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泌尿系统疾病
病理学,将知识点进行了归纳和整理,帮助学习者理解和记忆。直击重点,可以作为学习笔记和复习资料,帮助大家系统地回顾和巩固所学知识,知识点系统且全面,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适用于考试复习。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泌尿系统疾病
解剖和发病机制
滤过膜
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最内层)
70-100nm窗孔、唾液酸糖蛋白(带正电荷)
阴离子沉积于此
基膜GBM
机械屏障
容易被免疫攻击
抗GBM抗体呈连续线性荧光
足细胞(脏层上皮细胞)
足突构成最重要的电荷屏障(负电荷)
使得小分子能通过,蛋白质不能通过
阳离子沉积于此
系膜区(连接各个滤过膜)
系膜细胞
分泌炎性介质
吞噬作用
中性复合物沉积于此
壁层上皮细胞
肾小球最外层
发病机制(抗原-抗体反应)
外源性
细菌、药物、各种血清(循环免疫复合物)
内源性
肾小球性抗原(针对滤过膜)(原位免疫复合物)
非肾小球性抗原
免疫荧光物质
补体+抗体
肾小球肾炎(增生性)
一些临床综合征
急性肾炎综合征
血尿、水肿(钠水潴留)和高血压
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急进性肾炎综合征
ARF
快速进行性肾小球肾炎(新月体性)
肾病综合征(最常见)
膜性肾小球病(成人)
微小病变性肾小球病(儿童)
大量蛋白尿(>3.5g/L)和低蛋白血症
无症状性血尿或蛋白尿
反复或持续发作的血尿
IgA肾病
慢性肾炎综合征
多尿、夜尿等
慢性肾小球肾炎
别称
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病因
A群链球菌感染导致循环IC沉积
病理变化
肉眼
大红肾(充血)、蚤咬肾(出血点)
光镜
肾小球内皮细胞和系膜细胞增生
中性粒细胞浸润
肾小球毛细血管纤维素样坏死(严重者)
电镜
足细胞和基膜之间驼峰状高电子密度沉积
临床表现
血尿
抗O抗体阳性
快速进行性肾小球肾炎
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
分型
1型
抗GBM抗体
2型
IC沉积
肾小球新月体(壁层上皮细胞增生+渗出的单核细胞)
GBM缺损断裂
免疫荧光
线性荧光
颗粒状荧光
3型
无荧光
急进性肾炎综合征(肾衰)
Goodpasture综合征
肺咯血(免疫交叉攻击)
预后
差
肾病
膜性肾病
好发人群
成人
大白肾
早期肾小球正常
晚期弥漫性基底膜增厚
PASM染色基底膜齿梳状
足突消失,基底膜与上皮之间大量电子致密沉积物
基膜形成钉突
颗粒状荧光(免疫球蛋白+补体)
微小病变性肾小球病
儿童
上皮细胞损伤
滤过膜阴离子丧失
无IC参与
黄白色条纹(脂性肾病)
肾小球结构正常
近曲小管上皮内出现脂肪变和玻璃样变
弥漫性足细胞足突消失
阴性
临床特点
高度选择性蛋白尿
不错,皮质类固醇治疗90%有效
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
IC激活补体
C3肾炎因子激活旁路,出现低补体血症
系膜和基质增生插入毛细血管内皮下
可有内皮细胞增生
导致双线或双轨状(两层内皮细胞)
内皮细胞下电子致密沉积物
高密度沉积物在基底膜
C3和C1q等沉积
C3沉积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弥漫性系膜细胞和基质细胞增多
电子致密物沉积在系膜
反复发作的血尿
系膜细胞和基膜基质增多(最典型)
局灶节段性增生
可形成新月体
系膜区电子致密物沉积
系膜区IgA沉积
各种肾小球肾炎发展而来
继发性颗粒性固缩肾
肾小球玻璃样变和硬化
肾小管——间质性肾炎
急性肾盂肾炎
大肠杆菌上行感染(最常见)
金葡下行感染
病变性质
急性化脓性炎(渗出性炎)
切面形成脓肿
肾盂黏膜充血水肿,表面脓性渗出
镜下
间质性化脓性炎或脓肿形成
肾小管腔内中性粒细胞聚集、肾小管坏死
慢性肾盂肾炎
尿路梗阻
膀胱、输尿管返流
肾内返流
慢性化脓性炎
间质浆细胞淋巴细胞浸润
肾小球、间质纤维化(玻璃样变)
肾小管内出现胶样管型
病变局灶性
肾脏和膀胱肿瘤
肾细胞癌
起源
肾小管上皮细胞(腺癌)
多发于肾上极
形成假包膜
多彩形断面
透明细胞型(主要)
肿瘤细胞细胞质丰富且透明
间质丰富毛细血管和血窦
乳头状癌
长特别快
血尿、肿块、疼痛
尿路与膀胱上皮肿瘤
好发部位
膀胱三角区
移形上皮
分级
低度恶性乳头状尿路上皮癌
低级别乳头状尿路上皮癌
高级别乳头状尿路上皮癌(浸润型)
无痛性血尿
肾母细胞癌(Wilims瘤)
后肾胚基组织
大体
单个体积较大的实性肿物
切面鱼肉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