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母乳喂养案例分析
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系统地概述了喂奶/含乳不顺的案例分析思路,包括适用场景、相关原因、处理思路以及具体的解决措施,为解决喂奶过程中的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喂奶/含乳不顺 的案例分析思路
适用场景
喂奶乳头/喂奶第一口乳头头
亲喂一段时间后乳头皲裂、溃疡、反复白泡等
亲喂几分钟后乳头滑落或反复滑落
在乳头边磨蹭较久才能含接上
亲喂表现哭闹
相关原因
含乳细节影响(是最基础,也是最主要的原因)
乳房结构
宝宝口腔影响
处理思路
观察原有含乳
调整含乳细节(具体方法见下)
含乳不疼
逐步指导产妇自行完成
仍然疼痛
乳房塑型含乳 (具体方法如下)
宝宝口腔评估
舌系带短
舌系带不短
调整含乳 细节方法
通用步骤
侧
目的
使乳房在宝宝的正前方
具体动作
将宝宝侧身90度
貼
使宝宝和妈妈貼得很近,更容易含上乳房且可以含得更深
宝宝脸、胸、腹、脚完全平行贴近妈妈
放
确保宝宝安全
将宝宝头和臀放在哺乳枕或床等安全位置上,有支撑
对
诱导宝宝抬头和张大嘴
检查宝宝鼻子对准乳头
松
式使宝宝头部可以活动自如,可以自己抬头
位于宝宝后颈的手,移至宝宝肩胛骨位置,且手掌心不离开宝宝肩胛骨
等
等待宝宝嘴巴张大,宝宝只有嘴巴张到打哈欠一样大,才可能含住大部分下乳晕
观察、等待宝宝抬头、张大嘴。如果宝宝哭闹比较厉害,可以通过嘘嘘声安抚宝宝情绪
推
使宝宝能够深含乳,含乳够深,才不容易滑落或疼痛
小力度、大幅度推宝宝肩胛骨,使宝宝的下巴貼紧/深陷乳房
不同姿势的 细节与应用
摇篮式
外出首选姿势
乳房内侧堵奶
注意点
哺乳同侧乳房的手放在哺乳枕上,大手臂自然垂直,小手臂靠近产妇身体
哺乳枕或枕头等支撑物,加上小手臂距离乳头半边脸的距离且不下塌
小手臂外缘添加毛巾卷,避免宝宝头部向后倒
操作者站在宝宝的臀部位置
宝宝头枕小手臂中段
含乳成功后,产妇双手搂宝宝手腕自然垂直
常见错误
宝宝头枕肘窝
交叉摇篮式
1-2月龄宝宝,体重较轻时
居家首推姿势
舌系带稍短的宝宝
哺乳枕或枕头等支撑物距离乳头半边脸的距离且不下塌
操作者在在宝宝臀部位置
含乳成功后,产妇用哺乳乳房的对侧手臂夹紧宝宝腰臀部,手腕自然延伸至宝宝的头部
橄榄球式
双胞胎
乳房外侧堵奶
操作者站在产妇肩膀后方
优先选择床边进行
产妇身体与床边约45度夹角,背后有枕头依靠
产妇用哺乳乳房的同侧手臂夹紧宝宝的腰臀部,手腕自然延伸至宝宝头部
侧躺式
夜间哺乳
乳房下侧堵奶
产后早期首推姿势
双腿分开
方腿伸直,上方腿自然弯曲
身体重心向前倾
上半身前倾至乳头与床距离半边脸
乳房过于下垂时
身体后倾上方腿,膝盖枕垫枕头
协助哺乳的操作者,在操作通用步骤“对”时提拉产妇乳房向上, 使乳头刚好对比鼻尖
腰部垫枕头,身体重心向后
半躺式
宝宝容易吃奶呛奶,奶阵比较冲
妈妈腰背部有承托,与床面呈45度夹角斜躺
平躺式
剖宫产
宝宝可以完全趴在妈妈身上
宝宝可以跪趴在妈妈侧面,用毛巾卷作为宝宝胸部的支撑物,高度与乳头下边缘平齐
宝宝可以平趴在妈妈侧面,用枕头或被子作为宝宝胸腹部的支撑物,高度与乳头平齐
乳房塑型 含乳方法
塑型的乳房类型
外观上不下垂的乳房,手感上紧致的乳房
塑型的手法方位
根据所选的姿势不同,塑形手势不同原则是手势。虎口正对宝宝嘴角 (或拇指食指与上下嘴唇平行)
塑型的乳房位置
乳房中断
3点1线
塑型的手法力度
温柔、适中,且乳房变形(像捏扁一个汉堡一样)
塑型的常见错误
挪动乳头靠近宝宝嘴巴,且把乳头塞进宝宝嘴巴
宝宝口腔评估方法
舌系带短的评估方法
舌系带短的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