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经脉第十(五)
这是一篇关于经脉第十(五)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手太阴之别,名曰列缺,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主要描述了手太阴肺经的别络——列缺,以及十二经脉在人体内的循行特点和位置。这些都是中医经络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理解人体的生理结构和病理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这是一篇关于杂病第二十六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小腹满大,上走胃至心,厥,挟脊而痛者,至顶。描述了一种病症的表现及其可能的病理机制。
这是一篇关于厥病第二十四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厥心痛,色苍苍如死状,终日不得休息,肝心痛也,厥头痛,面若肿起而烦心,取之足阳明、太阴。
这是一篇关于热病第二十三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热病不知所痛,耳聋,不能自收,口干,偏枯,身偏不用而痛,言不变,志不乱。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经脉第十(五)
手太阴之别,名曰列缺
起于腕上分间,并太阴之经直入掌中,散于鱼际
其病实,则手锐掌热;虚则欠㰦,小便遗数
取之去腕一寸半,别走阳明也
手少阴之别,名曰通里
去腕一寸半,别而上行,循经入于咽中,系舌本,属目系
其实则支隔,虚则不能言
取之掌后一寸,别走太阳也
手心主之别,名曰内关
去腕二寸,出于两筋之间,别走少阳
循经以上,系于心,包络心系
实则心痛,虚则为烦心。取两筋之间
手太阳之别,名曰支正
上腕五寸,内注少阴;其别者,上走肘,络肩髃
实则节弛肘废,虚则生肬,小者如指痂疥。取之所别也
手阳明之别,名曰偏历
去腕三寸,别入太阴;其别者,上循臂,乘肩髃,上曲颊偏齿
其别者,入耳,合于宗脉。实则龋齿耳聋,虚则齿寒痹隔。取之所别也
手少阳之别,名曰外关
去腕二寸,外绕臂,注胸中,合心主
病实则肘挛,虚则不收。取之所别也
足太阳之别,名曰飞阳
去踝七寸,别走少阴。实则鼽窒,头背痛;虚则鼽衄。取之所别也
足少阳之别,名曰光明
去踝五寸,别走厥阴,下络足跗。实则厥,虚则痿躄,坐不能起。取之所别也
足阳明之别,名曰丰隆
去踝八寸,别走太阴;其别者循胫骨外廉,上络头项,合诸经之气,下络喉嗌
其病气逆则喉痹瘁瘖。实则狂癫,虚则足不收,胫枯。取之所别也
足太阴之别,名曰公孙
去本节之后一寸,别走阳明;其别者,入络肠胃。厥气上逆则霍乱
实则肠中切痛,虚则鼓胀。取之所别也
足少阴之别,名曰大钟
当踝后绕跟,别走太阳;其别者,并经上走于心包,下贯腰脊
其病气逆则烦闷,实则闭癃,虚则腰痛。取之所别者也
足厥阴之别,名曰蠡沟
去内踝五寸,别走少阳;其别者,经胫上睾,结于茎
其病气逆则睾肿卒疝。实则挺长,虚则暴痒。取之所别也
任脉之别,名曰尾翳
下鸠尾,散于腹。实则腹皮痛,虚则痒搔。取之所别也
督脉之别,名曰长强
挟膂上项,散头上,下当肩胛左右,别走太阳,入贯膂
实则脊强,虚则头重。高摇之,挟脊之有过者。取之所别也
脾之大络,名曰大包
出渊腋下三寸,布胸胁。实则身尽痛,虚则百节尽皆纵
此脉若罗络之血者,皆取之脾之大络脉也
凡此十五络者,实则必见,虚则必下。视之不见。求之上下。人经不同,络脉异所别也
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
其常见者,足太阴过于外踝之上,无所隐故也
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
六经络手阳明少阳之大络,起于五指间,上合肘中
饮酒者,卫气先行皮肤,先充络脉,络脉先盛,故卫气已平,营气乃满,而经脉大盛
脉之卒然动者,皆邪气居之,留于本末,不动则热
不坚则陷且空,不与众同,是以知其何脉之动也
雷公曰:何以知经脉之与络脉异也?
黄帝曰:经脉者常不可见也,其虚实也,以气口知之;脉之见者,皆络脉也
雷公曰:细子无以明其然
黄帝曰:诸络脉皆不能经大节之间,必行绝道而出,入复合于皮中,其会皆见于外
故刺诸络脉者,必刺其结上
甚血者虽无结,急取之以泻其邪而出其血,留之发为痹也
凡诊络脉,脉色青则寒且痛,赤则有热
胃中寒,手鱼之络多青矣;胃中有热,鱼际络赤
其暴黑者,留久痹也;其有赤有黑有青者,寒热气也;其青短者,少气也
凡刺寒热者皆多血络。必间日而一取之,血尽而止,乃调其虚实
其小而短者少气,甚泻之则闷,闷甚则仆,不得言。闷则急坐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