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企业上市的实质性障碍
这是一篇关于评估企业上市的可能性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上市的实质性障碍。介绍详细,描述全面,希望对感兴趣的小伙伴有所帮助!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项目时间管理6大步骤
项目管理的五个步骤
电商部人员工作结构
电费水费思维导图
D服务费结算
组织架构-单商户商城webAPP 思维导图。
暮尚正常运转导图
批判性思维导图
产品经理如何做好项目管理
车队管理
评估企业上市的可能性
上市的实质性障碍
受限制的行业
明确属于红黄灯的行业,在各个板块都难上,如幼儿园、学科培训、类金融、房地产开发、白酒、产能过剩或淘汰行业等,都是A股明确限制或禁止类行业。殡葬、债务催收这类新三板都比较难。还有一些行业除非特别的优秀,如贸易、物流、服装、互联网等,除非规模巨大,能展现出行业的领先地位,不然上市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股权问题
股权一直是IPO的重点,后面五种股权问题是会构成企业 上市 实质性障碍
【1】国有资产的流失:如果准备上市的公司历史前沿存在国有股权变动,要严格遵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底线。如果涉及到流失 ,那必定会构成上市的实质性障碍。
【2】损害上市公司的利益:在考虑剥离资产和业务的时候 ,确保不会损害公司和股东的利益。如果剥离行为导致上市公司股东利益受损或引发重大舆论,性质和国有资产流失相似,也不可能上市。
【3】股东与出资:包括股东的适格性、出资来源、不合规的知识产权出资等。股东背景是重点核查方面,核查是否具有担任股东资格,是否存在违反股东适格性要求等。对于出资来源,也要核查公司控股股东、实控人、其他重要股东、关联企业是否真实出资,是否存在代持和潜在股权纠纷。以知识产权出资的,能成功上市的案例很少,知识产权容易被监管质疑是否存在出资不实,另一主面知识产权容易 存在权属不清晰。直接影响股权的清晰性。
【4】重大不确定性:存在重大权属纠纷,质押,冻结等重大不确定性情况,并具在申报前无法解决的,会因为不符合IPO股权清晰稳定的最基本要求而影响申报。
违规经营
重点关注经营资质、土地房产、重大违规这三个方面
1.【经营资质】:经营资质是合法经营的基础,IPO审核标准中一般有两种情形,一是没有资质开展业务,一种是超越资质开展业务,在没有资质情况下开展的业务,获得的收入不能算作合法的收入,要进行剔除;超越资质开展业务,就要补办相关的手续,取得相应的资质,否则也会对上市构成实质性障碍。
2.【土地房产】:IPO过程中,土地房产方面的询问频率非常高,根据土地用途,我国法律将土地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并严格限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控制建设用地的总量,对耕地实行特殊保护。准备上市的企业的土地房产涉及集体建设用地时,需要确保符合国家及当地出台的相关土地政策,并按规定用途使用集体用地。
3.【重大违规】:企业如果因为自身的原因造成重大社会危害或重大负面舆情,则可能永远也无法上市。
财务规范障碍
财务规范是贯穿整个过程,不规范的情况可能带来实质性的影响
【1】涉嫌造假:很多企业为了上市都 有包装业绩,一般都是虚增收入,或虚减成本。
【2】会计基础:企业的会计基础薄弱,财务核算混乱,被否的风险显著增加,例如:财务人员频繁变动、岗位职责不清、往来账长期不对导致时间久差异大,无法对清死账,原始凭证保持不完整或丢失,整改起来困难等。
【3】规范税负:税和不规范是大多数企业存在的问题,很多企业 存在多套账,导致申报数据和原始报表存在差异,报表与申报表之间的差异会引起监管机会的高度重视,如不能很好的解决,就会构成实质性的障碍。如果想IPO进行顺利,在日常纳税申报和确认收入的时候 ,要制定好合理的会计核算,注意税会差异,做好税务合规,避免在有上市计划后再来调账、补缴税款,整改税务。
【4】商务费用:大多企业 都会有这样的问题,尤其是主要面向国有企业、政府机关、军队等客户的企业,会存在较高的商务费用, 如不能规范的解决,也会构成实质性的障碍,处理商务费用主要考虑发票合规性,以及同行业企业的处理惯例和合理性,可基于行业与自身的情况 ,通过经销商、代理商、第三方赋能机构、合作伙伴入股方式合理合法解决商务问题,无论如何处理,合法合规都 非常的重要,并且不能因此而包装业绩。
独立性瑕疵
上市要求的五独立“资产完整、业务独立、资产独立、人员独立、财务独立”,大量IPO被否决最常见的就是交联交易与同业竟争的问题。
【1】同业竟争:注册制试点前,同业竟争是发行上市条件的红线问题,一般都是采取一刀切的态度 ,无论是否构成重大影响,上市前都 必须进行处理。在全面注册实施后,无论是哪个板块,都 在一定范围内允许公司存在同业竟争,可在实践中,监管机构对于同业竟争的问题接受度还是很低,唯一另外的是国有企业,按受度相对较高。对于民营企业,监管机构仍旧会重点关注 公司的同业竟争问题,判断是否存在利益输送的情形。
【2】关联交易:虽然当前的关联交易已取消了30%的红线,但是实践中关联交易比例过高还是会构成上市实质性的障碍。对于企业 采购端而言,关联采购比例达到30%-50%都没有太大问题,只要能论证公允性和合理性,过会问题不大;但是如果关联销售的比例达到30%以上,除非特殊原因,否则还是会成为大部分企业构成实质障碍。建议一般规格较小的企业 ,销售额在1亿左右的,关联销售的比例要控制在20%或是10%之内,还有一种判断关联销售影响,就是把剔除关联销售后,是否依然符合发行上市条件,符合则容易过会,否则就比较难。和同业竟一样,国有企业依旧是例外,监管层对于国有企业的容忍度还是比民营企业 的要高,所以对于必须发生的关联交易 ,尽量保证程序合规,价格公允,相对其他独立第三方没有任何利益输送。
持续经营存疑
持续经营能力是IPO审核过程中企业 被否的重要原因
【1】】客户与供应商:对客户或供应商存在重大依赖,且对方具有不确定性,或客户与共应商重叠,会对上市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如果依赖的是大弄垄断性企业 ,依赖是相互和长期稳定的,同时也能证明 企业 在对方的业务体系内具备一定竟争力,那就不会构成上市的步进电机,但是如果依赖单向的,在对方的竟争体系中竟争力较弱,存在随时被替换的风险,这种情况下会对企业 上市 造成不利影响。
【2】知识产权:无论是商标、专利还是核心技术,一旦存在重大纠纷,都将对企业 的IPO进程产生负面影响。所以当企业的核心 知识产权涉及重大诉讼或纠纷时,因期不确定 性较大同,所以需要企业 立即分析影响 并采取措施,例如是否需要暂缓发行直到问题解决。监管层并不关心纠纷案件是否胜诉,只会评估企业 一旦败诉后,其生间经营可能爱到的影响 程度 ,如果因改败诉导致净资产大幅减少,或是现金流水受到严重影响 ,那么通常会被视为对企业 有重大负面影响,构成实质性障碍。
【3】经营状况:近年来许多IPO被否决,摁主要有丙个方面,一是企业 的毛利率较低,表明企业 在该区域的经营能力和竟争优势存在问题,二是有企业 看起来营收较多,能赚钱,但是实际上企业 并不赚钱,只有营收而没有利润,尤其是面向政府或是房地产相关项目企业 ,回款困难 ,导致 企业 应收账款积村,现金流状况不佳 ,经营现金流持续恶化,上市之路也会更加艰难,极有可能被否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