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一章 税收筹划基础
大学做的笔记,删除有些可惜,就发出来啦,内容实用,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收藏一下~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金融市场体系与多层次资本市场,介绍了中国金融体系发展历程,从1949年至现代的重要事件和里程碑进行了梳理。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法理
刑法总则
民法分论
极限词查询
法律相关的英语词汇
政治必修一第一单元
增值税法思维导图
民法债的担保保证
自考合同法整理
思修笔记
第一章 税筹筹划基础
税收筹划的概念及特点
税收筹划的产生与发展
产生:最初是在荷兰(货物税)产生的——避税
发展
税收筹划的产生是伴随着税收的产生而产生的
税收筹划是以纳税人为主体的主观行为
税收筹划在我国还处在初级阶段
(重点)定义:纳税主体在纳税行为发生之前,在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前提下,通过对纳税主体的涉税事项做出事先安排,达到少缴税和递延缴纳目标的一系列谋划活动。【蓝色部分也是税收筹划的特点】
内涵
实现的谋划活动:谋取最大经济利益
严格遵守税法规定:依法纳税
目标:以少缴税和递延缴纳(获得资金时间价值)为目标
特点
合法性
事先性
风险性
(难点)税收筹划与偷、逃、抗、骗、避税的区别
税收筹划与偷税
偷税
定义:纳税人在纳税义务已经发生且能够确定的情况下,采用不正当或不合法的手段逃脱纳税义务的行为
偷税行为:纳税人采取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税款的行为。
偷税罪:属于刑法范畴
特征:故意性、欺诈性,属于违法行为
税收筹划与逃税
逃税:纳税人对欠缴税款采取转移或者藏匿财产等非法手段单方面减免税收的行为。是一种非法的税收流失。
区别
性质不同
逃税非法;
税收筹划合理
手段不同
逃税是转移、隐匿财产
税收筹划是充分利用税收法律、法规、规章及优惠政策进行事先的精心安排
时间不同
逃税是在纳税义务发生之后
税收筹划是在纳税义务发生之前
税收筹划与抗税
抗税:以暴力或威胁的方法拒不缴纳税款的方法
抗税非法,严重的要追究刑事责任;
纳税筹划合法
抗税是以暴力或威胁方法拒不缴税的行为
纳税筹划是采取不违法手段合理筹划
目的不同
抗税是为了减轻税负,不计后果
纳税筹划是为了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税收筹划与骗税
骗税:采用弄虚作假和欺骗手段,将本来没有发生的应税(应退税)行为需构成发生了的应税行为,将小额的应税(应退税)行为伪造成大额的应税(应退税)行为。
注:对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的,税务机关可以在规定期间内停止位其办理出口退税
偷、逃、扛、骗税都是违法行为
税收筹划与避税
税收筹划是积极主动,避税是消极被动
避税:纳税人利用税法漏洞或缺陷,通过对投资活动、融资活动、经营活动等设定会项目的精心安排,达到规避或减轻税负的行为。
注:
避税不直接触犯法律,有税收就有避税的存在
政府积极完善法律,堵塞漏洞
避税有积极推动税制健全的作用
避税不是违法行为
税收筹划的原则与分类
原则:税收筹划要以企业经营战略为出发点,不能为税收最小化而干扰企业经营战略的实施。
法律原则、财务原则、经济原则
分类
按节税的基本原理划分:绝对节税(少缴税)和相对节税(递延缴税)
绝对节税:包括直接节税(A通过税收筹划节税,如果是A受益)和间接节税(A通过为B做税收筹划节税,结果是B受益)
相对节税:一定的纳税总额没有减少,但因各个纳税期纳税总额的变化而增加了收益,从而相当于冲减了税收,使税收总额相对减少。其主要原理利用的是货币的时间价值。
按税种划分:增值税筹划、消费税筹划、企业所得税筹划、个人所得税筹划、其他税种筹划
(难点)影响税收筹划的因素: 纳税人风险的类型、纳税人自身状况、行为决策程序、税制、多方配合
税收筹划的实施流程主体选择
主体选择:自行制定或外包
收集信息与目标确定:外部信息、内部信息、目标确定
方案列示、分析与选择:合法、可行、目标
实施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