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人纪针灸第二篇
这是一篇关于第二篇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针刺入穴方法,黄帝时代伏羲九针,现代人常用针号,下针时,成人与幼儿不同入穴方式,针刺深浅讨论,穴道丈量方法。针刺入穴的方法主要遵循中医经络理论和穴位定位原则。在找到准确的穴位后,医生会根据病情和穴位的特点选择合适的针刺角度、方向和深度。
这是一篇关于十二正经之井荥俞原经合穴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取穴方向,原穴,络穴,阳经,阴经。在十二正经中,每一经都有六个特定的穴位,这些穴位在针灸治疗中具有独特的作用和位置。
倪海厦老师的针灸精髓,倪海厦老师认为,针灸治疗的目的不仅仅在于缓解症状,更重要的是从根本上治疗疾病。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第二篇
穴道丈量方法
同身寸
按照患者身体的尺寸来量取
一寸
中指第一至二指关节宽度
两寸
食、中、无名指并拢第一指关节宽度
三寸
四指并拢第二指关节宽度
用于四肢、经络
针刺深浅讨论
季节
春夏
浅
秋冬
深
病情部位
肺
皮毛
下在皮毛
脾脏
肌肉
心脏
血脉
肾
骨
肝
筋
腹深似井 背薄似饼
身材胖瘦
穴道位置深浅不同
针刺入穴方法
进针原则
手摸质感
皮肤上的感觉
穴位永远在肌肉 筋 骨之间
肌肉之间
肌骨之间
肌与筋之间
筋与筋之间
筋与骨之间
脚踝 手腕
永远不会在肌肉、筋、骨、血管上
成人与幼儿 不同入穴方式
成人
留针
留针之后做补泻
留20分钟 中风病人或更长
幼儿
14岁以下
单刺 不留针
针刺进去 捻一捻就出来
拔针
中指在旁固定
慢慢拔
快到皮肤毛孔时停三四秒
再拔出来
不出血
进出针
平直进出
不能曲线操作
带血出来
下针时
病人采取卧姿
一般不会晕针
晕针
药不瞑眩疾弗缪
后汉书
起针后 效果很好
姿势不对产生晕针
站立 坐着尽量不扎
这种掐人中
躺平 空气流通 衣服宽松
休息十分钟
现代人常用针号
3215
32
针号
数字越大针越细
15
一寸半
最常用
肌肉 四肢 身体
10
手指
30
透穴
不伤骨 不伤筋 不伤血脉 一滴血都看不到
脚伤 腕骨痛
针一下当场痛去掉
放血针
一般用32
开刀后伤口变硬
脚肿 淤血块
用28号
黄帝时代 伏羲九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