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弗洛伊德的古典精神分析
心理学考研必看 心理学史,该书适合心理学各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使用,也可供广大的心理学爱好者参考阅读。
编辑于2024-05-21 10:46:51弗洛伊德的古典精神分析
精神分析运动的起源
社会历史条件
精神分析是19世纪末奥地利的社会经济、政治和社会文化的产物
文化思想渊源
哲学思想
叔本华和尼采的哲学影响
无意识
哈特曼哲学思想
无意识的哲学
享乐主义动机学说
快乐原则与现实原则
心理学思想
赫尔巴特意识阈的提出
费希纳认为人的心理类似于一座冰山
科学思想
赫尔姆霍兹提出的能量守恒
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
心理病理学背景
迷信观
生理病因观
心理病因观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主要理论
弗洛伊德的生平与著作
弗洛伊德是古典精神分析的创造人,精神分析之父。著作有《癔症研究》、《梦的解析》,其中《癔症研究》的出版是精神分析诞生的标志
研究对象
意识
可觉察的心理活动
前意识
人们能够从无意识中回忆起来的经验。它处于潜意识和意识之间,担负着“稽查者”的任务,不许潜意识的本能和欲望随便进入意识之中,但是当“稽查者”丧失警惕时,有时被压抑的本能和欲望也会通过伪装进入意识中
潜意识
潜意识是人类心理活动中未被觉察的部分,是人们已经发生过但未到意识状态的心理活动过程,由原始的本能冲动和欲望构成,是精神分析的核心,是整个精神分析学的理论基础
前意识与潜意识共同构成无意识,无意识就像冰山水下部分,在人的全部心理活动中占主要地位,精神分析所研究的主要对象是无意识的内容
研究方法
自由联想
是一种不给予任何思路限制或指引的联想,精神分析者让患者处于一种全身心放松的状态下,进入一种自由联想的状态,不给患者任何思路以及有意识地引导,但是让他们如实报告所想到的一切,无论是多荒唐,多不重要的或毫无意义的,都不应该隐瞒。分析者把患者所报告的材料加以分析和解释,直到双方都找到发病的原因为止。自由联想法为构建精神分析理论奠定了基础
梦的分析
梦的本质是潜意识愿望的曲折表达,是被压抑的潜意识欲望伪装的,象征性的满足
显梦
指人们真实体验的梦
隐梦
梦的真正含义,梦象征表现的被压抑的潜意识欲望
梦的分析
从显梦中破译出隐梦来,从而揭示出梦境中所表达的潜意识的本能欲望,揭示梦的真正意义
对日常生活的分析
口误
笔误
误读
错放
遗忘
误解
弗洛伊德认为,导致过失产生的心理机制与做梦的心理机制类似,过失与梦都是被压抑于意识中的愿望经过扭曲掩盖后的表达
本能论
本能:人的生命和生活中的基本要求、原始冲动和内在驱力(激动力。每一种本能都有其根源、目的、对象和原动力。
本能的根源是身体的状态和需要
本能的目的是消除身体的欠缺并重建内在平衡
本能的对象是指能满足身体需要的对象和手段
本能的原动力决定于身体的欠缺程度
早期:性本能和自我本能
晚期:生本能,死本能,生本能包括性本能和自我本能
特点
保守性
倒退性
重复性
人格论
人格结构
本我——快乐原则:它是人格中与生俱来的最原始的潜意识结构部分,是人格形成的基础,伊底趋向于立刻寻求满足,以发泄原始冲动,依照快乐原则活动。伊底是人格深层的基础和人类活动的内驱力,也是精神分析学学派的理论基石
自我——现实原则:自我是从伊底中分化出来的,是有意识的结构部分。自我按照现实原则活动。自我既要满足伊底的即刻要求,又要按客观的要求行事。自我代表的是理性
超我——道德原则:超我是从自我中分化出来的,被称为“理想自我”它是道德的代表,超我按照至善原则活动,其功能是监督自我去限制本我的本能冲动,以使行为符合社会规范和道德理想,超我的形成是儿童社会化的结果
在人格系统中本我,自我,超我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以动态的形式相互结合着。如果人格的三个部分保持平衡,人格就得到正常发展,平衡关系遭到破坏时,个体往往产生焦虑,导致神经症
人格发展
口唇期(0~1岁),弗洛伊德把从出生到满周岁这段时间称为口唇期,因为这个阶段婴儿力比多发泄的主要动欲期是口腔。通过口腔活动的吮吸,咀嚼、吞咽等等,不仅满足了婴儿饥饿时的需要,而且这些活动本身也提高了性快感
肛门期(1~3岁)幼儿的主要动欲区从口腔转移到肛门,排泄活动成为力比多发泄的主要途径。肛门期是儿童学会如何获得爱和赞赏的关键时期,如何在这个时期不能被父母正确地对待,人格就会残留恐惧,内疚和蔑视的痕迹,这种残留会导致成人以后的行为存在强迫行为且尖酸刻薄
性器期(3~5岁),这个时期以外生殖器为主要敏感区,是最最重要的心理性欲阶段。这个时期的儿童在行为上开始有了性别之分,而且对自己的性器官产生兴趣。他们会模仿父母的同性别者,并以另一位为“性恋”对象,男孩模仿父亲的行为,以母亲为爱恋对象,即:恋母情结“(俄狄浦斯情结),女孩正好相反,即”恋父情结“(伊莱克特拉情结)。这两种情结的顺利解决不仅可以使儿童获得男性或女性的行为风格,还可以把父母亲的道德观念、社会态度化为儿童自己的东西,使之成为超我
潜伏期(5~12岁),当儿童解决了恋父或恋母情结后,他们的力比多冲动就处于暂时的潜伏状态,性的发展呈现停滞或退化的状态,儿童的生活逐渐被其他兴趣,如探索自然环境,知识学习,文艺体育活动和同伴交往等所填满
生殖器(12~20岁),进入青春期后,随着性器官的成熟使得儿童的性冲动再次萌发,他们开始对异性产生兴趣。此时个体容易产生对成人的抵触和冲动,但也是从此时开始摆脱对父母的依赖,成为社会独立成员
力比多的变异
固着
在某个阶段,力比多过度满足或缺乏,都会使力比多停止在这个发展阶段上
倒退
如果力比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挫折,就会从后一个阶段返回到前一个阶段
梦论
1.弗洛伊德认为梦是一种被压抑的欲望和象征性的满足
2.由于在睡梦中潜意识的欲望是通过伪装进入意识,所以人梦醒后回忆的梦境只是本能欲望的象征形式
3.弗洛伊德称具体的梦境为显梦,隐藏在梦境背后的本能欲望为隐梦。梦的分析就是要通过显梦认清隐梦
梦的工作(隐梦如何转化为显梦)
凝缩
几种隐意用一种象征(符号)出现
移置
在梦的工作中,把隐梦内容加以转移,用不重要的替换重要的
象征
以具体的形象代替抽象的欲望
润饰
醒后将梦中无条理的材料加以系统化来掩盖真相
焦虑论
弗洛伊德把焦虑看做神经症的关键,是对不可发泄的性冲动的一种有害反应,后来,他把焦虑看作是是冲突引起的结果,而自我只是把它当成是一种危险或不愉快的信号去反应,从而产生防御机制,这就是弗洛伊德的“第二焦虑理论”,也叫作“焦虑的信号理论”
现实性焦虑
由外界环境中真实的、客观的危险引起的情绪体验,在一定程度上,焦虑是恐惧的同义词,如人们害怕毒蛇,野兽等,当危险消除,现实性焦虑也就减轻了,这种焦虑有助于个体生存
神经性焦虑
由于惧怕自己的本能冲动会导致自己受到惩罚时所产生的体验,它是在现实性焦虑的基础上产生的
道德性焦虑
个体的行为违反了超我的价值观时引起的情绪体验,当伊底趋向那些不道德的思想,行为时,超我就以羞耻、罪恶感来警告,进行自我谴责。道德性焦虑指导行为符合个人的良心和社会标准
出生创伤:出生后,婴儿对内部的及外在的刺激毫无准备,因此就有一种对危险无能为力的弥漫性的感觉,这种体验为出生创伤
人格崩溃:焦虑有其特殊的功能,并通过警告作用表现出来。它提醒人们警惕已经存在的内部和外部的危险,使人们意识到危险,并避开危险。如果无法躲避危险,焦虑会不断积累起来,最终把人压垮
自我防御机制
自我防御机制即采用否认现实甚至歪曲现实的非理性方法来控制危险,解决问题。最早由弗洛伊德在他的《神经—精神病症》这篇论文中提出来的。它的特点是1.防御机制的作用是避免和减轻消极的情绪状态,防御机制不仅可以作用于焦虑,也可作用于心理冲突和内在挫折。 2.大多数防御机制都是通过对事实的歪曲起作用的。 3.大多数防御机制起作用时,人们通常意识不到
压抑
把引起焦虑的思想,观念以及个人无法接受的欲望和冲动压入潜意识中使之遗忘。这是最重要,最基本的防御机制,因为任何其他防御机制的产生,都必须先有压抑作用。
投射
把自己内心存在的不为社会所接受的欲望、态度和行为推诿到他人身上或归咎于别的原因
移置
个体将对某人或某事物的情绪反应转移对象,以寻求发泄的过程,或是转变驱力,以寻求满足
否认
否认现实,拒绝承认与自己有关的痛苦事实的存在
反向作用
反向作用是个人有些隐藏在潜意识中的欲望不愿显露,除了压抑之外,在行为上采取与欲念相反的方向来表示
认同
把某人的特征加到自己身上以某人自居,所以也称为自居作用。如“狐假虎威”“东施效颦”
退行
当个体面临冲突、紧张,特别是遭受挫折时以较幼稚的行为应付现实困境,以惹人注意或博人同情,从而减轻自己的焦虑,包括过度的抽烟,饮酒
升华
将本能冲动转移到为社会所赞许的具有社会意义的对象或活动上去。升华是防御机制的最高水平,一个人只有在自我是健康和成熟时,在性本能部分得到满足时才可能施行这种防御机制
评价
贡献
1.开创了无意识心理的研究。在西方,弗洛伊德有无意识领域的哥白尼或达尔文之称
2.开拓了心理学科的建设,开辟了性心理学研究的新领域,使动机心理学成为心理学的一个新兴的领域,还开创了变态心理学之先河
3.开辟了一条重视心理治疗的新途径。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突出了心理治疗的价值,在临床实践中创立了一套治疗神经症的方法和理论
4.极大地影响了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成为现代西方精神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局限
1.马克思主义的不正确态度,认为马克思主义在对人的社会行为的解释中忽略了心理因素的作用。
2.在方法论上的局限。坚持还原论、等同论。另外,弗洛伊德还把特殊的变态心理与一般的常态心理相等同,实质上是一种用特殊代替或否定一般的形而上学的观点
3.学说的生物学化倾向。整个学说具有生物化倾向,提倡泛性论
4.整个理论主观色彩浓厚。其概念和理论纯粹出于主观臆想和纯粹的逻辑演绎
荣格的分析心理学
荣格是瑞士著名的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分析心理学的创始人,是IPA的第一任主席。与弗洛伊德决裂后,创建了分析心理学
开发了一种以词语联想为基础的心理测验,将“情结”一词引入心理学和精神病学
人格结构
荣格把人格的总体称为“心灵”,认为心灵包含一切有意识和潜意识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心灵是一个复杂多变的有机整体,又是一个层次分明、相互作用的人格结构。它由三个层次组成;意识、个体潜意识和集体潜意识
意识
人的意识的发展过程就是人的“个性化”的过程
个体潜意识
个体潜意识是指与意识中的自我最接近,存在于潜意识的表层。他包括个体中一切被压抑的经验和被遗忘的记忆。
情结是一些相互联系的潜意识内容的群集,是整体人格结构中一个独立存在的较小的人格结构;情结属于个体潜意识的范畴,它可以把个体潜意识及其被压抑的内容与集体潜意识及其原型联结起来;人人都有情结,只是在内容、数量、强度和来源方面各不相同
集体潜意识
遗传下来的集体所共有的潜意识,它反映了人类在以往的历史进化过程中的集体经验。它不是习得的,而是包含人类祖先在内的各个世代遗传下来且没有在意识中出现过的经验(怕黑)
集体潜意识的主要内容是原型,是与本能相区别的,本能是一种典型的行为模式,原型是一种典型的理解模式。本能是原型的基础,原型是本能的潜意识表象
人格面具
位于人格的最外层,是人格的外部形象。它实际上是一种个人对社会生活的适应,它保证一个人能够扮演某种性格,这种性格不一定就是他本人的性格
阿尼玛:男性中有女性的成分或意象
阿尼姆斯:女性心灵中的男子气
阴影
内心深处隐藏的或无意识的心理层面,它是由于意识的自我压抑形成的,包括让人们感觉最羞耻最没有自我的内容,但它也是生命力、自发性和创造性的能量源泉
自性
它是集体潜意识的核心。其作用是协调人格的各组成部分,使之达到整合、统一,即自我实现。荣格认为这是人性所要达到的最高目标
人格类型,荣格对人格类型的研究开创了个体差异研究的新领域
两种基本态度
外倾型的人心理能量指向外在世界,这种人爱社交,活跃和开朗,容易适应环境的变化
内倾型的人心理能量指向主观世界,这种人喜欢安静、沉思,较难适应环境的变化
四种心理功能类型
感觉是对现象不加评价的最初体验
思维是运用推理和逻辑解释各种事件
情感是对事物做出判断时的主观体验
直觉对事物的一种预感或没有理由的推理
人格动力
将人格看成是由很多两级相对的内在动力所组成的,既有相对,自然就会产生紧张、不安定和不平衡的情形。荣格认为心理能量是人格的内在动力,它是“一种心理过程的强度。”既可以是意识的,也可以是无意识的,在意识中表现为运动和力量,在无意识中表现为一种状态
对荣格分析心理学的评价
强调了心理结构的整体论,扩大了无意识的内涵和功能,加强了个体和集体心理的文化历史联系,创立了心理类型说和字词联想测验,不仅在心理学范围内产生了明显的作用,而且对文学、艺术、历史、宗教和精神病学也有突出的影响,含有神秘主义和宗教的成分
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
阿德勒是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人本主义心理学先驱。著作有《自卑与超越》。阿德勒认为每个人在生活中必然会遇到的重大问题有:职业活动,社会任务,爱情婚姻
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思想
追求优越
追求优越是人生的推动力。人的一切动机,无论好歹,都是向着一个方向:追求征服、追求优越、不断奋斗,永不停留
自卑与补偿
人追求优越的愿望来自人的自卑,由于自卑而促使儿童进行补偿以取得优越。早期阿德勒将自卑与身体缺陷联系起来,后期把自卑扩展到精神或社会的障碍
社会兴趣
阿德勒把社会兴趣作为衡量心理健康的标准,认为它是“人类价值观的唯一标准“
生活风格
阿德勒把个人追求优越的方式称为”生活风格“。理解生活风格的三种途径:出生顺序、早期记忆、梦的分析。器官缺陷,溺爱和被人忽视遗弃会导致错误的生活风格,错误的生活风格会导致优越情结和自卑情结
创造性自我
自我可以按照自己独特的生活风格决定自己的行为方式,每一个人都可以自由地选择、决定自己的命运,人可以创造性地对环境做出反应,并使环境服务于他
优越自我兴趣自卑风格
对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的评价
贡献
重视社会因素对个体精神生活的影响
强调每个人都有一种努力追求优越的潜能,这个观点对人本主义思想中自我实现、发挥潜能的观点有很大影响
局限
在研究方法上,虽然重视整体和特殊规律研究,但他把主观理解和客观分析相对立,忽视部分的作用和遗传的影响,带有个人偏见
基本观点的非理性色彩,反对弗洛伊德,却没有摆脱弗洛伊德,未能摆脱生物学化的桎梏
对人的社会性理解过于主观化,把问题原因归咎于错误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兴趣,没有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探讨人性的发展
敢为情绝
丫头否认,推翻申遗
灵异真事
五星智慧,马芳圣主
创造性自我
生活风格
追求卓越
追求社会兴趣
追求个人卓越
错误的生活风格
优越情结
自卑情结
自卑(心理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