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二章课堂教学论的重建与发展
课堂研究概论第二章课堂教学论的重建与发展思维导图,从研究方法、理论基础以及教学论的特点等多个维度进行了深入探讨。为课堂教学论的进一步重建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课堂研究概论,课堂并非只有一种固定的形态,而是根据教学目标、学生需求、教师风格等多种因素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思维导图全面而系统地概述了课堂研究概论中关于课堂形态及其发展的核心内容,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亡羊补牢
外婆与姥姥的区别
父母学吧四大模块课程
幼儿知识之科学探究实施思维导图
植物
Moep
汉语拼音思维导图
第四组基本动作练习思维导图
面对孩子的特性需要把握的两个原则
幼儿园主题活动:甜蜜蜜的糖果
第二章 课堂教学论的重建与发展
1. 课堂教学论的研究对象
课堂教学生活
2. 课堂教学论的理论基础
1.扎根理论:在经验资料的基础上建立理论
扎根理论
经验资料,共同行动
第一手的资料,原创性科学研究
归纳,自下而上,核心概念、本土概念,建立联系,形成理论
2.现象学的理论:回到实事本身
现象教育学
经验科学、人文科学、规范性、实践性
“回到实事本身”的研究方法
教学论
研究者:教学生活世界,基础和归宿
课堂教学论:回归“教学本身”
3.人类学的理论:教学研究的“课堂志”
人类学 田野研究方法
亲身从事,长期性调查工作
↓↓↓
教学研究 “课堂志”
“场域”,从事参与,搜集,撰写
3. 课堂教学论的研究方法
1.基于聚焦课堂的行动研究
教学研究者:辅助者,引导者
教师:研究者,内核
2.基于观察、深描、解释的“课堂志”
1. 教育观察法
研究者,有目的有计划,考察、描述
课堂观察法,“听课”
2. 课堂志观察的三要素
1.观察的意识:目的性,研究准备能力
2.观察的角度:参与式观察,非参与式观察
3.观察的方法:意识,角度,学习与训练,获得掌握
3. 课堂志的深描与解释
1. 深描:具体现象,细节,分析规律
2. 解释
渗透已有方法、概念和原理
解释未涉及问题与现象
3. 二者不可分
4. 观察是为了“深描”,“深描”是为了解释
3.基于叙事研究的教学案例
教学案例
记录,教学实践工作者
通过,分析和讨论,行动
4. 课堂教学论的特点及其发展
特点
实践性
教学实践,研究和解决
观察、描述探索,分析、综合、抽象等,规律
理论性
教学规律,科学依据,掌握
个体经验化,普遍科学
时代性
特色,共性,个性
创造性
一方面:问题,方法
另一方面:第一手研究资料,原创性
发展
1.研究者,分化,培养
2.理论教学论,现代改革足迹,主题,体系
3.国外,我国
4.归纳结构与演绎结构
归纳结构
感性研究与经验研究,重要阶段
演绎结构
基础上,理性与思辨研究,形成理论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