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8章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
2024年中级会计实务,梳理了考试的知识点,形成了清晰的知识体系。同时,通过对每个知识点的详细解释和关联,思维导图也促进了考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因此,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这张思维导图,提高备考效率,取得更好的成绩。
编辑于2024-07-15 23:47:33这是一篇关于第1章 概述的思维导图,全面而系统地概述了会计领域的基础知识,主要内容包括会计要素、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金融工具的分类以及利润的计算等关键内容。可以作为学习笔记和复习资料,帮助大家系统地回顾和巩固所学知识,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
这是一篇关于第13章政府补助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三、退回,二、核算,一、内容。政府补助是指企业从政府无偿取得货币性资产或非货币性资产,但不包括政府作为企业所有者投入的资本。这些补助通常用于支持企业的特定活动或鼓励其发展,如技术研发、环境保护、就业促进等。政府补助的主要形式包括财政拨款、财政贴息、税收返还以及无偿划拨非货币性资产等。
这是一篇关于第17章外币折算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三、境外经营,二、报表折算,一、外币交易。内容涵盖了外币交易和财务报表折算的全过程,从外币的定义和记账本位币的确定,到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和报表折算的方法,都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说明。介绍详细,可以让你更快速更方便去了解学习。有需要的赶紧收藏吧!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这是一篇关于第1章 概述的思维导图,全面而系统地概述了会计领域的基础知识,主要内容包括会计要素、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金融工具的分类以及利润的计算等关键内容。可以作为学习笔记和复习资料,帮助大家系统地回顾和巩固所学知识,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
这是一篇关于第13章政府补助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三、退回,二、核算,一、内容。政府补助是指企业从政府无偿取得货币性资产或非货币性资产,但不包括政府作为企业所有者投入的资本。这些补助通常用于支持企业的特定活动或鼓励其发展,如技术研发、环境保护、就业促进等。政府补助的主要形式包括财政拨款、财政贴息、税收返还以及无偿划拨非货币性资产等。
这是一篇关于第17章外币折算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三、境外经营,二、报表折算,一、外币交易。内容涵盖了外币交易和财务报表折算的全过程,从外币的定义和记账本位币的确定,到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和报表折算的方法,都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说明。介绍详细,可以让你更快速更方便去了解学习。有需要的赶紧收藏吧!
第8章 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
一、分类
分类标准
管理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
1.收取合同现金流量为目标
2.收取合同现金流量+出售金融资产为目标的业务模式
3.其他(主要是出售)
合同现金流量的特征
满足基本借贷安排:合同现金流量仅对本金和(未偿付本金)金额为基础利息的支付
债务工具投资
1.以摊余成本计量
2.以公允价值计量+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符合基本借贷安排
3.以公允价值计量+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不符合基本借贷安排
权益工具投资
不符合基本借贷安排
三分类
1.债权类
第一类: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
债券投资
第二类:以公允价值计量+其他综合收益
其他债券投资
第三类:以公允价值计量+当期损益
交易性金融资产
2.股权类
公允价值计量+其他综合收益(指定)
其他债券投资
公允价值计量+当期损益
交易性金融资产
3.衍生类(了解)
公允价值计量+当期损益
二、金融资产的会计核算
(一)债权投资
1、初始取得
借:债权投资——成本(面值) ——应计利息(到期一次还本,购买价款中包含的利息 好大儿!)??对不? 应收利息(分期付息 到期只归还本金。表示已经到了付息期,但是还没有领取的利息) 贷:银行存款等 差额: 债权投资——利息调整(折价/溢价、手续费)
注意:1、应计利息和应收利息区别 2、初始入账成本(即初始入账余额)≠ 债券投资-成本(即面值) 3、债权投资的入账成本=购买价款-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交易费用
2、后续计量
借:应收利息/债券投资——利息调整(=双面 利息=面值×票面利率) 贷:投资收益(=期初债券投资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差额:债权投资——利息调整
注意:1、投资收益表示债权投资实际利息收入=期初债券账面余额×实际利率 2、债权投资期末摊余成本=期初摊余成本+本期实际利息(即投资收益)-本期短期票面利息(应收利息)
3、 减 值
借:信用减值损失 贷:债权投资减值准备等
1、减值可以转回。 2、影响债权投资账面价值及摊余成本
4、处置或到期
处置
借:银行存款 债权投资减值准备 贷:债权投资——成本 ——利息调整 ——应计利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 差额:投资收益
1、处置一步到位 2、处置差额计入投资收益,影响损益。 3、处置差额=处置价款-债权投资账面价值
到期
借:银行存款 贷:债权投资——成本 ——应计利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累计计提的的利息) 应收利息(分期付息,应收取的最后一期利息)
(二)其他债权投资
1、初始取得
借:其他债权投资——成本(面值) ——应计利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购买价款中包括的利息) 应收利息(分期付息到期还本,已到付息期尚未领取的利息) 贷:银行存款 差额:其他债权投资——利息调整(折价/溢价、手续费)
注意:完全同“债权投资”,无需额外关注。
2、后续计量
(1)确认利息
借:应收利息/其他债权投资——应计利息(双面=面值×票面利率) 贷:投资收益(期初债权投资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差额:其他债权投资——利息调整
完全同“债权投资”,无需额外关注。
(2)公允价值变动
借/贷:其他债权投资——公允价值变动 贷/借:其他综合收益
公允价值变动=(期末公允价值-期末摊余成本)-公允价值变动期初余额
3、减值
借:信用减值损失 贷:其他综合收益
1、减值可以转回 2、不影响其他债权投资账面价值
注意:不同于“债权投资”,多加关注!
4、处置
(1)第一步:结转 账面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债权投资——成本 ——利息调整(借/贷) ——应计利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 ——公允价值变动(借/贷) 差额:投资收益
(2)第二步:结转 “其他综合收益“
借/贷:其他综合收益 贷/借:投资收益
这两步处理均影响“投资收益”
(三)其他权益工具投资 (指定的)
1、初始取得
借: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成本 (公允价值+交易费用) 应收股利(已宣告 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 贷:银行存款等
2、后续计量
(1)股利相关
借:应收股利 贷:投资收益(宣告发放时)
仅仅在此处涉及损益!——唯一的“白月光”
(2)公允价值变动相关
借/贷: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公允价值变动 贷/借:其他综合收益
3、处置
(1)第一步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成本 ——公允价值变动(可贷可借) 差额:盈余公积/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2)第二步
借/贷:其他综合收益 贷/借:盈余公积/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两步处理均涉及到“留存收益” 2、注意与“其他债权投资”区分。
(四)交易性金融资产
1、取得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公允价值) 应收股利 (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 应收利息 (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 投资收益(交易费用) 贷:银行存款 (支付的总价款)
注意:1、"交易费用"计入投资收益的借方。 2、影响将导致“营业利润”下降。
2、后续计量
1、利息或现金股利
1、宣告/计提
借:应收股利/应收利息 贷:投资收益
将导致“营业利润”上升
2、收到时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股利
注意:仅为资产科目之间的内部变动,不影响当期损益。
2、公允价值变动
借/贷: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边变动 贷/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注意:公允价值上升时候,损益科目(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在贷方,会导致“营业利润”上升。
3、出售
借:银行存款(价款扣除手续费)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 差额:投资收益
1、银行存款——为价款扣除手续费。 2、当投资收益的科目在贷方时,营业利润上升。
(五)重分类
1、债权类投资
可以重分类
账务处理
一、债权投资 Û 其他债权投资
1、原则
(1)摊余成本的部分——对转 (2)公允价值的部分——补上或者反冲 (3)原计提减值的贷方科目——贷新、借旧
2、“债权投资®其他债权投资”时候
余额调整
借:其他债权投资——成本等 贷:债权投资——成本等 差额:其他综合收益
减值调整
借:债权投资减值准备 贷:其他综合收益
3、“其他债权投资®债权投资”时候
余额调整
借:债权投资——成本类 贷:其他债权投资——成本类 差额:其他综合收益
减值调整
借:其他综合收益 贷:债权投资减值准备
??为啥反着
二、其他债权投资 Û 交易性金融资产
1、原则
(1)旧资产公允价值冲掉,生成新资产的公允价值
(2)其他债权投资®交易性金融资产:其他综合收益(减值部分、公允变动部分)全部转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中。
(3)交易性金融资产®其他债权投资:重分类日如果有减值,需要重新确认???
2、其他债权投资®交易性金融资产
调整余额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贷:其他债权投资——成本等
调整公允价值变动
借/贷:其他综合收益 贷/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调整减值
借:其他综合收益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3、交易性金融资产®其他债权投资
调整余额
借:其他债权投资——成本等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公允价值变动
公允价值变动
交易性金融资产不涉及!!!
调整减值
借:信用减值损失 贷:其他综合收益
三、债权投资 Û 交易性金融资产
1、原则
(1)旧资产的账面冲掉,生成新的资产 (2)债权投资®交易性金融资产:差额体现为——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3)交易性金融资产®债权投资:重分类日如有减值,需要确认????
2、债权投资®交易性金融资产
余额调整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债权投资减值准备 贷:债权投资——成本等 差额: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减值调整
冲减减值准备即可??是不是这样子? 借:债权投资减值准备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3、交易性金融资产®债权投资
调整余额
借:债权投资——成本类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公允价值变动
调整减值
借:信用减值损失 贷:债权投资减值准备 有点不太明白??
2、股权类投资
不得重分类!
三、金融负债的会计核算
1、核算
(1)以公允价值计量 (交易性金融负债)
1、初始计量
借:银行存款等 投资收益(交易费用) 贷:交易性金融负债
交易费用处理同“交易性金融资产” 即:交易费用计入“投资收益”的借方
2、后续计量
计提利息
借:财务费用 贷:应付利息
公允价值变动
借/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贷/借:交易性金融负债
注意:公允价值变动时候,同“交易性金融资产”相反。
3、处置/到期
借:交易性金融负债 贷:银行存款等 差额: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到期) 投资收益(处置)
(2)以摊余成本计量 (如:应付债券等)
1、初始计量
借:银行存款 贷:应付债券——面值 ——利息调整(贷/借)
入账金额=实际收到的融资款项(扣除手续费)
2、计提利息
借:在建工程、财务费用(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贷:应付利息(分期付息,到期还本)(双面=面值×票面利率) 应付债券——应计利息(到期付息) 差额:应付债券——利息调整
注意:期末摊余成本=期初摊余成本+本期实际利息-本期短期票面利息
3、到期归还
借:应付债券——面值 ——应计利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债券的利息合计)(因为是到期一次性还本、付息的原因。) 应付利息(分期付息债券的最后一次的利息) 贷:银行存款
2、分类原则
(1)企业对金融负债的分类,一经确认,不得变更! (2)金融负债之间不得进行重分类!
注意:1、区别于“金融资产”中债权类可以重分类!股权类投资不得进行重分类! 2、金融负债就不能进行重分类!
四、金融工具的减值
1、基本概念
信用损失(金额缺口)
应收的(所有合同现金流量)与预期收取的(所有现金流量)之间的差额
预期信用损失(期望值)
以“发生的违约风险”为权重的金融工具信用损失的加权平均值
2、适用范围
(1)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含应收款项)+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对的金融资产
(2)租赁应收款
(3)合同资产
(4)部分贷款承诺及财务担保合同(交易性金融负债除外)
注意:多项选择题
3、金融工具减值模型
(1)购买或源生未发生信用减值
第一阶段 信用风险未明显增加
(1)损失准备
仅考虑12个月
(2)利息收入
=账面余额×实际利率
第二阶段 风险显著增加+未减值
(1)损失准备
考虑整个存续期
(2)利息收入
=账面余额×实际利率
第一阶段 已减值
(1)损失准备
考虑整个存续期
(2)利息收入
=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2)购买或源生已经发生信用减值
损失准备
考虑整个存续期
利息收入
=摊余成本×调整后实际利率
4、特殊情形
(1)必须简化处理 (按整个存续期预计)
不含重大融资成分的应收款项和合同资产
(2)可以简化处理
信用风险较低(如购买国债)
包含重大融资成分的应收款项、合同资产和租赁应收款
注意:多项选择题,必背!
5、计提时的账务处理
(1)计入信用减值损失
借:信用减值损失 贷:债权投资减值准备 坏账准备 租赁应收款减值准备 其他综合收益
(2)计入资产减值损失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合同资产减值准备
注意:均可转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