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精神分析的自我心理学(1)
心理学考研必看 心理学史,该书适合心理学各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使用,也可供广大的心理学爱好者参考阅读。
编辑于2024-05-21 10:48:08精神分析的自我心理学
自我心理学的起源和演变
弗洛伊德的自我心理学
精神分析运动的最初十年
创伤范式
1894年,弗洛伊德在《神经—精神病症》一文中,首次提出“防御”概念,这是后来“自我防御”概念的先导
自我完全受制于本我,还受到超我的压迫,力量非常薄弱,精神病主要是本我的欲望得不到满足导致的。弗洛伊德通过催眠术和自由联想进行治疗,让患者说出过去创伤经历就能解决
驱力范式
弗洛伊德开始强调潜意识中的本能驱力特别是性本能的作用,用力比多能量解释人的一切心理活动,这是一种典型的泛性论。他把自我也看做一种本能,提出了自我本能概念
1914年,在《论自恋》中又提出自我驱力和自我力比多学说,他认为,自我本能和性本能一样,也是具有欲望,追求自身的满足,比如自恋就是自我本能欲望的一种表现,这种满足自恋的行为被称为“自体性欲”满足。
弗洛伊德认为自我本能从属于性本能,而且它的能量还需要性本能供给,他把自我看作是一种驱力,这对应于他以后提出的伊底、自我、超我人格结构中的伊底部分,所以也称为伊底心理学
自我范式
从《自我与伊底》一书开始,弗洛伊德的理论从驱力范式转向自我范式,他不再把自我看作简单的本能力量,而把它看作是人格结构中一个相对独立的部分。但仍受到本我的制约。这样,弗洛伊德就从本能理论转向了结构理论,这是伊底心理学向自我心理学迈出的重要一步
1926年出版的《抑制,症状和焦虑》一书中,他修正了他的焦虑理论。他放弃了早期主张焦虑是对不可发泄的性紧张的一种有害反应的观点,即第一焦虑理论,而主张焦虑是自我发出的一钟危险到来的信号,即第二焦虑理论。
尽管,弗洛伊德的理论中逐渐增加了自我的重要性,但在他看来,自我的能量仍然来自伊底,他仅为自我心理学勾画了一个初步的轮廓
安娜▪弗洛伊德的自我心理学思想
担任过维也纳精神分析学会主席
《自我与防御机制》是她最重要的著作
理论观点
更加重视自我的作用,反对伊底对心理活动具有绝对支配作用,在她看来伊底和超我是不能直接观察到的,我们只能观察到自我。只有当伊底,超我和自我不一致的时候,我们才能了解到这两种心理组织
安娜主张自我约束伊底(区别)
把分析自我作为解决所有精神分析问题的起点
发展线索概念理论
安娜在长期从事儿童分析工作中,观察儿童成长过程,发现他们通过伊底和自我交互作用,逐渐增加对外界的依赖性,终于形成自我对内外现实的控制能力。
自我心理学的演变
1886-1897年,弗洛伊德提出最初的防御概念
1897-1923年,弗洛伊德把自我看做一种本能,提出自我本能、自我内驱力和自我力比多学说
1923-1937年,弗洛伊德将人格结构划分为伊底、自我和超我三种成分,给自我相对独立的地位
1937-1959年,1937年哈特曼发表《自我心理学与适应问题》著名演讲,是自我心理学真正建立的标志
哈特曼与自我心理学的建立
“自我心理学家之父”,《自我心理学与适应问题》是自我心理学真正建立的标志
哈特曼在精神分析范围内对自我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探讨,确立了自我的独立研究领域,把自我的发展放到没有冲突的自我领域,使自我摆脱了本我的限制,赋予自我以主动性,使精神分析从关注本我及无意识,转变为关注自我与意识,被誉为“自我心理学之父”
哈特曼自我心理学的主要内容
没有冲突的自我领域
概念:自我不一定要在与伊底和超我的冲突中成长,创立自我心理学的一个首要任务就是为自我划定一个独特的研究范围。这一范围应当与本能的研究有所不同,应体现出自我的特殊的心理规律及主动性的特点
哈特曼提出了没有冲突的自我领域,标志着精神分析的自我心理学的真正建立
自我的起源及自主性发展
自我起源
自我与伊底是两种同时存在的心理机能,自我独立于本能冲动,但是又是与它同时发生发展的。哈特曼认为,它们都是从同一种先天的生物学禀赋——“未分化的基质”中分化出来的。在这种未分化的基质中,一部分生物学禀赋演化为伊底的本能驱力,另一部分生物学禀赋演变为先天的自我的自主性装备
哈特曼在自我起源问题上的这种修改标志者自我心理学的最重要的进展,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使自我在起源问题上摆脱伊底,具有明显的独立性。这一独立性可以扩大精神分析的研究范围,使之包括记忆、思维、想象、学习等普通心理学问题,同时,在起源上认识伊底和自我,有助于我们认识自我的主动性,揭示人类区别于动物的特点
自我自主性
由于自我在起源上独立于伊底,所以自我在发展上也独立于伊底的本能发展,哈特曼称之为自我的自主性发展
初级自主性
先天地独立于伊底的没有冲突的自我机能,在个体心理发展的过程中,初级自主性主要表现为一种自我机能的成熟过程。
出生后的几个月内,婴儿的心理处于未分化的状态,不仅自我与伊底浑然一体,婴儿与环境也浑然一体。
到了5~6个月,婴儿的自我开始分化
从6个月到1岁,自我的初级自主性开始成熟起来,包括知觉、运动、记忆、学习和抑制等机能的成熟
次级自主性
从伊底的冲突中发展起来并作为健康地适应生活的工具的那些自我机能,也就是指最初服务于伊底的防御机制逐渐演变成一种独立的结构,摆脱了冲突的领域
理智化作用
评价
哈特曼提出了自我的次级自主性对于进一步理解防御、适应和自我作用是很有意义的但是同时也说明了他在自我心理学理论上的妥协性的一面。尽管次级自主性也是一种自我机能,但是它的起源仍是本能的
能量的中性化
如果某一服务于自我的能量过于接近本能则会妨碍自我的机能,因此必须使本能的能量中性化,所谓中性化是指一种把本能能量改变成非本能模式的过程
自我适应过程
自我的初级自主性和次级自主性作用的结果,研究自我的适应机能是没有冲突的自我领域的必然要求
他把适应看作是一种有机体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一种不断地与环境相适合的连续运动,而不是一种静态的产品
哈特曼借用弗洛伊德著作中的自体形成和异体形成的概念来解释个体对环境的适应活动
个体通过改变自己去适应环境,即自体形成活动
通过改变环境使之更适合于自己的适应,即异体形成活动
此外,哈特曼又增加了一种个体对有利于生存的新环境做出选择的新的适应途径
有两种适应在前提和结果上有所不同
进步的适应
与心理发展的方向相一致的适应
倒退的适应
为了将来或整体上对环境的适应而暂时表现出的倒退和适应不良,通过倒退而迂回前进
为了保证整体适应,个别心理组织必须暂时表现出不适应。这种整体适应表现为自我的整合机能,它体现了自我的本质特点和适应的最高成就,整合机能使人类区别于动物,自我的整合机能说明,适应并不是被动 的过程,而是一种克服困难、改造环境的能动活动
正常期待的环境
人的正常适应和正常发展所面临的环境,是正常人可以期待和想象的环境。
对哈特曼自我心理学的评价
贡献
澄清了弗洛伊德和安娜对自我心理学的概念和体系中的模糊思想,探讨了没有冲突领域的自我心理学规律,使自我脱离伊底的控制。
扩大了精神分析的目的和范围,把古典精神分析从研究本能冲突的病态心理转向研究自我适应的正常心理,从而把精神分析的研究内容纳入普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
局限
哈特曼对弗洛伊德的理论体系的改造是不彻底的
没有彻底逃脱伊底内驱力的束缚,并没有给自我以真正独立的能量
埃里克森自我心理学的主要内容
埃里克森是精神分析自我心理学新一代的代表人物,他更加强调自我的重要性,提出了个人发展的渐成论原则,将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延伸到人的整个一生,划分为八个阶段,这是他的最大贡献,他还提出自我同一理论,这成为心理学常用概念
主要内容
自我及其同一性
自我是一个独立的力量,不再是伊底和超我压迫的产物,埃里克森把自我看作一种心理过程,它包含着人的意识活动并且能够加以控制。在他看来,具有建设性机能的健康自我必须保持同一性,即自我同一性或心理社会同一性。包括不同的四个方面:个体性、整体性和整合感、一致性和连续性、社会团结性
同一性混乱是指感受不到一个人生命是向前发展的,不能获得一种满意的社会角色或 职业所提供的支持。埃里克森还认为,自我的同一性最初起源于婴儿,到青春期才能正式形成
人格发展的渐成论原则
埃里克森认为人的发展是依照渐成原则进行的,他认为人的一生是一个生命周期,可以划分为八个阶段。这些阶段是以不变的序列逐渐展开的,每个阶段能否顺利过渡则是由社会环境决定的,在发展过程和中,以个人的自我为主导,按自我成熟的时间表,将内心生活和社会任务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既分阶段又有连续性的心理社会发展过程
人格发展的八个阶段
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埃里克森认为,人格发展的每个阶段都由一对冲突或两极对立所组成,并形成一种危机。危机不是一种灾难威胁,而是指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前一危机的积极解决会增强后一危机积极解决的可能性,否则造成障碍,使人格停滞不前
基本信任和基本不信任(0~1岁)
发展的任务是获得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体验着希望的实现
生理需要若得到满足,则会产生基本信任感,反之会产生不信任感,相当于弗洛伊德的口唇期
儿童的这种基本信任感是形成健康人格的基础,是以后各个阶段人格发展的基础
自主对羞怯和疑虑(1~3岁)
发展任务是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和疑惑,体验着意志的实现
儿童已经不满足停留在狭窄的空间里,渴望探索新世界,相当于弗洛伊德的肛门期,儿童能“随心所欲”地决定自己想做什么或不做什么,因而使儿童介入自己意愿与父母意愿相冲突的危机中
主动对内疚(3~5岁)
发展的任务是获得主动感和克服内疚感,体验着目的的实现
他们开始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和幻想,开始了对未来事件的规划,相当于弗洛伊德的性器期,父母肯定和鼓励儿童的行为和想象,儿童就会获得主动性,若父母讥笑和限制儿童的想象,则会缺乏主动性
勤奋与自卑(5~12岁)
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体验着能力的实现
许多人对将来对学习和工作的态度和习惯都可以追溯于本阶段的勤奋感,相当于弗洛伊德的潜伏期,学习成为儿童的主要活动,这一阶段最重要的是“体验从稳定的注意和孜孜不倦的勤奋来完成工作的乐趣”。
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20岁)
发展任务是建立同一感,防止同一感混乱,体验着忠实的实现
这一阶段的儿童必须思考所有他易掌握的信息,包括对自己和社会的信息,为自己确定生活的策略。如果在这一阶段能做到这一点,儿童就获得了自我同一性或叫做心理社会同一感。自我同一性对发展儿童健康的人格是十分重要的,同一性的形成标志着儿童期的结束和成年期的开始,如果在这个阶段青少年不能获得同一性,就会产生角色混乱和消极同一性。角色混乱指个体不能正确选择适应社会环境的角色,消极同一性是指个体形成与社会要求相背离的同一性。
亲密对孤独(20~24岁)
发展任务是获得亲密,避免孤独感,体验着爱情的实现
此时需要在自我同一性的巩固基础上获得共享的同一性,才能导致美满婚姻而获得亲密感,而发展亲密感对是否能满意地进入社会有重要作用。这一阶段属于成年早期。只有建立了牢固的自我同一性的人才敢与他人发生爱的关系
繁殖与停滞(25~65岁)
发展任务是获得繁殖感,避免停滞感,体验着关怀的实现
这里的繁殖不仅指个人的生殖力,主要指关心和指导下一代成长的需要。这一阶段属于成年期,一个儿童变成成年人、变为父母、建立了家庭和自己事业的时期
自我整合对失望(65岁以后)
发展任务是获得完善感,避免失望和厌倦感,体验着智慧的实现
完善感包括长期形成的智慧感和人生哲学,若没有则对人生感到厌倦和失望,容易恐惧死亡。这一阶段属于成年晚期或老年期。
对埃里克森自我心理学的评价
贡献
他把自我放在心理与社会相互作用中,强调社会环境在自我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将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发展理论修正为心理社会发展理论,把自我心理学的理论研究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他把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格发展阶段扩展到整个生命周期,突破了其他自我心理学仅仅描述幼儿早期人格发展的局限性
他提出的自我同一性和同一性混乱等概念已成为人们日常使用的概念
局限
他的理论体系不严密,思辨性多于科学性
他的理论中隐含着个人——社会发展的二因次平行论
清思想脱控制扩范围
作用中强作用,改理论新水平。扩周期破局限,成概念。不严密,思平行
斯皮茨,马勒,雅可布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