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学数学会上瘾》总结
这是一个关于《学数学会上瘾》总结的思维导图。从基础概念到高阶应用,揭示数学之美与魅力,通过趣味案例与逻辑推理,激发对数学的无尽好奇与热爱。
编辑于2024-08-22 16:02:38这是一个关于《AI自媒体写作超简单》总结的思维导图,《AI自媒体写作超简单》是一本兼具理论指导与实战技巧的实用书籍,对于想要提升自媒体写作效率与质量的创作者来说,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
这是一个关于《半小时漫画中国地理4:丝绸之路篇》总结(Kimi错别字检测修正版)的思维导图,是一本以漫画形式讲解中国西北五省地理知识的科普读物,兼具趣味性与知识性,适合中小学生地理启蒙。
这是一个关于《半小时漫画中国地理1-3》知识汇总:长江流域各个省份的地理(Kimi错别字检测修正版)的思维导图,以幽默漫画形式呈现长江流域地理知识,将各省份特色转化为生动角色与故事,涵盖自然景观、人文风情与区域发展亮点。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这是一个关于《AI自媒体写作超简单》总结的思维导图,《AI自媒体写作超简单》是一本兼具理论指导与实战技巧的实用书籍,对于想要提升自媒体写作效率与质量的创作者来说,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
这是一个关于《半小时漫画中国地理4:丝绸之路篇》总结(Kimi错别字检测修正版)的思维导图,是一本以漫画形式讲解中国西北五省地理知识的科普读物,兼具趣味性与知识性,适合中小学生地理启蒙。
这是一个关于《半小时漫画中国地理1-3》知识汇总:长江流域各个省份的地理(Kimi错别字检测修正版)的思维导图,以幽默漫画形式呈现长江流域地理知识,将各省份特色转化为生动角色与故事,涵盖自然景观、人文风情与区域发展亮点。
《学数学会上瘾》总结
第一章 万物皆随机
中文是最有效率的语言吗
1、影响信息熵的因素
符号的多少
符号的频率分布
2、汉字系统有点儿像有几千个字母的拼写系统,所以汉字中单个字的信息熵会比英文字母高
3、符号频率越均匀,连续多个符号之间的关联性越小,也就是每个符号都很关键,不能丢,所以单个符号信息量大
符号出现的关联越大,则有些符号就可以省略,说明这些符号提供的信息量少。
比如,英语里,很多单词拼写中的字母组合经常是一起出现的,例如“ing”“tion”等。在即使丢掉一个字母或出现次序错误,通常也不妨碍阅读
4、英文单词的组合虽然多,但一句话前后的关联太多,所以单词的信息熵更低
5、数学论文的单位字符信息熵远大于其他类型的文章,这也是数学论文那么难懂的原因。数学家能用公式,就不用文字
6、不同语言在单位时间内的信息输出量是接近的
同样一本小说,中文版肯定比英文版薄
但如果抄写一遍,因为中文笔画多,中文会抄得比较慢,所以最终抄写时间可能差不多
7、总体所需击打键盘次数接近:平均输入同一篇文章的中文版、英文版所需要的打字次数(均使用最佳的带联想功能的输入法)差不多一样
8、中文没法改成拼音文字,写出来完全没法读,同音字太多
9、物理中的“熵”,系统的“混乱”程度
越混乱,熵值越大
越有序,熵值越低
10、中文的上下文关联度低,单个汉字信息量大
上下文关联度高,符号系统“有序”
上下文关联度小,符号系统“无序”
11、压缩软件的工作原理,就是去除文本中的冗余信息,用接近最优的编码方式,对文件重新编码的过程
12、不同语言在语音上的输出效率是接近的,有些语言听上去啰唆,但语速能够加快(如日语)。有些语言听上去简洁,但语速不得不慢(如普通话)
“三人成虎”能用数学解释吗
1、“条件概率”,即一件事情发生时,另一件事情发生的概率
相关性:一些事件的发生往往会伴随另一个事件的更高或更低概率的发生
取值范围从-1到+1
相关系数为-1,即彻底的“负相关”:一件事发生,另一件事必不发生
相关系数为+1,即彻底的“正相关”:一件事发生,另一件事必发生
相关系数为0,表明两件事无关:一件事的发生,完全不影响另一件事发生的概率
2、如果一件事能成为另一件事的证据,则这个证据越罕见,说明这个证据越有效,另一个事件越可能为真实
“乱打”键盘得到数字是随机数吗
1、投掷硬币产生的序列看上去是随机的,但是正如很多文章里说的,如果硬币投掷出去以后,所有的物理参数都能知道,比如初速度,角度,空气阻力,湿度,硬币密度、形状等所有与硬币落下后相关的参数都可知,并且有一台计算速度极快的计算机,可以根据那些参数计算出硬币掉落桌面后哪一面向上,那么掷硬币结果不算随机数
2、关于真正的随机数,自然界中有没有“真”随机现象等问题,至今仍是既有争议
在“确定”中产生“不确定”
1、伪随机数生成算法:能随机生成1位二进位,以50%的概率生成“0”或者“1”
2、计算机内部信息是用二进位存储的:如果一个计算机内部浮点数是小数点后32位,那就可以批量产生32位的随机二进位,作为一种随机数“资源”,供用户使用
3、目前计算机所执行的程序都是确定性的,按事先输入的指令运行
4、用量子的随机性产生的随机数,应该是最为安全和接近“真”随机数的随机数
第二章 隐秘而伟大的数字
三维世界中的“和谐”比例
1、黄金分割比
Ф=(√5-1)/2
近似值为0.618
2、白银分割比
δS=√2
近似之为1.414
为什么数轴是连续的
一般定义一个概念,需要用肯定句式,而不会说“×××就是不是×××的那些东西”
用否定句式的缺点是概念界定不清
无理数与无理数还不一样
数系扩展结构图,从里到外依次是自然数、整数、有理数、实数、复数
第三章 你也能攀登数学界的“珠穆朗玛峰”
形形色色的质数
1、在微积分中,当给定一个函数时,求其导函数,好像毫无困难,只要根据函数的链式求导规则,必然能写出导函数结果
2、但是给定一个函数,求其原函数,就没有一个确切的求解步骤,需要很多技巧,而有些函数没有一个可以写出来的原函数形式,术语称为没有“解析解”
如何鉴定一个数为质数
关联证人
两个证人互相认识或有某种共同的利益
关联证人的证词会具有相同的倾向性,他们同时做伪证的可能性比较高,所以要比互不相关的证人证词效力差
法庭需要审慎考虑关联证人的证词
质数的邻居住多远
1、如果A命题成立,可以推出B命题,而B命题成立,不能推出A命题,则称:A命题比B命题强,B命题比A命题弱
2、从三角形余弦定理可以推出勾股定理;从勾股定理推不出余弦定理
余弦定理比勾股定理“强”
证明比较“强”的命题肯定比证明“弱”的更难一点,因为证明“强”的命题,就等于证明了“弱”的命题
第四章 绕不过的对称问题
正多面体上的“环球旅行”和正十二面体上的一条特殊路径
1、人类自古以来就对有高度对称性的事物着迷,正多面体就是其中之一
古希腊人知道存在5种正多面体
正四面体
正方体
正八面体
正十二面体
正二十面体
2、测地线:空间中两点间的局部最短路径
局部最短:把这条线“稍微”移动一点,长度就会变长
当一条测地线到达某个顶点时,怎样继续前进算作“直线”变得不确定了
三人行,必有排列组合题
1、有些三元系有更强的性质,即可以把分组结果分成数量相等的若干组,而且每组中的元素并集恰好是全体元素
“15”是除“3”和“9”这两种比较平凡的情况外,第一个满足施泰纳三元系条件,且满足这种继续分解条件的数字
2、柯克曼女生散步问题
“出乎意料”:它表面上是一道平平无奇的排列组合题,但深入挖掘下去内容博大精深,完全出人意料
“别有洞天”:这个问题牵涉的面很广,比如欧拉方、矩阵、仿射几何、数域、群等
第五章 人工智能怎么丢骰子
数学家的纸上计算机
1、如果能把数学命题的证明过程变成一种有规律可循的符号游戏,就可以让计算机去全权处理,数学家就都下岗了
2、图灵机不是一种机器,它是完全用合法的数学语言定义出的数学概念。之所以说它是一种机器,是为了方便人们理解
3、图灵机的设计目标并不是提高计算效率,而是对计算过程的抽象和简化
八维空间好砌墙
用砖砌墙时,有个基本规范是,总是让某层砖的左右两边与上下层砖的中间对齐,而不是边与边对齐。如果有人把墙砌成像“田”字形,那他砌墙的水平不但业余,而且墙很危险,容易塌
盒子里怎么装球
1、机器可以读懂这种证明。比如,你让计算机直接去读勾股定理的证明,计算机肯定看不懂;但如果你输入的是类似“因为a且b,所以c”之类的语句,机器就能“看懂”了,甚至可以检验你的推理过程是否正确!因为机器完全不用管a,b,c到底是啥,只要根据我们事先输入的规则,逐步检验推理过程是否符合规则即可
2、人们的直觉是会越来越大,因为感觉维度越多,球体可以互相靠近的方向越多,所以可以塞得越满。但恰恰相反,维度越多,球体填充密度就会越来越低,而且趋向于0
3、维度越高,其中的物体的体积就越集中在物体的“外壳”或边界上。在这种情况下,球虽然挤在一起,看上去很多,但它们包裹住的体积占总体积比例是很小的
第六章 数学也是一门生意
区块链有故事
1、村民们掘金的故事
每家每户都有一个账本,账本上记录每家的采掘数量。每家在采掘金子后,除在自己的账本上记下数值之外,还需要通知其他至少一个住户,请他在账本下进行相应的更新。与此同时,双方的账本也可以互相核对一下,看看有哪些记录没有更新。如果有,就顺便一起更新,总之,要确保账本总是同步的
某个记账内容只有得到一半以上的村民认可才行。如果你怀疑某人的记录作假,那就不要把他的记录记入你的账本中。如果某人长期作假,他迟早会被一半的人识破,那他就无法继续下去了
当你发现有冲突的记录时,可以自行判断是否修改自己的记录,或者让对方修改。之后,随着时间推移,在不断与其他账本同步的过程中,你可以统计有多少账本与你的记录不同。当你发现你的记录与一半以上的村民冲突时,你应该认识到是你的记录有问题了。此时,你就只能修改你自己的记录,与其他人的保持一致
2、在互联网上,各种各样的账户信息,如游戏账号、社交媒体账号。多是由互联网服务提供者来管理的。风险是,如果这个服务的提供者出现经营状况或者诚信问题,由对方管理的个人账号就可能丢失或者被永久关闭
3、区块链的基本运行机制
⑴.分布式。所有信息在每个人的计算机上都有一个副本,每个人都可以任意复制和拷贝这个副本。副本之间的信息靠网络同步。
⑵.共识机制。一旦副本之间有内容冲突,需要一种机制来解决这种冲突,使每个人的副本能够继续同步,这种解决冲突的机制就称为“共识机制”。去中心化的区块链通常依靠的是“少数服从多数”的机制,即认可网络中一半以上的副本存储的信息,而丢弃另一半
4、区块链
实现:互联网上“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账本”
特征:去中心化、长期有效,使收藏者不用担心数字藏品有“过期”的一天
本质:一个分布式记账系统
难点:让各处的账本无争议地同步起来,解决的方法就是某种“共识”机制,如“少数服从多数”
5、区块链适合在没有中心管理机构的情况下,安全共享信息的需求
6、私有链:带有中心管理机构的区块链。中心管理机构具有对区块链中的内容的最终裁定权和修改权,也就等于中心管理机构用自己的信用为这条区块链背书
数字藏品有价值吗
1、数字藏品
理念:古董收藏爱好的延伸
比如:邮票是很多人的收藏品
但是,如果一张邮票变成计算机上的一张图片,似乎就没有任何收藏价值了
绘画作品是非常好的收藏品,但不会有人去收藏一张计算机上的数字绘画作品。原因在于,复制数字文件太容易了
一种电子凭证:电子门票、数字身份证等。某些电子凭证具有一定的收藏性,比如“QQ靓号”、好记的手机号等。但是,这些收藏品随着服务的寿命到期,往往会失去收藏的价值
2、一种东西的收藏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独一无二性。在计算机上,无法防止一个文件被复制,那么就可以考虑把这样东西的拥有者的名字嵌入数字藏品内,从而产生唯一性
3、很多数字艺术家以数字藏品的形式,出售自己的绘画、摄影或音乐作品,也有越来越多的人接受这种数字形式的收藏品,相信未来很多人会拥有这种数字资产
浅说数字人民币
1、支付宝和微信支付是把银行卡装进手机里,数字人民币是把现金装进手机里
2、数字人民币与常见的手机支付的主要区别:现金和银行卡的区别——匿名性和离线支付
手机支付:使用者需要通过某种实名认证,经常需要绑定银行卡,以便充值和取现。支付时,系统需要对支付者进行认证(比如输入密码),再通过服务器端的数据变更,完成转账的过程。整个过程是实名制的,可追踪。
数字人民币:无须实名认证,持有的是一种“非同质化代币”。当你认为它有收藏价值时,数字人民币当然也是一种数字藏品。你对某个数字人民币的拥有权的凭证,完全来自存储在手机中的某个凭证。当你用数字人民币转账时,实际发生的就是类似数字藏品的拥有者的变更过程
3、数字人民币的一个特性:无须网络,就可以完成支付
在两部手机都没有网络的情况下,同样可以完成转账
两部手机互相靠近,用蓝牙通信的手段,在手机上完成转账操作
出于安全性考虑,在离线情况下收到的钱并不能马上花出去,而是需要等到手机再次上线,等到中央服务器验证后,才被认为转账有效
4、货币无纸化是一个大趋势。也许有一天,再也不会发行纸币,数字人民币是唯一的现金形式
第七章 修炼你的数学思维
一个半世纪的征程
要找到“简单”和“美观”,就需要找到“对称”。要找到“对称”,人们就会想到“群”
意外发现的两个领域的关联
物理学追求大统一理论
要简洁,就要寻求对称性
要寻求对称性,就要找到群
怎么学数学不累
1、通过“配方法”推导求根公式的过程,等于背出了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
“配方法”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数学解题思路,掌握配方法比背出求根公式更有用
人的大脑存储空间有限,所以,要把记忆空间留给最有用的内容
2、当你发现你需要“背”某个数学知识点时,不妨思考一下
这个知识点是如何来的?
为什么要有这个知识点?
如果是开卷考,我还需要记忆这个公式吗?
3、知道“为什么”要有这些数学概念后,再学习这些数学概念,就会感觉容易多了
4、用做大量习题的方法来掌握数学知识的方法,会使人对数学产生倦怠和厌恶感,对数学的学习极为不利
好的做题方法是,每做完一道题,思考一下
这道题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它想考我什么?
有哪些方法可以解决这道题?
将来如何识别出具有同样“中心思想”的题?
5、识别“中心思想”,看出某个题背后的意图,是解题又快又好的关键。做题,并非重在数量,而在于每次做题后,识别能力的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