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染色体畸变
医学遗传学染色体畸变思维导图。染色体畸变包括数目畸变(整数倍、非整数倍),结构畸变(确实、倒位、断裂、等臂),说到染色体病,不同人群的患病率不同,主要分为常染色体病和性染色体病。导图还加入了如何书写。
按照第九版病理生理学新功能不全一章的内容,对心功能不全的分类,病因,病理等进行归纳总结。学医的小伙伴们可以收藏学习哦。
精神病学北医出版社第四版内容总结,按照书本目录对内容提及的各类疾病进行系统总结,有利于名词解释答题,也可在此基础依据自身记忆特点及上课内容进一步归纳扩充。
医学遗传学 群体遗传 思维导图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染色体畸变
人类染色体和染色体畸变
染色体畸变思维导图
医学遗传学-染色体畸变思维导图
医学-染色体畸变
数目
45,xx,+21
整倍性改变(染色体组增加/减少→染色体组的整倍数)
双雄受精(两个正常精子同时进入一个正常卵子)
双雌受精(一个正常精子❌二倍体异常卵子-次级卵母细胞分裂异常)
三倍体
流产胎儿常见
核内复制/核内有丝分裂(DNA复制两次,细胞分裂一次)
四倍体
肿瘤细胞常见
非整倍性改变(染色体数目增加/减少一条或数条→不是染色体组的整倍数)
染色体丢失(滞留在细胞质中)
亚二倍体
少一条→单体型
超二倍体中多一条→三体型
染色体不分离
卵裂早期某一染色体有丝分裂时姐妹染色单体不分离
第一次
一个超二倍体细胞系➕一个亚二倍体细胞系
第二次以后
一个正常二倍体细胞系(第一次正常分裂形成的)➕一个超➕一个亚
减数分裂
第一次分裂不分离受精后
超2,亚2
第二次
正常x2,超1,亚1
结构
又称染色体重排
缺失del(断裂后不重接)
末端缺失
中间缺失(断裂两次,两断点之间片段丢失)
倒位inv(一条染色体上两断点之间片段旋转180°后重接)
臂内倒位
臂间倒位(长短臂各发生一次断裂)
断裂后不与断点远端片段重接而是两断端重接→环状染色体r
两条染色体发生断裂
一次断裂两个具有着丝粒的片段相连接
双着丝粒染色体dic
同时一次断裂,断片交换位置
易位t
相互易位
罗伯逊易位/着丝粒融合
两条近端着丝粒染色体在着丝粒部位或着丝粒附近发生断裂后形成两条衍生染色体
由两条长臂构成的几乎包含两条染色体全部基因→罗伯逊易位携带者表型正常
断臂构成小染色体
一条发生两次断裂,一条一次
插入
也是一种易位
正位插入
若发生在同源染色体间 被插入的一条染色体发生重复
同源染色体间或姐妹染色单体间不等交换也会造成重复
等臂染色体i
着丝粒处横裂(同源染色体着丝粒融合)形成两臂在形态和遗传物质组成完全一样的染色体
染色体病
发生率(染色体数目尤其三体为主)
新生儿
21 18 13三体
xxx xxy xyy x
流产胎儿
三倍体 四倍体 16三体
45 x
产前诊断胎儿
高龄产妇 三体型
染色体异常胎儿自发流产后再发风险
年轻母亲再发风险高
生殖细胞
常染色体病
共同临床表现:三联征(先天性多发畸形 智力生长发育落后 特殊纹肤)
down综合征
遗传分型
游离型/标准型
47,xx(xy)+21
再发风险与母亲生育年龄有关
易位型(染色体结构异常,总数46,但有一条发生罗伯逊易位)
最常见dg易位46-14,+t(14q21q) 其次gg易位46-21,21q21q
一半新发生
一半亲代传递(双亲之一为染色体平衡易位携带者-45条染色体)
再发风险(高于标准型三倍体)
21q21q只能产生三倍体或单倍体合子(不能存活)→100%三倍体
dq21q,21q22q母亲为携带者时再发高于父亲
嵌合型
再发风险
双亲之一是嵌合体再发风险大
ds患儿预防和筛查-妇女染色体检查 产前检查
35岁以上孕妇,30岁以下但生过ds患儿,双亲之一为平衡易位携带者(21/21不应生育)或嵌合体
11~13周B超胎儿颈部透明带宽度(>3mm异常)
胎儿染色体检查(16-20周羊水细胞/9-12周绒毛膜细胞)
染色体检查(30岁以下生过ds患儿及一级亲属有ds患儿或有平衡易位携带者的妇女)
18三体综合征/Edwards
13三体综合征/patau
猫叫综合征/5p-综合征
染色体缺失-5p15
性染色体病
除turner,大多婴幼儿期无明显临床表现,青春期才有第二性征发育障碍或异常
Klinefelter综合征/xxy综合征
减数分裂时x不分离
先天性睾丸发育不全
xyy综合征
精子第二次减数分裂不分离
身材高大
Turner综合征/45,x综合征
数目异常
结构异常x等臂染色体
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
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