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眼眶及其眼附属器
这是一篇关于眼眶及其眼附属器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眼外肌(横纹肌),泪器,结膜,眼睑,眼眶。图文并茂解释详细,教材文献参考于《眼科学基础》刘祖国第三版供眼视光学使用教材。
这是一篇关于总论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防治原则,寄生虫病流行的特点,影响寄生虫病流行的因素,寄生虫病流行的基本条件,寄生虫感染的特点,寄生虫对宿主的损害,宿主的分类,寄生虫分类,寄生虫生活史分类,共生关系分类,医学寄生虫学分类。
这是一篇关于眼的临床病理学基础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结膜疾病,眼睑疾病,先天性异常,病理学基础,眼科病理学基本概念。尤其着重突出了角膜疾病的相关重点。图文并茂解释详细,教材文献参考于《眼科学基础》刘祖国第三版供眼视光学使用教材。
这是一篇关于眼生化学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视网膜,玻璃体,晶状体,房水,巩膜,角膜,泪液。图文并茂解释详细,教材文献参考于《眼科学基础》刘祖国第三版供眼视光学使用教材。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眼眶及其眼附属器
眼眶
一对左右对称的四边棱锥形骨腔,与颅腔相通
眶壁由七块头骨组成,即颚骨、额骨、蝶骨、颧骨、筛骨、上颌骨和泪骨
有上、下、内、外四个壁,外侧壁较厚,内侧壁最薄
眶壁
眶上壁
薄而脆弱,其上为颅顶窝,眶上壁损伤时应高度怀疑合并脑损伤
眶内侧壁
极薄,筛窦的炎症易从此处扩散至眶内
眶下壁
当上颌窦的肿瘤或炎症通过此壁侵犯眶内时,可引起眼球突出或偏位
眶外侧壁
最坚硬的壁,但较其他三壁靠后,故该侧眼球暴露较多,视野较为开阔,受伤几率也较高
眼眶壁上重要的裂、孔和管道
眶上裂
通过眶上裂的血管和神经
神经记忆口诀: 一嗅二视三动四滑车,五叉六展七为面
第Ⅲ、IV、VI脑神经
第V脑神经第一支的3个分支,即泪腺神经、额神经及鼻睫神经
眼上静脉
脑膜中动脉的眶支
睫状神经的交感根及感觉根
眶下裂
眶上孔
视神经孔
通过视神经管与颅中窝交通
管内有视神经及其三层鞘膜、眼动脉以及交感神经分支分布
眼睑
解剖结构
上睑沟——双重睑——双眼皮
睑缘
睑裂
结膜囊的入口
内眦、外眦
泪湖(内眦三角形空隙)
泪阜(泪湖中的红色隆起)
半月皱襞(泪阜外侧淡红色新月形皱褶)
灰线
临床上手术区分眼睑前层和后层平面的重要标志
前层
包括皮肤和眼轮匝肌
后层
包括睑板和结膜
泪乳头⊇泪小点(泪小管的开口)
平视时,下睑与角膜下缘相切,上睑覆盖至角膜上缘2~3mm
组织结构
皮肤层
全身最薄的皮肤,厚度约为0.5mm
易形成皱褶
皮下组织层
皮下结缔组织特别疏松,很少含有脂肪
易水肿和皮下淤血
肌肉层
眼轮匝肌(横纹肌)
眼睑肌肉层主要成分
受面神经支配
司眼睑闭合
提上睑肌(横纹肌)
受动眼神经支配
司上睑提起
muller肌(平滑肌)
受交感神经的支配
司增大睑裂
纤维层
睑板
其内包埋许多睑板腺——全身最大的皮脂腺
眶隔
由睑板向眶缘延伸的一层薄而富有弹性的结缔组织膜
连接眶骨膜和睑板与眼睑形成隔障
睑结膜层
眼睑的腺体
皮肤腺体
睑板腺(Meibomian腺)
全身最大的皮脂腺
开口于睑缘厚唇,呈单行平行排列
上睑导管自上而下,下睑导管自下而上
Moll腺
变态汗腺
Zeis腺
睫毛毛囊周围变态皮脂腺
眼外肌(横纹肌)
组成
四直肌
上直肌
最长
下直肌
最短
外直肌
相对薄弱
内直肌
最肥厚
两斜肌
上斜肌
下斜肌
除下斜肌外,其余五条眼外肌和提上睑肌均起始于总腱环
总腱环位于眶尖,为致密结缔组织构成的纤维环
直肌内转(外直肌除外),斜肌外转; 上面内旋,下面外旋; 内外直肌内外转,上下直肌同斜肌反
泪器
分泌部
泪腺
位于眼眶的外上侧角(椭圆形分叶状物)
上部:眶部泪腺(较大)
下部:睑部泪腺(较小)
浆液腺,由腺小叶结构组成
泪腺主要负责反射性泪液的分泌(由于外界刺激自主神经反射性的泪液)
支配泪腺的副交感N可促使其分泌大量稀薄的泪液
交感N抑制泪液的分泌
副泪腺
负责基础泪液的分泌(不受外界刺激的影响,呈持续性分泌),以维持泪膜的形成,保持角膜和结膜囊表面的湿润
基础泪液可单独形成泪膜,所以当泪腺被大部分切除后,只要副泪腺功能正常依然足以维持角结膜的湿润
泪道(排出部)
泪小点
泪道起始部
富含弹力纤维,有括约作用
若泪小点位置异常或梗阻时,可引起泪溢
泪小管
为连接泪小点和泪囊的部分
泪总管
泪囊
位于泪囊窝内
鼻泪管
为泪囊的下方延伸部分,向下开口于下鼻道
泪道冲洗结果
1.泪道通畅:患者可感到冲洗液流到鼻腔或咽部
2.全部由注入泪点反流:一般为该泪小管阻塞
3.下泪点注入而从上泪点反流:一般为泪总管或鼻泪管阻塞
4.若有脓性分泌物排出:说明泪道内由化脓性炎症,如慢性泪囊炎、泪小管炎等
结膜
解剖学结构
薄而透明的黏膜
连接眼睑和眼球
结膜囊——以角膜为底的囊状空隙
滴眼药水要滴在结膜囊上,避免角膜损伤
睑结膜
结膜异物易存留于睑板下沟
睑板下沟是血管穿过睑板进入结膜的部位
结膜囊通过泪小点与泪道连续并与鼻腔相通,故结膜与鼻腔的疾患可以通过泪道相互传播及蔓延
球结膜
是结膜最薄和最透明部分,覆盖了眼球前1/3部巩膜外面的部分,可被推动
在角膜缘部,结膜、眼球筋膜及巩膜三者结合紧密
穹窿部结膜
最厚,也最松弛,皱襞较多→伸缩性较大
穹隆部结膜还含有Krause副泪腺,血管和淋巴组织非常丰富
组织学结构
结膜上皮层
由皮肤移行来的结膜上皮为无角化的复层鳞状上皮
睑缘部结膜向睑板部结膜移行的过程中,细胞层次逐渐减少,开始出现杯状细胞
由穹隆部至角膜缘,结膜中腺体逐渐减少,杯状细胞消失
结膜固有层
腺样层
该层极薄,在穹隆部发育最好
球结膜的腺样层很薄,睑缘处该层则缺如
使结膜富有弹性和韧性
腺体
包括大量粘液腺和副泪腺(Krause腺和Wolfring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