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经济学通识(第二版)》总结
这是一个关于《经济学通识(第二版)》总结的思维导图。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全面覆盖经济学基本原理与核心概念。
编辑于2024-08-22 15:54:50这是一个关于《AI自媒体写作超简单》总结的思维导图,《AI自媒体写作超简单》是一本兼具理论指导与实战技巧的实用书籍,对于想要提升自媒体写作效率与质量的创作者来说,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
这是一个关于《半小时漫画中国地理4:丝绸之路篇》总结(Kimi错别字检测修正版)的思维导图,是一本以漫画形式讲解中国西北五省地理知识的科普读物,兼具趣味性与知识性,适合中小学生地理启蒙。
这是一个关于《半小时漫画中国地理1-3》知识汇总:长江流域各个省份的地理(Kimi错别字检测修正版)的思维导图,以幽默漫画形式呈现长江流域地理知识,将各省份特色转化为生动角色与故事,涵盖自然景观、人文风情与区域发展亮点。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这是一个关于《AI自媒体写作超简单》总结的思维导图,《AI自媒体写作超简单》是一本兼具理论指导与实战技巧的实用书籍,对于想要提升自媒体写作效率与质量的创作者来说,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
这是一个关于《半小时漫画中国地理4:丝绸之路篇》总结(Kimi错别字检测修正版)的思维导图,是一本以漫画形式讲解中国西北五省地理知识的科普读物,兼具趣味性与知识性,适合中小学生地理启蒙。
这是一个关于《半小时漫画中国地理1-3》知识汇总:长江流域各个省份的地理(Kimi错别字检测修正版)的思维导图,以幽默漫画形式呈现长江流域地理知识,将各省份特色转化为生动角色与故事,涵盖自然景观、人文风情与区域发展亮点。
《经济学通识(第二版)》总结
序言
人类至少面临四项普遍约束
东西不够:需求定律:稀缺:资源不足、欲望无限
生命有限:利息理论:早一点消费总比晚一点好:由于未来总是不确定的,所以不乐意延迟消费;不确定性越大,真实利息就越高
互相依赖:制度理论:合约安排、组织结构、防范行为
需要协调:宏观理论:依靠合理而可靠的参照系
第一章 东西不够
第一节 管制的愿望与结果
1、道路不是公用品,而是私用品
公用品:一个人用不影响其他人用的物品
私用品:一个人用了别人就不能用的物品
2、按价高者得原则筛选出来的不是贫富,而是需求的大小
富人也有不肯出价的时候
穷人也有很肯出价的时候
3、北京的道路不是“到处始终”拥堵,而是“某时某地”拥堵
治堵的办法没有比“按时按段收费”更精准了
4、只要客运班次不增加,只要供求关系不改变,那么无论票价高低,乘客所需支付的“总成本”是不变的。只是“总成本的组合”发生了变化
火车票的面值提价不足,于是,其他形式的成本便增加了
乘客为了得到火车票,除了要向铁路部门支付“未充分提价”的票价外,还要向黄牛党支付额外的“佣金”,并承担“反复周旋、讨价还价、鉴别真伪、受骗上当”的成本
5、只有“价高者得”的竞争规则,才能减少浪费和刺激生产,从而创造更多有价值的商品和服务
6、任何商品,因为人们的需求没有止境,所以只要价格过低,就会出现短缺
消除短缺的唯一办法,就是把价格提高
7、征税从不压低商品的价格。相反,征税必然引发三个事与愿违的结果
挫伤供应商的积极性,使本来就稀缺的商品进一步减少供应
商品供给减少,会使商品进一步提价,增加消费者负担
政府平添一个“揩油”的借口,因为不论法律如何规定,税赋实际上都是由买卖双方共同向政府支付的
8、商品之所以具有“投资需求”,始终是由于它可以满足“使用需求”,而不仅仅是由于它可以转手
要是没有“使用需求”的支持,光靠转手不可能赚钱
但只要存在“使用需求”,则无论怎样打击转手,也不可能缓解“使用需求”
9、北京的房价会涨
负面原因
供应跟不上,包括土地、建筑面积、空置房流转等环节上的障碍
正面原因
北京增值
增加收入
物业升值
第二节价格与市场
1、富者先得、富者多用
2、认钱不认人,非人格化的金钱,取代了人格化的其他特征,以最少的障碍来追求金钱面前人人平等
3、市场经济已经最大程度地减少了歧视
4、只有当歧视者愿意放弃一定的利益,例如收入、利润、工资或者享受,以便满足他个人的偏好时,才是歧视
5、同工同酬法伤害了它声称要保护的群体,这些群体的整体处境必定变得更糟
6、会计课里教的是“成本决定售价、售价影响供求”,经济学的逻辑相反是“供求决定售价,售价决定成本”
7、商品的价格,总是由消费者之间的竞争决定的,而与商品的提供商(如造物主)是否要收费无关
第三节贸易与互惠
1、经济改革如果不定下“事前规则”,而靠“酌情处理”来推进,就必然阻力重重,越改越难,越改越慢
2、如果每个国家都集中精力生产其相对成本比较低的产品,然后与别国进行贸易,那么所有这些国家的生活就都会比各自自力更生时好得多
3、任何自愿的交易背后,几乎总是能够找到一些不同程度受损害的人
4、倾销最常见的原因:为了减少损失。低成本、大规模、高效率,也就是竞争力的提高
第四节 反垄断的罪与罚
1、微软本来愿意以“很低”的价格卖出,而用户本来愿意以“很高”的价格买入,而“最低价”与“最高价”的差距,就是微软创造的“全部利益”
2、对软件用户实行“价格歧视”,三种办法
对不同版本暗中打折
对批发打折
对硬件捆绑打折
3、垄断者的行为,其实往往对消费者和社会有极大的好处。政府或跨国组织要惩罚对社会有益的垄断者,结果显然会损害消费者的利益
4、反垄断在众多的成因中,我们只反对一种成因,那就是“人为准入障碍”,即只反对通过行政手段设置的行业壁垒
第二章 生命有限
第一节 利率的原理和应用
1、耐用品的现值建立在人们对未来的主观估计上,主观估计发生变化,耐用品的现值就发生变化
不是“事物的发展变化”影响了价格的变动,而是“人们对事物发展变化的认识的变化”决定了价格的变动
不是“事物发展是没有规律的”,而是“认识的变化是没有规律的”
2、由于不耐,也就是急躁,人们总想早点享受,于是出现了“现货”与“期货”的交换;也正是由于不耐,离今天越远的“期货”,其价值就越低
3、只有不耐增加,才会提高利率。不耐增加,意味着社会上更多人需要“现货”,更少人愿意接受“期货”
4、使用期越长的物品,由于利率升高而产生的贬值就越严重,这是因为该物品大部分价值都分布在未来,而不是集中在现在
5、“低碳”已经变成个人和团体牟利的工具,变成竞争的企业之间提高对方生产成本的理由,变成国家与国家之间政治较量的筹码,连学术都容易沦为政治的工具
第二节 保险的机制与实践
1、保险公司的职能,灾难预报
准确评估风险的或然率
对投保者提出合理的行为约束
分摊个别投保者遭遇的损失
2、家庭是一种保险机制。父母为了降低风险,家庭成员倾向于互相关心、互相监督
3、保险机制的实质
株连:意外造成的损失,将“株连”所有参加同种保险的投保人
规范行为:法律严格规定司机必须事先购买足够保险;而司机一旦违反交通规则,他要交纳的保费必定大增
4、中国医疗保险改革的四大特点是
独家
强制性
提前付款
指定消费
5、四种效率递减的花钱模式
花自己的钱替自己办事
花自己的钱替别人办事
花别人的钱替自己办事
花别人的钱替别人办事
第三章 互相依赖
第一节 信息不对称与市场的应对
1、需求
特定需求有限
馒头
药物手术
抽象需求无限
食欲、营养、美味
医疗服务
增强体能
减少痛苦
延长寿命
2、挂号费受到严格的价格管制,挂号费严重偏低,这是诱使医生通过搭售来弥补收入的主因
3、滥用抗生素,会提高病人的抗药性,为病人未来的治疗埋下隐患。然而,医生为了显示药到病除的本领,有不惜滥用抗生素的倾向
4、优质
把同类产品之间的“差异控制到多小”
不是“质量”越高越好,也不是“价格”越低越好,而是“性价比”越高越好
5、信息不对称
卖方可以控制产品的质量
要么提供高质产品以求高价
要么提供低质产品以求低价
买方无法确知卖方究竟提交哪种产品,所以只愿出一个中间价
卖方见只能赚取中间价,便拒绝提交高质产品,而只提交低质产品
买方于是进一步将出价压低……买卖双方经过多次博弈,以无法成交、双输离场告终
第二节 劳动力的权利与福利
1、失业的原因,是市场对劳动力的需求发生了改变。原来有需要的一些工种,后来不需要了,找不到买家了,这才是失业的原因
2、是“过去的决策”造成了损失,所以现在才会裁员。“现在的裁员”,只是在矫正“过去的决策”。如果现在不准裁员,那么损失就会更大
3、“供求”先决定最终产品的“价格”,而最终产品的“价格”再决定原材料的“成本”
4、一旦提高法定最低工资,成本就会大增,竞争力就会削弱
5、无论是资本家的动机,还是慈善家的良心,都既不能影响劳动力的供求关系,也不能影响劳动力买卖的成交水平
6、人人都想争取福利,但这主要是由生产条件和劳动力市场条件决定的
7、竞争从来是在需求者和需求者之间展开的,或在供应者和供应者之间展开的。需求者和供应者之间不存在竞争
8、罢工的经济后果,是虽然罢工者的工资提高了,但生产力较弱故要价本来就较低的工人,却被赶出了就业大军,其收入从较低变成了零
9、越是容易受剥削的工人,就越是应该期盼唯利是图的雇主,因为这些雇主之间对容易受剥削的工人的争夺,恰恰会使得所谓的剥削趋于消失
第三节 收入与公平
1、不论是悬壶济世的医生,还是传道解惑的教师,或是审批项目的官员,其享有的收入都不是由其贪婪程度决定的,而是由社会对其掌握的人力资本或权力资本的需求决定的
以行政手段来限制他们的收入,比如压低挂号费,减少学杂费,或打击贪污腐化行为,都不能削弱他们获取更高收入的能力,而只会诱发更多不正常的现象,包括医生收取红包、教师增开补习班或官员增加管制寻租等
要真正调节医生、教师和官员的收入,只能增加医生和教师的供给,并削弱官员的权力,此外别无他法
2、目前各种基尼指数的计算方法,都是以人群的“即时收入”为基准的。但事实上,收入的差异应该从“终身收入”的基准去考察
3、光看基尼系数,谁也不知道背后发生了什么,更谈不上判断那是“好事”还是“坏事”
很多人只看数据,却不去分辨背后发生的错综复杂的情况
4、从经济分析的角度看,“赢者通吃”现象的根源,在于竞争者们提供的服务是“共用品”(音乐表演等艺术市场上)
共用品:可以让许多人共同享受,而不会互相排斥的“物品”(包括服务)
凡是提供“共用品”的行业,其内部的收入分配往往严重不均
5、昨天的“结果”影响今天的“机会”,今天的“机会”又影响明天的“结果”,这样环环相扣,不能分辨“结果平等”和“机会平等”
第四章 需要协调
第一节 汇率与通胀
1、汇率形成的机制
汇率专家认为
汇率由四个因素决定
购买力平价
各国的通货膨胀
国际贸易平衡
金融投机
每个国家的政府,还有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都会定期发布各种经济数据,我们是根据这些数据确定汇率
其实汇率是由
甲国人民对乙国资源的需求,以及乙国人民对甲国资源的需求共同决定的
如果一国人民对另一国资源完全没有需求,那么两国就不存在汇率
如果甲国人民对乙国资源的需求增加,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甲国的货币就会相对乙国货币贬值
2、需求和升值
过去美元强,对其他货币升值,是因为其他国家对“美国制造”的商品需求大
今天人民币强,对美元升值,也是世界人民对“中国制造”的商品需求大
3、因为劳动力低廉,产品质量上升,我们卖给外国人的东西多了,同时也就提高了我们购买外国货物的能力
4、稳住了汇率,引入了通胀
过去要用8块人民币才能换人家1美元,现在人家很需要人民币,所以给他6块人民币,他就愿意把他那1块美元给我们了,这就是人民币升值。但我们坚持不升。那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不行不行,给你6块人民币不行,一定要给你8块!
当1美元只值6块人民币的时候,你非要给人家8块不可,那么你就是在送价值2块的礼了;既然多买多送,那么美元就会源源不断流入中国。这些美元可能是以前存的,也可能是新近印的。中国的外汇储备直线上升,部分原因是这样造成的。来者不拒,结果是稳住了汇率,也引入了通胀
汇率波动对做国际贸易的人不利,物价波动对靠存款过日子的人不利
5、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外国人对中国的物质和人力资源的需求大增,于是增加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6、三种汇率政策
管制汇率:一国通过强行控制进出口商品量和外币兑换量,把本国货币的币值,硬性维持在某个先定的价位上
自主汇率:一国的货币当局只盯着本国的物价水平,以维持物价稳定为原则来控制货币流通量,而让本国货币与外币的兑换率自由浮动
联系汇率:本国货币与某国外币按固定汇率进行兑换。好处是央行放弃发钞权,坏处是会被动引入通胀或通缩,其实质是在使用美元
7、人民币升值与通货膨胀之间的替代关系
币值稳定
人民币的物价水平稳定,实质是人民币与一揽子物品挂钩
人民币兑美元(或其他外币)的汇率水平稳定,实质是实行“联系汇率”
贬自己的货币,易如反掌,但物价飞涨,会使农民的生活大打折扣;而不能从外国人那里换回等值的商品,更是在逼本国人替外国人做免费劳动
第二节 中国经济改革的逻辑和命题
1、资产究竟归谁所有,不能只看文字上的规定,而必须考察其“使用权”“收入支配权”“转让权”
2、股份公司的股东可以随时行使“转让权”把股票卖掉
3、只有享有“转让权”的物主,才会关心资源的长远价值
4、增加收入
普通人增加收入
挣钱
借钱
卖家当
抢钱抢物
政府增加收入
挣钱
借钱
卖家当
征税
印钱
5、庞氏骗局就是靠投资者或后继投资者的钱来还钱,而不是靠实际盈利来还钱的运作
6、衡量经济发展的指标有很多
有一揽子的实物指标,如水泥、钢铁、大米、小麦有多少等
综合的指标,最典型的是“国民收入”,指最终商品和服务的产出总量
第三节 民主与自由
1、乘客在春运繁忙期间的“全部乘车成本”,是由运输服务的“供应”和“需求”共同决定的,所以无论怎样人为干预票价,乘客要承担的“全部成本”都丝毫不会改变
2、人的思想五花八门,而人的行动却大同小异
因为前者不承受代价,后者承受代价
3、孝心,它需要我们对父母不断付出时间、金钱、精力去维护。唯有廉价的,所谓的爱国主义情操,无须付出成本,只要发泄式叫几句就足以满足我们那颇为虚伪的爱国主义情怀
4、人们在公共领域作选择,则由于既不需要付出足够的代价,也完全无力影响公共政策的选择,所以会理性地把“放纵情绪和标榜自我”作为他们在公共生活中的主要追求
5、权利与福利不仅不同,而且往往是对立的,呈此消彼长之势;而只有保持两者的均衡,才能维持社会的长治久安
第五章 经济学随想
第一节 经济学的态度和观念
1、满足自己的同情心,也是自私的一种表现
2、慈善自动制造贫困:人是会对政策和制度做自适应的。只要慈善体系对穷人给予无条件的捐助,那么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自愿变成接受捐助的穷人
3、经济学者能观察到的,永远是且只是两点
企业家必须造福他人,造福他人才能挣钱
企业家必须挣钱,挣钱才能生存
4、只要收益大于成本,那么不论使用哪种资源,都不是浪费、滥用、糟蹋、污染
喝水不是“浪费”水,因为健康更重要
穿皮鞋不算“糟蹋”牛皮,因为双脚舒适更有价值
乘飞机去参加朋友的婚礼,也可能不算“滥用”石油,因为维系某些友情比保存原油更有意义
不分青红皂白地节制用水、爱护动物或弃用石油,那才叫得不偿失,那才是对健康、舒适、友谊的浪费、滥用、糟蹋、污染
5、今天人们对空气质量的不满,乃至对食物安全和商品品质的挑剔,其实都是生活标准日益提高造成的
经济发展和现代生活极大地改善了人类自身的生活环境,而不是相反
6、大部分人都在思想和言论上偏向自然,而在行动和选择上偏向人类,所以都是环保思想家和经济实干家
第二节 经济学的误用和纠正
1、政治经济学中的“价值”,经济学中的“个人估值”。任何违反市场需求而作出的硬性投资,都不应算作对总“个人估值”的贡献
2、在危机发生时,为了防备不测,对物资的需求增加和由交通受阻导致的销售成本增加,都推动了物价
3、歪曲价格只能误导和欺骗公众,并导致“需求者浪费”和“供应者囤积”的恶劣后果。要稳定人心,只能靠充足供给
第三节 经济学巨匠的成就和纪念
1、选择意味着歧视,歧视意味着选择
一个“认钱”的社会,会增加具有不同个性特征的人之间的平等
一个“认人”的社会,基于个性特征(如肤色、性别、信仰、行政级别等)的歧视就势必更加严重
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使得那些不受欢迎的人——性格怪诞、笃信异教、坚持己见或有各种污点和前科的人——更容易生存下来,而这才增进了自由
2、任何歧视行为,都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歧视别人的人,他自己也要承担代价
越是唯利是图的雇主,由于他要追求金钱收入的最大化,那么他对雇员的歧视就越少
3、只要有人群,就存在对事物的不同估值,就会出现交易
4、只要有选择,就必然有机会成本
5、只要存在时间,就存在耐用品,就会刺激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