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万物皆假设》总结
这是一个关于《万物皆假设》总结的思维导图。引领您穿越科学思维的迷雾,理解知识构建中的假设与验证。从基础科学到哲学思考,揭示万物背后的逻辑链条。
编辑于2024-08-22 16:04:48这是一个关于《AI自媒体写作超简单》总结的思维导图,《AI自媒体写作超简单》是一本兼具理论指导与实战技巧的实用书籍,对于想要提升自媒体写作效率与质量的创作者来说,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
这是一个关于《半小时漫画中国地理4:丝绸之路篇》总结(Kimi错别字检测修正版)的思维导图,是一本以漫画形式讲解中国西北五省地理知识的科普读物,兼具趣味性与知识性,适合中小学生地理启蒙。
这是一个关于《半小时漫画中国地理1-3》知识汇总:长江流域各个省份的地理(Kimi错别字检测修正版)的思维导图,以幽默漫画形式呈现长江流域地理知识,将各省份特色转化为生动角色与故事,涵盖自然景观、人文风情与区域发展亮点。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这是一个关于《AI自媒体写作超简单》总结的思维导图,《AI自媒体写作超简单》是一本兼具理论指导与实战技巧的实用书籍,对于想要提升自媒体写作效率与质量的创作者来说,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
这是一个关于《半小时漫画中国地理4:丝绸之路篇》总结(Kimi错别字检测修正版)的思维导图,是一本以漫画形式讲解中国西北五省地理知识的科普读物,兼具趣味性与知识性,适合中小学生地理启蒙。
这是一个关于《半小时漫画中国地理1-3》知识汇总:长江流域各个省份的地理(Kimi错别字检测修正版)的思维导图,以幽默漫画形式呈现长江流域地理知识,将各省份特色转化为生动角色与故事,涵盖自然景观、人文风情与区域发展亮点。
《万物皆假设》总结
第一章宇宙难题
一、若宇宙大爆炸从未发生?
1、宇宙诞生理论
大爆炸理论:宇宙一次性诞生,随时间急剧变化
稳态理论:宇宙持续不断发生,一直处于平静和安宁
2、能量只能转变形式,不能被创造或者消灭
3、创造场,扰动令该场的体积增加,产生正能量(即物质),正负能量相互抵消,宇宙能量保持恒定
4、在这个宇宙之外,还存在许多个其他的宇宙
三、我们的宇宙其实是电脑虚拟世界?
1、可观测到的宇宙都是电脑虚拟出来的
2、统计学和概率问题,得出结论,我们有相当大的概率生活在虚拟世界里
3、就算知道宇宙可能是一个虚拟世界,我们也束手无策
它没有明确指导我们的生活,我们也没法证实或证伪这个假说,只能当成伪科学
四、全宇宙只有一个电子?
1、单电子宇宙假说:宇宙中只有一个粒子,这个粒子同时出现在无限多个位置中。不断地穿越时间,向过去和未来运动
2、物质与反物质的相互消灭,物质释放能量
3、穿越时间向过去运动可以反转电子的电荷
4、反物质是时间上反向的物质
5、反宇宙存在,粒子在路径上返回到时间起点,时间首尾相接,电子无须沿原路返回,当它抵达时间的尽头时,会即刻返回到时间的起点
五、我们生活在黑洞中?
1、物体压缩够小,会变成一个黑洞,随着密度越大,其表面受的引力会增强
2、黑洞的奇点会位于我们的未来,宇宙的奇点处于我们的过去,处于大爆炸发生的时刻
3、如果宇宙膨胀得再慢一点,它可能已经向自身内部坍缩回来了,而如果它膨胀得再快一点,星系和太阳系这样的天体会无法形成
六、怪论成真:暗物质
暗物质是某种不为人知的亚原子粒子,除了通过引力,不与常规物质相互作用。这种物质很可能无处不在
七、我们会永远活下去?
1、一切可能发生的事都会发生,因为宇宙在持续不断地分裂成平行宇宙
2、消相干
一个粒子的波函数与其周围粒子的波函数相互作用
粒子的轨迹会彼此缠结、捆绑
3、如果可能发生的都会发生,那么每次我们面对可能死亡的情形时,至少一个版本的我们肯定会找到活下去的办法,因为总是会有某种事件组合能拯救我们
在量子宇宙鲜为人知的分支里,我们会永远活下去
第二章不寻常的暗淡蓝点
一、地球位于宇宙的中心?
1、宇宙没有整体的结构也没有中心
2、鸡蛋形宇宙:既没有膨胀也没有收缩,没有时间上起点和终点
底部的奇点,宇宙回收中心:消耗掉燃尽的星系衰老物质,重新以高温、新生的氢的形式喷出,形成新的星系
3、各个方向的星系远离我们而去
充气气球宇宙:由整个宇宙的膨胀
鸡蛋宇宙:星系受到高引力奇点的牵拉向它移动
二、行星会爆炸?
1、每个行星与太阳的距离大约相当于其内侧邻居行星与太阳距离的两倍
除了一个显著的例外:在火星和木星之间,有极大的间隙
2、如果大量的铀存在于地球地核,地球变成氪星不过是时间问题
3、一次小行星撞击可能引爆了地球地心的铀,使地球地幔的一大块被炸到了太空中,变成了月球
三、怪论成真:日心说
一颗行星围绕太阳运转得越快,它也就距离太阳越近
四、太阳系有两个太阳?
1、在过去的两亿五千万年里,大约每两千六百万年,一整批物种就会突然间消失
2、银河系是物质构成的巨型扁平圆盘
3、太阳或许有一颗遥远的伴星,沿一条极长的椭圆形轨道绕太阳运转,每次公转需要两千六百万年时间
靠近至最近三万亿英里的距离时,穿过奥尔特云。使数十亿颗彗星脱离自身轨道,落入太阳系中,一些撞向地球
五、怪论成真:大陆漂移学说
大陆在以每年几厘米的速度围绕地球持续移动
六、每年有千万颗彗星撞击地球?
1、每年有多达八万吨物质落入地球,其中大部分是太空尘埃
2、每年冲入大气层的千万颗“小型彗星”,每颗含有一百吨水,撞进大气层时,蒸发和扩散成水蒸气
七、地球在膨胀?
1、膨胀地球说:整个地球原本小得多,各个大陆就可能曾经相连在一起
2、引力或许在整个宇宙中变小。导致地球的地幔重量持续下降,减少对地核的压迫力,从而造成其膨胀
3、大陆漂移说和膨胀地球说都提供了大陆为何相互吻合的解释
第三章它是活的
一、万物都有意识?
1、万物有灵论是泛心论的一种形式。认为自然界的方方面面——太阳、风、水、岩石和树——都有自己的灵魂
2、亚里士多德使用生命的属性,目的和意志,解释非生命的行为。宇宙中的万物,包括天文学和化学,最终都归于生物学
3、机械论认为:万物由完全缺乏内在目的性的惰性物质构成。宇宙中的万物,包括生物有机体,最终归于物理学
4、宇宙被认为由“死的”粒子构成,完全缺乏任何种类活的灵魂,而且是由于机械力而动起来的
二、疾病来自太空?
1、太空细菌理论:数十亿年来,病原体一直从外太空倾泻而下。我们都是太空细菌的后代
2、小泡和有机化合物嵌入彗星的冰中。彗星绕太阳转时,被加热和推挤,使化合物进入到小泡里,生成第一代活的细胞
三、怪论成可能:热液喷口假说
1、热液喷口假说:在滚烫的喷口和周围寒冷的海水之间的温度差,可能有利于特定的化学反应发生,催生生命诞生
2、原始汤模型:有机分子形成于早期地球富氢的大气中,随后撒落进海洋,在温暖的海水中混合,最终结合形成活细胞
3、地球原始大气不是由甲烷、氢气和氨气构成。相反,它主要由火山喷出的气体:氮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构成
4、生命并不脆弱。它(水熊虫)能够找到办法在很大范围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地球所有环境甚至真空)繁荣发展
四、地球拥有不竭的石油和天然气储量?
1、生物生成化石燃料:浮游生物和藻类等生物困在地下,沉积和板块漂移,压缩成燃料
2、天然气(甲烷)生成化石燃料:天然气封存在地壳深处和地幔中,一直缓慢持续地渗向上方的地表
3、石油中存在诸如脂类(有机脂肪酸)等生物分子,和在细菌细胞膜中发现的类似
4、钻井工人有时会认为他们已经抽尽了一口井,却发现石油又缓缓地冒出来了
5、生命转化地质生成石油:地壳深处微生物以涌出地幔的碳氢化合物为食,污染燃料的同时帮助燃料转化为石油
6、化石燃料孕育地下生命:一些生物从甲烷中提取能量比从阳光中提取其实容易得多
五、另类生命存在于地球上?
1、生命有可能在地球上诞生过不止一回,而那些其他起源事件的后代可能仍然在我们周围
2、有微生物可能以另类的生命形式存在,构成影子生物圈,共享我们的地球
3、它们有可能找到了躲开其他生命的角落,极端的环境,不需要直接与标准生命相竞争
六、怪论(部分)成真:盖亚假说
1、地球上的生命运用多种生物反馈机制,积极地在调节温度。海藻激增减少二氧化碳降低全球温度
2、生命侵蚀岩石,加剧黏土的生成,软化地球地壳,使地壳吸收更多水分,这有助于板块运动。没有生命,板块运动可能很久以前就停下了
第四章迷幻猿的崛起
一、恐龙灭绝于一场核战争?
1、若使恐龙灭绝于核战争,恐龙就必须足够聪明,可以制造核弹
2、若发生核武器爆炸,以及随之而来的核冬天,可能会造成与小行星撞击非常相似的影响
3、物种缓慢大灭绝
随着有相当脑力的人类祖先的全球扩张,系统性地将它们遇到的几乎每一种大型生物物种推向灭亡
白垩纪具有智能的超级掠食者崛起,一个恐龙物种远胜过它周围其他物种
4、高科技文明天生不稳定的特点,往往会迅速把自己毁灭,而没有留下多少它们存在过的证据
二、我们的祖先是水猿?
人类祖先不是始终都在陆地生活,而是进入水里生活了超过一百万年,最终回到了陆地上
三、怪论成真:走出非洲理论
化石的发现:双足行走在先,大脑发育在其很久之后,而最早的原始人类化石持续地在非洲被发现
四、我们的祖先是猪和黑猩猩混血?
1、只有相对较晚分隔开的物种可以杂交,但也有特例
2、杂交在细胞层面肯定有生殖屏障,如不同的染色体数。杂交后代通常是能生育的
3、动物之间的杂交很难,植物之间的杂交就不好说了
五、迷幻药使我们演化成人类?
1、迷幻猿理论:古巴裸盖菇带来迷幻体验,增大大脑
低剂量下:提高视觉敏锐度,有助于狩
中剂量下:增强性唤起,有助于交配
高剂量下
产生狂喜感,重叠和混合感觉产生联觉
重新组织大脑信息处理,促进想象力和思考,发展意识和符号语言
缓和男性猎人凶暴的个性,共同抚养年幼者
2、合作伙伴社会时代,人类得到蘑菇智慧的滋养,发育脑力
一万两千年前,蘑菇因气候变化而变稀少,祖先定居农耕,酒代替了蘑菇
七、人类在变笨?
1、石器时代末期(五万到一万两千年以前),人类祖先脑容量达到顶峰。从那以后,脑容量一直在减少
2、一个物种每单位体重对应的脑容量越大,它通常也就越聪明
3、在我们的祖先作为狩猎采集者生活的石器时代,想要生存就需要掌握广泛的一系列技能
4、农业缓解了施加在我们物种身上的必须聪明的压力
5、集体学习:作为个体,我们可能聪明也可能不聪明,但是当我们联结作为集体时,我们会变得非常聪明
第五章蘑菇上帝和幻影时代
一、古代人类受幻觉指引?
1、在过去某个时点上,我们的祖先肯定就像动物一样,曾专注于当下
2、幻听的身份不再是群体的领导者了。人们开始相信他们听到的是一位死去的祖先或者上帝的声音
3、大多数时间里,左脑会掌控局面,但偶尔左脑犹豫时,右脑会发出指令,左脑体验到幻听或幻视
二、怪论成可能:啤酒先于面包
1、啤酒先于面包假说:农业种植给新石器时代带来谷物来源的长期粗存,酿制啤酒的魅力大于烤制面包的安全感
2、新石器时代人们继续食用多样的植物,农业生产驱动文化渴望而不是生物需求
3、谷物发酵
营养价值更高
添加赖氨酸
提高B族维生素含量
富含可溶性纤维
矿物质更容易吸收
药用价值产生
杀菌
生成抗生素四环素
三、荷马是女人?
1、荷马的作品由许多不同的作者创作而成,随后晚些被编辑在一起;荷马指的是一个诗人的公会
2、《奥德赛》充满女性角色占中心地位,十分鲜活且具有同情心。男性角色相对呆板和愚笨
3、诗作的匿名性可能支持了其女性作者的身份。男性吹嘘其成就,表明身份
四、耶稣是蘑菇?
毒蝇菌,吞食后给人以奇妙的幻觉,对这种蘑菇的崇拜,形成一个异教团体
六、耶稣是恺撒大帝?
1、耶稣是历史上最大的一例身份混淆的产物
2、崇拜恺撒的异教是基督教最初的形式
3、耶稣的神迹故事和恺撒的军事战役壮举故事相似
七、中世纪早期从未存在过?
1、恺撒于公元前45年建立的儒略历,一年是365.25天长,比实际的太阳年少了六百七十四秒
跨越几个世纪后,少了的时间越积越多,复活节很快就要在冬天而不是春天举行了
教皇要求跳过十天的时间,使日历重新符合太阳年
2、在公元前45年到公元1582年之间,肯定大约有三百年被加入到了日历中
3、黑暗时代,也就是中世纪早期,用来描述从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终结到大约公元1000年的时期
后记
1、微型化:我们的后代会找到办法前往微观甚至量子领域的内在空间,直到他们最后将自己送往“黑洞一般的终点”
2、宇宙可能会经历突然的能量态的随机变化,存在的万物会在任一时刻突然间毫无预警地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