关节腔
辅助结构:韧带、关节盘、关节唇、滑膜囊等
影响关节活动度的因素
协调与平衡功能评定技术
协调功能评定
共济失调(协调障碍)
小脑共济失调
基底节共济失调
脊髓后索共济失调
评定方法:指鼻、指指、对指、轮替、拍膝、跟-膝-胫试验...
平衡功能评定
人体平衡的维持机制
感觉输入
视觉
躯体感觉
前庭觉
中枢整合
运动控制
踝调节
髋调节
跨步调节
评定方法
三级平衡
静态平衡
自动态平衡
他动态平衡
Romber征
量表评定
Berg平衡量表(满分56,低于40有跌倒风险)
Fugl-Meyer平衡功能测试
步态分析技术
步行周期
支撑相(60%)
摆动相(40%)
基本参数
步长
步幅
步宽
足偏角
步长时间
步频
步速
异常步态
偏瘫步态-划圈步态
足下垂、腓总神经受损-跨栏步态/跨阈步态
痉挛型脑瘫-剪刀步态
小脑性共济失调-醉酒步态/酩酊步态
帕金森-慌张步态/前冲步态
臀大肌步态-鹅步(挺胸凸腹)
臀中肌步态-鸭步/蹒跚步态
股四头肌无力-扶膝步态
患肢短缩2.5cm以上-斜肩步
疼痛-短促步态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
概念
分类
BADL
IADL
常用量表评定
BADL:Barthel指数、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FIM、WeeFIM
吃饭穿衣上楼梯;大便小便上厕所;行走转移用轮椅;洗澡修饰分数低。
IADL:FAQ、快速残疾评定量表、Frenchay活动指数、IADL、情景图示评定量表/龙氏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量表
常见疾病及其评定重点
颈椎病
分类
颈型
神经根型
脊髓型
椎动脉型
交感神经型
混合型
脑卒中
Brunnstrom六阶段评定法
脊髓损伤(SCI)
28对关键点
10对关键肌
ASIA分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