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CPA注册会计师审计第2章重要性
CPA注册会计师审计第2章审计计划之重要性,包含整体重要性、特定类别重要性即认定层次重要性、实际执行重要性等。
第1章→4.3合理运用职业判断第1章→4.3合理运用职业判断CPA审计,包括:职业判断的定义、运用、提高职业判断质量的方式、衡量职业判断质量的标准。
第1章→4.2保持职业怀疑第1章→4.2保持职业怀疑CAP审计,包括:本质、要求、作用、促进或削弱职业怀疑的因素。
第1章→2审计五要素第1章→2审计五要素CPA审计,包括:三方关系人、财务报表、财务报表编制基础、审计证据、审计报告。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费用结算流程
租赁费仓储费结算
E其它费用
F1开票注意事项
F2结算费用特别注意事项
洛嘉基地文件存档管理类目
CFA一级Ethics-standard思维导图
货币政策对黄金价格的传导机制
CPA战略风险管理、战略实施
云报税(个税)
重要性
含义
可以理解为可容忍的错报程度
可容忍错报是执行审计抽样时才需要确定的
审计开始时(制定总体策略→确定审计方向时),必须确整体重要性水平,按需确定认定层重要性水平
预期错报(包括漏报)单独或汇总,影响预期使用者经济决策,通常是重大的
定性+定量
考虑财务报表使用者整体√,个别×
运用环节
计划阶段
确定重要性水平
执行审计阶段
运用重要性水平(实际执行)
形成结论阶段
确定报告意见
整体 重要性
每个审计项目必须确定财务报表层次整体重要性水平
合理预期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高于整体重要性水平,可能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的决策,则该项错报是重大的
发表审计意见时,应当考虑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水平
确定 过程
运用职业判断考虑所列因素
对被审计单位及时环境的了解
审计的目标
财务报表各项目的性质及其相互关系
财务报表项目的金额及其波动幅度
公式=基准×百分比
基准与百分比呈反向关系
选择基准考虑因素
财务报表要素
预期使用者特别关注项目
被审计单位性质、周期、行业、环境
所有权结构、融资方式
基准的波动性
不需考虑基准的重大错报风险
不考虑重大会计估计不确定性
基准数据来源
前期财务成果和财务状况
本期
本期预算和预测结果
本期和预测数据可能发生调整
例
盈利稳定→经常性业务的税前利润
经营波动→过去3~5年经常性业务税前利润绝对值的平均数
或营业收入
或总资产
提供研发服务企业→成本与营业费用总额
新设企业→总资产
新兴行业→营业收入
开放式基金→净资产
提示
如果被审计单位的经营规模较上年度没有发生重大变化, 通常使用替代性基准确定的重要性不宜超过上年度的重要性(背)
注册会计师为被审计单位选择的基准在各年度中通常保持稳定, 但是并非必须保持一贯不变
选择百分比考虑因素
上市公司,公众利益实体,较低百分比,从严
财务报表使用者范围,范围大,较低,从严
内部融资,较高,从宽;外部融资,较低,从严
报表使用者对基准是否敏感,敏感,较低,从严
范围:通常为1%~5%
运用目的
决定风险评估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
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
确定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
特定类别重要性 即认定层次重要性
可有可无,一个或多个,低于整体重要性,不断修改
背:考虑因素
法律、准则是否影响财报使用者对特定项目的预期 举例:关联交易、管理层薪酬、对较高不确定性公允价值会计估计的敏感性
与被审计单位所处行业相关的关键性披露 举例:制药企业的研究与开发成本
财报使用者是否特别关注,单独披露业务的特定方面 举例:分部或重大企业合并的披露
实际执行 重要性
所有审计项目应当确定,一个或多个
考虑因素
对被审计单位的了解→风险高低?
前期识别出的错报的性质和范围
考虑金额
考虑数量
考虑性质
根据前期识别出的错报对本期错报作出的预期
公式=整体重要性×(50%~75%)
选择较低百分比情形
首次接受委托的审计项目
项目总体风险较高
处于高风险行业
管理层能力欠缺
面临较大竞争、业绩压力
存在或预期存在值得关注的内控缺陷
背:作用
通常对金额超过实际执行重要性的报表项目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 不代表注会可以对所有低于实际执行的重要性的财务报表项目不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
考虑错报的性质 汇总、低估、舞弊
单个金额低于实际执行的重要性的财务报表 项目汇总起来可能金额重大(可能远超过财 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注会需要考虑汇总 后的潜在错报风险
对于存在低估风险的财报项目,不能仅仅因 为金额低于实际执行的重要性而不实施进一 步审计程序
对于识别出存在舞弊风险的财务报表项目, 不能因为其金额低于实际执行的重要性而不 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
确定进一步审计程序的 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
实施实质性分析程序时,已记录金额与预期值之间的 可接受差异额,通常不超过(≤)实际执行重要性
运用审计抽样实施细节测试时,可以将可容忍错报的 金额设定为等于或低于实际执行重要性
运用区间估计评价管理层点估计的恰当性时,需要将 区间估计的区间缩小至等于或低于实际执行的重要性
修改
修改对象
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
特定类别的重要性水平
情形:情况有变
审计过程中情况发生重大变化:处置重要组成部分
获取新信息
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经营所了解的情况发生变化
影响
确定是否有必要修改实际执行的重要性
确定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是否仍然适当
提示:重要性可以根据情况变化修改,不可人为调整
明显微小 错报临界值
所有审计项目应当确定
应当在审计底稿中记录设定的明显微小错报临界值
界定为明显微小的错报,意味着无论从规模、性质或其发生的环境,无论单独或者汇总,都是微不足道的
作用
低于该金额,不累计,不更改
公式=整体重要性×(3%~5%)
最大不超过重要性×10%
最小可以为0
考点
以前年度审计识别出的错报的金额和数量
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
被审计单位治理层和管理层对注会与其沟通错报的期望
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指标是否勉强达到监管机构的要求或者投资者的期望
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