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文学概论思维导图
《文学概论》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必修课,主要内容和任务是向初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系统的介绍文学作为一个学科的专业知识体系,只是专业的概论,其中的理论问题只是点到为止,目的是先使学生对本专业的理论有个大致且系统的了解。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入门级教材。
编辑于2021-07-13 12:49:33文学理论
一、导论
文学是什么
1、“文学”可能的定义:
A、社会生活的反映(再现、模仿);
B、作家或诗人情感(精神、心灵、心理意识、灵魂)的表现(投射、展
现、);
C、具有特定结构的语言集合体;
文学理论的目的是什么
2、文学理论的目的?
不同的定义意味着对文学的不同理解和解释
文学理论的核心问题:文学是什么?什么是文学?什么不是文学?
文学理论的目的:理解和解释文学,为文学辩护
如何理解“一时代有一时代的文学” ?
一时代的文学理论总是面对此时代的文学困境尝试作出的解释与应答
文学与文学研究
3、文学与文学研究
“我们必须首先区别文学和文学研究。这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事情:文学是创造性
的,是一门艺术;而文学研究,如果称为科学不太确切的话,也应该说是一门知识或学问。”——韦勒克《文学理论》P1
创作经验对文学研究的影响:“文学创作的经验对于一个文学研究者来说固然是有用的,但他的职责毕竟与作者完全不同。研究者必须将他的文学经验转化成理智(intellectual)形式,并且只有将它同化成首尾一贯的合理的体系,他才能成为一种知识。”——同上
文学和什么相关
4、文学和什么相关
文学理论是什么
二、世界或曰社会、文化
俄国形式主义
韦勒克
何为文学?模仿论
柏拉图的诘难
柏拉图对诗(文学)的哪些观念?
①诗是什么,⽂学的本质——模仿
②模仿的对象——⾮本质的感觉世界
③诗的价值或意义——与理式(真理)隔着⼏层
④模仿,创造的⽅法——像⽤镜⼦照⼀样
柏拉图的结论:
平庸的诗歌使⼈乏味,因为它只展现表象⽽不揭示真理,只滋⻓听众的情感⽽不增进他 们的理智,诗⼈在创作时不能依靠⾃⼰的技巧或知识,⽽必须等候神赐的灵感和⾃⼰的 ⼼灵迷狂。
亚里士多德的维护
亚里士多德的辩护:
“诗人的职责不在于描述已发生的事,而在于描述可能发生的事,即按照可然率或必然率可能发生的事。历史家与诗人的差别不在于一用散文,一用‘韵文’;·······两者的差别在于一叙述已发生的事,一描述可能发生的事。因此,写诗这种活动比写历史更富于哲学意味,更被严肃的对待;因为诗所描述的事带有普遍性,历史则叙述个别的事。” ——《诗学·第九章》
模仿:镜子之喻:归纳概括本书中列举出的历史上曾出现的“镜子之喻”
P44-48“生活的摹本,习俗的镜子,真理的反映”
三、作者(创作理论)
自我的觉醒
探索⾃我——圣·奥古斯丁《忏悔录》
“认识你⾃⼰”,科恩《⾃我论——个⼈与个⼈意识》
为什么要表现(创作动力)
【古罗⻢】朗吉努斯——《论崇⾼》
【法】布瓦洛——《诗艺》
【英】华兹华斯——《抒情歌谣集》
【奥】弗洛伊德
【瑞⼠】荣格
【加】弗莱
表现理论
传统的表现论
古典主义
布瓦洛:诗人应有天赋,平常爱赋闲诗则不可认为是诗人。
朗吉努斯:《论崇高》,他对否定天赋的观点和否定技巧的观点同样持批评态度。在他看来,天赋是产生崇高风格的基础,技巧是保证实现天赋的条件,二者互相依存,缺一不可;只有庄严崇高的思想和强烈的激情,辅之以完美的技巧,才能产生伟大的作品
启蒙主义
席勒、莱辛
浪漫主义
华兹华斯: 诗人应该所具有的才能和品质
柯尔律治、济慈、雪莱、歌德
唯美主义
王尔德
现代的表现论
象征主义(消极浪漫主义)
瓦雷里
叶芝
艾略特
意象派诗论
庞德
休姆
直觉论与意识流
直觉论:柏格森
意识流:威廉·詹姆斯
精神分析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
动力:被压抑的“本能”
“人格结构说”
超我——遵循道德的原则
自我——遵循现实的原则
艺术创造是“本我”的外化,升华(作家遇到瓶颈,是因为本我的我无法宣泄)
弗洛伊德的革命性在于人类开始注视自身内心中深不可测的黑暗
本我——遵循快乐的原则
荣格
拉康
神话—原型批评理论
荣格
神话——原型批评理论
人格结构:意识——个人无意识——集体无意识
反对弗洛伊德的对性本能和童年创新经验过于强调
弗洛伊德注重个体经验,荣格注重的是种族的、集体的、历史的经验,这种经验具有遗传性
集体无意识:瑞士心理学家荣格的理论术语,指一种自从原始时代以来,人类世世代代的普遍心理积淀下来,‘沉淀’在每一个人的无意识深处的意识。这种无意识的内容不是个人的,而是集体的、普遍的,是历史在‘种族记忆’中的投影。
弗莱
文学原型:是一个象征,通常是一个意象,它常常在文学中出现,并可被辨认出作为一个人的整个文学经验的一个组成部分。
怎样表现(创作过程)
诗是强烈情感的⾃然流露。它起源于在平静中回忆起来的情感。诗⼈沉思这种情感直
到⼀种反应使平静逐渐消逝,就有⼀种与诗⼈所沉思的情感相似的情感逐渐发⽣,确实
存在于诗⼈的⼼中。”
——华兹华斯《抒情歌谣集·⼀⼋00年版序⾔》
四、作品(形式理论)
1、表现理论(第三讲):表现理论的出发点和归宿∶人(作者)
如从浪漫文论到象征主义诗论以及精神分析、神话-原型理论等都是以作者为中心的理论,关注的是"人"在世界中如何的问题。
2、形式理论的出发点和归宿∶作品(文本)
从俄国形式主义、符号学、新批评、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解构主义)等理论,关注的是作品(文本)如何构成的问题。
1、俄国形式主义
雅各布逊∶"文学性"问题
从文学语言入手
什克洛夫斯基∶"陌生化"原则
陌生化: 文学语言不同于其他表述形式的地方就在于,它以各种方式使普通语言‘变形’。在文学技巧的压力下,普通语言被强化、浓缩、扭曲、套叠、拖长、颠倒。 语言‘变得疏远’,由于这种疏远作用,使日常生活突然显得陌生了。
2、英美新批评
先驱∶艾略特、瑞恰兹
艾略特
(1)《传统与个人才能》
(2) "非个人化"理论
"诗不是放纵感情,而是逃避感情;不是表现个性,而是逃避个性"-一同上
■原因∶
A、文学家只有放在与前人的比较和对照中才
能得到客观的评价;
B、文学作品中最好的部分,即使是最个人的
部分也是前辈最足以使他们永垂不朽的地方;
C、诗和其他文学作品是表现情感的,这种感情只活在诗里,不存在于诗人的经历中,诗人所未经验的感情与他所熟悉的感情一样可供使用,他的任务是把寻常的感情化炼成诗,旨在表现实际感情根本没有的感觉。
■其余(2)(3)略
早期∶ 休姆和庞德
第二代∶燕卜逊、兰色姆
燕卜逊《朦胧的七种类型》
第三代∶韦勒克、维姆萨特
、韦勒克《文学理论》
4、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
文学研究的外部研究
"虽然"外在的"研究可以根据产生文学作品的社会背景和它的前身去解释文学,可是在大多数情况下,这样的研究就成了'因果式'的研究,只是从作品产生的原因去评价和诠释作品,终至于把它安全归结于它的起因(此即'起因谬说)。文学作品产生于某些条件下,没有人能否认适当认识这些条件有助于理解文学作品;这种研究法在作品释义上的价值,似乎是无可置疑的。但是,研究起因显然不可能解决对文学作品这一对象的描述、分析和评价等问题。起因与结果不能同日而语∶那些外在原因所产生的具体结果--即文学艺术作品-一往往是无法预料的。"--《文学理论》P65
因此,"我们接着要做的,就是衡量这些不同的因素的重要性,还要考察它们与我们称为文学的、或以文学为中心'的研究,是否相关,然后再从这一角度来批评这一系列研究方法的得失。"--同上,P67
文学研究的内部研究(或批评方法)
(1)文学观念∶ 有机整体观
工-S·艾略特∶
■ 文学整体和具体文学作品都是有机整体
■""现存的不朽作品联合起来形成一个完美的体系。由于新的(真正新的)艺术品加入到他们的行列中,这个完美体系就会发生一些修改。.…尽管修改是微乎其微的。于是每件艺术品和整个体系之间的关系、比例、价值便得到了重新的调整;这意味着旧事物和新事物之间取得了一致。"一-《传统与个人才能》
(2)批评方法∶细读(close reading)
(3)批评语汇
A、语境(上下文)与复义
■ B、悖论与反讽
■ C、隐喻、结构
■D、矛盾与张力
3、维姆萨特和比尔兹利
《意图谬误》
意图谬误:
英美新批评派维姆萨特和比尔兹利的一种观点。他们认为,“意图说”批评把作家的创作意图作为评判作品的主要依据,是一种把文学作品和文学作品的产生过程相混淆的“起源谬见”,它的结果是取消了作为批评对象的作品本身。
《感受谬误》
感受谬误
英美新批评派维姆萨特和比尔兹利的一种观点。他们认为,“感受说”批评是一种谬见,它将文学作品和文学作品的结果相混淆,是从文学的心理效果来推衍出批评标准,最终会导向批评的印象主义和相对主义。
作者和读者不可靠
3、结构主义
索绪尔∶ 语言和言语
犹如"象棋"的那套抽象的规则和惯例与真实世界中的每一局棋。语言也一样。语言的本质超出并支配着言语的每一种表现的本质。人的言语行为尽管千差万别,但都有共同的内在结构(语言)。
应用到文学上,文学的规则超越了每一部具体的文学作品。
因此,结构主义的目标∶ 从千差万别的文本中寻求文本的内在结构。
结构主义对"深度模式"追求与消解
深度模式
■ 柏拉图、黑格尔……
■西方学术、思维中的传统∶本质/现象的二元对立
■ 20世纪语言论转向之后,深度模式的建构遭到冷落,结构主义从事物的个别因素出发,努力建构出统合别因素的整体的质,再由它来考察个别因素的特征,从方法上看,是有"深度模式"的追求的,和语言论的转向有些背离,但是它并不规定统一的模式,仅仅是为说明具体问题而存在,所以又与语言论转向后的深度模式消解趋势相吻合。
主体性的消解
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
弗莱德·R·多迈尔 《主体性的黄昏》…
语言、文学的内在结构说,昭示了这样的可能性,不是人在说语言,在写文学作品,而是语言、文学通过人在说话;自文艺复兴以来,那个取代神的,具有完全自主意识的主体神话被打破了,人类进入了一个所谓"主体性的黄昏"(多迈尔)的阶段。
法国代表人物∶
前四子∶
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主义人类学家
雅克·拉康∶ 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学家
路易·阿尔都塞∶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家
米歇尔·福柯∶ 历史哲学家
主要活跃地∶法国
后四子∶
罗兰·巴特∶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文论家
托多洛夫∶结构主义符号学家、叙事理论
热奈特∶结构主义叙事学家
格雷马斯∶结构主义语义学家、符号学家
结构主义叙事学
结构主义文论特征
一、寻求批评的恒定模式
【俄】普洛普、托多洛夫、格雷马斯
■ 二、强调文学研究的整体观
文学是整体,文学系统和外部文化系统的关联。
它要求将语段的细读与整体的作品、文学、文化背景结合起来
《哈姆雷特》中哈姆雷特和雷欧提斯争着跳入安葬奥菲利娅的墓穴,两人由此争执导致了决斗,酿成悲剧结局。
■ 三、追踪文学的深层结构
例如斯特劳斯解读俄狄浦斯神话
11、二项对立的分析方法
四、在文学符号学和叙事学上有深入研究。
殉葬遗风
4、后结构主义(解构主义)
(1)理论背景
■直接原因;
60年代,二战结束十几年后的西方社会
1968年法国"五月风暴"
1968年捷克"布拉格之春"
冷冰冰的结构主义
对结构主义的不满、失望、否定和反叛;
从颠覆资产阶级政权结构转向颠覆语言结构
哲学和文化的原因∶
反思"现代性"
"解中心"
自尼采提出"上帝死了"重估一切价值"以来的否定理性、怀疑真理、颠覆固有秩序的思潮。
反权威、反成规、反理性、反传统
发展历程
从法国到美国
■法∶雅克∶德里达;罗兰·巴特(巴尔特)
■美国∶耶鲁四人帮
■保尔·德·曼
■哈罗德·布鲁姆
■希利斯∶米勒
■杰弗里·哈特曼
(3)简述
A、德里达的解构
"文字学"
是一门关于"字符"的"科学",即不考虑具体语言或文字系统,只针对文字和书写符号的形状所进行的研究。"白纸黑字学"文字兼有表情达意功能和白纸黑字性质的反表情达意功能。
"假定科学的概念是诞生在文字的时代;假定文字不光是科学的一种辅助手段,而是它的对象,是它的客观性的先决条件;假定历史和全部知识都取决于文字的可能性,那么文字学毫无疑问便将是关系到科学本身有无可能的科学。
"传统语言学刻意用口说的话即言语来压制书写的话即文字,从而阻碍了文字作为一门科学的建构。因而,肃清言语加诸文字之上的阴影,就成为了解构主义的当务之急。
(言语/文字)
■言语对文字(书写)的压抑
古希腊以来的传统∶
柏拉图∶文字只是小孩子的发明,断难同言语这成人的智慧抗衡;
亚里斯多德∶ 口说的话说内心经验的表征,书写的话是口说的话的表征;
西方思想中,认为表达真理要自然而然,声音是最接近所指即思想或事件的媒介,而书写的符号则只是声音的派生物。
德里达要解构这种重言语、轻文字的立场。
"逻各斯中心主义"、
德里达称西方自柏拉图以来以声音、言语来直接沟通思想而贬抑书写文字的传统为"逻各斯中心主文"。也就是"语音中心主义"。
Logos:存在、本质、本原、真理、绝对等⼀切能指最终所指向的“超验所指”,也是全部思想和语⾔系统的基础所在。
柏拉图的“理式”、基督教的“上帝的大智慧”等等。逻各斯中心主义坚信,有一种存在于语言之外的宇宙精神,生生不息地支配着自然和社会的进程。
意义/语言(文字)
■ 意义对语言的压抑
文字是媒介的媒介
类似于中国"意、言、书"的等级秩序
"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易传》)
西方传统中,文字还被区分为"好的"和"坏的"文字,前者是那些写在灵魂(真理…)中的文字,后者则是堕落的、词不达意的尤其是文学的文字。
哲学/文学 二元对立
■哲学对文学的压抑
哲学与文学的古老争执
"传统哲学的一个二元对立中,我们所见到的唯有一种鲜明的等级关系,绝无两个对立项的和平共处,其中—项在逻辑、价值等等方面统治着另一项,高居发号施令的地位"。
要颠覆传统哲学,就必须"解构这个二元对立",其策略"便是在一个特定的时机,将这一等级秩序颠倒过来。"
类似的对立项
理性/感性
■真理/谬误自然/文化
■ 言语/文字
■ 灵魂/肉体
■精神/物质(物质/精神)
■所指/能指
■内容/形式
■ 物/词
■男性/女性
B、罗兰·巴特
能指与所指的分裂
语言中的每一所指的位置都可能被其他能指取代过,能指与所指涉的与其说是一个概念(所指),不如说是另一些能指群,能指的意指活动还未到达其所指前就转向了其他能指,能指因而只能在所指的岩层表面"自由漂移"。
任何语词单独存在时不可能有任何意指活动,当它真正成为词语时,四周已有一个由无数语词构成的无形"词典";同样,任何文本真正成为文本时,四周已是一片无形的文本海洋,每一文本都从中提取已被写过、读过的段落、片段或语词,从来不存在"原初"的文本,每个文本都是由其他文本的碎片编织而成;
文本的这种"复数"的特点导致文本意义的不断游移、播撒、流传、扩散、转换和增值,文本本身只是开放的无穷无尽的象征活动,任何意义只是这一活动过程中即时的、迅速生成又迅速消失的东西这是对结构主义"作品"稳定而坚固的理念的有力消解。
C、耶鲁"四人帮"
德·曼∶ 修辞学阅读理论
■布鲁姆∶"影响即误读"
■米勒∶ 解构批评
■ 哈特曼∶解构批评
文学解构主义∶
乔纳森·卡勒《论解构∶结构主义之后的理论与批评》
■"解构"对我们意味着什么?
有什么意义?
■学生思考讨论
■启发∶
警惕∶
■形式理论注重文学研究的共时研究
五、读者(阅读理论)
接受理论
文学现象学
现象学哲学鼻祖∶胡塞尔(1859-1938)
意向性建构"
波]英伽登:⽂学既不是物理主义所说的⼀堆印刷符号的复合,也不是⼼理主义所谓的作者或读者的⼼理体验的结果,更不是诸如数学、⼏何现象的理念的客体,⽂学是作者创造的没有现实对应物的意向性客体。 对现象学来说,没有传统的⼆元对⽴⼜截然不同的主体和客体,只有意向性建构的主体和客体。
1、意向性:意向性的四种因素∶
(1)自我,意向活动的主体;
(2)对象,意向活动的客体;
(3)意向方式;
(4)意向内容。
例∶我厌倦了老师讲文学理论
"我"——意向活动的主体
"老师"——意向活动的客体和对象
"厌倦"——意向活动的方式
"讲文学理论"——-意向对象的活动内容或意向内容
文学是"纯粹意向性客体“
回到事物中去
文学阐释学(解释学)
⼀般解释学
【德】神学家施莱尔马赫(1768-1834)∶"哪里有误解,哪里就有解释学"。解释圣经,文献学
【德】狄尔泰(1883-1911)∶历史哲学,生命哲学 体验、直觉到理解文化和历史,即生命
现代解释学
海德格尔——“理解”是“此在”(⼈的存在)在世的基本⽅法
伽达默尔——“理解”不是⽅法论解释学所说的那种类似于科学认识的⽅法,⽽是真理发⽣的⽅式。
阐释学/解释学的核⼼问题:理解和解释意味着什么?
阐释是日常生活的一个普遍现象。一个事件、一个文本、一个手势或者一部古代典籍都可能需要阐释。通常,阐释就是消除歧义,达成理解。但是现代阐释学已经把阐释上升到了具有本体意义而不仅仅是方法的高度。
现代阐释学已经把阐释上升到了具有本体意义⽽不仅仅是⽅法的⾼度。
阐释学的发展:
早期:还原作品的原意是阐释的根本⽬标。
⽂艺复兴以来:施莱尔⻢赫追问:“有效解释的普遍条件是什么?”
他认为:阐释者必须进⼊被阐释⽂本的作者的⼼境,这样才能复原当初作者的表达意图。
狄尔泰致⼒于“精神科学”。
他认为:⼈⽂科学要⽤“理解”代替⾃然科学的因果解说。这种阐释⽆法与阐释者的经验分离。
接受美学
读者反应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