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级经济师基础知识2024》第一部分经济学基础
以上是《中级经济师基础知识2024》第一部分经济学基础的主要内容概述,涵盖了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到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等多个方面,为中级经济师考试提供了全面的经济学基础知识。目前已更新一-三章,持续更新中……
编辑于2024-06-21 17:26:21《中级经济师基础知识2024》 第一部分经济学基础
第一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内涵是什么
所有制结构: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收入分配制度: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资源配置方式: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三方面的关系
生产环节发挥决定性作用
社会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居于核心地位
所有制结构
决定了经济决策主体、收入分配方式、资源配置方式
核心地位
收入分配方式
决定了社会生产成果归谁占有和支配
社会产品、国民收入的分配是社会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内容
地位和作用
该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既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又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
3个有利于
发挥公有制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等关键领域共同富裕,发挥非公有制改善民生。
调动劳动者积极性,调动市场主体积极性,各种生产要素合理利用,物尽其用、人尽其才
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党的统一集中领导,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
公有制
基本形式
全民所有制
国有经济
集体所有制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城镇集体所有制、股份合作制
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家庭联产承包、统分结合
核心内容
坚持农村土地农民集体所有(基础)
坚持家庭联产承包经营基础性地位(根本、基础)
坚持稳定土地承包关系(关键)
主要任务
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明细产权的基础上,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土地归农民所有是错的!!!!!!!
重要作用/主体地位的体现
公有资产占优势
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 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实现共同富裕
需做到: 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它的法人治理结构和市场化经营机制 “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非公有制
个体经济不存在
私营经济存在
是否存在雇佣关系
外资经济(≠非公有制经济)
外商独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经营
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有成分
社会主义收入分配制度
内涵
按劳分配:各尽所能(有劳动能力就要参加劳动)+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报酬
承认物质利益原则和合理的收入分配差距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财产性收入(股票、债券和房产等资产)、投资报酬(私营企业主投资)、再分配收入(转移性支付或者福利性收入)
如何坚持
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避免平均主义,保持合理分配差距
增加生产一线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增加其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推动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
完善要素分配制度,多渠道增加中低收入群众要素收入,增加城乡居民的财产性收入
加大税收、转移支付等手段的再分配调节力度,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的作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资源配置
实质:社会总劳动时间在各种产品生产上如何分配(按一定比例分配社会劳动)
将经济资源有效地分配到社会生产不同部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首要任务
方式:市场调节(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政府调节
狭义资源:自然资源 广义资源(经济资源/生产要素):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本+企业家才能、知识、数据等
内涵和特征
1.建立在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基础之上的,其存在的制度基础是社会主义初 级阶段的经济制度。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产生和存在的基础是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的结合。
3.是市场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方式=有效市场+有为政府
第二章 市场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市场需求
需求含义
购买欲望+支付能力(我想我能)
市场需求是所有消费者需求的总和
影响因素
3价格
产品价格(关键因素)、替代品价格、互补品价格
3消费
消费者偏好、消费者收入、消费者预期
1其他
需求函数、需求规律和需求曲线(见册)
市场需求曲线是所有个别消费者需求曲线的水平加总
变化情况
点动:产品价格
位移:同替反补
市场供给
供给含义
愿意并可能提供
市场供给是所有生产者供给的总和
影响因素
2价格
产品价格、相关产品价格
3生产
生产成本、生产技术、预期
1其他
供给规律和供给曲线(见册)
均衡价格
含义
供给量和需求量相等时的价格,成为均衡价格,也是均衡数量
现实中
偶然的、暂时的、相对的
不能说明价格的决定
商品价值是决定商品价格的基础(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模型的运用(政府的干预措施)(高端/保过)
最高限价
低于均衡价格-市场短缺
黑市高价、变相涨价
配给制(只宜短期或局部)
保护价格(最低价格、支持价格)
高于均衡价格-市场过剩
收购和储备
弹性(见册)
需求价格弹性
影响因素:替代品的数量和相近程度、时间、商品的重要性、商品用途的多少(多长高大)
点弹性
弧弹性
需求交叉弹性
需求收入弹性
恩格尔系数
供给价格弹性(值一定>=0)(产家想要赚钱,不管是否重不重要,自然会投入生产时间)
影响因素:时间、生产周期、自然条件、(投入品替代品大小和相似程度)
第三章 生产和成本理论
生产者的组织形式和企业理论
生产者及其组织形式(即企业)
组织形式
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公司制企业
生产者或企业的目标:追求利润最大化
也是企业在竞争中求得生存的关键
经验做法
销售收入最大化
市场份额最大化
企业的形成理论
企业本质特征
市场机制或价格机制的替代物
企业存在根本原因
(因为偶然因素带来的损失及签订、监督执行所花费的成本)
交易成本的节约
市场机制和企业的交易费用不同的主要因素
信息的不完全性
生产函数和生产曲线
生产函数(所有企业都会有)
含义
前提:技术不变
函数关系:生产要素投入量和最大产量
生产及相关概念
投入(生产要素中资本可表现为货币形态和实物形态)→生产→产出(有形物质产出/无形服务产出)
短期行为:1可变投入+不变投入
长期行为:全部可变
生产曲线(研究短期行为)(见册)
边际产量
平均产量
总产量
规模报酬(研究长期行为)
含义:生产要素同比例变化时 产量的变化
类型:3种
生产要素增比大于产量增比,递减
成本函数和成本曲线
成本和利润
成本
机会成本:放弃的最高收入
显成本:花钱购买
隐成本:自身拥有不花钱
总成本=显成本+隐成本
利润
经济利润
总收益-总成本
正常利润
属于隐成本的一部分(不算在经济利润里面)
成本函数
短期成本
可变成本:原材料、燃料和动力、生产工人的工资费用
固定成本:厂房设备的折旧、管理人员的工资费用
变动的因素
劳动、资本等生产要素的价格
劳动生产率(平均产量)
全要素生产率
长期成本
边际成本:增加的总成本/增加的产量
成本曲线(见册)
总的成本曲线
总固定成本曲线
总可变成本曲线
总成本曲线
平均的成本曲线
平均固定成本曲线
平均可变成本曲线
平均总成本曲线
边际成本曲线
第四章 市场结构理论
市场结构的类型
完全竞争市场上生产者的行为
完全垄断市场上生产者的行为
垄断竞争市场和寡头垄断市场上生产者的行为
第五章 生产要素市场理论
生产者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
完全竞争生产者对生产要素的需求
劳动供给曲线和均衡公司的决定
第六章 市场失灵和政府的干预
市场失灵的含义
市场失灵的原因
政府对市场的干预
第七章 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
国民收入核算
宏观经济均衡的基本模型
消费、储蓄和投资
总需求和总供给
第八章 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理论
经济增长
经济周期和经济波动
经济发展
第九章 价格总水平和就业、失业
价格总水平
就业与失业
失业和经济增长及价格总水平的相互关系
第十章 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
国际贸易理论
国际贸易政策
经济学基础 考前关注点
第一部分经济学基础
第二章
弹性的计算题和弹性的影响因素
第三章
生产函数和成本函数的曲线图
主题
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