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质量管理部工作梳理
这是一篇关于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质量管理工作,质量改进组,供应商质量组,质量标准的持续推进与更新:在通用标准的推进过程中,根据业务实际及各方反馈,保持每年2次的更新修订;同时,将23财年编制的单品类标准开始推向各品类产品实施验证并更新完善、更替、补充,质量改进与专项整改:持续推进质量改进工作的开展,扩展至全公司范围内,包括
编辑于2024-08-03 15:29:57
质量管理部的工作梳理
一、组织定位与职责
质量管理部的定位是多维度的,它即是公司质量管理的核心部门,同时,还承担着对外负责、对内引领和驱动质量持续提升的重要职责。 对质量管理部组织的定位与职责阐述:
一、对外负责 **客户导向**:质量管理部作为公司与客户之间的桥梁之一,需确保产品和服务的质量符合客户的期望和需求。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和改进,提升客户满意度,增强公司的市场竞争力。 **合规性**:质量管理部还负责确保公司的产品和服务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以及国际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避免因质量问题引发的法律风险和市场信任危机。
二、对内引领和驱动 **质量战略制定**:在总经理的领导下,负责制定并实施公司的质量战略、质量目标和质量方针,为公司的质量管理提供方向性指导。 **质量管理体系建设**:负责建立和完善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制定质量管理制度、流程、标准和规范等,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 **质量监控与评估**:通过定期和不定期的质量检查、审核和评估,对公司的产品和服务质量进行监控和评估,及时发现并纠正质量问题,防止质量问题扩大化。 **质量改进与创新**:负责推动企业的质量改进和创新工作,通过引入先进的质量管理工具和方法,提高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和产品竞争力。
三、人员奖惩 **人员奖惩权**:为了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执行,质量管理部还承担着对内部员工的奖惩职责。对于遵守质量管理制度、表现优异的员工给予奖励;对于违反质量管理制度、造成质量问题的员工则进行相应的处罚。
四、跨部门协作与沟通 **跨部门协作**:质量管理部需要与公司的研发、生产、销售、采购等部门保持紧密的协作关系,共同推进企业的质量管理工作。通过跨部门协作,确保质量管理贯穿于各个环节和流程中。 **沟通桥梁**:质量管理部还是内部沟通的桥梁之一,负责将客户反馈信息及时传递给相关部门,以便他们根据这些信息调整工作方向和重点。
综上所述,质量管理部在公司中的定位是多维度的,它不仅是企业质量管理的核心部门,还承担着对外负责、对内引领和驱动质量持续提升的重要职责。通过有效的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质量管理部有助于提升企业的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目前的组织架构与分工
质量管理部
工厂质量组 (Brett)
工厂原材料质量检查;
工厂自制设备完工后质量检查,以及调试后设备整改确认;
自制产品检验标准编制、质量数据的记录;
工厂质量数据整理、分析、报告编制(双报告、双周报与月报工厂部分);
供应商质量组 (Hom/Mittie)
工厂原材料质量检查;外购设备质量验收(线上、线下、整线调试跟踪确认);
供应商质量提升,策划、实施、跟进、总结;
外购设备标准的修订、补充(通用、单品类);
外购质量数据整理、分析、报告编制(双周报与月报工厂部分);
质量改进组 (Kalan)
工厂原材料质量检查;
质量改进信息收集、组织协调审核、改进跟踪、验证(含售后反馈问题);
调试班组专项改进工作(流程梳理、工作规范化、能力提升等)组织协调;
报告收集、整理(质量双周报、供应交付中心月度例会报告);
质量体系组 (Ted兼)
工厂原材料质量检查;各质量组数据审核、报告确认、修改;
公司质量体系建设,质量管理类文件编制、检索更新;
新增文件归档管理、内部审核组织策划、实施,二方、三方审核工作对接;
质量规划、活动策划,实施、跟进、调整;下属能力培养;
协助/指导各质量组工作开展、跨部门工作事宜的协调;
三、24财年重点工作及进展
依据质量管理部5年规划,2024财年质量管理部重点工作主要分为5个方面,分别为:质量体系建设、质量基础建设、供应商质量管理、质量改进与专项整改、质量标准建设。 各重点工作年度规划及完成进度如下:
质量体系建设:通过资源协调开展公司质量/环境与安全/职业健康三管理体系的认证策划与实施,获得三体系证书。同时,结合公司管理战略、流程体系建设,制定三体系内部落地方案及实施计划,按计划开展对应的工作,在3年内将三体系推行到集团全部公司。
质量体系建设
Q1季度,通过认证,获得证书;
Q2季度,完成实施落地计划,并按计划开展对应工作;
Q3季度,继续实施落地计划,策划并组织开展流程审计;
Q4季度,策划并组织开展公司年度内审、管理评审;
质量基础管理:在23年已累计的基础上升级,将质量数据的管理沉淀固化下来,整理成一套公司质量数据体系(获取源、统计表、逻辑逻辑、计算逻辑、应用场景等等);开始建立公司各产品的质量档案,为后续上线QM系统以及开展全面质量管理做好提前准备。
质量基础建设
Q1季度,23年质量数据整理/归纳/存档;
Q2季度,完成《质量数据管理及应用规则》及产品质量档案的策划并开始实施;
Q3季度,按策划实施质量档案的建设工作,累积质量数据并根据实际调整;
Q4季度,按策划实施质量数据体系工作,开始策划QM系统上线的准备工作;
供应商质量管理:持续推行通用标准,根据23财年验收结果、客户定位、供应资源属性,制定验收规则,规范验收工作;同时,现合作供应商中愿意提升的、业务来往频繁的、核心产品的供应商,通过供应商质量提升活动提升供应商交付产品质量,增加合作粘性,共同成长发展。
供应商质量管理
全年度,通用标准推行,持续开展;
Q1季度,A:完成外购验收规则的制定,并开始实施;B:与一家供应商达成共识,输出供应商质量提升方案及行动计划;
Q2季度,持续跟进第一家,启动第二家供应商质量提升;
Q3季度,第一家总结复盘,开始启动第三、第四家供应商质量提升;
Q4季度,四家供应商质量提升结果复盘总结、策划次年供应商质量工作规划;
质量改进与专项整改:持续推进质量改进工作的开展,扩展至全公司范围内,包括环境改善、文件完善、作业标准制定等等。同时,对23财年已识别出来的长期未解决的类问题,开始推行专项改进活动,将质量改进作为质量管理长期工作。
质量改进与专项整改
全年度,持续推进质量改进工作的开展;
Q1季度,23财年Q4改进总结及奖励发布;锁定首个专项改进项目,制定改进提升策划方案及计划,完成立项工作;
Q2季度,Q1改进总结及奖励发布,专项推进及效果跟进;“质量月”活动策划与实施;
Q3季度,Q2改进总结及奖励发布,专项推进及效果跟进;锁定第二个专项改进项目,制定改进提升策划方案及计划,完成立项工作
Q4季度,Q3改进总结及奖励发布,首个专项总结复盘,第二个专项推进及效果跟进;
质量标准的持续推进与更新:在通用标准的推进过程中,根据业务实际及各方反馈,保持每年2次的更新修订;同时,将23财年编制的单品类标准开始推向各品类产品实施验证并更新完善、更替、补充。
质量标准持续推进与更新
全年度,通用标准推行,持续开展;
Q1季度,24个单品标准推进计划完成并开始执行;
Q2季度,通用标准半年度修订、更新,持续推进单品标准落地;
Q3季度,持续推进单品标准落地;
Q4季度,通用标准半年度修订、更新,持续推进单品标准落地;
四、各质量组的日常工作
质量工作是一种重复性、持续性的工作,大部分时间基本都花费在在重复一些看似不产生价值的工作中。如:工厂来料的检查(如果供应商来料都是合格的--就不需要检查了)、设备的检查(如果生产自制的设备都是按标准生产自检合格的--就不需要检查了),外购设备的检查(如果供应商都是按标准、按合同约定制造并保证设备合格的--就不需要检查了)、问题的收集与改进(如果没有问题发生--就不需要进行问题收集、数据的分析、逐项的改进了)。这些工作在开展的过程中,不出现问题的时候,它的价值是隐形的,不易体现出来,可以通过数据呈现的结果来展示。但是在发生某个问题/事件的时候,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质量。
工厂质量组
日常 工作
早会结束后,车间巡查,确认生产任务与计划是否一致;
过程巡查,各班组生产部件与图纸核查(关键尺寸、焊接质量)---只能随机抽;
生产员工反馈的各种产品问题确认、协调解决;
外购物料进厂检查(尺寸、参数核对、外观)---时间不固定,多的时候要半天;
完工产品通电调试检查确认(外观、性能、关键参数);
入库产品再确认;
完工后产品双报告编制、上传、流程审批;
当天质量数据录入、问题录入;
例行工作
双周数据整理、报告编制;
月度数据整理分析、报告编制;
产品标准的执行验证与更新(每月至少1个)
供应商质量组
日常工作
待验收订单,验收要求识别及准备(备货单要求、性能了解、报备及出差准备);
已验收未通过订单设备,整改跟进、再确认;---线上开展
线上验收:逐个确认供应商提供资料,与供应商线上视频验收;
实地验收:出差到供应商现场,开展实地验收(通标、备货单、结合技术支持工程师进行空载/带料试机确认)
验收报告编制。信息传递,整改跟进,流程审批;
已验收设备集货后,再确认(卸货、连线调试);---人不在工厂时,暂缓
协助工厂进行外购物料检查(尺寸、参数核对、外观)
例行工作
双周数据整理、报告编制;-
月度数据整理分析、报告编制;
按产品线梳理设备性能标准;---随订单梳理
通用标准实施过程中,前后端反馈与新增要求收集、更新;---日常累计、半年修订
已开展的供应商质量提升,进度跟进;---每周保持2次沟通
拟开展的质量提升的供应商信息收集、方案策划、沟通;---季度开展
质量改进组
日常工作
质量改进改善收集、沟通审核、拉动改进,过程跟进、效果验证及可优化性;
售后问题识别,需内部改进的信息同步各部门及质检,完善问题库并跟进验证;
交付安装反馈问题分类,识别可改进项,同步对应部门优化跟进;
专项改进跟进,调试班组作业前后流程跟进,识别问题点;
整改数据的整理分类、识别波动异常,结合对应部门进行分析改进
协助工厂进行外购物料检查(尺寸、参数核对、外观)
例行工作
双周报数据整理、报告编制;
月报按部门顺序整理完善,报告编制;
质量月、质量活动的策划监控实施
协助开展体系建设工作;
改进收益统计、持续性确认;---每月跟进
五、下一步质量工作的调整
质量管理工作
《供应交付会议》--继续开展。由质量部负责组织召开,各部门提供资料。作为中后台部门与前端部门的沟通平台;主要展示内容: a、各环节关键指标或工作,完成的质量及未达分析、改进; b、各部门的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c、会议中形成的任务,完成进度及结果评价;
组织召开《季度质量管理体系工作会议》,将季度反映出来的质量管理情况进行拉通;主要从2个方面来沟通: A、质量体系(流程体系)的监督检查的结果,目的通过监督检查,将建立的流程体系,能够切实的执行起来,并根据实际工作进行优化提升,从而打通各部门间的壁垒强,提高沟通效率、提升管理质量; B、从产品角度,对各中心的质量表现进行沟通,以市场反馈问题、调试交付问题、产品验收问题三个切入点,分析各中心面对产品质量的表现;
六、各部门需求的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