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二章 金融市场体系与多层次资本市场
金融市场体系与多层次资本市场,介绍了中国金融体系发展历程,从1949年至现代的重要事件和里程碑进行了梳理。
大学做的笔记,删除有些可惜,就发出来啦,内容实用,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收藏一下~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费用结算流程
租赁费仓储费结算
E其它费用
F1开票注意事项
F2结算费用特别注意事项
洛嘉基地文件存档管理类目
CFA一级Ethics-standard思维导图
货币政策对黄金价格的传导机制
云报税(个税)
收入
第二章 金融市场体系与多层次资本市场
第一节 中国的金融体系
我国金融市场发展概况
演变历史
1949-1978年
该阶段为“大一统”时:【大:该阶段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覆盖了全国范围;一:中国人民银行是该阶段唯一的银行;统:实行“统存统贷”的管理体制】
1948年,中国人民银行成立,并于成立当日首次发行人民币
1952年,全国统一的公私合营银行成立,而后并入中国人民银行体系
1978年-1983年:多元混合金融体系
1984年-1993年
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
1985年,施行“拨改贷”,银行信贷成为主要的资金来源
1987年招商银行成立,是我国第一家完全由企业法人持有股权的股份制商业银行
1990年12月,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成立,中国股票市场开始运行
1992年10月,国务院证券管理委员会和中国证监管理委员会成立,标志着中国从资本主义市场逐步纳入全国统一监管框架
1994-2003年
成立政策性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但现在的政策性银行只有前两者】
四大国有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但现在是六大国有银行:此外还有交通银行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1999年,成立四大资产管理公司,负责收购、经营管理从国有商业银行剥离出来的部分不良债权
2004-2011年
2003年,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成立,标志着“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金融体系形成
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金融市场体系”
金融市场发展现状
1994年,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成立,标志着我国货币市场的建立
债券市场
债券市场分为:场内市场和场外市场
场外市场:分为银行间市场和银行柜台市场
银行间市场:仅限机构,托管和结算机构是中登
银行柜台市场:仅个人,托管和结算机构是二级机构【一级机构是中登,二级机构是商业银行】
场内市场:分为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
两者参与者都是机构和个人,托管和结算机构是:一级是中登,二级是上海(深圳)登记结算分公司
债券市场发行的债券分为:信用债和利率债
利率债:以政府信用为基础,如国债、政府债券、政府性金融债、央行票据
信用债:以商业信用为基础,如公司债、企业债、中期票据、短期债券
股票市场:我国的股票市场分为场内市场和场外市场
场内市场包括:沪深主板市场、科创办市场、中小板市场、创业板市场、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新三板)
场外市场包括:区域性场外交易市场和交易柜台市场
外汇市场
1994年,我国银行间外汇市场建立
银行间外汇市场分为竞价和询价两种交易方式,主要以询价交易为主
黄金市场:2001年成立上海黄金交易所,以黄金现货为主体
期货市场:1990年,郑州商品交易所成立,是我国第一家商品期货交易所
我国的三大商品期货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
我国实行“五位一体”
金融衍生品市场
2006年,我国首家金融衍生品交易所——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成立
2015年,上证50ETF期权在上交所上市,是我国第一个场内金融期权
影响中国金融市场运行的主要因素
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