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七章白细胞分化抗原和黏附分子
这是一个关于第七白细胞分化抗原和黏附分子的思维导图,白细胞分化抗原是指血细胞(包括白细胞、红细胞及巨核细胞/血小板等)在分化成熟为不同谱系、各个谱系分化不同阶段,以及成熟细胞活化过程中,出现或消失的细胞表面分子。这些分子大多为跨膜的糖蛋白,含有胞膜外区、跨膜区和胞质区,有些则以糖基磷脂酰肌醇(GPI)连接方式锚定在细胞膜上。
这是一个关于第五章补体系统的思维导图,补体是存在于人和脊椎动物血清和组织液中一组经活化后具有酶活性的不耐热蛋白质,是重要的非特异性免疫分子,补体系统包括30余种组分,广泛存在于血清、组织液和细胞膜表面,是一个具有精密调控机制的蛋白质反应系统。
这是一个关于第四章抗体的思维导图,定义:是介导体液免疫的重要效应分子,是免疫系统在抗原刺激下,由B细胞或记忆B细胞增殖分化成的浆细胞所产生的、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
这是一个关于第十一章抗原提呈细胞的思维导图,抗原提呈细胞APC:能够加工抗原并以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的形式将抗原肽提呈给T细胞的一类细胞,在机体的免疫识别、免疫应答和免疫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白细胞分化抗原和黏附分子
分化群 CD
存在于T淋巴细胞表面
CD2(IFA-2、SRBC受体):配体为LFA-3,增强T细胞与APC或靶细胞间黏附
CD3:形成TCR-CD3复合体,转导活化信号
CD4:为CD4⁺T细胞识别外源性抗原的辅助性受体,也是HIV的受体
CD8:为CD8⁺T细胞识别内源性抗原的辅助受体
CD152(CTLA-4):表达于活化T细胞,抑制T细胞活化
CD28:配体为APC上的B7分子,转导T细胞活化的协同刺激信号
CD154:表达于活化CD4⁺T细胞表面,提供B细胞活化的第二信号
存在于B淋巴细胞表面
CD19:为B细胞活化的辅助受体
CD21:为补体受体2或EB病毒受体,是补体C3d受体,参与B细胞对补体结合抗原的识别
CD79a(Igα)、CD79b(Igβ):表达在B细胞表面,转导抗原刺激的信号
黏附分子
种类
整合素家族
定义:主要介导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的黏附,使细胞得以附着形成整体而得名
由αβ两条链以非共价键连接的异二聚体
一种整合素可分布于多种细胞,同一种细胞也往往有多种整合素的表达。表达水平可随细胞分化和生长状态发生改变
LFA-1:为T细胞活化提供协同刺激信号
选择素家族
有L、P、E选择素三个成员
膜外结构域:C型凝集素(CL)结构域、EGF结构域、补体调控蛋白结构域
功能:白细胞与内皮细胞黏附、炎症发生、淋巴细胞归巢
主要识别一些寡糖基团
免疫球蛋白超家族
定义:黏附分子中具有与免疫球蛋白相似的V区样或C区样结构域的分子
功能:主要参与淋巴细胞的抗原识别,免疫细胞间相互作用,并参与细胞的信号转导
钙黏蛋白家族
共性
均为跨膜糖蛋白,通过配-受体结合发挥作用。静止细胞表达量少且亲和力低,黏附分子间相互作用且作用可逆
功能
提供T、B细胞活化时的协同刺激信号
介导炎症过程中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的黏附
介导淋巴细胞的归巢
定义:是淋巴细胞的定向迁移,包括淋巴细胞再循环和白细胞向炎症部位迁移
淋巴细胞归巢受体:介导淋巴细胞归巢的黏附分子
参与细胞的发育、分化、附着和移动
参与多种疾病的发生
CD4分子是HIV的主要受体
白细胞黏附缺陷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