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药本草学总结
这是一篇关于本草学总结的思维导图,主要介绍了《神农本草经》及其后续的三个重要药学著作:《神农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和辑复本《唐新修本草》。介绍了这四部重要的药学著作,展现了中药学从古代到唐代的发展历程,以及这些著作在中药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和贡献。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本草学总结
本草知识第一次大总结
《神农本草经》
作者不详,托名于神农
成书于东汉时期
载药365种
矿物药46种
植物药252种
动物药67种
撰写体例
药名、性味,毒性、功效主治、别名、产地
特点:三品分类法(以毒性的有无划分)
上品(120种)君药
中品(120种)臣药
下品(125种)佐使
成就及影响
1.《本经》是汉以前药学知识的第一次大总结,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本草学专著
2.奠定了中药学基础,对中药学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3.首创药物按三品分类法,成为后世药物按功效分类的先驱
流传版本
清代 孙星衍《神农本草经》
日人 森立之《神农本草经》
现代 尚志钧 《神农本草经校点》
本草知识第二次大总结
《神农本草经集注》
作者:陶弘景
成书于魏晋时期
载药730种
365种《本经》+《名医别录》中选取365种药物
药名,性味,毒性,功效主治,别名,产地,采集时间
组成:《本经》+《别录》+陶注
特点
朱写《本经》,墨写《别录》,小字加注
首创按自然属性分类法
首创“诸病通用药”
1.对魏晋以来的药学成就全面总结,初步构建综合性本草的编写模式,奠定中国主流本草学雏形的基调
2.充实发展《本经》的药学理论,开展了系统的对药物基原的考察
3.首创按药物属性分类,为后世本草所沿用
4.首创“诸病通用药”,开创以病分类之先河
本草知识第三次大总结
《新修本草》/《英公本草》
作者
苏敬等
成书时间
公元657-659年
载药850种
药名,性味,毒性,功效主治,别名,产地,采集时间(陶注),谨按(对陶弘景见解的辩驳)、新附(新增药物114种)
组成:《本草》、《药图》、《图经》
1.朱写《本经》,墨写《别录》,小字陶注,谨按小字
2.首创图文并茂编纂体裁
3.全国范围内开展药物普查
4.新增药物114种:正文用大黑字,末尾注“新附”
1.我国药学史上第一部官修本草,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国家药典
2.该书图文并茂,开创药学著作编撰先例
3.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科学价值的本草学著作,反映了唐代本草学的辉煌成就
4.流传海内外,对世界医药事业影响深远
辑复本
尚志钧《唐·新修本草》,日人冈西为人《重辑新修本草》
本草知识第四次大总结
本草知识第五次大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