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医诊断学绪论四诊辩证
这是一个关于中医诊断学绪论四诊辩证的思维导图,内容包含其理论基础、发展历史、基本原则、主要内容和具体方法。中医诊断学的基础在于《黄帝内经》等经典著作,这些著作为中医诊断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到了淳于意、张仲景、华佗、葛洪和巢元方等历史人物及其著作,他们的贡献极大地推动了中医诊断学的发展。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中医诊断学绪论 四诊+辩证
发展简史
《黄帝内经》奠定基础
淳于意“诊籍”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理法方药有机结合,辩证论治创始人
华佗《中藏经》论症、论脉、论脏腑寒热虚实生死顺逆之法
葛洪《肘后备急方》黄疸
巢元方《诸病源候论》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
主要内容
诊法
症:症状(头痛,耳鸣,腹胀)+体征(面色白,喉中哮鸣,大便腥臭)
诊病
病名(疟疾,消渴,痛经等)
辨证
证的概念;证名证型证候证素
病历
基本原理
司外揣内(黑箱原理)“有诸内者,必形诸外”
见微知著—对脉、面、舌、耳等的诊察
以常衡变—在认识正常的基础上辨别、发现异常变化
因发知受—根据机体在疾病中所反应的证候特征进行判断
基本原则
整体审查(整体观念)
四诊合参(四诊并重,诸法参用)(不可以一诊代替四诊)
病症结合(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动静统一(动态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