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系统哲学
哲学是探讨世界本原的学说;是关于共性与个性、实体与属性、有限与无限等世界关系的理论;是关于人的存在与世界存在之间的关系的学说;是关于人、社会、自然、人的认识之间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编辑于2024-10-23 21:31:37系统哲学
一、通识篇
哲学是什么?
一、哲学很难被定义
哲学作为一切学科和文化形式的母体,要回答它的外延很简单,但要揭示他的内涵则十分复杂。“哲学是什么”本身就是一个根本哲学问题
1,对于经验( 感官感知)的事物或现象,可以通过感官感知、逻辑推导、科学实验,回答“是什么”
2,哲学是超越经验、高度抽象的,因为哲学思考的对象本就是超越经验、高度抽象的
3,哲学家尝试建立各种各样的思维模式,试图接近并把握超验和抽象的东西。比如:泰勒斯的“水本原说”赫拉克利特的“罗格斯”、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老子的“道”、黑格尔的“绝对精神”......
4,这些思想模型在不同程度上都具有主观性和猜测性,几乎每个哲学家对哲学的定义都不一样。而我们对任何一门学问的理解,无不是从前人的思想开始。这就导致了 哲学的内涵很难固定和统一的原因
二、不同视角下的“哲学”
一,从文字含义上思考:
哲学是智慧之学,智慧蕴含着人的认识水平和逻辑能力、人的伦理与道德修养、人的宽广胸怀和远大理想等
概括:哲学是一种较高层次的理性思维活动,旨在解释超验与经验、主观与客观、整体与个体、普遍与一般之间的关系,追求人类整体长远且根本的利益
二,从涉及对象的方面思考:
1,哲学研究的对象是世界的根本原因(本原)本原,即”开始“。本原论主张世界产生于某“开始”,经过演变发展又回归于这种“开始”。 以本原追寻为开端,后续形成了各种理论学说。如:苏格拉底的“善”、柏拉图的“理念论”、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叔本华的“意志论”.....
2,世界的基本关系,即人、社会、自然界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三者各自内部各方面之间的关系
概括:哲学是探讨世界本原的学说;是关于共性与个性、实体与属性、有限与无限等世界关系的理论;是关于人的存在与世界存在之间的关系的学说;是关于人、社会、自然、人的认识之间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三、从哲学内容上思考:
哲学将研究对象主观化、知识化,以理论的形式进行表达,就形成了哲学的内容
概括:哲学是关于本体论、形而上学的理论;是关于认识论、实践论、价值论的理论:是关于世界观的理论。
三、哲学的定义
哲学是一种较高层次的理性思维活动,旨在解释超验与经验、主观与客观、整体与个体、普遍与一般之间的关系,追求人类整体的长远且根本的利益
哲学是探讨世界本原的学说;是关于共性与个性、实体与属性、有限与无限等世界关系的理论;是关于人的存在与世界存在之间的关系的学说;是关于人、社会、自然、人的认识之间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哲学是关于本体论、形而上学的理论;是关于认识论、实践论、价值论的理论;是关于世界观的理论。
哲学是思维主体的自觉、积极的思想探索活动
哲学是特定时候的社会思潮....
综合概括
哲学是一门关于人的一切的学问
综合概括:哲学是一门关于人的一切的学问
哲学的对象
一、导言
人类的一切知识,都源自哲学对未知领域的思考。哲学家们以主观的视角、”天马行空“的思维、假设猜测的方式,开启了向神秘的未知领域的探索
”未知领域“是方向、”知识“是结果,但起点是什么?
无论西方哲学,还是中国哲学,都是以”人“本身为起点。哲学思考不能脱离”人“而存在。因此:哲学是关于人的一切的学问。
二、宏观层面
一,直观对象与反思对象
哲学的直接对象是反思对象,而与直观对象为间接关系。
1,直观对象:存在于可感世界里的客观事物或现象;
水、火
2,反思对象:指思想或理论本身,以及思想或理论的产物本身
自由、道德
康德把反思称之为“反思判断”,诗将种概念匹配到属概念之下的思维活动 黑格尔认为,人在直观上形成感觉和知觉,是人的初级认识活动,属于精神现象学的内容。对初级认识进行反思而形成概念和判断,是哲学的内容。
二、客观对象与主观对象。
客观对象:客观自在的、没有目的的、与人类没有产生任何联系的事物
主观对象:指被人的主观感性、知性、理性重新建构的客观对象
主观重建对象
哲学的对象主要是主观对象。经过主观的重新建构,客观对象才可以用语言表达
康德为什么说“物自体不可知”? 惠子说“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总结:
哲学的对象就是哲学思考所指向的客体,与认识论、实践论、方法论都密切相关,并且会随着人的认识成果的不断丰富而逐步扩展和深化
三、具体指向
哲学对象(宇宙本原、人与社会自然、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
宇宙本原
本原,指某一事物的决定性部分、是起源,又是根本原因。宇宙本原,指宇宙的起源和根本原因
对原因的追问—无限因果链条—不满足恶性无限—假设终极原因—宇宙本原、万物开端、统一根源—哲学家主观重建对象(主观对象)—本原学说
1,以直观对象为本源
存在于古希腊的中早期,哲学家们把感觉经验范围内的一些直观的物质实体看作本原
泰勒斯的“水”
赫拉克利特“火”
2,以数量关系为本源
数是事物的属性和规定性,也是事物之间的基本关系。赫拉克利特的“数本原”,实现了从物质本原到精神本原的过渡
3,以理念为本源
柏拉图的“理念论”使得本原探讨从直观对象(物质)和半直观对象(物质理念)进入到纯粹的抽象思想对象。
理念的基本含义是“共性”,理念也可称为“共相”。柏拉图认为理念是世界的本原:理念世界是可知的、真实的世界;现实世界是可感的、但只是虚幻的影子世界。现实世界利的一切都是对理念世界的模仿与分有。理念世界包含了可感世界里所有事物的本质和理想形态
例:永远画不出来一个完美圆
“理念论”的意义在于,揭示了事物的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4,以实体为本原
实体是属性的载体,自身独立存在。属性不能独立存在,需依附于实体存在
例:玫瑰(实体、逻辑主词)是红色(属性、逻辑宾词)的
本体论中的实体与属性,就是逻辑判断中的主词与宾词
亚里士多德(实体本原论)认为:具体事物是独立的、真实的存在,所以是第一实体;共相要以具体事实为载体才能存在,所以共相是第二实体。实体本原论的意义在于,实现了从追问“世界的起源和归宿”转向追问“世界的结构”
解释第一实体存在的原因,四因说: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目的因
例:智能手机为什么存在? 质料因:金属、塑料、各种电子元件 形式因:屏幕尺寸、操作系统、内存大小 动力因:研究团队、产线工人、原材料供应商 目的因:满足人的通讯需要、提供娱乐、信息、厂商的商业目的
十种世界基本关系(范畴):实体(本体)、数量、性质、关系、空间、时间、形态、所有、行为、遭受
人、社会、自然
人的存在
把“人”本身当作哲学对象来研究,西方哲学是从近代开始,中国哲学自古有之。古希腊“人是万物的尺度”“认识你自己”;中国:人性善恶、是非之心
近代西方哲学: 把“人性”加以抽象,探讨自由、平等、博爱、人权等
现代西方哲学:把人的非理性因素看作人的本质,探讨人的直觉、意志、潜意识等对于人和世界存在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把生产关系作为人性产生的基础
社会的存在
早期西方哲学 较少的涉及到社会存在,探讨的主要内容局限于社会宏观秩序、理想社会的原则、道德原则。《苏格拉底的申辩》《理想国》
中国哲学 除了老庄之外,几乎都是探讨社会存在。围绕着社会宏观秩序、理想社会、道德准则、典章制度
西方近代哲学 关于社会存在的范围,国家、法律、公共权力、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
现代西方哲学 的讨论范围,社会秩序、社会发展的根源、社会进步的动力、宏观结构、存在的要素和关系等
自然的存在
早期主要探讨自然存在,讨论自然是什么、存在于非存在、自然世界运动的动力、自然万物是如何生成的
近代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机械自然观产生,以牛顿力学和拉普拉斯动力学为基础,探讨关于自然界的运行机制
三者的基本关系
哲学以三者的基本关系为对象,讨论的是统一性和差异性
世界的统一性 是人、社会、自然三者之间关系的基础,也是三者各自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基础。其意义不仅仅只在理论上,在实践上同样重要。
世界的差异性 同样是人、社会、自然三者之间关系的基础,也是三者各自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基础。“万物”一词表明世界上所有事物在时间、空间、条件、性质、结构等方面都各有不同。 人、社会、自然这三个对象,当然各自的存在、发展规律各不相同。
主体与客体
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指的是人与外部世界(社会、自然)之间的关系
人是主体、是行为的发出者、是主动的一方;
社会与自然是客体、是行为的对象、是被动的一方
哲学这要探讨:主客体成立的前提和条件、二者相互作用的形式和中介、二者的性质、结构、特征
主观与客观
主观与客观,是主体与客体关系的细分,是主客关系的一方面。哲学讨论“思维与存在”,本质就是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哲学的特性
人类将感觉材料和人的本能综合在一起进行理性加工,形成抽象的思想,即“文化”。不同的文化形式,有着各自的特性。
哲学的特性:超验性、整体性、统摄性
超验性
超验,指超越感觉经验和物质存在,而进入抽象的领域
起源于经验超越经验
广义的超验性 表现为三个类型:
1,日常意识的超验。主要表现为,以感觉经验为前提形成概念、判断、推理,再用日常语言进行表述。本质是以思维的形式把握被感官觉察到的、具体的事实,
2,科学思想的超验。表现为,使用科学的方法并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对科学事实及其之间的关系进行观察实验,得出相关概念、判断、推理,并使用科学术语或着人工符号进行表述。其本质是研究团体以约定的思想性的范式建构事实、现象、关系。
3,哲学理论的超验。以日常意识和科学思想为基础,或者以这些意识与事实的关系为基础,进入到更抽象、超验的领域。哲学使用更加抽象的概念(范畴)来揭示、建构与经验世界不同的“共相”、基本性质、深层关系。
例:物质、社会、精神、自由
狭义的超验性,特指哲学的超验性
1,哲学对象的超验性。哲学的对象是反思对象,并不直接跟经验世界产生联系
2,哲学表现形式的超验性。哲学探讨、思索、批判等思维活动通过(逻辑的)概念、命题、推理等形式表现出来。
3,哲学的重建世界的超验性。哲学在把握世界时,按照人的感性、知性、理性去重新建构世界的模样。这个被哲学重建的世界,是人的目的性和经验世界的客观必然性的对立统一。人的目的、价值猜测等主观因素,都是超验的。
人只有在超验邻域中的思考(形而上的思考),才能产生人生的方向和动力的来源,即理想、信念
整体性
一般哲学的整体性分为两层次:个体的整体性、世界的整体性
个体的整体性
是由该事物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各种属性、内部与外部的联系、可能与现实、存在与发展、以及这些情况的原因和规律所构成。 上述各要素全部罗列,并按照其固有的结构主次、规律和秩序组合,便是一个事物的整体
科学研究的习惯是,把一个整体的事物分割成若干个互不相联的方面或部分,再将这些独立的方面或部分 进行深入、放大的探索研究,实现了纵深认识,但会损失横向认识。可能会导致认识的片面性
哲学从根本上提供关于事物整体观的指导,避免或减少在逻辑思维活动中的偏差和遗漏。
世界的整体性
指的人、社会、自然三者构成的整体性。在常识性的思维中,人容易犯一种认知错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忽视了整体性 就很容易把某一部分的属性归结为整体的属性(部分崇拜)
比如:图腾崇拜、生殖崇拜、机器崇拜、商品崇拜、金钱崇拜
现代“数字崇拜”
统摄性
哲学的统摄性,指的是哲学作为社会思潮对一个时代精神、其他文化形式、社会意识等具有引领性质
感性认识活动 的对象是外部世界的现象(表象),与之相对应的文化形式是文学和艺术
知性认识活动 具有规范性,它将感性材料通过思维加工形成经验性的判断。对象是外部世界的一定层次和范围内的本质与规律,本质与规律是具有相对稳定性的。其对应的文化形式是科学
理性认识活动 的对象为客观世界、主观精神、以及二者的统一。在这个认识阶段里,思维主体将知识进行统一,形成普遍的 整体性的原理。其对应的文化形式就是哲学
文学和艺术是感性的、科学是片面理性的、哲学则是辩证理性的,是理性的最高形式。根据人类认识世界的三个思维阶级,所以哲学具有统摄性
文学艺术、科学、伦理、宗教等,为哲学的反思批判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同时哲学又为这些文化形式提供了具有统摄性的超验目标
二、方法篇
哲学独特的思维方式
导言:
所谓“思维”,是作为人所独有的意识性的自觉活动。“思”,即”想“;”维“即”持续“。 在内容上具有深度和广度,在时间上具有持续性和连续性
按照意识形式的不同,思维可分为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
逻辑思维:以人的知性、理性认识活动为载体,形式为概念、判断、推理
非逻辑思维:以人的感性认识活动为载体,形式为意象、想象、联想
艺术、文学、企业文化
按照思维的对象和内容,思维就可以分为很多种。
如:日常思维、文学艺术思维、科学思维、宗教思维、哲学思维等
哲学思维以形式逻辑为基础,又结合了理性的辩证法。
特点
超越性
批判性
反思性
哲学思维的超越性
超越性思维,是指思考范围超出思维对象的范围和现状的思维。哲学思维的”超越性“,指思维活动离开了对象本身,而指向对象之外的范围。既具有抽象性,又具有逻辑性。具体指向"过去"和"未来"
指向“过去”的超越
以本质或原因为目标
从事物本身出发寻找本质或原因
去伪存真
由此及彼
由表及里
以结果为目标
从事物本身出发去探求结果。对结果的探求是哲学与科学的共同之处。哲学将结果的探寻当作是一个永久的思维目标,形成了思维的习惯。同时还要对使结果成立的条件进行批判性考察; 科学对于结果的探求,只是阶段性的
以“存在”为目标
对事物存在的前提和必然性进行考察。对“存在”的合理性的、必然性(偶然性)的思考是哲学特有的使命。主要体现于社会领域或者人工自然邻域。
指向“未来”的超越
相较于事物的当下价值
当下价值,指该事物在当下阶段对人和其他事物的意义和作用;
潜在价值,指该事物的某些属性或潜能在未来对人和其他事物可能产生的意义和作用。
相较于实用性和功利性
哲学思维更关注全面性的进步与发展。
“全面性”既包括社会整体的全面性,也包括人的各方面综合全面性
哲学探讨世界的本原、人的信仰、人类只是、伦理道德、人性、自由、公平、正义等这些论题的对象既不是个体的、局部的,也不是短期当下的、更不是纯粹物质的。这就是“相较于实用性和功利性而言,哲学思维更关注全面性的进步与发展”
实用性,表达的是实际用途和作用
功利性,表达的是效率和利益。
二者在本质上都是物质利益
哲学的超越性思维引导人们“适可而止”,跳了局部与当下的物质利益, 以宏观的视角协调局部与整体、当下与长远、物质与精神等利益之间的关系
哲学的批判性思维
导言
批判性思维,指通过对思维对象的综合分析、考察,明确该对象得以成立的条件和根、揭示其有限性和适用范围、预测该对象超出其适用范围可能产生的谬误。
意味着思维主体不盲目接受未经理性考察的对象或者知识
哲学思维的批判性是与生俱来的,因为哲学一开始就面向未知领域出发,凡事都要追问“是什么”“为什么”
举例
1,赫拉克利特,“博学并不能使人智慧,否则毕戈拉、克塞诺芬尼等人早就便智慧了”“如果幸福来自肉体快感,那么牛在吃草料的时候是幸福的”。
2,康德,“思维的批判主要在于考察人的认识能力,限定知性的范围,揭示范畴超出相应界限必然陷入困境”
3,黑格尔对近代经验论、怀疑论、康德的物自体、不可知论、二律背反等理论都进行了批判。在此基础上,创建了唯心主义辩证法。
4,中国哲学,“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是对人的感性认识的界限的讨论,表达了人的感觉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不可传达性和不可替代性。“东施效颦”,东施并不知道“颦”的条件和范围,教条式的效颦,造成谬误。
哲学思维的批判性
根源在哪里?
哲学思维的批判性,本质是哲学以理性的理想为追求目标,对现实中背离理想事物或者可能进行揭露,并指明其荒谬所在的思维习惯。
哲学的理想目标,即自由、永恒、至善。哲学本体论始终围绕这个三个理想目标进行思考、探索,这是哲学的终极关怀。哲学的终极关怀本质是对“人”的关怀,哲学思维的批判性正是根源于哲学的终极关怀
人
自然界的人—物质世界—自由
精神界的人—精神世界—永恒
社会的人—伦理道德世界—至善
哲学的终极关怀 理想的目标
是如何发展的?
哲学思维的批判在思维活动中经历自我批判和对象选择之后,达到主客统一的目的。
人是根据自己的需求,有目的、有方向、积极地向客观世界展开探索,寻找有利于人的生存和发展的事物和关系。“有目的、有方向、积极地”就是意识的自觉性
按照自身的目的性和方向性与对象的客观必然性相统一的原则来反映客观世界、建构对象。哲学的批判,首先是自我批判,考察那些不符合客观必然性的主观意识;然后是对象的选择,考察那些不符合主观目的性的对象及对象属性
对思维对象进行再思考,从对象的正反两面进行思考,即是反思。反思的目的在于,考察主观目的在多大程度上不符合客观必然性、客观对象在多大程度上不符合主观目的性、有没有改造或提升的可能。正是不断地批判、反思、再批判、再反思,最终实现主客体统一
自我批判—对象选择(改造)—主客统一
在思维活动中以怎样的形式呈现?
辩证法的否定是哲学思维批判性的重要呈现形式,哲学思维的批判性与辩证法的否定是一致的。其不崇拜任何权威,不以主观精神为唯一目的,其对自身的消极因素也是持批判态度。事实上,批判首先就是从自身开始的。
哲学思考方法
导言
人类认识世界的方法主要分为三个类:
物质方法(实验、实践)
思想方法(逻辑方法、非逻辑方法)
综合方法(前二者的综合)
哲学方法,指哲学认识和研究哲学对象的方法,以及表达哲学思想的方法,以思想性的方法为主。
哲学的方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对对象的认识与研究;
方法
直观、猜测与思辨
概念解释法
辩证法
质疑与批判法
对哲学思想(认识和研究的成果)进行表达、叙述。
哲学体系的建立方法
哲学方法与科学方法的区别
科学对象是经验世界的事实和现象。包括自然、社会、人的生理和心理领域的事实和现象。其任务是,通过对事实和现象的研究,揭示事实、现象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必然、普遍的联系。
三个步骤:
1,归纳事实、现象;
2,将经验材料加工成定律、定理
3,建立科学体系
哲学的研究对象是思想、意识本身。主要归纳思想材料、文献资料。对材料的加工整理主要运用逻辑方法,且十分灵活,并没有约定的术语和范式
哲学体系建立的方法
哲学体系,指哲学思想按照一定的逻辑结构组成的有机整体,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哲学体系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比如苏格拉底的“对话体”孔子的“语录体”老子的“诗歌体”庄子的“寓言体”,近当代哲学家的体系都是采用“论证体”
尽管哲学体系的表现形式不同,且具体的方法也有差别,但常见的依然是逻辑方法。包括归纳与演绎、逻辑与历史、形式逻辑推演、辩证思维等。
一、直观、猜测与思辨方法,起源于古希腊哲学早期
直观,是通过感官获取可感事物的属性
有一个根本原因存在—木、火、气、土—本原
猜测,是根据直观的材料进行原因和本质的假设
根本原因是如何产生万物的,万物又是如何复归于本原的—本原的属性和其与指矛盾的一面,之间的相互作用,来解释
思辨,指对直观的结果和猜测的结果进行综合,在没有实证的前提下进行纯粹的推理活动
叙述本原与万物之间相互转化的细节——没有任何实证依据的推理
独特意义:
建立了哲学的形而上学对象
建立了“人类终极关怀”之一,自然与自由
二、概念解释法
概念解释,就是指揭示概念的内涵、明确概念的外延。形式逻辑用定义的方法揭示概念内涵,用划分的方法明确概念的外延。哲学除了运用形式逻辑的方法之外,还会用到诘问法、演绎法、范畴法
诘问法
诘问,意为质询、追问等。苏格拉底的诘问法,指通过不断提问(从侧面或对立面)的方式探寻真理、揭示谬误,激发思维主体对自身信念和知识基础的批判性思考
例:当人们讨论某一件事物的状态或者某一种现象的时候,首先要了解状态或者现象背后的东西,即是什么
诘问法虽然不是逻辑方法,也不能产生简洁明了的概念定义,但却很巧妙地规避了形式逻辑定义方法地片面性。其在不断丰富概念内涵的同时,又在不断地剔除不属于内涵地东西。引导人们关注共性的同时,又关注到特性的相对性。
强调:哲学方法的主要目的不在于对对象下一个精准的定义,而是“穷尽”对象在不同条件下的不同表现。从哲学的角度而言,任何概念的定义都只能揭示其部分内涵,并不能穷尽对象的全部意义。这是哲学对概念(理念)的解释与逻辑定义的区别。
演绎法
在逻辑学里,“演绎”指的是从普遍性的前提推导出个别性的结论的逻辑推理;在法学里,“演绎”指的是法律依据与客观事实之间关系的论证;在哲学里,“演绎”指的是推论的过程。
康德的概念演绎法分为
主观演绎法(概念的形成)
主观演绎法主要论证从现象到概念的过程(感性—理性)三个阶段
1,直观把握的综合。即人的意识自发地利用时间和空间把各种感官要素综合为知觉 (时间直观、空间直观)
关键点
感性杂多地接受
想象力的作用
知性范畴的预设
2,想象再造的综合。意识通过想象,把已经过去的知觉表象再现出来,并同新出现的表象共同形成整体表象
3,概念认知的综合。不同的杂多表象,由自我意识综合统一为关于认识对象的同一个表象,以及概念。
客观演绎法(概念的有效运用)
主要论证从概念到现象的过程(理性—感性)三个阶段
概念的有效运用
1,由先验范畴到思想图式。由于先验范畴具有高度抽象性,其并不能直接与经验概念相对应。所以需要一个中介将二者连接起来,思想图式就是这个中介
图式:目的是为了协调感性和知性之间的关系,抽象逻辑范畴应用到感性直观上
例:因果性——某种时间连续的模式
先验范畴
1,量的范畴
单一性
多数性/复多性
全体性
2,质的范畴
实在性
否定性
限制性/局限性
3,关系的范畴
实体与偶性
原因和结果
主动和被动
4,模态的范畴
可能性
存在性
必然性
2,由思想图式到经验概念。通过图式的中介作用,抽象的先验范畴得以应用到特定的经验内容上,纯粹逻辑的形式与具体的经验内容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经验概念
3,由经验概念到直观对象。从抽象的知识或概念,通过先验范畴与感性直观的结合,从而形成对具体事物的认识。完成了从范畴的意识关系到直观对象间现实关系的转化。
总结:康德认为,概念并非单纯的来自于经验,也并非纯粹理性的创造,而是由感性提供素材,经由先验范畴对这些素材进行整理和建构的结果。
范畴法
范畴是各个知识领域中的基本概念,根据其在相应知识邻域内的适用范围不同,又分为科学范畴和逻辑范畴。
在科学概念体系中,有些概念起着主导作用,构成了整个体系的基本框架,决定了该理论系统的性质和形态,反映了该理论系统的发展阶段和水平,这类概念称之为科学范畴
逻辑范畴是客观世界里各种现象和知识的最普遍规律的反映、是各个概念体系或者理论系统共同使用的最基本的概念。如:本质于表象、必然与偶然、原因与结果、个别与一般
范畴法作为一种哲学方法,“范畴”的含义指的是逻辑范畴。在本课中,所谓范畴,指反映自然、社会与人的存在的基本方式和基本关系的概念。
范畴系列与范畴解释
1,毕达哥拉斯
数的关系和空间关系的范畴
有限——无限
奇——偶
一 ——多
左——右
直——曲
正方——长方
社会伦理的范畴
善——恶
自然关系的范畴
阳——阴
明——暗
动——静
2,亚里士多德
实体(本体)、数量、性质、关系、空间、时间、形态、所有、行为、遭受
其中最主要、最核心的是实体范畴。他认为,只有实体范畴在判断的中能够作为主词,能够独立存在,而其他范畴只能作为宾词,不能独立存在,只能通过实体而存在,其作用主要是从不同方面对实体作出说明或规定。
3,康德
先验范畴
1,量的范畴
单一性
多数性/复多性
全体性
2,质的范畴
实在性
否定性
限制性/局限性
3,关系的范畴
实体与偶性
原因和结果
主动和被动
4,模态的范畴
可能性
存在性
必然性
正—反—合
正题
通常是一个伦理、原则或历史阶段的初步设定,代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或观念。在黑格尔看来,任何正题都内含着自身的矛盾,这些矛盾会导致其进一步发展。
反题
正题内部矛盾所导致的对立面出现,它与正题形成直接冲突或对立关系。反题是对正题的否定,揭示正题内在的问题合局限性
合题
正题和反题经过辩证过程的统一,在更高层次上对两者进行扬弃和综合,形成一个新的整体或发展阶段。 合题并不简单地是正题合反题地相加,而是它们冲突与互动地结果,从而达到一种更高地真理或更完善的状态。
其他范畴
柏拉图的 理念、智慧、勇敢、节制、正义
孔子的 “仁” 老子的“道”和“无为”
卢梭的“自由” “平等”
三、辩证法
既用于认识对象和建构对象,也用于哲学思维的表述和思想体系的建立。作为一种哲学方法的辩证法,可以从两种意义上去理解它:思辨意义上的辩证法、世界意义上的辩证法。
思辨意义上的辩证法
在古希腊时期,辩证法是一种辩论的方法,是指在辩论中通过揭露对方论述中的矛盾,来反驳对方观点的方法。主张的是“不矛盾律”
赫拉克利特“于人而言,生与死、老与幼、梦与醒,始终是同一的,相互转化的”战争是万物之父,也是万物之王。
老子说“祸兮福之所倚,富兮祸之所伏”“将欲弱之,比固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
世界观意义上的辩证法
黑格尔在继承辩证法是揭示事物自身矛盾的思想基础上,把矛盾视为支配一切事物和世界发展的普遍法则。他认为,辩证法是真正的哲学方法,只有通过辩证法才能掌握哲学真理,也才能真正获得其他各门科学知识。
马克思主义哲学建立了实践概念与实践理论,提出了实践基础上精神对于物质的能力作用、社会意识对于社会存在的反作用,进一步发展了辩证法思想,并把辩证法作为重要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
辩证逻辑就是辩证法在认识论层面的应用和深化。前者侧重于现实世界整体及发展规律的研究,后者专门研究思维形式和逻辑机构如何符合、及反映辩证法的基本原则。
现代分析哲学对辩证法的排斥
现代分析哲学强调以逻辑和语言分析作为主要方法,来讨论和解决哲学问题。对辩证法的排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语言哲学的兴起,主张通过精确分析语言结构和意义来解决哲学问题。而辩证法强调矛盾运动和对立统一的过程,这种动态的、非形式化的描述方式不符合分析哲学所追求的语言精确性和逻辑严谨性。
2,逻辑实证主义立场,主张只有那些能够被经验证实或者逻辑分析证明的陈述才是有意义的,否定形而上学和传统辩证法中的某些命题涉及不可观察到的实体或过程。比如“绝对真理”、“事物内在矛盾”
3,反对形而上学,批评形而上学理论过于抽象和模糊。倾向于将哲学问题转化为语言学或逻辑学问题,而不是探讨世界的本体论结构和历史发展规律
4,方法论上的不同,分析哲学更侧重于将复杂问题分解为简单的组成部分,并运用逻辑工具进行细致入微的分析,它并不特别强调矛盾冲突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
5,实用主义和经验主义的影响,现代分析哲学倾向于处理可操作的概念和具体的事实证据,而辩证法则更多地讨论概念之间地对立和转化,以及历史进程地普遍模式。
四、质疑与批判法
质疑和批判是产生于对旧思想地考察,也是哲学的开端。新哲学思想的建立须通过论证来确立和发展。因此,“质疑—批判—论证”是新哲学产生的方法。
惊异—怀疑—批判—论证—新结论、新思想
质疑
质疑是对考察对象的前提、内容、形式、结论等方面不相信,而表示怀疑。在排除主观偏见的前提下,其根源是对象本身存在缺陷,导致对象与关于对象的思想或理论不一致。解决怀疑的办法, 1,要么改造对象本身, 2,要么改变思想或理论, 3,要么改变对象与思想或理论之间的中介
怀疑
通常指主体对一些人、事、或者观点,缺乏信心,带有不确定性。它更多表现为一种内在的心理状态,可能并没有明确的证据或理由的支撑,而是主观上的感到不相信或者疑惑。
质疑
则是一种更主动的行为过程,主体通过理性思考和逻辑分析,针对人、事、或观点等,提出明确疑问,并期待得到解答或者进一步证实。质疑往往伴随着具体的论据或推理,目的在于挑战现有观念或者寻找真相。
笛卡尔作为近代法国启蒙运动的先行者,提出“怀疑一切”的口号,一切不是清晰明白地呈现在理性之前地观念都值得怀疑
怀疑地目的是,建立理性主义认识论,推广演绎法; 怀疑对象,是经院哲学; 怀疑的理由,是经院哲学没有为人们提供真理; 怀疑的根据,是人的理性是清楚的、不证自明的真概念
休谟从感觉的知识论出发,对因果关系的有效性提出了质疑。
怀疑的理由是,因果范畴、因果观念没有感觉印象的支撑; 怀疑的依据是,感觉论的知识论; 怀疑的目的是,揭示因果范畴及其所反映的关系,不具有客观必然的有效性
康德对休谟的怀疑论感到震惊,因为休谟对人类知识来源和因果关系的理解提出了深刻的挑战。对于康德来说,休谟怀疑论“打破了他的独断论的迷梦”,因为休谟的观点揭示了理性主义哲学中关于归纳推理和科学必然性的基础是不确定的。
辩证的批判
休谟同时提出,通过经验的归纳法获得的知识并不具有客观的普遍有效性,这种不足需要一种信念来弥补。人的认识过程,不仅仅是逻辑和理性的过程,也是信念参与的过程,同时也是理性与非理性共同作用的过程。
批判
批判就是揭示对象的谬误。 辩证的批判,是指在指出对象的合理性的同时,揭示对象的错误。 哲学批判要素:批判的对象、对批判对象的理性分析、揭示对象的谬误所在、对谬误的后果的讨论。
三、阶段篇
本体论
一、“本体”的含义
“本体”这个概念的建立和使用,目的就在于解释和说明世界存在着的一系列隶属关系。包括本原与派生、本质与现象、实体与属性、共相与特殊、原因与结果、个体与整体,以及具有密切关系的各种层次事物或现象之间的隶属关系。
汉语中的“本体论”来自西方语言中的”Ontlogy“的意译,直译则为”存在论“从字面上看,本体论就是以形而上的方式从”存在“或”是“的角度,对世界万物的存在、实体、根本、基础等问题进行思考的理论
中国哲学里的”本根论“,意义接近西方哲学的”本体论“。主要讨论世界万物的产生、存在、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
比如:老子的”道“;孔子的”天“墨子的”兼爱非攻“ 程朱理学的”理“;陆王民学的”心“
总结:本体论就是关于本体的学说,本体就是事物本身,是与该事物有关的各种属性和关系的载体。 从逻辑学的角度来说,表示本体的概念在以”是“为系词的判断中,总是作为主词的。亚里士多德称其为”实体“,笛卡尔、斯宾诺莎等哲学家也是如此。柏拉图称其为”理念“,黑格尔亦是如此。 所以,”本体“这个概念比如”存在“这个概念,他要更加具有形而上的性质。
二、本体的不同界说
本原为本体
”本原“(始基)的基本性质是,万物始于斯又复于斯。”第一因“”最终归宿“都是本体具有的性质。
本原于本体的区别
本原(始基)是指万物的来源、生成的基础或者构成宇宙万物的根本要素,有”起始“”开端“的意义。关注的是”一切从何而来“的问题。要回答”世界从何处开始,起源于何处“。
本体,指的是独立自存、具有各种属性的事物本身。有”存在本身“”原本真实的存在“的意义。要回答”在多样性、多层次的存在中,什么才是更为本质、根本的存在“
本原主要探讨事物的起源和构成万物的基本要素,而本体则关注这些要素所形成的具体存在物及其特性, 通过分析本原,我们可以试图理解世界的起源和统一性; 通过研究本体,则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联系。
能够被思想的存在为本体
巴门尼德认为,能够被思想的存在是本体,最真实的存在。”存在“是可以被思想的,而”非存在“是不能被思想的。
存在 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指唯一、永恒不变、不可分割、不生不灭的真实实在。是可知的,因为它是可以被思维的对象,若不能被思维,则无法被认识或表达。
非存在 则代表了不存在任何事物的状态或概念。安照巴门尼德的观点,非存在并不仅仅是现实世界中的”缺失“或”无“,而是一种绝对的否定状态。在他看来,非存在不可能产生存在,同样存在也不能转变为非存在。因此,”非存在者不存在“不仅仅是一个逻辑陈述,也否定了从无到有或从有到无的生成论的观点。
在巴门尼德的哲学框架下,”存在“是对世界最根本的终极的描述,是绝对的、唯一的真理,是能够被思想的,是本体。而”非存在“无论从逻辑上还是实际上,都是无法成立的虚无。
理念为本体
柏拉图认为,理念是一切事物的原型、是根本性的存在,是本体
”理念“是柏拉图哲学的核心概念,是其理念论的基础。是指独立于具体事物、且在超越感官经验的世界中存在的、永恒不变,完美无缺的实在。
现实世界里的一切具体事物都是对理念的模仿与分有,具体事物只能接近理念,而不可能跟理念一样完美。
例:美,现实世界中每一件美的事物都是对”美本身“这一理念的模仿或分有。”理念美“是所有美的事物之所以美的原因,它是永恒不变且独立存在的。
柏拉图认为”理念“即是事物的共相或共性,具体事物、殊相、个性均从属于共相或共性,即理念。因此,理念是根本性存在,是本体。
实体为本体
亚里士多德反对柏拉图的”共相本体论“,其主张单个的、具体的事物是真实存在的。这种真实的存在在逻辑表述中处于主词的位置,固称之为实体。他主张实体是存在的本身,是本体。
笛卡尔认为实体是本体。实体被视为构成世界的根本元素,是具有独立存在性的根本实在。无论是物质实体,还是思维实体,都被笛卡尔视为本体论意义上基本存在。
物质实体以广延为特征,主要特征是具有广延,即占有空间并具有形状、大小等物理属性。
思维实体则以其能动的思考能力为特征。不具备广延性,而是以自身的思想活动为特征。
斯宾诺莎认为实体是本体。实体是在自身内并通过自身而被认识的东西。是一个独立自存、自我包含的存在,无需依赖任何其他东西来获得其本质或存在。属性是实体的本质表现,实体的属性同实体一样是无限的。
实体的四个特征
一、自因性
实体是自因的,意味着实体的存在不依赖于任何其他事物,它本身就是自己存在的源泉和理由
二、无限性
实体既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不存在任何界限或者局限性
三、永恒性
实体是永恒的,即它始终存在,没有创造和消灭的过程,它超越了时间和变化的范畴
四、不可分性
实体是不可分的,是一体化的、统一的,不能被分解成更小的部分
上帝为本体
安瑟尔谟主张上帝就是存在本身,提出了关于上帝存在的本体证明
逻辑步骤
1,定义上帝:“比所有能够被设想的更伟大的存在”。
2,概念上的存在优于单纯理解的存在:一个事物只存在于人们的思维或理解中,而不是客观现实中的存在,那么这个事物就不是真正的完满,因为它缺乏存在的属性。
3,逻辑推论:基于上述原则,如果我们设想一个至高无上的存在(即上帝),那么这个存在不仅应该在我们的理解中是最完满的,而且在现实中也应该是最完满的。若不然,我们就可以设想一个比上帝还要完满的存在,那就是既有理解中的完满又有现实存在的完满,这就会否定原先上帝是最完满的定义。
4,结论:上帝既存在于心中,也存在于现实中。
哲学上的意义
1,理论创新于突破:首次尝试从纯粹理性和逻辑的角度论证上帝的存在,不依赖于经验和感官认识。标志着哲学在探索形而上学实体,尤其是最高实在(上帝)存在问题上的重要转折,它开启了从概念本身去推理存在可能性的先河。
2,概念于存在关系的探讨:安瑟尔谟论证的核心在于,他提出存在本身就是一种属性,而且是最高的属性。引发了对概念与实在之间的深入讨论,对后世的认识论和形而上学研究产生了长远的影响
3,神学与哲学的融合:使得关于上帝存在的探讨不再局限于宗教启示和传统权威,而是可以用哲学的语言和逻辑工具进行严谨的论述
道为本体
中国先秦时期,老庄思想主张道为宇宙的本体,是宇宙的源头,万物的开端。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即”道“被认为是宇宙万物存在的基础和根源,是构成和规定一切的根本实体或原理。
1,宇宙生成论:老子认为”道“是先于天地万物而存在的,它是世界的本原和始基
2,普遍规律与原则:作为本体的”道“,不仅是创生万物的力量之源,还是一切事物运行变化的基本规律和法则,这种规律不受人为意志左右,自然而然地贯穿于宇宙和生命的始终。
3,形而上的存在:”道“作为本体,是一种无形无象、超越感官感知的绝对存在,它既不是任何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也不是一般的抽象概念,而是万物之所成为万物背后的本真实在。
4,道德与价值层面:”道“不仅体现在宇宙的物理生成过程中,还包含了道德伦理方面的意义
三、本体论的历史演进
1,传统本体论
传统本体论主要探讨的是存在的本质、结构、类别及其关系等问题。是对”何为存在“、”存在如何构成现实世界“以及”存在有哪些基本类型或范畴“的理论研究
基本问题
1,存在的本质:本体论首先关注的是存在本身的意义和特征
2,存在的分类:哲学家们试图划分存在不同层次或类型
3,存在之间的关系:探讨各个存在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包括同一性、因果性、空间和时间关系等。
发展阶段
古希腊哲学本体论
柏拉图的理念论,亚里士多德的实体论
中世纪神学本体论
经验哲学家阿奎那
近现代哲学本体论
黑格尔的哲学体系被认为是近代哲学本体论的集大成学说体系。在黑格尔的哲学体系中,逻辑学揭示了思维范畴的内在辩证发展规律。自然哲学和精神哲学则分别探讨了自然界和社会领域的辩证发展,它们都被视为逻辑学的具体化和表现形式。这一体系展现了从抽象到具体、从本质到现象的连续发展过程,从而为本体论提供了一种深刻的总体性理解。
总结
从西方哲学的发展历史来看,传统本体论指古代、中世纪、以及近代产生和发展的,以理念论、实体论、原子论、上帝存在论等为主干的本体理论。 近代本体论主要包括了经验论的物质、物体理论,以及唯理论的实体论、理念论、单子论等等。
2,本体论的怀疑、限制、排斥
传统本体论认为本体是世界的“第一因”和“最终因”,不同的哲学派别有着不同的本体对象,分别是物质(自然、实体)、精神(理念、心灵)、上帝。对本体论的怀疑和限制,是从休谟和康德开始的。现代逻辑实证主义则对传统的形而上学本体论加以排斥。
休谟对本体论的怀疑
休谟从感觉论出发,对物质、精神、上帝的存在理论提出了质疑。感觉论是其哲学体系中的核心组成部分,属于经验主义认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休谟认为人的所有知识和观念都源自于感觉印象和内心的知觉经验。
1,经验主义基础:休谟认为所有的知识和观念,都来源于我们的感觉经验。他区分了两种基本的心理内容:“印象”和“观念”
2,认识论立场:休谟强调感觉是认识的唯一来源,主张我们不能超越感觉经验去获得关于世界的任何知识。
3,因果关系的怀疑:他认为人们通常认为的因果必然性并非客观存在于事物本身,而是源自人的心理习惯。
4,不可知论倾向:我们无法从感觉中推导出世界本体的存在及其本质,也无法确定物质对象是否存在独立于我们感知之外的形式,以及像上帝这样的超自然存在是否真实。
5,主观唯心论与客观唯物论之间:他并没有明确支持感觉内容完全由客观物质世界决定,相反他的观点有时被解释为倾向于主观唯心论
6,主观主义美学观:美感并非客观存在于事物之中,而是由观察者的主观意识所决定的
观点:休谟认为,人们的任何观念都是以感觉形成的印象为依据,但是人们没有根据证明有支持物质、精神、上帝这三个实体印象。既然没有相关印象的支持,那么这三个概念就是虚幻的
康德对本体论的限制
康德将人的认识能力区分为三个层次:感性、知性、理性。
感性是直观的能力,为知识提供具体内容;
知性是判断的能力,知性思维为知识提供思维形式;
理性是人的逻辑推理的能力
人的思维活动中不能缺失了具体内容,否则就是空洞的。同时人的感性直观又离不开思维的作用,否则就是盲目的、无任何意义的
康德是结合认识论来揭示极端理性主义本体理论的错误。他认为只承认感性直观,而忽视思维的作用,则会犯类似休谟的怀疑论错误;只承认理性思维的作用,而脱离了感性经验进行纯粹的推理,则会犯莱布尼、沃尔夫理论的错误。
逻辑实证主义对本体论的排斥
以逻辑实证主义为主干部分的分析哲学开启了对本体论的排斥
维特根斯坦继承了休谟和康德的基本立场,认为传统本体论的根本错误在于,它总是试图思考不可言说的东西,其结果却只能是得到一些既不能被验证,又不合逻辑的无意义言说
”不可言说的东西“是指那些不可以用日常语言或科学语言精确表述的概念、经验和领域,它们超出了语言的功能边界,只能通过沉默或者行动、生活形式来间接表达或体验
传统形而上学探讨的”本体论“问题,包括世界的终极本原、精神与物质的关系、上帝的存在等,这些都是维特根斯坦所谓的”不可言说的东西“。这一立场挑战了从本原论到柏拉图的理念论、再到上帝存在论、以及黑格尔的绝对精神等一系列哲学体系中的核心概念
逻辑经验主义进一步提出了区别形而上学本体论陈述与科学陈述的”实证原则“和”意义“的标准。
证实原则主张一个陈述或命题只有在逻辑上可以被经验所证实的情况下才具有意义。具体来说,分为可证实原则和可证伪原则
”意义“标准,包括经验标准和逻辑标准。
经验标准指的是,凡涉及经验内容的概念或用语,必须有与其相对的事实指出其存在;凡涉及经验内容的命题、判断,必须陈述经验内容。
逻辑标准,指的是分析命题应该符号逻辑规则,能够判断其”真“的价值。
逻辑经验主义排斥传统本体论的方法,是对涉及科学知识的用语进行逻辑分析。凡是不能与经验事实相对应的陈述则被看作是无意义的
3,本体论重建
非理性本体转换
叔本华和尼采继承了休谟的观点,并将其泛化的客观化,开启了本体的非理性转换。
叔本华认为,世界的内在本质就是意志。”意志“是多样性的,但最根本的一种是求生的欲望与冲动,也就是”生存意志“
生存意志是无意识、无目标的,不带有任何特定的目的,只是盲目地追求自身的表达和现实;表现为对个体生命的保存和延续;是痛苦之源,因为它永远无法得到彻底满足,一旦一种欲望被满足,新的欲望又会升起,形成永无止境的痛苦循环。
尼采认为”强力意志“是世界的本质,万事万物都是强力意志的外化。这是一种永不停息的欲望和意志,是不停顿的追求力,可视为本体。
强力意志是生命的本质,是对权力、创造力、自我超越和生命活力的渴望,它体现了个体或生命体通过不断扩张、改进和实现自身潜能来表达生命的力量。
在尼采的哲学中,”强力意志“更多的是对生命现象的一种解释原则或基础动力,它不是指向一个客观存在的、超越个体和现象世界的实体,而是作为理解生命本质和价值生成过程的核心概念。尽管如此,这种思想依然是传统本体向非理性本体转换的标志
总结:从传统本体向非理性本体的转换,则意味着对传统的理性主义框架的质疑和超越。非理性本体的转向是对传统理性中心地位的颠覆,它尝试从不同角度深入探索人类存在及宇宙的本质,不再单纯依靠逻辑和理性,而是接纳更多的心理、情感、主体性以及其他非理性因素作为哲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本体论的逻辑的重建
波普尔认为,坚持一个好的、合理的本体论信仰,对科学研究具有指导意义。作为一个科学家都必须有一个本体论的观点作为方法论指导。 波普尔的”三个世界“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是对本体论的一种扩展或辩护,通过该理论探讨知识、现实与精神现象之间的关系时,提出了一个更为复杂的世界观。
三个世界
第一世界:物理世界或客观实在
包括物质、能量、自然现象等一切独立于人类意识之外的事物
第二世界:主观精神世界
由人的思想、情感、观念、理论等主观经验组成,这些存在于人的内心之中
第三世界:客观知识世界
包括科学定律、数学定理、艺术作品等各种人工产物
三个世界的联系
1,第一世界通过感官刺激作用于第二世界
2,第二世界的思想、理论等通过人类的创造性活动,转化为第三世界的客观知识内容;
3,第三世界的知识反过来又指导我们理解和改变第一世界。同时它也不断塑造和发展第二世界的观念形态,因为人们的思想受到已有知识的影响和教育。
观点
波普尔认为这三个世界是统一且连贯的整体,不同世界之间存在着的向上的因果关系、以及向下的因果关系的循环互动。
价值
这种划分可以看作是对传统本体论的一种扩展,在承认物质实体的同时,也赋予了人类的精神活动及其产物以及某种程度上的实在性地位。他认为第三世界的内容尽管不是物理实体,但他们同样构成了真实且独立的存在领域,这很显然就是拓宽了对”存在“这一哲学核心概念的理解,
奎因对逻辑经验主义排斥形而上学本体论的立场提出批评。对逻辑经验主义的证实原则和意义标准,也提出了反对意见。他认为证实原则也仅适用于单个判断,对于复杂的知识系统整体并不适用;意义标准对分析命题和综合命题的区别,具有片面性。
区别
分析命题,是指一个命题的真值仅仅依赖于其组成部分的意义或定义,而不需要诉诸于经验世界的任何额外信息。
综合命题,则是指其真值不仅取决于构成该命题的词项的意义,而且必须参考到经验世界的实际状态才能决定其真假。
批评
1,反对分析于综合命题的二分法:不存在一种清晰的方法来区分一个命题究竟是分析的还是综合的。他认为所有有意义的命题都与经验世界有着某种联系。
2,整体论的观点与本体论承诺:奎因主张知识是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而非由一个个独立的、可以单独接受经验检验的原子式命题组成。提出了”本体论承诺“概念,即我们在使用语言表达时,就已经隐含地承认了某些实体的存在。
概念
”本体论承诺“是指在使用某种语言或接受某个理论体系时,我们不可避免地对某些实体地存在进行了承诺。这个概念强调地是,通过我们地语句和理论结构,我们实际上是主张某些类型地对象是真实存在地。
总结
奎因批判了逻辑经验主义关于形而上学命题没有意义的观点,强调了本体论问题无法通过逻辑分析单独解决,而是与我们的语言实践和科学理论的构造紧密相连。
胡塞尔的回归主张
胡塞尔:回归“生活世界”,胡塞尔是在休谟和康德之后恢复了四方哲学史上的追求确定的、必然的、绝对的知识的理论传统。
在《欧洲科学的危机与超验现象学》中提出了“科学危机”这个概念,他认为20世纪初欧洲科学的发展,导致了一种深层次的文化和哲学危机。 他认为随着实证主义、逻辑经验主义和科学理性化的发展,科学逐渐将注意力集中于可量化、客观化的现象,并通过数学模型和实验方法来构建知识体系。这种趋势使科学失去了对生活的意义。
“生活世界”是人们日常生活的直观基础,包含着价值、意义、情感等主观性和非理性的维度。
生活世界指的是人们日常生活所处的具体环境以及在其中进行的各种活动、实践和经验的总和。这个概念强调的是人类意识与周围世界的直接、前理论的关联性。其在三个方面优选于科学世界:历史优先、普遍性优先、创造秩序优先。
观点:胡塞尔认为,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尤其是自然科学的日益精密化和形式化,科学家们逐渐忽视了这些基础性的生活世界经验和直观认识的重要性。这种忽视导致了科学理论与普通人生活的脱节,并最终引发了他对“科学危机”的深刻反思。
如何回归生活世界?胡塞尔的回归生活世界的方法,主要体现在其现象学方法论中,特别是通过“悬置”和对生活世界的直接直观与描述
1,悬置:暂时停止对我们关于外部世界的所有既定信念、科学理论以及形而上学假设的认同。(表象本身)
2,意向性分析:深入到意识本身的结构中去,特别是探索意识的意向性本质。
3,生活世界的直观描述:要直接直观并详尽描述生活世界中的具体现象。
4,生活世界的构成要素探讨:尝试揭示出生活世界的基本结构和构成要素,并指出这些要素是如何相互关联、共同构建起我们的世界观念的。
5,先验还原:探究超越具体经验和科学知识的普遍性认知法则和条件。
海德格尔的存在论
海德格尔认为,哲学的核心问题就是以“存在”为核心的本体论问题。他以现象学的方法建立起基础存在论的本体论。在《存在与时间》及其他著作中,都提出了“存在”和“存在者”的概念。
存在指存在的状态、条件、可能性以及这些存在者的存在方式本身,是一种显现、展开的过程。是事物得以成为自身的基础结构。海德格尔认为“存在”是最基本的问题,又是最被遗忘的问题。因为人们往往直接关注存在者是什么,而非存在本身的含义和特征。
存在者则是所有实际存在的事物或实体,包括人、动物、物体、概念、思想,等一切我们可以感知、思考和讨论的具体东西。
关系
1,“存在者”依赖于“存在”。“存在”是确定“存在者”作为存在者的根基,是使一切存在者得以可能的条件
2,存在相比一切存在者,具有优先地位。一切存在者先必须存在,然后才能逐步成为本真的存在者
3,一切存在总是存在者的存在,存在不能脱离存在者而存在
4,存在不等于存在者的总和,也不是一个独立的实体,而是赋予存在者存在的意义的基础框架
人这种存在者能够追问存在,并且因他的存在而使存在显现出来,海德格尔称之为“此在”
海德格尔用“此在”指称人类存在的特殊性质和结构。其不是仅仅指一个人或一个生物实体,而是强调人的存在具有超越生物学和社会学属性的存在悖论特征,即本体论意义上的人
“此在”两种存在状态
本真:对自身存在状态有清晰认识,勇于承担个人命运,敢于面对死亡的可能性,达到真正的自我实现
非本真:常人,习俗、社会生活方式而活着,随波逐流
总结:海德格尔的基础存在论为哲学开辟了一个全新的方向,它不再将焦点放在对固定实体的分析上,而是转向对存在本身条件、结构和意义的探索,从而开启了”后形而上学“时代。
四、本体论思维方式的基本架构
1,哲学为什么要建立本体论?
一、存在趋向于统一性和秩序性的性质,必然导致本体论思维
世界是多样的,各种存在形形色色,同时,世界又是统一的、有秩序的。世界的统一性和秩序性,体现在万事万物通过因果性、必然性、层次性、相互隶属性,而趋向于系统性和整体性。哲学把这种系统性和整体性用概念概括和归纳出来,就成为了理论意义上的本体。
二、事物的生成、存在、消亡的辩证法,必然导致本体论思维
任何事物或现象都有从生成到存在、再到消亡的历史。在时间上、空间上、性质上都是有限的。但是在整体上,世界的存在却是守恒的,在时间和空间上是无限的,可能性也是无限的。
三、物质实体是由自然、社会、现实的人等作为内容支撑的; 精神本体也是由人的心理现象、心理活动及其成果作为内容支撑的。虽然理想不等于现实,但理想是来源于现实的,并且还会通过人的实践活动、以及客观世界规律性的演进逐步变为现实。
2,哲学本体论的思维方式
高尔吉亚的三个原则:无物存在;即使存在,也无法被认识;即使可以认识它,也无法表达。
一、无物存在:其核心在于对客观存在的否定。人所有的感知都是基于主观感受,而不是对事物本质的理解。
二、即使存在,也无法被认识:这一命题主要关乎认识论,间接关联到本体论。人类理性无法穿透现象直达事物的本质,因此即使事物存在,我们也无法真正理解它是什么。
三、即使可以被认识,也无法表达:语言作为表达和交流“存在”的手段,若无法准确传达存在的本质,则意味着我们在构建和理解世界的过程中,无论是本体、还是认知结构都可能存在深层次的困难。
总结:高尔吉亚的这三个怀疑论原则是对人类认知能力和知识获取过程的根本性挑战,强调了人类认知的相对性和局限性,体现了古代怀疑论思想的一种深度与锐度。
总结:本体论在哲学史上的意义在于不断探索和构建关于世界的存在模式、实体类层级结构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论体系,它不仅反映了人类对自身和世界根源性问题的持续追问,而且在不同哲学流派的发展过程中不断深化和拓宽。
认识论
一、概述
一、何为“认识论”
认识论,指探讨知识的本质、认识发生发展的过程和规律、认识成果及验证等方面的哲学学说,也叫认识论。
1854年苏格兰哲学家费瑞尔首次提出这个概念,1862年以后“认识论”一词以术语的形式逐渐被广泛提及。 关于认识的问题,一直伴随着哲学的产生与发展的全过程。但较为系统的认识论体系则产生于欧洲近代哲学。
认识论问题的进一步展开与深化被看作是近代欧洲哲学的重要转向,这一转向的发生是与近代欧洲资本主义通过科学技术来发展生产力的需求相一致的。科学技术的进步离不开哲学认识论的指导。
二、认识论的核心问题
认识论就是关于知识的理论,主要探讨人类如何获取知识,以及知识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
研究我们对世界的认知过程、认知方式、认知界限与可能性,以及知识的真实性、可靠性和有效性等问题。
核心问题
1,知识的来源
2,知识的构成
3,认识的手段和方法
4,知识的增长和发展
5,认识主体与客观世界的关系
核心内容
主体与客体的区分及相互关系
认识的本质
认识可能性的基础
认识的来源
真理及其检验标准
二、主体与客体的区分及相互关系
1,主、客体的区分
在认识论中,主体与客体是探讨人类认识过程时的一对基本概念,用来描述认识活动的两个基本方面。
认识主体,指具有认识能力和实践活动能力的人,处于特定的社会关系之中,在实践中不断认识和改造世界。包括个体主体、群体主体和社会主体等形式。在认识活动中为发出者、主动者,要回答的是“谁在认识”的问题。主要特征包括:自然性、社会性、意识性、实践性
谁在认识(主体)
自然性:主体是自然界的生物存在,具有感知、思维等生理心理机能
社会性:表明主体是在社会关系中形成的,认识活动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影响和制约
意识性:主体能够运用语言、思维手段形成主观意识,并对客观世界进行反映和理解
实践性:主体通过实践活动直接或间接的与外部世界接触,获得关于客体的知识
认识客体,指在主体的认识活动过程中被指向和认识的那一部分客观存在,它可以是自然界的事物、社会现象、精神产品等各种形态的客观实体。在认识活动中是被指向者、被动者,回答“认识什么”的问题。主要特征包括:客观性、对象性
认识什么(客体)
客观性:客体独立于主体意识之外,不依赖主体的存在而存在,不以人的意志转移的客观实在性
对象性:客观事物与主体发生实际联系,成为主体实现活动和认识活动对象时,才能转化为认识客体
2,主、客体区分的历史过程
主客体的区分是一个历史过程。在人类早期,主体与客体处在混沌的同一之中。直到古希腊中期,恩培多克勒初步建立了主客体的区分,但仍然以某种物质为中介保持着较为原始的同一。先秦时期,管子曾以“此”与“彼”两个概念来区分认识论中的主、客双方。他说:“其所知,彼也;其所以知,此也”
漫长的中世纪宗教神学之后,经过文艺复兴运动、地理大发现、宗教改革,以及随之而来的工业革命和科技发展,人们又重回理性,并初步建立了片面的主体性概念。 所谓片面的主体,是相对全面的主体而言的。全面的主体是感性主体与理性主体、认识主体与实践主体的统一,是主体与客体的统一
近代以来的主体,是以感性与理性的割裂、理论与实践的脱离、主体与客体的对立为特征的。虽然自觉区分了主体与客体,但对于主客体的划分还是片面的,对于主体的理解依然是不完整的。
马克思哲学把实践概念和辩证法引入认识论,建立了较为全面的主客体关系理论。马哲把 主体理解为进行实践的活动、认识活动的处于社会关系中的现实的人;把客体理解为进入人实践领域和人领域的对象
3,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对立统一
主体是认识的发起者和承担者,具有能动性和创造性
客体是被认识的对象,具有客观性和被动性
二者处在统一中,主体必须通过实践活动与客体接触,并作用于客体,才能实现对客体的认识
相互作用
主体通过实践活动对客体加工改造,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主体获取客体信息形成了对客体的认识,主体的认识能力和水平受到客体属性、结构、规律等因素的制约,同时也影响者主体对客体的把握程度
相互转化
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不是静止不变的,一方面客体在主体作用下可以转化为新的客体,另一方面主体在改造客体过程中自身也得到发展和提高。
双向建构
主体在认识活动中不仅是对客体反映和认知,同时也是对客体的意义赋予和价值建构,客体通过自身的属性和规律对主体的认知框架、理论体系产生影响和塑造。
这种关系的基础在于社会实践,通过实践,主体不断地深化对客体地理解,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升和发展自我
三、认识的本质
1,认识的过程与特性
认识,指人作为主体,通过感官、思维等手段,对事物的存在状态、属性、本质及其发展规律进行了解和把握的过程。它是人与外部世界相互作用的结果,体现了主体对外部世界的认知图式和理解框架。认知并非直接映射现实,而是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心理和思维的过程。
认识的主客体与关系
认识的主体:具有认识能力的人、发动者和承担者
认识的客体:被认识的对象,包括自然界、社会、思维本身等各种对象
二者关系: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
认识过程的基本阶段
感知阶段(获得感官信息)
感知是认识的起点,在感知阶段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感官通道从外部世界接触信息,这些信息以感觉的形式初步进入意识,形成对事物表面特征和状态的直观认识
理解阶段(对感官信息进行加工整理)
包括分类、概括、抽象、联系等思维活动,从而形成概念、判断、推理以此来揭示事物的内在联系、本质、规律。
验证阶段(验证认识的真理性)
通过实践或逻辑推导来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理论认识需要在实践中得到修正和证实,或者通过严密的逻辑或数学方法来证明自洽性和合理性,通过反馈循环认识不断接近真理。
认识的特性
主观性与客观性
认识既是主观思维的产物,同时,它必须以客观现实为依据。
相对性与绝对性
认识的相对性体现在对某一概念或现象的理解和界定,会随着比较基准、观察视角、文化背景等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具有相对的、有条件的特性
认识的绝对性则体现在某些科学事实、基本原理或定律的稳定性、普适性与不可更改性,它们不受时空、观察者主观因素的影响,具有绝对的、无条件的特性。
反映与创造
认识的反映是指人通过感知、理解、思考等方式,对外部客观事物或现象进行摹写、把握和再现的过程。
认识的创造则是指人在反映客观事物的基础上,运用想象力、创造力,对既有知识进行重组、创新,生成新的观念、理论或实践成果的过程
认识论的主要流派
2-1,唯物主义认识论
唯物主义认识论
核心观点认为认识是人脑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强调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以及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
历史发展三个阶段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强调物质性的存在是一切现象的基础,缺乏对认识过程的深入分析
近代机械唯物主义
继承了物质是是世界的本原,解释有很明显的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强调认识是外部世界的机械反映,忽视了认识的能动性和辩证性
马/恩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研究人类认识的本质、来源、发展过程、真理标准。将实践引入认识论,强调认识的能动性、辩证性和社会历史性,提出了实践决定论、反映论等重要原理,形成了科学的认识体系。
核心观点:物质第一性、实践决定认识
物质第一性
1,唯物主义认识论坚持物质是世界的本原,是第一性的存在。意识是人对物质世界的主观反映,是第二性的存在。强调了认识的客观性、实践性和历史条件性,同时也承认意识的能动作用
实践决定认识
2,“实践决定意识”这个观点,强调了实践在人类认识过程中的基础地位和决定性作用。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产生经验材料)、 动力(实践需要解决新问题推动认识发展)、 标准(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和 目的(认识服务于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
总结:唯物主义认识论为人类认识世界提供了科学、实践导向的理论框架,对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存在的错误认识的批判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它在对待意识复杂性、主体性、非理性因素、以及适应现代科学进展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2-2,唯心主义认识论
唯心主义认识论
主张意识或精神是第一性的存在,物质世界是意识的产物或者反映。认为知识的来源并非外部的物质世界,而是内在的意识或精神
历史发展阶段
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唯心主义
中世纪经院哲学
主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认识论主张人的认识和知识、乃至整个世界都是主观意识的产物,认为个体的主观心灵或精神是唯一的实在,外部世界的存在及其性质完全依赖于个体的意识活动,强调意识的绝对主导地位。
例:康德的先验哲学对现象界和物自体的区分 王阳明的“致良知”“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叔本华的“意志主义” 尼采的“强力意志”
客观唯心主义
客观主义认识论主张存在一个独立于个体意识之外的客观精神或理念世界,它是世界的真正本原。而物质世界和人类意识,都是这个客观精神或理念世界的产物或表现。其于主观唯心同属唯心主义阵营,他们都认为意识(精神)或理念是世界的本原,而非物质。然而,二者在对意识的具体理解(是否独立于个体意识)、与物质世界的关系(是否独立于个体意识)、以及认识论的焦点(知识的来源和目标)上存在显著区别。
例:黑格尔“绝对精神” 柏拉图“理念论” 布拉德雷的“绝对经验”
总结:唯心主义认识论构建了一种以意识为中心、强调知识的先验性、重视认识的主观性和内在创造性的哲学框架,它与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根本分歧在于对世界本原、认识来源、认识过程、实践作用以及真理标准的不同理解。
2-3,现代哲学中的认识论
概述
现代哲学中的认识,延续了哲学史上对人类认识本质、过程、条件、界限及真理标准等问题的探讨,同时融入了现代科学进步、文化多元性、技术革新,以及对传统认识论范式的批判性反思。分析哲学、存在主义、后现代主义
现代哲学中的认识论
分析哲学 对认识论的探索主要体现在对语言与意义的深度分析、逻辑实证主义与经验主义的倡导、意义理论的发展、知识条件与结构的精细刻画、与认知科学的交叉研究以及对知识社会维度的关注等方面
语言哲学兴起于20世纪初,其背景包括对传统形而上学的质疑、逻辑学和数学基础研究的发展、以及对语言在认识论中作用的重新审视。主张通过对语言的精确分析来澄清哲学的问题,认为许多哲学困惑源于语言使用中的混淆和误用
逻辑实证主义提出知识的“可证实原则”,主张一个陈述只有当它能够被经验所证实时才是有意义的,其中也包括潜在的未来经验。
日常语言学派是对逻辑实证主义的一种批评与修正。代表人物有奥斯汀、赖尔等。强调对日常语言的实际使用进行细致考察,认为语言的意义和用法与其在具体语境中的行为效果密切相关。他们反对将语言简化为抽象的逻辑符合系统,主张回归语言的实际应用来理解其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比如,奥斯汀“言语行为理论”
奎因的“整体论”则对传统认识论发起了根本性的挑战。反对将经验与理论、观察与理论陈述截然分开的传统观点,主张所有的信念都是一个相互支持、相互修正的整体网络的一部分。强调认识的动态性、相对性和理论依赖性。
存在主义哲学 对认识论的探索聚焦于个体主体性、直觉内省、存在先于本质的原则、超越主客二分的认识方式、非理性的认识维度、以及对传统认识论中普遍真理和绝对知识观念的批判
海德格尔、萨特等,认为人的存在先于其本质。反对传统观念中将人视为某种固定本质或预定目的的体现,主张人的本质是在其存在过程中不断生成和塑造的。强调个体的自由、选择和责任,认为人必须在不确定和无意义的世界中自我创造意义。
“此在”强调人的存在是一种与世界、他人和自身存在状况的直接关联,认识不是对外部世界的被动反映,而是通过“在世界中存在”活动来实现的。
“存在先于本质”指出,人是通过自由选择和行动来赋予自己本质的。情感、直觉等非理性因素在决定个体选择和认识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后现代主义哲学 对认识论的探索,主要体现在对知识的相对性与建构性、真理的多元性与协商性、主体性的消解与分散、语言与权力关系、知识的破碎化与反宏大叙事、以及怀疑主义与批判精神等方面,这些探索的目的在于打破传统认识论的束缚,揭示知识生产的社会文化条件,强调认识的多元性、情境性、批判性。 代表人物:福柯、德里达、罗蒂等。
后现代主义者质疑传统认识论中知识的客观性和普遍有效性,强调知识的建构性、相对性和情境性。认为知识并非单纯反映外在现实,而是由社会、文化、历史、语言等因素共同构建的。福柯“知识与权力”
批判宏大叙事,比如历史进步论、启蒙理性等。认为这些叙事掩盖了多元性和差异性,强化了权力中心主义。利奥塔“宏大叙事的终结”。质疑绝对真理的存在,认为真理往往是相对的、多元的,取决于特定的话语实践和社会构造。
四、认识可能性的基础
1,简述
探讨认识可能性的基础问题,目的在于揭示主客体及其关系的存在论性质。说明“认识为何可能”以及“如何可能”
认识可能性基础问题的内涵:
一、主、客体的存在论性质
二、主、客体关系的本体论性质
三、 认识何以可能,及如何可能
2,不同哲学家或哲学派别的回答
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他认为认识的主体是精神性的“我思”或自我意识;认识的对象是天赋观念,也是精神。因此,认识的主客体是同根同源的,所主张的认识的基础,是主体的思维性和精神性。
莱布尼茨认为,人的心灵是认识主体,心灵是知觉能力较强、有记忆力的单子。心灵与各类单子的同根同源,同时又有相同的预定和谐,这便是心灵认识对象之所以可能的前提与基础。
黑格尔主张绝对精神先把自己外化为自然,在自然的长期进化中产生主观精神,主观精神认识自然、认识对象,其本质是绝对精神自己认识自己,同类认识同类。
荀子:“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心知道,然后可道;可道,然后能守道以禁非道。以其可道之心取人,则合于道人;而不合于不道之人矣。” 心具有认识与理解普遍原则的能力; 同时具有表达合交流这种普遍原则的能力; 最后也具有从正面、反面实践普遍原则的能力。 这四个方面是荀子所揭示的认识可能性的基础
怀疑论者和不可知论者怀疑、否定人的认识的基础,他们或者不能理解存在与非存在之间的辩证关系、不能理解主体与客体之间的辩证关系,或者不能理解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有限与无限、绝对与相对、个性与共性等之间的辩证关系。
比如
主体与客体之间的辩证关系。怀疑论者通常会对主体与客体之间关系的可靠性 产生怀疑。
不可知论者在此基础上 可能进一步主张,主体与客体之间的鸿沟,本质上就是不可逾越的。
五、认识的来源
经验论强调经验的首要地位和知识的实证基础,而唯理论则看重理性天赋在知识形成中的核心作用和知识的先天逻辑基础
1,经验论的观点
经验论主张认识的唯一来源是感觉经验,所有知识都是对经验的反映或概括,没有独立于经验之外的知识。坚信:“凡存在于理智中的,都已先存在于感觉中”,即理性认识最终仍然依赖于感性经验。
培根提出“知识是存在的表象”,强调知识源于对外部世界的直接感知。
霍布斯将感性认识比喻为机械运动中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关系,强调了感性认识的物理基础。
关于理性认识的生成,经验论者认为它建立在感性认识基础之上,通过归纳法、三表法(培根提出的归纳逻辑工具)、计算法、比较法等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整理、分析和概括,从而得出一般规律或理论知识。
2,唯理论的观点
唯理论认为人的认识有两个来源,即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但同时认为,感性认识因其个别性、易变性而不稳定、不可靠,而理性认识具有必然性、普遍性、确定性,因此理性认识被视为真正的、可靠的认识来源。
斯宾诺莎则提出了理性与外物“思想性”共同作用产生理性认识的观点。认为人的理性并非孤立于世界之外,而是与外物的内在本质,也就是“想象性”相互契合,通过理性的自我反思和对宇宙秩序的洞察,可以达到对真理的把握。
3,康德对经验论与唯理论的总结
经验论与唯理论之间的分歧主要体现在:对待感觉经验与理性思维在认识过程中的优先级、知识起源的先天性与后天性、认识方法的归纳性与演绎性、真理标准的经验符合性与逻辑自明性,以及对认识可靠性的不同评价等方面。
康德提出“先天综合判断”概念,认为知识既包含先天(理性)提供的形式,又包含后天(经验)提供的内容。主张理性认识并非全然依赖于天赋观念,也离不开感性经验的充实;同时,感性经验只有在理性提供的先天框架内才能形成有意义的知识。
4,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认识来源观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为人的认识是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产生的,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和动力。
总结:经验论强调感觉经验的首要地位; 唯理论关注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双重来源; 辩证唯物主义则主张认识源自社会实践,强调实践在 认识形成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
六、真理及其检验标准
1,不同的真理观
欧洲近代有学者提出四种类型的真或真理。 从本体论意义上有两种定义:事物自身的一致、事物与其表象的一致; 从认识论的意义上定义:为概念与其反映对象的一致; 从逻辑的意义上定义:为概念与概念的一致性
对与真理的性质和功能, 有的哲学家主张真理是一种知识; 有的强调真理是一种探索活动; 有的认为它是一种信念或理想; 有的坚持认为它是一种工具; 有的把它解释为达到目的的途径; 有的主张它是人的行为方向的指导或指南。
2,符合论真理观
符合论真理观的核心观点在于,一个陈述、理论或思想被认为是真理,当且仅当它准确无误地反映了现实世界中地对象、状态或关系。预设了认识对象具有独立于认识主体地特性。
中国
墨家学派地符合论真理观:符合“古者圣王之事”;符合“百姓耳目之实”;符合“百姓之利”。
荀子的符合论真理观认为,知识的价值在于是否承载了“道”(宇宙万物运行的根本法则),真理必须与“道”相契合。
西方
亚里士多德明确表述了“真理即符合”的基本原则,认为任何陈述或命题的真理性,都取决于它能否准确无误地对应现实中地事物或事件。
柏拉图认为,只有当可感世界的认识或表达与理念世界相符合时,才能达到真理。
培根倡导使用实验方法和新的归纳法,以确保知识的客观性和真实性,使其更好地符合自然界的实际情况。
斯宾诺莎强调:“真观念必须符合它的对象”,并且观念的结构和联系应当与事物的实际结构和联系相一致。
黑格尔认为,真理的实现是通过主观精神与客观精神的辩证统一过程,其中主观精神逐渐接近、理解和内化客观精神。主观与客观不断调整、相互作用,最终达到一种动态的、辩证的“符合”
康德反向提出,不是主观认识去被动地符合客观对象,而是客观世界必须符合主观认识的形式和条件,认为,知识的形成并非简单地反映外部世界,而是主体通过感性直观和知性范畴对经验材料进行整理和建构地结果。
现代西方哲学,石里克、卡尔纳普、罗素、维特根斯坦、奥斯汀等这些哲学家,在不同程度上继承和发展了符合论真理观,强调一个陈述或命题的真值,取决于其与现实世界的关系。
真理标准的问题: 符合论者认为,真理的检验需要参照一个超越个体认知的、客观存在的标准。 辩证唯物论强调,理论或观念的真理性并不取决于其与某个抽象的、超验的原型的符合程度,而是要看它能否在实践中得到验证,能否指导社会实践并取得预期的效果。
3,融贯论真理观
融贯论真理观提出了新的判断标准:一个命题或理论的真伪不在于它能否准确反映或符合经验现象,而在于它是否能够与已知的、被认为是真理的命题或理论体系保持矛盾或融贯一致。
莱布尼茨区分了事实真理与逻辑真理
事实真理涉及到具体的、经验性的内容,其正确性主要通过理论与经验世界的实际状态进行比较来判断。其具有或然性,意味着即使当前被广泛接受为真实的陈述,未来仍有可能由于新的证据或更精确的理论出现而被修正或否定。
逻辑真理则与经验内容无关,它纯粹基于逻辑规则和语言结构,涉及的是命题之间的逻辑关系,其正确性并不依赖于外部世界的经验验证,而是由其前提的正确性和推理过程遵循的逻辑规则所保证的。
欧洲近代理性主义者如何笛卡尔、斯宾诺莎、莱布尼茨和黑格尔等人,他们强调理性、内在逻辑和系统的完整性,倾向于构建宏大而自洽的哲学体系,这些体系往往独立于具体经验事实,而依赖于概念、原则和逻辑推理的内在一致性来确立真理地位。
新黑格尔主义者,比如布拉德雷和布兰夏德等,认为真理应当是一个无内部矛盾、自圆其说德观念或知识体系,而非简单地与外部经验事实相对应。
逻辑实证主义,代表人物包括纽拉特、亨普尔、艾耶尔和奎因等。其核心观点是,强调经验基础对于知识和意义的重要性,但同时重视逻辑结构在知识体系中的作用。
缺点:融贯论真理的主要局限性在于,其对涉及经验内容的理论处理的不彻底性。其虽然能够有效地分析和评价理论地逻辑形式是否与已知真理体系一致,但它无法直接回答关于经验内容是否真实地问题,常被视为一种不彻底的真理观。
4,实用论真理观
实用主义真理观的主要立场和主张:
1,否认知识的确实对象:认为知识并非指向某种独立于人类经验之外的确定对象。
2,否定知识的客观性:认为知识并非客观存在的映像或摹写,而是主观经验的产物
3,真理的主观性与工具性:将真理界定为人类经验的组合、信念以及行动的工具。
苏格兰,休谟强调感觉的可靠性和因果关系的主观化。认为人类知识的可靠依据只能是人的感觉经验。诸如物质实体、精神实体等超越感觉范围的事物的存在,人们无法通过直接经验确定,因此无法成为知识的确切对象。对因果关系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因果关系并非真实存在,而是人们根据经验形成的主观心理习惯。
法,彭加勒认为,科学中部分概念和原理并非对客观实在的精确刻画,而是科学家们为了便于理解和交流而达成的约定。主张真理的效应性要优于其正确性与真理性。
美,皮尔士提出了以概念、理论在使用中的效果问题,取代对其内容实在性和正确性的关注。还提出了固执的方法(关注个体直觉)、权威的方法(关注权威的教导)、先验的方法(关注普遍的先验原则)、科学的方法(通过实证检验获得的知识)这四种途径来确定信念,以确保概念与理论在实践种能够有效应用。
如何确实信念
1,固执的方法(个体直觉)
2,权威的方法(权威的教导)
3,先验的方法(普遍的先验原则)
4,科学的方法(通过实证检验获得的知识)
美,詹姆士主张世界本质上是由感觉经验构成的一个整体,其中不存在严格的主体与客体、认识者与对象的区分。真理并非认识与对象之间的符合关系,而是不同经验过程之间的一致关系。所谓”真“,就是任何证实过程的观念的名称;”有用“是它在经验力完成了作用的名称。
美,杜威主张,思想、概念、理论都不过是人们为了达到预期目的而设计的工具。真理的判定标准不在于理论的真假,而在于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有效或无效。
价值论
一、”价值“的演化历程
把价值论作为哲学的内容,是现代哲学的一个重要转向。对于哲学内容较为集中、较为系统的讨论,有一个从本体论到认识论再到价值论的转化过程。 从19世界末20世纪初,以人类为中心的哲学价值论开始兴起,并得到快速发展。
1,古代哲学:价值问题的发端
古代哲学里,孟子通过讨论”熊掌与鱼“、”生命与义“的舍取问题,展现了对价值问题的深刻洞察。他们提出了诸如”欲“”所欲“”取“”舍“等价值讨论的基本范畴。提出了人的”义利观“作为价值判断的标准。触及到了实然与理想应然的区别。 韩非子通过”自相矛盾“寓言揭示了人们在不具备条件时,因不懂取舍之道而强行追求”所欲得兼“的困境。提示人们,逻辑判断与价值观察紧密相关,逻辑错误可能源于价值观念的扭曲。
古希腊哲学中,苏格拉底将哲学探究的重点从自然转向人,强调了个体道德品质与价值判断的重要性,开启了以人为中心的哲学传统。 普罗泰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的命题,强调人的主观认知在评价事物存在与否中的决定性作用。
2,近代哲学:自然科学背景下的价值探讨
近代欧洲哲学,哲学家们开始深入探讨必然与自由、实然与应然、事实与价值之间的关系。 休谟率先提出能否从实然(事实)推出应然(价值)的问题。 康德进一步区分了自然科学(研究实有事物)与道德哲学(研究应有事物),也就是实有事物与应有事物,强调了价值判断的独立性与道德法则的先验性。
关于价值论的发展与体系化,洛采将价值概念引入哲学,开创性地将世界划分为事实领域、普遍规律领域和价值领域。
文德尔班强调哲学作为价值科学地生命力,认为自然界可以通过规律得到解释,而历史性文化则必须借助价值进行理解和诠释。
李凯尔特主张世界由现实与价值两部分构成,哲学的核心问题在于探讨两者地关系及其统一。
3,现代哲学对价值的深化
现代哲学对价值问题的探究实现了进一步深化。以石里克为代表的逻辑实证主义者认为,科学与价值具有本质区别。
现代人本主义哲学将人的意志、信念、需求、人格、经历等主观因素置于价值论的核心地位,认为这些因素构成了个体价值判断的基础。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指出,劳动实践既是创造人与社会的过程,也是现实人的本质与价值的过程。
二、价值论的主要问题
1,价值与价值观
价值
价值是指某一客体对主体所具有的有用性或益处。价值的存在依赖于主体于客体的相互关系,没有孤立的价值存在。
价值的概念
价值产生的要素
主体是价值的评价者和受益者,具有某种需求、目标或利益;
客体则具备能满足主体需求的属性、结构或功能。
产生机制
根据主体与客体的互动关系,我们可以对客体是否具有价值进行判断,即价值判断。 价值的大小并非固定不变,而是与主体需要的满足程度和范围密切相关。
价值大小
价值观
价值观是人们在社会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对价值、价值关系的整体性认知框架和基本观点。其核心问题在于,确定价值的评判标准,即在众多价值对象中如何权衡、比较、优先考虑那些价值,以及如何根据这些标准指导个体或集体的行为决策。
价值观内涵
价值观是在人们日常实践与认识过程中自发形成的,它是主体在不断解决价值冲突、应对生活挑战的过程中积累的经验、情感和认知的结晶。
形成过程
正确价值观是指符合客观规律、社会进步要求和人类福祉的价值观。不正确价值观则与之相反,可能导致个体行为偏离正轨、社会关系失衡或阻碍人类文明进步。
性质区分
个体的价值观形成,深受其所在的社会地位、生活方式、所处环境、主体利益需求等各种条件影响。
现实意义
总结:价值理论探讨了价值的概念、产生机制、价值大小的判断依据,以及价值观的内涵、形成过程、性质区分标准与现实意义。理解价值理论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处理现实生活中的价值问题,明确个人及社会的价值取向,促进社会和谐与进步。
2,价值的分类
从存在形式上,价值的主要6类型:
物质价值与精神价值
物质价值
物质价值被划分为自然价值与经济价值。这一划分是对自然形成与人工创造的价值进行区分
自然价值又称为环境价值或生态价值,是指自然界中生命系统与环境系统之间的特定关系
经济价值指人类在改造自然界的实践活动(农业生产、工业制造、资源开发)中创造的,能够满足人们衣、食、住、行、用等物质生活需求的价值。
人生物质价值,指作为主体的个人在其人生实践中满足社会、国家、集体、个体自身的物质需要所创造的价值
精神价值
精神价值是指客体(包括自然、社会、精神产品等)与人的精神文化需求之间建立的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精神追求。进一步细分为知识价、道德价值、审美价值和宗教价值等。
知识价值体现在知识对于提高人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直接作用
道德价值是人们在道德行为、道德品质和道德理想中体现的善的价值
审美价值是指在自然、物质、精神、主体相互作用过程中产生的精神享受
宗教价值体现在其为信徒提供精神寄托、道德指引以及社会凝聚力等方面
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
内在价值
内在价值(目的价值)指个体所具备的内在德、智、体、能、学等素质在尚未表现出来,尚未对象化,尚未对主体产生直接影响时的价值形态。反映了个体潜在的素质与能力,是其在未来价值创造的基础。
外在价值
外在价值是内在价值的外化或对象化,体现了个体对社会的实际贡献,是内在价值在现实生活中得以实现的表现。
内外在价值关系
相互联系
内在价值为外在价值产生提供了基础和前提, 外在价值是内在价值的体现和发挥
实现过程
人生的价值实现的本质是内在价值不断转化为外在价值的过程
价值统一
内外在价值统一,个体不仅具有良好的内在价值还要转化为社会认可的共性 外在价值,实现个体的价值统一。
现有价值与应有价值
现有价值:已经实现的的价值形态
应有价值:应该有还没有实现的价值形态
价值的其他类型
潜在价值与现实价值
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
自在价值
自为价值
创造价值
实现价值
三、价值观的主要问题
1,意识分类与价值意识
人的意识分类
事实意识关注的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其核心是对客观现实的准确、客观的认知。
价值意识则是关于客观存在的价值和价值关系的意识。本质上是客观存在的价值和价值关系在人的意识中的反映,体现了人对生活、社会、道德、美学等方面的主观评价和态度。
价值意识包含
价值心理与价值观念
价值心理:意向、兴趣、爱好、欲望、愿望、情绪、情感、意志等主观感受倾向
价值观念:对现象、事物判断的观念模式,如:环保观念、公平正义观念
价值认识与价值知识
价值认识:人对价值现象、规律的认识过程,包括了对价值的本质、来源、实现的条件等方面的理解
价值知识:是价值认识的结晶,它与事实知识一道,对价值观念的形成起着关键作用。
价值意识的三个层次
1,价值心理与价值感知、价值经验(感性价值知识)
自发的、非理性的
2,价值观念与理性价值认识
价值概念、判断、推理、选择;理性的
3,价值观(最高层次)
广义:哲学的价值论系统化的价值体系
狭义:日常生活中其主导作用的观念
2,价值观的内涵与功能
内涵
价值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关于价值和价值关系的根本观点、根本看法和根本态度。
体现在人们对生活各个领域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追求上。还表现为人们评价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标准和框架。
功能
在微观层面,价值观由价值信念、价值目标、价值追求、价值标准、价值规范、价值取向等构成一个完整的信念系统。
如:诚实守信、公正无私
在宏观层面,价值观是社会文化体现的内核和灵魂,决定了社会文化的基调和方向。
如:个人自由、平等、自由、民主
3,价值评判标准
由于价值的相对性,面对有限资源或矛盾冲突时,人们必须对不同价值进行评判和取舍。在评判过程中,人们首先认识事物的属性和特点,然后结合自身需求和价值观,判断其对自己是否有价值,价值大小如何,从而确定自己的价值取向。
常见价值评价实例:善恶、美丑、利弊、得失、祸福、荣辱、优劣、贵贱、有用、无用、可爱可恨、妥当不妥当、值得不值得、应该不应该、重要不重要、轻重缓急等
总结:价值观是人们对于价值现象的主要评价体现,由价值心理、价值观念、价值认识、价值知识等构成,具有多层次性。其在个人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功能,其主要问题涉及价值评判标准的设定。
四、价值评价
1,概念解释
价值评价是评价主体(如个人、团体、社会等)对特定价值关系进行主观评估或估价的过程。对于同一事物或同一价值关系,不同的评价主体会产生各异的评价。
导致这种主观随意性的原因:阶级立场制约、认识水平限制、主体状态影响。
评价主体最终做出的肯定性评价或否定性评价及其程度,直接取决于其意识中的需求。
科学价值评价要求遵巡:符合客观事物本质和发展规律、符合社会历史发展趋势和人类共同利益。
作为评价主体,也应该建立正确的价值观,科学认识事物属性、规律与人的需要间关系,避免仅凭主观欲望评价。
2,价值判断
价值判断是对价值关系可能结果的有目的、有意识的超前认识与预测活动。是基于实证性研究,对未来价值主体与价值客体交互作用的可能结果进行创造性预测。
创造性地提出关于未来潜在价值地预测,确定实践方向与方针政策,是实践成功地关键,是人发挥创造性与智慧地重要舞台。
五、中西价值观比较
中国价值观
概述
中国传统价值体系是指同殷商、西周至清末三千多年历史中形成并发展起来地,由中国古代地思想家所提炼出来的理论化和非理论化的,并转而影响整个民族的、具有稳定结构的共同精神、心理状态、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等精神成果的总和。
西方价值体系主要是指发源于古代希腊,并在西欧、北美等地区演变和发展的各种观点、学说和理论体系的总和。西方价值体系有着三大源头: 以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古希腊文明,发展为后来的科学传统; 从古希伯来文明和犹太教对上帝的敬畏中,引发出的宗教原罪思想; 源自古罗马的法制文明,后来发展为近代法制观念。
1,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观-内容与特点
在中国古代的哲学中,围绕着义与利、理与欲、志与功的关系所进行的争论,同价值问题密切相关,并在不同方面表现出他们的价值观。
孔子把”仁“作为人生追求的最高价值; 孟子、董仲舒、朱熹等,倡导以封建伦理道德为基本内容的价值观;荀子重视精神方面价值的倾向,不排斥人对物质方面价值的追求; 陈亮、叶适倡导道义与功利相统一的价值观; 墨子把利国家、百姓的义,视为最高的价值,作为判断某一行为是否为义的根据。
中国传统价值观核心内容包括重义轻利的价值取向、强调群体与整体利益、鲜明的伦理本位特征。
重义轻利理念,深受特殊经济与政治结构的影响。封建统治者大力提倡儒家的重义轻利、崇义贬利思想,使之成为社会主流价值观,得到广泛认同。孔子提出”志士仁人,有杀身以成仁,无求生以害仁“;董仲舒提出”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机其功“,明确区分道义与功利;程颐则主张”饿死小事,失节事大“ 这种道义高于功利的伦理价值,使个体在面对物质诱惑时能够坚守道德底线,成为激励民族精神的力量源泉。然而,也可能导致对正常物欲的过度压抑,忽视道德生活与物质生活的内在联系。
中国文化以集体主义观念促使社会 形成趋于稳定的趋势,对个体角色设定有一定的规范性和约束力,鼓励个体遵循正统模型,而非追求独特个性。在此背景下,传统价值观自然以孝悌伦理关系为基础,重点关注宗法伦理问题的解决。
总结:中国传统价值观以重义轻利、重视群体利益、以及深厚的伦理本位为核心内容,其形成与发展受到历史背景、社会结构、主流思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2,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经济、社会与文化基础
经济基础
中国古代的小农个体生产经济结构与专制主义政治结构紧密相连,形成了高度稳定的经济基础。其稳定性体现在能有效约束个体行为,使之遵循封建社会的规范和秩序。 在这种经济环境下,个体小农的生存和发展高度依赖于所在群体的支持与保护。因此他们必须注重与群体成员的关系维护,积极参与群体活动,形成紧密的社会网络,以确保自身的经济安全和社会地位。
社会基础
在封建社会,”大一统“被视为理想的政治形态,强调国家疆域的完整统一、中央集权的有效治理以及民众对统一政权的认同。这种观念深深根植于社会各阶层,成为衡量政治合法性和国家兴衰的重要标准。
文化基础
儒家思想作为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其核心目标之一是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强调群体间的和睦共处与协调一致。尽管法家承认个体物欲与竞争,但最终仍主张个体必须适应并服从君主专制制度。
局限
在宗法制与小农经济条件下,难以产生强调个体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观。个体的价值更多地体现在其对群体地贡献和服务上。
积极意义
虽然个体价值受到一定限制,个体的价值也能在群体协作与共同发展重得到部分实现。另外,重群体、讲关系的传统价值观有助于民族精神力量的凝聚。
西方价值观
概述
苏格拉底把追求善和美德,同真正的幸福看作是一致的。柏拉图认为,只有永恒的理念世界才是真实的、有价值的东西;只有理性才具有绝对的价值,才是善;人的灵魂是理性的部分,而肉体则是灵魂的。亚里斯多德把美德看作一个人最好的性格状态。
欧洲中世纪的基督教神学,断言上帝是永恒的、超验的存在物,是全智、全能、全善的因而上帝具有最高的价值,是一切价值的源泉。经过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想集中地体现了资产阶级关于人的价值的观点。
1,西方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和特点
1,理性主义价值观
西方价值观中的理性主义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哲学,以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为代表。进入近现代,随着科学革命和启蒙运动的兴起,理性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并深刻影响西方社会的政治、法律和伦理领域。
西主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理性主义精神。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工具理性被广泛应用并高度推崇。价值理性在现代西方社会中常常被忽视。
2,功利主义价值观
洛克主张通过保护私有财产权和契约自由,保障个人利益的实现。功利主义认为,社会的利益应建立在个体利益的基础上,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是衡量行为正确与否的标准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每个人追求自身利益的行为,在”看不见的手“的引导下,可以促进整体社会福利的增加。在功利主义经济学中,利益被视为一种类似于自然规律的力量,驱动着人们的经济行为。传统经济学理论倾向于将道德因素从经济分析中剔除,认为市场机制本身能够有效地协调个体利益和社会利益。
3,相对主义价值观
相对主义者认为,价值并非固定不变地绝对真理,而是与个体或群体地情感、欲望密切相关地主观判断。在相对主义价值观中,个人权力和自主权被赋予极高地地位。 但是,相对主义盛行可能导致社会价值标准地模糊化和客观价值标准地缺失,导致社会共识地削弱和道德相对主义的出现。
4,个人主义与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
个人主义强调个人的独立性、自主性和自我实现,认为个人利益具有优先性,同时也不否定合作与社会秩序的重要性。
人类中心主义认为,人类是自然界的核心,其他生物和自然资源的存在价值主要在于其对人类的有用性。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环境破坏日益严重,暴露了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的局限性。面对环境危机,越来越多的思想家和学者对人类中心主义进行批判,倡导生态伦理和生态文明建设。
2,西方价值观-经济、社会与文化基础
1,经济基础与价值观的形成
1,工商经济对西方价值观的影响
2,古希腊的经济活动与社会结构
3,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个人利益的追求
2,社会基础与价值观的演变
1,古希腊时期的社会变革与价值转变
2,文艺复兴与个人快乐、幸福的价值准则
3,科学精神与功利主义价值观的形成
4,近现代西方社会中个人主义的极端表现形式与约束
3,文化基础与价值观的表现
1,重利轻义的价值取向与西方文化
2,快主义与利己主义的理论基础
3,边沁与穆勒的功利主义价值观
4,个人利益与社会道德的关系
七、哲思篇
哲学与艺术
哲学与科学
哲学与语言
六、中国哲学
思想起源发展
主要哲学派别
五、西哲总述
简述
西方哲学是哲学的基本形态和主要来源。强调理性和批判,重视逻辑的推理和经验的证实。 从历史逻辑角度看,西方哲学的演变大致可以安照自然时间的顺序分为:古代哲学、中世纪哲学、近代哲学、现当代哲学。 从理论逻辑角度看,西方哲学在研究重点上曾经历了三次重大转变:古代哲学以本体论为对象、近代哲学以认识论为对象、现代哲学以语言哲学为对象
西方哲学的历史逻辑
古代哲学
早期希腊哲学发生在公元前6世界初至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是整个希腊古典文明的前期,是全部希腊哲学的基础。闲暇与求知是希腊哲学产生的必要的社会条件与动因。
早期希腊哲学的显著特征是:哲学与科学思想融为一体,哲学与科学思想的起源紧密关联,几乎是同步的。在此时期,最早的米利都学派,以及后来的毕达哥拉斯学派、赫拉克利特学派、爱利亚学派和原子论者,一般被称为自然哲学家或宇宙论者
到了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哲学的兴趣由研究自然转移到研究人,智者的主要代表普罗泰戈拉、高尔吉亚、苏格拉底就是如此
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哲学进入系统化时期,代表人物为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逝后约八百年的期间,希腊文化逐渐与罗马文化相结合,纯粹的希腊哲学渐成为过去式。主要哲学流派有伊比鸠鲁学派、斯多葛学派和以皮浪为代表的怀疑论
伊比鸠鲁学派和斯多葛学派的伦理思想以小苏格拉底派为前驱,怀疑论则源于智者的思想。三派关于伦理问题的争议产生西塞罗的折中主义。约从公元前100年其,罗马哲学的兴趣由伦理转向了宗教,新毕达哥拉斯派和新柏拉图派都是带有浓厚宗教色彩的哲学派系,而以奥古斯丁为代表的“教父哲学”则更是一种彻底的宗教哲学
中世纪哲学
中世纪的主要哲学问题是神与人,彼岸与世俗的关系问题。以奥古斯丁为代表的教父哲学在时间上属于古代,但就其思想意识形态来说则属于中世纪,它是基督教哲学的最初形态。
其以后的中世界哲学分为三个时期: 中世纪哲学的早期,新柏拉图主义比基督教的成分更占优势,主要代表人物有波爱修和爱留根纳; 11至14世纪初是中世纪哲学的第二期,即经院哲学的全盛期集中于唯名论与实在论之争,这是由古希腊哲学中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关于重普遍概念与重个别事物的思想分歧发展而来的;到了13世纪,亚里士多德哲学的影响大为增长,教会逐渐转而利用亚里士多德哲学中与教义相合的方面。于是被基督教教义改造过的亚里士多德哲学成了官方哲学,阿奎那是这种官方哲学的最高权威; 14世纪初至15世纪中叶是中世纪哲学的末期。由罗马教会的衰微、自然科学的发展,加之亚里士多德哲学中重视经验事实的本来面目逐步被认识,哲学逐渐脱离神学。唯名论合神秘主要重新盛行,个人自由的思想开始抬头。这个时期的唯名论代表人物是罗吉尔·培根、奥康,神秘主义的代表人物埃克哈特。
近代哲学
15至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是由中世纪到近代的过渡期,是一个自我觉醒的时代。自然和人成立当时思想界所研究的中心课题,就是在这一研究的过程中,形成了人文主义和自然哲学两股互相联系而又有一定区别的思潮。人文主义的主要代表有柏拉图派的普赖索、贝沙里杨、费奇诺和亚里士多德派的彭波那齐等。自然哲学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库萨的尼古拉、特勒肖和布鲁诺。
17至18世纪末,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自然科学出现了分门别类的研究,现实世界成了可以由人类把握的对象或客体,哲学的兴趣集中于主体于客体的关系特别是二者的统一上,主体性原则成了近代哲学的主导原则。近代科学的方法初始于伽利略,他同时也为近代哲学提供了研究的方法。伽利略的方法的特点是,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进行归纳和数学的演绎。归纳法与数学演绎法,这两种方法上的分歧,在哲学认识论上表现为经验论与唯理论之争。 经验论的代表人物是培根、霍布斯、洛克、巴克莱和休谟, 唯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笛卡尔、斯宾诺莎、莱布尼茨和沃尔夫。
从18世纪末的康德哲学起,近代哲学进入第三期,18世纪末法国大革命时代的历史辩证法和18世纪末到19世纪上半期自然科学在各方面的成就,促使西方近代哲学发展到了自己的最高阶段。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们在不同程度上,以不同方式,运用辩证法总结了前人的思想,特别是唯理论与经验论之争,创立了以康德、费希特、谢林、黑格尔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唯心主义
现当代哲学
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哲学进入了现当代哲学的发展时期。这个时期,欧洲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大工业生产更加促进了自然科学和物质文明的巨大发展。面对社会上新的矛盾和自然科学上新的发展,人们迫切需要新的理论解释和新的哲学概括。
19世纪40年代到10世界末出现了唯意志论、生命哲学、实证主义、马赫主义、新康德主义、新黑格尔主义等哲学流派。19世界末到二战期间,西方流行的主要哲学流派有新实在论、实用主义、人格主义、逻辑原子论、逻辑实证主义、现象学和存在主义。
二战以后,英美国家流行的主要是分析哲学的各个支派,比如逻辑实证主义、逻辑实用主义、历史社会学派、日常语言哲学,以及科学哲学等;而在欧洲大陆国家流行的主要有现象学、存在主义、新托马斯主义、解释学、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等
西方现当代哲学虽然派别林立,但大体上可分为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两大思潮
西方哲学的理论逻辑
古代实践哲学的兴起
古代哲学的本体论思考
所谓本体论哲学,是指由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确立起来,并贯穿于整个传统西方哲学的最主要的哲学形态。它以”实体“为核心,通过一系列抽象范畴的逻辑演绎所形成的、用以解释存在何以在的”纯粹原理体现“,超验性和实体性是其基本特征。在古代哲学家看来,作为始基的东西不可能是无形的、虚无缥缈的,否则这个世界就是不可靠的、不真实的。所以,在古希腊哲学中,”实体“的观念具有重要地位,并最终形成了西方哲学史上一种强大的”实体化“传统,哲学家们也总是力图从一切事物现象中寻找某种被称为隐藏的在背后的实体。
以苏格拉底哲学为界,希腊罗马哲学发生了一次巨大的转向,普罗泰戈拉提出的”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个命题,预示着希腊哲学开始意识到人本身和与人相关事物在哲学范围中的重要性。提出的”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个命题,预示着希腊哲学开始意识到人本身和与人相关事物在哲学范围中的重要性。实现从以本体论的形而上学和狭义宇宙论的自然哲学为中心,向伦理学、政治哲学与形而上学、自然哲学并重转变,简称伦理学转向
考虑到形而上学和自然哲学属于亚里士多德所谓的理论哲学,而伦理学和政治哲学属于其所谓的实践哲学,这次转向也可以被称为:从以理论学为中心向理论哲学与实践哲学并重转变。
自苏格拉底以来,哲学家们的伦理观大都认为:人应当重视德性的修养;道德修养的目的是人性的完善和人生的幸福;真正的幸福不是感官享乐而是精神愉悦;道德与幸福是一致的;正义要求每个人得其所应得;人应当节制欲望和控制激情;人在世上应当追求高尚的人生境界。在政治哲学论题中大都认为:国家是民众出于某一或某些意图而结成的;国家以保护民众的共同利益为己任;政体可以分为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三类;国家成员可以被分为多个阶级或阶层;不同阶级或阶层的人享有不同的政治权利乃至拥有不同的人格地位;政治家应该是明智的和公正的
近代知识学的繁盛
1,近代哲学的认识论形态—培根、笛卡尔
在古希腊哲学发展的后期,人们已经有了自我意识的萌芽。随着理性思维的深入,人们得以对本质和现象、感性和理性进行区分,从而使内含于古希腊早期哲学中的原则得到了理性的提升和彰显。这不仅最终使哲学作为专门的科学确定下来,而且在思维与存在的必然关联中,使人对自己的认识逐渐深化,萌发了以人的理性反思为理论旨趣的主体性哲学倾向。正是在这样一个理论前提下,近代哲学开始了认识论转向。
人文主义思想的核心是用人性反对神情,用人权反对神权。它们反对中世纪神学抬高神贬低人的观点,肯定人的价值,强调人的可贵,大胆热烈地追求人地现实生活地幸福和快乐;反对中世纪地蒙昧主义,推崇人地经验和理性,提倡认识自然、造福人生,主张人全面自由地发展;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在于人本身,提倡个性解放,宣扬人的自由意志,要求提高人的独立地位。
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近代的主体性意识日趋强烈,出现了以培根、洛克、霍布斯为代表的英国经验论和笛卡尔为代表的大陆唯理论两大哲学派系。以培根和笛卡尔的哲学为界,西方近代哲学发生了一次巨大的转向,也是西方哲学的第二次大转向,也就是从以形而上学为中心向知识学超出形而上学的转变,简称为认识论转向。培根是近代唯物主义经验论的第一个代表,第一个提出思维的主体应该主动干预自然,使之服务于人类。为近代哲学中统一思维与存在、主体与客体的要求和思想趋势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自培根和笛卡儿开始,关于知识的讨论在大多数近代哲学家的理论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甚至占据唯一主导地位。近代西方哲学中的两大派系,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就是以知识学中关于知识的根源、限度和标准的两种思潮来命名的
2,近代哲学的认识论形态—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
近代哲学家们所关注的主要认识论问题题有:认识的根源、认识的范围或限度、认识的类别或层次、认识真理性的标准、认识能力,认识方式,认识过程,认识规律,各种认知要素(感觉、理智、直觉)之间的关系、各类认识(感性的、理性的、直觉的认识)之间的关系等。它们大体可分为两派: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
康德,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认识论的问题,他继承和发展了西方哲学史上关于 认识过程的三分法,用”感性“”知性“”理性“三环节构成了他的整个认识论体系。 他的”三大批判“回答了”人是什么“”人能知道什么“”人应该做什么“及”人应该希望什么“四个问题, 伸张了人的理性权威,论证了人的主体作用,消弱了神的力量,确立了人在自然和社会生活中的主宰地位。
黑格尔继承和发展了费希特、谢林的正反合的思想,把”绝对精神“这一最高统一体展开为逻辑、自然、精神三大阶段,也就是从思维到存在、从主体到客体又到二者统一的过程,从而完成了唯心主义的思维与存在、主体与客体同一说。基于其客观唯心主义的哲学立场,黑格尔将世界历史界定为”绝对精神“自我认识的完成,而把人看作”绝对精神“的外化,和完成自我意识的承担者。因而人就被黑格尔确定为社会历史的具体的直接的出发点
费尔巴哈作为德国古典哲学的最后一位杰出的代表,他完成了资产阶级对宗教神学的批判,直截了当地恢复了唯物主义地权威,他自称自己的哲学是人本学。他驳斥了康德割裂思维与存在、主体与客体的二元论思想和不可知论,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论的思维与存在同一说。以灵魂与肉体相统一的认为出发点,建立了”人本学“唯物论
现代语言哲学的出场
现代哲学以语言思考
以罗素和维特根斯坦的哲学为界,现代哲学发生了一次巨大的转向,从以形而上学和认识论为中心,向语言哲学和科学哲学的转变,简称语言哲学转向。尽管这第三次转向主要发生在英美哲学中,但欧陆哲学家中也有些人对语言问题颇为重视,比如现象学创始人胡塞尔、存在主义创始人之一海德格尔、解释学最重要代表人物加达默尔等
摩尔于1869年发表《驳斥唯心主义》一文,显示了年轻一代英国哲学家打算与传统哲学决裂,以摆脱哲学危机的共同信念。1918年,罗素的《逻辑原子主义哲学》出版,他承认其中很多观念来自维特根斯坦,或受其影响。他认为,要创立逻辑上完美的理想哲学语言,就必须重建一套精确的哲学语法,而这样的哲学语法只能来自对组成世界事实的严密逻辑分析。他称最简单的事实为原子事实,称复杂的事实(主要由原子事实构成)为分子事实,称表达原子事实和分子事实的命题分别为原子命题和分子命题
1921年,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出版。他断言以往哲学(特别是形而上学、伦理学、美学)中大多数问题和命题都是毫无意义的问题和命题,因为它们属于不可思考者和不可言说者之列,且出于对语言逻辑的不解或无知
语言哲学作为一个派别就是分析哲学,或者说分析哲学在学科上主要属于语言哲学。分析哲学主要包括逻辑实证主义(也称逻辑经验主义,含维也纳学派、柏林学派和华沙学派)和日常语言分析(含剑桥学派和牛津学派)等派别
现代哲学家们关注的主要语言哲学论题有:语言的本质、原则、类型、素构、功能;语言与思维、逻辑的关系;语言符号与对象,解释者的关系;命题的意义及其与真理的关系;元语言与对象语言的关系;言语行为,私人语言等。
西方哲学的主要传统
在西方哲学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可以看出哲学在西方所形成的几个主要传统有:思辨的形而上学(包括怀疑论思想)、理性的科学方法(以及逻各斯主义)、宗教式的人文关怀、强烈的社会意识和批判精神、理性的实践智慧和实践理性
1,思辨的形而上学
2,理性的科学方法
3,宗教式的人文关怀
4,强烈的社会意识和批判精神
5,理性的实践智慧和实践理性
四、内容篇
概述
知识体系在发展过程中,其中较为成熟、内容及性质较为特殊的部分,都会独立出来成为新的邻域,这种新的研究领域可以称之为原知识体系的分支。一般来说,新产生的分支领域与原知识体系在科学分类上存在着隶属关系。 在传统哲学中,通常把逻辑学、伦理学、美学、政治哲学看作哲学的主要分支学科。也有学者认为,自然哲学、精神哲学、历史哲学等是哲学的重要分支。
逻辑学
一、逻辑学的起源与发展
逻辑学经历了古代、近代和现代三个发展阶段。有三个源头:古希腊的形式逻辑,以亚里士多德的《工具论》为代表;中国先秦时期的明辨学,以墨家学派的《墨经》为代表;古印度的因明学,以《正理经》为代表。
逻辑学的分类
按照门类划分,逻辑学又分为辩证逻辑、形式逻辑和数理逻辑。形式逻辑也称为普通逻辑,数理逻辑也称为现代形式逻辑。
逻辑学在哲学中的地位
伦理学
伦理定义:对社会关系应然性的认识,侧重于社会行为规范,强调客观方面 伦理学是关于人的自身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行为规范的知识。
我们应该如何行动? 什么行动是好的或正确的?
一、伦理学的发展
1,中国理论学的发展阶段
由于社会制度与文化背景的不同,中西方伦理学思想的形成,深受各自独特的社会结构和文化传统的熏陶。在发展过程中,西方伦理学经历了从古典哲学、中世纪基督教伦理、再到现代启蒙时期的道德相对主义、功利主义等多元发展路径。 中国伦理学虽然内部流派众多,但总体上围绕儒家伦理为核心,逐渐吸收道家、法家等思想,形成了较为连贯的发展脉络。
中国伦理学思想经历了四个主要发展阶段
先秦时期、秦汉至明清时期、清末至“五四”时期、当代中国
1,先秦时期,发端成型
儒家强调个人修养和社会和谐
道家强调顺应自然
法家倡导以法治国
墨家认为道德行为应符合最大多数人的利益
2,秦汉至隋唐时期,逐步完备
董仲舒提出“三纲五常”
儒释道在这一时期实现了融合
程朱理学认为“理”是宇宙万物的根本原理,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陆王心学主张通过内心反省达到道德自觉
3,清末至“五四”,中西混合
即批判传统伦理中的封建糟粕,又积极吸收西方的自由、平等、人权等观念。
4,当代中国,伦理学的发展,又经历了恢复与创新、和马克思主义伦理学。
中国伦理学思想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不断融合与创新的过程,它不仅深刻反映了中国社会历史变迁,也为解决当代社会伦理问题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
2,西方伦理学的发展阶段
1,古希腊罗马奴隶制时期
毕达哥拉斯将数学的和谐引入道德哲学,认为宇宙的秩序基于“数”,公正即是与宇宙秩序的和谐一致。
赫拉克利特的“万物流变”,善与恶不是固定不变的对立面,而是处于一种动态的相互转换之中。
普罗泰戈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命题,标志着个人主义理论观的萌芽
柏拉图认为,真正的知识和道德来自对理念世界的认识,通过哲学的训练,灵魂得以从物质世界上升至理念世界,达到道德的完善。
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科伦理学》中提出了“实践智慧”的概念,强调道德判断需结合理想与实践。
伊比鸠鲁主张追求个人的内在平静和快乐,强调去除对死亡和痛苦的恐惧;而斯多葛学派提倡通过自我控制和接受命运来达到心灵的宁静,两者都对后世的道德心理学和幸福论有着重要影响
2,中世纪封建时期
基督教伦理在这一时期占据主导地位,成为欧洲道德生活的轴心。基督教强调对上帝的爱与对他人的爱,提倡禁欲和自我牺牲,以此作为通往永恒救赎的道路。 阿奎那:智德、勇德、节制、公正、信、望、爱
3,近代资本主义时期
人道主义时期:人文主义者倡导回归古典文化,强调个人价值和自由,对后来德启蒙思想有着直接德启发作用
功利主义:边沁的“最大幸福原则”试图为道德决策提供一个可操作的标准。康德的道德哲学提出“道德律”,强调道德行为的自律性和理性基础。
4,现代资本主义时期
非理性主义伦理学:尼采的超人哲学,挑战传统道德观念,强调意志力和个人价值的实现,提出了“重估一切价值”的口号
形式主义伦理学:摩尔的直觉主义认为,善是不可定义的,我们直接通过直觉认识到善的本质
应用伦理学:随着科技和社会的发展,诸如科技伦理、环境伦理、商业伦理等领域应运而生
宗教伦理学:新托马斯主义等尝试调和宗教传统与现代科学理性,探索宗教伦理在当代社会的角色和意义
总结
西方伦理学的发展,从古至今,不仅是各种理论的积累,更是一部社会文化变迁的编年史。每一个时代的思想家,都在其特定的社会背景下,对“何为善”、“如何生活”等根本问题给出了自己的回答。这些思考不仅推动了人类道德认知的进步,也为解决当代道德困境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
书单
古典伦理学:摩尔《伦理学原理》、康德《实践理性批判》、边沁《道德与立法原理导论》
当代伦理学:尼采《论道德的谱系》、罗素《伦理学和政治学中的人类社会》柏格森《道德与宗教的两个来源》
其他: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萨特《存在与虚无》、叔本华《论人生》、穆勒《功利主义》
二,伦理学的主要概念
善与恶
在元伦理学视角下,善与恶的概念被视为价值判断的本质。 道德相对主义表现出内部的多样性; 绝对主义则强调道德真理的普遍性和不变性。
正当
道德推理模型:正当性的讨论可以借助于各种道德推理模型; 正当与道德直觉:人类在做道德判断时,常常依赖于快速、直观的道德直觉
公正(正义)
在伦理学中,正义往往围绕着公平、平等、尊重人权、正当程序、以及对不正义行为的矫正等主题展开讨论。 全球正义:在全球化背景下,公正的概念扩展到了国际层面,探讨跨国界的分配正义、人权保护、环境保护等问题; 代际正义:公正还涉及到代际间的考量,也就是当前的行动和政策如何影响未来世代的福祉。
价值与事实
价值与事实的区分是规范伦理学与描述伦理学分野的基础。规范伦理学关注“应该”做什么,而描述伦理学则研究人类实际上如何作出道德判断。道德自然主义:作为解决“是”与“应当”问题的一种尝试,其主张道德属性可以还原为自然属性。
休谟提出,从“是”不能逻辑上推导出“应当”。“是”是描述性陈述,“应当”是规范性陈述,这被成为“休谟的鸿沟”
幸福
幸福经济学、心理学以及跨学科研究尝试量化幸福,探讨影响幸福的各种因素,并评估不同政策、社会实践对提升幸福感的作用。 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在于实践美德和实现人的潜能。而现代幸福研究则更多地关注主观幸福、生活满意度以及积极心理学地概念。
良心
良心地道德冲突与解决:在面对复杂地道德决策时,个人的良心可能面临冲突。解决良心冲突的方法包括应用道德原则、诉诸更高级的道德价值观、进行道德对话和反思等。
良心拒绝:在特定情境下,个人可能基于良心拒绝执行某些任务或命令。这一现象引发对个人权力、社会责任以及法律与道德之间张力的深入讨论
良心的教育与冲突:良心的形成不仅是个体内在发展的结果,也受到家庭教育、社会环境和文化传统的影响。此外,良心可能会与其他道德义务或个人利益发生冲突,会使人陷入伦理的“良心困境”
义务
义务的来源与冲突:深入分析义务的来源,可以分为法律义务、合同义务、道德义务等。义务冲突是伦理学中常见的难题,解决此类冲突需要复杂的道德推理和价值权衡
三,伦理学的形态划分
描述伦理学
描述伦理学是根据具体的历史材料,描述和研究各种社会、民族、阶级的社会集团中实际存在的道德关系、道德规范、道德观念、道德结构、道德风尚传统和社会纪律等,并进行社会学和历史学的分析。
1,道德关系与规范
关注的是实际存在的道德关系,比如家庭成员之间的责任与义务、朋友间的忠诚与信任,以及更广泛的社会成员间的互助与尊重
2,道德观念与结构
探讨社会群体共享的道德观念如何形成和演变
3,道德风尚与传统
研究特定社会或民族的道德风尚和传统,如节日庆典中的道德表达、宗教仪式中的道德教化作用等
4,社会纪律
关注社会是如何通过法律、习俗、舆论等方式维持道德秩序的
5,教育与应用
为道德教育提供实证基础和策略建议
规范伦理学
规范伦理学是以人们现实的道德关系、道德意识和道德活动为自己的研究对象,从哲学的世界观角度来探讨和分析人的使命、生活的意义、理想人格、社会价值的标准和具体的义务要求等问题,侧重于道德原则规范的理论论证和实际运用。
1,研究对象与范围
研究对象包括人们的道德关系、道德意识和道德活动。这意味着它不仅关注个体如何在社会中互动时、遵循的道德规范。还探讨人们对于善与恶、对与错的主观认识(道德意识)以及这些认识如何转化为实际行动。
2,哲学世界的视角
探讨人的使命、生活意义和理想人格等根本问题
3,价值标准与义务要求
试图确立社会价值的标准,明确具体的义务要求。它不仅涉及普遍性的道德原则,也探讨在特定情境下这些原则如何应用
4,价值分析与规范科学
分析何为善的价值判断,构建实现这些价值的规范路径
元伦理学
元伦理学专注于探讨道德语言的本质、道德判断的意义、以及道德推理的可能性和结构。它不直接关注哪些行为是善的或恶的(这属于规范伦理学的范畴)也不涉及具体的道德实践问题(如应用伦理学处理的内容),而是深入到道德语言和概念的底层逻辑与结构中去。
1,道德语言的意义
元伦理学家探究诸如“正确”、“错误”、“应当”这样的道德词汇是否具有实质性的意义,以及这些词语是如何表达道德判断的
2,道德判断的性质
这一领域探讨道德判断是描述性的(描述事实)还是规范性的(表达命令或推荐)
3,道德实在论与反实在论
道德实在论主张道德事实和属性独立于人类的信念和情感存在;反实在论否认这一点,认为道德性质是主观构建或语言表达的产物
应用伦理学
应用伦理学主要研究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伦理道德问题,使伦理道德更好地发挥自身作用。在研究对象上侧重研究规范伦理学理论在道德生活中地具体应用;在研究任务上指导人类道德生活地具体实践;在研究方法上以实证、描述和解惑法为主,注重伦理道德作用和效能地发挥
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行政伦理学、经济伦理学、环境理论学、生命伦理学、科技伦理学
1,家庭美德
是每个公民在家庭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是调整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的道德原则和规范,是为维护一定的家庭制度服务的
尊老爱幼、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
2,职业道德
是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循的道德规范和必须具备的道德品质
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周到、奉献社会
3,社会公德
是人们在履行社会义务或涉及社会公共利益的活动,应当遵循的道德行为准则
文明礼貌、、助人为乐、遵纪守法、保护环境
4,行政伦理学
是公务人员在行使职权、履行职务时应该遵守的伦理道德规范,以行政伦理问题、行政伦理原则和规范、行政伦理建设对策和措施作为研究对象的应用伦理学
为人民服务、尽职尽责、廉洁、办事公道、务实高效
5,经济伦理学
是研究经济制度、经济政策、经济决策、经济行为的伦理合理性,并研究经济活动中的组织和个人的伦理规范的学科
6,环境伦理学
是指人们对自然环境应该承担的道德责任,或者说人们在对待自然环境时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和规范
爱护保护动物植物、自然环境,尊重自然的多样性、合理利用资源
7,生命伦理学
是根据道德价值和原则对生命科学和卫生保健邻域内的人的行为进行系统研究的学科
8,科技伦理学
是研究科学技术活动中的伦理问题、以及科技道德中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的学科
为人类谋福利、为真理献身
由于伦理道德是及其复杂的社会现象,伦理学家又从不同的世界观、方法论出发,采用不同的范围和视角,伦理学的研究对象大相径庭,伦理学的划分也是千差万别。
书单
《应用伦理学前沿问题研究》《现代西方伦理学史》
四、伦理学在哲学中的地位
在哲学这个庞大的知识体系中,伦理学专注于研究道德原则、价值判断和行为规范,试图解答“我们应该如何行动”、“什么行动是好的或正确的”等问题。 在西方哲学史中,伦理学通常被视为哲学的三大主要分支之一,与形而上学和逻辑学并列。在现代学术分类中,伦理学被明确划归为哲学门类下的一级或二级学科
伦理学的探讨深深植根于哲学的其他分支之中。其不仅受益于哲学的基础讨论范畴,同时也反哺哲学,深化了对人类行为和社会互动的理解
应用伦理学的实践意义在于,直接关联到现实生活中的道德决策和实践,为解决实际道德困境提供了理论框架和指导原则
总结
伦理学在哲学领域中占据着核心位置,是哲学探索人性、价值观及行为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哲学下的一个关键分支,伦理不仅受益于哲学的形而上学、本体论、认识论、逻辑学和语言哲学等基础理论,还反过来丰富了哲学的内涵,推动了对道德、善恶、正义等根本问题的深入讨论。伦理学与哲学其他的领域的紧密联系,展现了知识体系内部的相互支撑与促进。
科学哲学
一、科学与哲学
1,科学与哲学的历史渊源
科学与哲学的历史渊源可追溯至古代文明,那时二者并未严格区分开来,哲学家同时也是自然科学的探索者。
古希腊是科学与哲学交汇的典范。泰勒斯的水本原说标志着自然哲学的开端;亚里士多德对物理学、生物学、逻辑学的系统论述,为后来的科学研究方法提供了框架
古巴比伦与古埃及文明,在天文学、数学上的成就,比如指定历法、计算几何面积,体现了早期人类对自然规律的探索。
欧洲中世纪,阿奎那试图将亚里士多德的哲学与基督教教义相融合,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科学探索的自由度,但也为后来的文艺复兴和科学革命埋下了伏笔。
文艺复兴期间,哥白尼的日心说、伽利略的实验方法、笛卡尔的理性主义等,使得科学逐渐从哲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启蒙时代,康德的“先天综合判断”概念为科学哲学的发展提供了哲学基础
科学与哲学在起源上是相互交织的,哲学为科学提供了最初的思考框架和方法论基础,而科学的发展又不断推动哲学去思考知识的极限、方法的正当性以及科学与人类社会的关系
2,科学哲学的定义
科学哲学是一门探讨科学知识的本质、科学方法论、科学理论的结构和演变,以及科学实践的哲学基础学科。
主要关注和探讨:科学的本质、科学理论的结构、科学解释、科学检验与证实、科学观察与理论的关系、科学理论的选择、科学与现实的关系、科学的逻辑与方法论
科学哲学对于界定何为科学、何为伪科学具有关键作用。不仅对科学理论和实践本身具有深远的影响,而且对科学与社会的互动、科学知识的传播与接受,以及科学文化的形成都具有重要意义
3,科学哲学在现代科学中的角色
它不仅是对科学活动本身的反思,也对科学的发展方向、方法论、理论建构、以及科学与社会的相互作用,提供深刻的洞见。
1,科学理论的逻辑结构与实在性
科学哲学深入探讨科学理论的结构和内容,包括理论实体,还有理论概念的实在性问题
2,科学解释与预测
探讨科学如何解释自然界的现象,以及做出有效预测
3,科学实在论与反实在论的辩论
实在论主张科学理论所描述的实体和规律在客观现实中存在; 反实在论则质疑科学理论与现实之间的直接对应关系
4,科学与价值观的交织
关注科学活动的价值取向和伦理问题,在深入讨论科学进步与人类福祉,公平正义的关系时,科学哲学在此提供了伦理框架和批判性思考的工具。
书单
《牛津通识读本:科学哲学》萨米尔 奥卡沙
《世界文明的技术史》阿诺德 佩西
二、科学哲学的核心议题
1,知识的本质与界限
在科学哲学领域,对于知识的本质与界限的探讨,不仅关乎我们如何认识世界,更触及了科学方法与认识论的基石
知识的本质
知识通常被认为是一种经过验证的真信念,它超越了简单的主观意见或未经证实的假设。 该定义蕴含了知识的三个核心特征:真、信、证
康德通过先验分析,区分了先天知识与后天经验,强调理性在构建知识体现中的作用,20世纪,逻辑实证主义者则将焦点放在知识的可证实性上,主张唯有能够通过经验验证的命题才具有意义,从而将知识的边界限定在经验科学的范围内。
科学实在论者坚信,科学理论揭示了自然界的客观结构和真实实体; 反实在论者,特别是工具主义和构造主义分支,则质疑科学理论对应现实的程度,认为理论的价值主要在于其预测和解释能力,而非描述了一个独立于人类认知的客观世界。
知识的界限
卡尔 波普尔提出的可证伪性标准,试图为科学理论与非科学主张划界。认为一个理论如果不能潜在的经验事实反驳,则不具备科学性
托马斯 库恩的“范式转换”理论对此提出了挑战,指出科学知识的发展并非线性积累,而是通过革命性的范式变化实现跳跃
也有哲学家彻底拒绝任何固定的科学划界标准,主张科学应该是一个开放的探索过程,不应受制于僵化的方法论规则。比如费耶阿本德的“怎么都行”
2,科学方法论的基本原则
科学方法论作为指导科学研究和理论构建的核心框架,蕴含了一系列基本原则:归纳与演绎、假说—演绎法、统计推理与概率论、科学解释与理解
1,归纳与演绎
归纳推理,这是一种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方式,通过对众多个别案例的观察,科学家尝试概括出普遍规律;
演绎推理是从一般原理推导出特定情况下的结论。在科学理论的验证中,演绎推理是不可或缺的,它允许科学家基于已知原理预测未知现象
2,假说—演绎
是科学进步的核心动力之一,包含三个关键步骤:提出假说、演绎预测、实验验证
3,统计推理与概率论
帮助科学家量化数据的变异性,评估理论预测与实际观察之间的符合程度
4,科学解释与理解
科学解释要求超越表面现象,揭示内在的因果联系。 卡尔 G 亨佩尔的定律演绎模型,与内格尔的因果解释模型强调,一个好的科学解释应能展示现象如何遵循自然法则,并揭示其背后的机制
3,科学理论与现实的关系
科学哲学对科学理论与现实的关系的思考,不仅是理论上的探讨,也是对科学实践具有深远影响的哲学活动,它关乎科学认知的根基与未来方向。
1,理论源于现实并尝试解释现实
科学理论通常源自对自然界或社会现象的观察与经验。科学家们基于观察到的事实和数据,通过归纳和演绎推理,提出能够解释这些现象的理论模型。
2,理论指导实践并预测未知
科学理论不仅解释已知现象,更重要的是能够指导进一步的实验设计和实践活动,以及预测尚未观测到的现象。
3,实践检验理论
科学理论的真实性或有效性必须通过实践来检验,即通过实验、观测或实践经验,来验证理论的预测是否与实际相符
4,理论的修正与发展
实践过程中可能会发现理论与现实不符的情况,这时理论需要修正或扩展以适应新发现的事实。这种理论与实践的互动促进了科学的进步
5,理论的抽象性与现实的复杂性
科学理论往往是对现实的高度抽象和简化。而现实世界往往比理论模型复杂得多,包含了大量变量和不确定性
6,理论的局限性
每个科学理论都有其适用范围,在超出这一范围时可能不再有效
三、科学方法
科学方法是人类探索自然和社会现象规律的一套系统化程序,旨在通过严密的逻辑和实证研究建立可靠的知识体系。从观察到理论的过程是这一方法的核心环节,它融合了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的视角,通过假设的提出、预测的形成以及实验验证,结合归纳与演绎推理,逐步构建科学理论
1,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
经验主义
经验主义相信知识的来源主要是通过我们的感官直接经验获得的,强调通过观察、实验和经验归纳来构建知识体系
观察与实验
在科学研究的早期阶段,经验主义者会设计实验来操控变量,观察结果,并纪律数据
归纳推理
经验主义者依赖归纳推理,即从特殊实例上升到一般规律的过程。通过观察到多次重复的现象,科学家归纳出普遍规律
理性主义
理性主义主张理性思考和逻辑推理是知识的根本来源。认为至少有一部分知识是先验的,这部分知识可能源自人类的理性结构或宇宙的内在逻辑
理论构建
在科学方法中,理性主义主要体现在理论的构思和逻辑演绎上。倾向于使用数学和逻辑推理来构建理论框架,这些框架能解释现有的观察,并预言新的现象
演绎推理
理性主义强调演绎推理,即从一般原理推导出特定结论的过程
虽然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在历史上被视为对立的哲学立场,但现代科学往往结合了两者的优点
2,假设、预测与实验验证
假设
假设的提出是探索未知的第一步,它源于对自然界或社会现象的细致观察和深刻思考。
预测
预测的形成,基于提出假设,科学家会进一步推导出一系列的预测。这些预测是对如果假设成立时,应当在自然界或其他研究领域内观察到的结果的明确表述。它们构成了检验假设是否正确的具体指南
实验验证
实验验证是为了验证假设的有效性,科学家必须设计并实施或系统性的观察。实验设计的核心在于控制变量,即除了被测试的假设因素外,其他可能影响结果的因素应尽可能保持恒定或被排除,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归纳与演绎推理
归纳推理与演绎推理是逻辑学中两种基本且重要的推理形式,它们在科学探索、哲学思考以及日常生活中都扮演着核心角色,各自承担着不同的任务和功能
归纳推理
是一种特殊到一般的推理过程,其核心在于通过观察大量的个体案例,识别共同特征,从而概括出一般规律和原则
演绎推理
是一种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过程,它基于已知的一般性原理或法则,通过逻辑推导来得出关于特定情境或实例的结论
总结
归纳与演绎在科学方法中相辅相成,共同推动知识的进步。科学家通常首先通过观察和实验收集数据(使用归纳推理),然后提出或验证理论(演绎推理)
归纳推理帮助我们构建理论框架,而演绎推理则用于理论的具体应用和验证,两者结合促进了科学理论的不断完善和技术创新
四、证伪主义与证实主义
1,波普尔的证伪主义观点
波普尔反对逻辑经验主义中的归纳主义立场,认为科学理论永远无法通过有限的观察被绝对证实,因为无论有多少正面案例,都无法排除未来可能遇到的反例。
1,科学理论的本质:可证伪性
一个理论如果要被视为科学的,必须具有可证伪性。这意味着该理论必须能够明确指出,在何条件下若出现特定的观察结果或实验结果,理论将被证明是错误的
2,科学知识的增长:试错与批判理性主义
科学进步不是通过累积证实案例实现的,而是通过大胆提出假设,然后努力寻找这些假设的错误。一旦理论被证伪,科学家就会提出新的、更精彩的理论来替代旧理论
3,区分科学与非科学
非科学的陈述常常是不可证伪的。科学的特征在于它愿意接受经验检验,并在必要时修正或放弃理论
4,对归纳法的批判
深刻批判了传统的归纳逻辑,认为特殊事例推广到普遍规律是逻辑上无效的
2,证实主义的辩护与局限
证实主义核心观点在于,认为科学理论或命题的意义、及真实性在于它们能够与经验观察相符合,或得到这些观察的支持。强调了科学知识的实证基础,主张理论只有在经验上可以被验证时才有意义
辩护
1,经验主义的基础
证实主义建立在经验主义哲学的基础之上,认为知识起源于感官经验
2,科学进步的动力
科学理论通过预测现象并接受实验或观察的验证,得以不断修正和完善
3,理论与经验的互动
证实主义促进了理论与实际经验数据之间的互动,强调理论应当能够解释已知事实,并预测新的现象
局限
1,归纳问题
休谟指出归纳推理不能逻辑上保证从特殊到一般的过渡
2,证实的不完全性
即使一个理论与现有的所有观察数据一致,这并不能绝对证明该理论的真理性
3,来自证伪主义的挑战
一个理论无论多么广泛地被证实,只要存在一个反例就足以被证伪,因此科学理论的进展更多依赖于其能承受住批判和尝试证伪的能力
4,理论负载的观察
在实际科学研究中,观察往往不是中立的,而是受到现有理论框架的影响。
3,当代视角下的方法争议
在当代科学哲学中,证伪主义与实证主义的辩护已经演化为更复杂的讨论,不再简单地是两种间地非此即彼。既承认证伪在科学理论发展地作用,也认识到证实在构建和维护理论体系中的重要性
当代科学哲学的讨论更加注重科学理论的发展是一个动态、迭代的过程,其中证伪主义和证实主义的概念都被纳入了一个更广泛的、更加细腻的方法论框架内
五、实在论与反实在论
1,科学实在论
科学实在论主张,科学理论坚信不仅是对现象的描述,更是对客观世界本质的揭示,即便那些无法直观感知的实体和过程也不例外
特点
1,实体实在性:超越感官的边界
科学实在论的核心在于对实体实在性的坚信。在现代物理学中,诸如电子、夸克等基本粒子,以及广义相对论提出的时空弯曲等概念,都是这一立场的生动例证
2.理论的真实性:从理论到实践的验证
成功的科学理论不仅仅是实用的工具箱,它们更是对自然界某种真实状态的反映。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提供了强有力的例证
3,实在论的证据基础:理论的有效性与“无奇迹论证”
科学实在论的支撑不仅来源于对特定现象的成功预测,还包括理论之间的连续性和累积性发展,以及“无奇迹论证”的逻辑推理
无奇迹论证:如果科学理论不是至少部分地反映了现实的真正结构和规律,那么它们在未被直接观测的领域做出精准的能力就显得异常神奇,几乎等同于奇迹。
2,反实在论
反实在论者通过理论工具主义、建构主义及批判实在论等多种视角,重新审视科学 理论的本质与功能,为我们提供了对科学知识产生、发展及其局限性的深刻洞察。
1,理论工具主义:科学的实用主义图景
理论工具主义作为反实在论的核心支柱,从根本上质疑了科学理论与现实的一一对应关系。认为科学理论更像是工程师手中的工具箱,它们的存在价值在于能否有效地预测未来现象和解释已观察到地数据。
2,构建主义:科学知识的社会与文化脉络
构建主义从一个全新地维度—社会文化背景,来解析科学知识地形成。这一视角认为,科学理论并非单纯对客观世界地被动反映,而是科学家群体在特定历史时期、文化氛围和语言框架中积极构建地产物。
3,批判实在论:认识论的局限与追求
批判实在论虽然名为“实在”,却站在了反实在论地行列。认为,尽管有一个独立于观察者之外地客观世界,但由于人类认知手段和理论框架地限制,我们所构建地科学理论只能近似地反映这个现实
3,中间立场与动态实在论
实在论与反实在论,前者坚信科学理论直接映射客观现实,后者则质疑这一映射地有效性和真实性。然而,在这看似不可调和地对立之间,一种更为细腻和灵活地哲学思考悄然兴起,试图跨越鸿沟,搭建起沟通地桥梁,即适度实在论与动态实在论。
1.适度实在论:谨慎地现实映射论
采取了一种温和而理性的立场,认为,科学理论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反映了自然界的基本规律,但同时清醒地意识到理论地局限性。它既肯定了理论在某一阶段地有效性,又保持了对理论可能存在地偏见和不完善地警惕
2,动态实在论:科学知识的进化之旅
进一步拓展了实在论地边界,将其视为一个随时间演化地过程。在这一视角下,实在性不是一个固定不变地实体,而是科学进步和理论创新地产物
总结
科学实在论与反实在论的辩论,实质上是对科学如何揭示世界真相这一核心问题地不同解答
中间立场与动态实在论地提出,为这场辩论注入了新地血液,它们试图在极端之间寻找平衡,反映出科学实践与理论理解地复杂多样。
适度实在论提醒人们,科学理论既是人类理解世界地工具,也是受限于我们认知局限地产物
动态实在论则强调科学知识地演变性和适应性,表明了实在性地概念随着科学进步而不断丰富地过程
六,科学进步的常态与革命
1,库恩的范式理论
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库恩首次提出的“范式”概念。在他看来,科学的历史是由一系列非连续的“革命”所塑造,这些革命不仅是理论的更替,更是世界观的根本转变,这种转变,正是通过“范式”的兴起与更迭来实现的
1,定义与内涵
范式指的是科学共同体在某一时期内共享一套基本信念、理论、方法、概念体系和典型实例。为科学家提供了一个共同的世界观、价值观以及研究问题和解决方案的框架
2,科学发展的动态模型
库恩通过范式的引入,描绘了科学发展的非线性过程,其中包括常规科学、科学危机、科学革命和新范式的建立等阶段
3,共识与指导
为科学实践提供了共识基础,定义了何为合理的科学问题、可接受的证据以及有效的研究方法
4,不可通约性
在不同的科学范式之间可能存在不可通约性,意味着新旧范式基于不同的基本假设和理论框架,难以直接互相翻译或比较,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科学革命时会出现重大的观念转变
5,知识与视角的变革
范式的转换不仅涉及理论内容的改变,更是一种看待世界方式的根本变化,影响着科学家们的思维方式和实验设计
2,科学发展的阶段特性
库恩创造性地描绘了科学进步的阶段性特征,揭示了从混沌到秩序、从稳定到变革的动态循环
1,前范式科学:探索的混沌初开
特点是理论的多样性和方法论混乱,缺乏一个统一的理论框架来整合这些分散的努力
2,常规科学:范式下的稳健前行
科学共同体围绕着已建立的范式开展研究,致力于解决范式框架内出现的具体问题。常规科学是累积性的,知识在此期间稳步增长,技术方法得以精炼,科学研究呈现出一种有序且可预测的态势。
3,科学革命:观念的剧变与范式的更迭
科学不再仅仅是知识积累,而是观念的剧变,是范式转换的关键时刻。科学家们开始质疑既定的理论基础,探索新的解释框架。
4,新常规科学:在变革中重生
这一阶段的科学探索,是在更高的起点上继续前行,知识的累积与理论的深化同步进行
口号
既有探索的迷茫,也有累积的踏实 更有革命的激荡,还有重生的喜悦
3,科学革命的触发因素与后果
触发因素
1,反常的累积
随着未解之谜的累积,科学界逐渐意识到,现有的理论或许已经触及了其解释能力的极限
2,理论的危机
当反常达到临界点,科学家们不再满足于修补旧理论,转而迫切寻求能够全面覆盖新现象的全新理论框架
3,创新理论的提出
这些新理论不仅能够更精确、更全面地解释观测到的现象,还常常预示着全新的研究视野。
后果影响
1,世界观的转变
新理论的接纳不仅仅是知识层面的更新,更是对自然界基本规律理解的一次飞跃
2,知识结构的重组
一些旧的理论和概念被摒弃或重新解释,新的分类和理论模型被构建起来
3,研究方法的革新
每一次科学革命都伴随着研究方法和技术的巨大进步
4,科学共同体的分裂与重组
科学共同体得以在新的理论共识下重聚,形成更加稳固的学术基础,为下一波科学进步铺平道路
七,科学哲学的当代挑战
1,科技发展带来的新问题
科技的飞速进步不仅极大地丰富了我们地物质与精神世界,也对科学哲学提出了新的课题与挑战
1,人工智能与认知科学:理论边界的模糊与重塑
2,大数据与知识验证:信息时代的认知困境
3,量子计算与物理学基础:挑战经典认知的极限
科技发展的新问题不仅是技术层面的挑战,更是对人类自我认知、伦理道德及哲学根基的深刻考验。面对这些挑战,科学哲学需要跨学科合作,整合伦理学、法学、认知科学等多个领域的智慧,共同构建一个既促进科技进步又维护人类价值的未来图景
2,后现代主义对科学的批判
后现代主义对科学的固有权威性和客观性发起了挑战,开启了对科学知识本质的再思考
1,相对主义立场:知识的社会建构性
强调知识的社会建构性质,也就是认为科学真理并非自然界的直接映射,而是在特定的社会文化语境中被建构和协商的结果。
2,批判科学的客观性:主观性与范式的转换
后现代主义对科学客观性的批判,进一步体现在对实践中的主观性因素的揭露。认为科学的客观性是一种理想化的追求,实际上科学活动无法摆脱人类主体性的局限
在后现代主义的视角下,科学不再是孤立于社会之外的象牙塔,而是嵌入于广泛社会文化脉络之中,其发展与变迁需置于更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下来审视
3,跨学科研究与科学哲学的未来方向
科学哲学正逐步向跨学科研究方向发展,探索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邻域的交叉融合
1,整合认知科学与心灵哲学
通过结合认知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推动了哲学与神经科学的交叉研究
2,科学实践研究
促进了科学哲学与科学史、科学社会学的融合
3,环境伦理与科技伦理
在全球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等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的背景下,科学哲学必须与环境伦理学相结合,探讨科技发展如何负责任地应对生态危机
美学
概述
如果说逻辑是以理性揭示客观世界和思维的真切结构; 伦理从实际和意志层次揭示人的合理行为达到至善; 美学则从情感、感性方面揭示人对于世界的和谐向往与追求 美学是关于“美”和艺术的知识
18世纪的德国哲学家鲍姆嘉通是美学之父。他认为美学是关于人的感性认识如何完善的知识。 黑格尔认为美学应当是“艺术哲学”,不仅要研究艺术美,还需要研究自然美,因为自然美是心灵美即艺术美的反映形态; 车尔尼夫斯基认为“美是生活”,认为美学是关于艺术的科学,他所提到的艺术是描写生活中使人感兴趣的一切事物或对人们有意义的一切。
美学的定义与范围
定义
“美学”作为一个学术概念,原意涉及感觉或感知。经由德国哲学家鲍姆嘉通正式确立为哲学的一个独立分支。鲍姆嘉通首次提出“感性学”这一概念,意在构建一个系统研究人类感性认识的学科,从而填补了当时哲学体系中关于感性认知的空白。
美学不仅关注美本身,还关注艺术的价值。探讨深入到心理层面,试图理解审美感知的心理机制,包括情感反应、认知过程以及这些过程如何塑造我们的审美判断和偏好。
范围
1,艺术美学
涵盖所有艺术形式中的美学原则和实践
2,自然美学
探讨自然界中那些能够触动人心的景象,如何以及为何我们会对这些自然现象感到美感,以及自然美与人类情感、精神世界的联系
3,社会美学
关注社会生活中的美,包括城市规划、公共空间设计、社会行为的审美属性等
4,设计美学
关注产品设计、界面设计、时尚设计等领域中的审美原则,如何通过设计提升用户体验,以及设计如何影响人们的审美趣味和社会文化
5,心理与认知美学
侧重于美感体验的心理学和认知科学基础,探索审美感知、情感反应以及审美判断的形成过程
6,跨文化美学与历史美学
跨越文化和历史的界限,比较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审美观念和标准,以及美的观念随时间的演变
一、美的性质与美感体验
美的性质
美的性质既包含了形式上的和谐, 也触及了心灵深处的理念与情感
1,古典主义的和谐之美
古希腊雕塑《掷铁饼者》
2,新柏拉图主义与理念显现
米开朗基罗的雕塑《圣母怜子》
3,英国经验主义的快感论
大卫休谟和埃德蒙·伯克等经验主义者主张,美感直接关联于感官快感
约翰·康斯特布尔的《干草车》
4,德国古典美学的理性与感性的统一
康德认为,美是一种无目的的和目的性,是理性与感性形式的和谐交融。黑格尔则提出艺术是理念的客观化。
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第一乐章
5,俄国现实主义的批判与真实
俄国现实主义如托尔斯泰的作品,强调艺术反应社会现实《战争与和平》
美感体验
美感体验作为个体与美的对象之间的心理互动过程,既是主观的也是具有普遍性的
1,主观性与个体差异
美感体验深受个人经历、知识背景和情感状态的影响
2,普遍性的共识
尽管美感体验具有高度的个体差异,但人类对某些美的形式存在普遍认可,如对自然景观的偏好
3,情感与认知的互动
美感体验不仅仅是情感上的愉悦,也是认知活动的结果
二、美学研究方法与路径
美学作为一门探讨美、艺术及审美经验的学科,其研究范围广泛且深邃,既触及哲学的高度抽象,又涉及心理学、社会学等具体领域的细致观察。
1,跨学科研究的深度与广度
跨学科研究在当代美学中尤为重要,它整合了神经科学、认知心理学、计算机科学等多个领域的成果
2,理论构建与实践应用的互动
理论构建旨在提出或完善美学理论体系,而实证研究则利用量化或质性的研究方法,对理论假设进行检验,二者相互验证,推动美学理论的发展与完善
书单
《美学散步》宗白华、《判断力批判》康德、《艺术作品的本源》海德格尔、《美学原理》斯宾格勒、《观看之道》约翰·伯格
三、西方美学传统
1,古希腊罗马美学
古希腊罗马美学是西方美学传统的基石,其中柏拉图的理念美与亚里士多德的模仿论构成了两大理论支柱
1,柏拉图的理念美
柏拉图的理念认为,现实世界中我们所感知到的每一种美的具体实例,都不过是其在理念世界中对应的“完美美”的不完全体现
2,亚里士多德的模仿论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提出的模仿论,强调艺术与现实的紧密联系。指出,艺术创作是一种模仿自然和社会的行为,但它不仅仅是对现实的简单复制,而是一种富有创造性、能够揭示事物内在本质和普遍规律的模仿。如索福克勒斯的悲剧《俄狄浦斯王》
2,文艺复兴时期美学
文艺复兴时期美学的核心精神是人文主义,它强调人的价值、个体潜能和世俗生活的美好,反对中世纪以来宗教教条的束缚,重新发现了古典文化和哲学,尤其是古希腊罗马的艺术和人文主义思想
达芬奇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美学的集大成者,他的艺术实践和理论思考充分体现了这一时期美学的主要特征
1,艺术与科学的融合
达芬奇深信艺术与科学之间的密切联系,他将科学探索的严谨态度带入艺术创作中。《最后的晚餐》《维特鲁威人》
2,人文关怀与个性表达
《蒙娜丽莎》是达芬奇人文主义美学的典范
3,自然的和谐之美
达芬奇的艺术作品常常展现出对自然界和谐秩序的追求。如《岩间圣母》
4,镜子说
认为绘画应该像镜子一样真实反映自然,不仅要描绘外在形态,还要揭示内在的精神实质
3,启蒙时代
启蒙时代约始于17世纪末至18世纪,是欧洲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思想文化时期,它强调理性和个人自由,反对封建专制、宗教偏见和无知,提倡科学、进步和民主
1,休谟的情感主义
休谟反对将美感视为理性的产物,转而强调情感在审美体验中的核心地位。在《论审美趣味的标准》中,休谟指出,美的感受是一种直接的、非推理的体验,每个人对美的感知受到其独特情感倾向的影响,因此美的标准是主观的且多样化的
2,康德的审美判断力批判
《判断力批判》标志着德国古典哲学的一个高峰。康德提出,审美判断是独立于认知判断的,关注的是对象的形式而非其实用价值或概念内容
康德认为,美是“无目的的和目的性”这意味着审美对象的美在于其形式上的和谐、完整性,这种形式本身不指向任何外部目的,却能引起人们的普遍愉悦
四、德国古典美美
德国古典美学是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在德国哲学界兴起的一个重要流派。这一时期的哲学家们尝试系统化地探讨美的本质、艺术的功能以及审美经验,将美学提升到了哲学的高度,其中康德、黑格尔、谢林与叔本华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1,康德:审美判断的先验原则
康德的审美判断理论,主要体现在《判断力批判》中。审美判断作为一种特殊的判断力,既不属于理论理性,又不属于实践理性,而是一个独立的领域,它关注的是主体在感受美的过程中所体现出来普遍性和必然性
1,非功利性(质的规定)
美感不是源自于它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实际的好处或者满足某种具体需求
2,普遍性(量的规定)
审美判断具有普遍性,意味着当我们觉得某物是美的时候,我们预设了所有具有正常判断力的人都应该有同样的感受
3,无目的的和目的性(关系)
这是一种看似矛盾的概念,指事物的形式似乎是为了某种目的而设计,但实际上这种目的并不存在于现实之中,而是我们感知过程中赋予的
4,共通感的可传递性(模态)
审美判断之所以能够成为交流的基础,是因为它可以通过语言、艺术等形式在不同个体间传递。
2,黑格尔:艺术的历史哲学与绝对精神
在《美学》中,黑格尔提出了一套关于艺术发展的历史哲学,他认为艺术不仅是美地创造,更是绝对精神(或称为“世界精神”)在人类历史中自我意识和自我表达的外化过程
1,象征艺术阶段
在这一最早期阶段,绝对精神尚处于初步觉醒状态,人类试图通过粗糙、间接的象征来表达超越性的理念。
2,古典艺术阶段
黑格尔认为,古典艺术标志着绝对精神达到了清晰的自我认识,艺术作品能够直接而完美地表现理念,实现了形式与内容地完美统一
3,浪漫艺术阶段
随着绝对精神地进一步发展,艺术进入了一个更加注重内心世界和个人情感表达的时期,浪漫艺术不再仅仅追求外在形式的完美,而是转向探索个体的情感深度、精神冲突和无限想象
艺术的终结与绝对精神的超越
黑格尔预言,随着人类精神的进步,艺术作为绝对精神表达的方式将会逐渐失去其重要性。他相信,当人类对真理的理解越来越深,宗教和哲学将更能直接地把握和表达绝对精神的本质,艺术则会因为无法完全捕捉精神的无限深度而显得不够充分
3,谢林与叔本华:艺术与意志
谢林艺术哲学(本质、功能与价值)
1,自然与精神的完美统一
谢林的艺术哲学核心理念是“自然与精神的完美统一”,超越了传统的二元对立思维,主张艺术是自然界与人类精神世界交汇的桥梁
2,艺术创作
理性和感性的融合。在艺术创作过程中,艺术家不再是一个被动的观察者或记录者,而是一位积极参与理念显现的创造者
综上
谢林的艺术哲学是对传统艺术理论的一次深刻挑战,他不仅将艺术视为美的创造,更视为一种形而上学的探索
叔本华的艺术“生存意志”
1,艺术:意志的暂时解脱
在这样的悲观主义世界中,艺术提供了一种逃避生存意志压迫的途径
2,审美直观:超越个体的界限
在审美直观中,个体不再受限于自己的主观视角和意志冲动,而是与艺术作品的理念(或称为“形式”)直接沟通
叔本华的艺术哲学提供了一种深刻的理解框架,让我们认知到艺术不仅仅是一种美的享受,更是一种精神上的超越和解脱。艺术作品通过其独特的方式,让我们得以暂时跳出生存意志的循环,体验到一种无欲无求的纯粹美感,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生活痛苦的克服
德国古典美学的影响
康德的非功利和普遍性原则,启发了艺术家追求超越使用目的的艺术创作;
黑格尔的绝对精神概念,推动了对艺术发展历史的深入分析
谢林和叔本华对艺术与人的内在精神世界的探索,则为后来的象征主义、表现主义乃至现代主义艺术提供了理论支撑
五、现代美学
现代美学作为哲学与艺术理论的交汇点,不仅仅局限于理论层面的讨论,它深刻地影响着我们对艺术的理解、美感的体验以及人类生存状态的反思。
1,尼采:艺术的力量与超人美学的深化
尼采认为艺术是人类精神自由的最高表现形式,它不仅反映生活,更重要的是艺术能够塑造和提升生活,使之达到一种超越日常琐碎的境界
超人美学的实践意义: 超人美学鼓励个体追求创造性的生活方式,主张通过艺术创造来突破传统的伦理和宗教框架,实现个性的解放与生命力量的最大化。
2,海德格尔:存在论美学与艺术作品的真理
在《艺术作品的起源》这部著作中,海德格尔构建了他的存在论美学框架,这一理论彻底改变了人们对艺术作品及其在人类存在经验中角色的理解
1,存在论美学的核心理念
存在论美学,核心在于将艺术视为存在的揭示过程,而非仅仅是对现实的模仿或再现。他超越了传统美学中对美的形式与内容的分析,转而关注艺术如何开启一个世界,让存在者的本质得以显现。在这个框架下,艺术作品不再被视为孤立的物体,而是成为世界与大地这对概念张力场中的事件
2,艺术作品中的真理
海德格尔所指的“真理‘,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正确性或事实的符合,而是”去蔽“的过程。艺术的真理,即是通过作品让存在者的真实性质在我们的感知中变得显明。
3,现象学美学:杜夫海纳的感性现象学
感性现象学,作为杜夫海纳美学理论的核心概念,主张艺术作品的感知是一个多维度、全方位的过程,他超越了单一感官的界限,触及到人的心理,情感乃至整个存在的层面
感性现象学理论
在杜夫海纳看来,艺术作品是”感性的荣耀“的展现,它不仅仅诉诸于视觉或听觉等单一感官,而是调动所有感官,形成一个综合的感知场域。这一感知过程是全面的,它不仅包括了物理层面的感知,比如色彩、形状、质地等,还包括了心理和情感的共鸣。艺术作品因此成为一个”感性的符合“,这个符号不是简单的符号学意义上的指涉,而是一种直接的、富有生命力的存在表达,它邀请观者通过感知去体验世界和自我最深处的真实性
通过杜夫海纳的感性现象学视角,我们得以理解艺术作品是如何通过多感官的、全身心的体验,促进观众与作品之间的深层沟通,进而实现对存在状态的深刻洞察。
总结
现代美学深入探讨艺术与人类存在的复杂关联。 尼采强调艺术作为生活强化和超越的力量,以及超人理念中个体创造力的解放; 海德格尔则关注艺术作品如何揭示存在的真理; 杜夫海纳的感性现象学,则侧重审美经验的直接感性及身体参与连接观众与世界
六、审美经验与感知
审美经验是人类在接触和欣赏艺术作品或自然美景时产生的内心体验,它是主观的、情感的,也是文化和个性的
1,感官知觉与审美感受
感官知觉与审美感受构成了我们体验艺术世界的入口,是连接物理现实与心灵世界的桥梁
1,视觉感知与审美
视觉是大多数艺术形式中最为直接和普遍的感知方式。在观赏艺术作品时,我们的大脑通过眼睛接收光线,解析颜色、形状、纹理、空间布局等视觉元素
2,听觉感知与审美
在音乐邻域,听觉成为审美感知的主要通道。旋律、和声、节奏、音色等音乐元素通过耳朵传递给大脑,激发一系列情感反应
3,多感官融合与审美体验的丰富性
除了视觉和听觉,其他感官在特定的艺术形式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草间弥生的”无限镜屋“
2,情感与想象在审美中的作用
情感与想象在审美经验中共同构筑了人们与艺术作品之间复杂而深刻的互动关系
1,情感在审美中的作用
情感是审美体验的驱动力,它不仅影响人们对艺术作品的感知,还决定了我们如何解释和评价这些作品
2,想象在审美中的作用
想象则是审美体验中的创造性思维活动,它允许个体超越直接感知的信息,构建起对艺术作品的个性化理解和感受
3,情感与想象的相互作用
情感与想象在审美过程中并非孤立存在,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互动关系。情感体验可以激发更深层次的想象活动,反之,丰富的想象也能增强情感的深度和广度
3,审美经验的个体差异与文化背景
1,个体差异对审美经验的影响
审美经验之所以在不同个体间展现出多样性,很大程度上归因于每个人独特的心理构成和生活经历。这些因素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这些方面:情感经历、教育背景、性格特质
2,文化背景的作用
文化背景为审美经验提供了框架和语境,不同文化背景下形成的审美观念和偏好差异显著
审美经验的个体差异和文化背景共同作用,塑造了每个人独特的审美世界。了解这些差异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艺术,促进跨文化交流与理解,同时也提醒人们在评价艺术时保持开发和尊重多元地态度。
七、美学与文化
1,多元文化视野下的美学
多元文化视野下的美学研究,强调美学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并存,力图在尊重各民族文化差异的同时,寻找不同文化间审美的共通性与交流的可能性
1,跨文化比较
跨文化比较是多元文化美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分析不同文化体系中的美学理念和艺术表现,揭示人类对于美的追求和理解共性与差异。
2,全球化与本土化
全球化加速了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地方性美学如何在全球化背景下保持特色并影响全球美学趋势,成为了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2,后现代美学
后现代美学作为对现代主义美学的批判与超越,代表了一种全新的美学思考模式,它不再寻求绝对真理或普遍适用的美学原则,而是强调美学经验的多元性、开放性和建构性
1,德里达的解构主义
德里达的解构主义是对传统意义上稳定、封闭文本意义的直接挑战。他认为,任何文本或符号系统都是由一系列差异构成的网络,这些差异不断地延异,也就是意义总是在不断地被推迟和差异化的生产过程中产生
2,福柯的权力与知识观
福柯认为,知识不是中立的,它总是与权力的行使相伴生。在艺术世界中,这一点体现在对“什么是美”、“什么是有价值的艺术”的界定上。揭示了“高雅艺术”或“经典”往往是由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社会权力结构塑造的,而非艺术本身固有的品质决定的
总结
德里达的结构主义和福柯的权力与知识观共同构成了后现代美学的核心,它们挑战了传统美学的权威性和稳定性,提倡一种动态的、相对主义的美学理解和艺术实践,强调美学经验的多元化和流动性,以及艺术作品意义的开放性和可塑性
3,生态美学与环境艺术
生态美学作为一个跨学科的美学理论,其核心在于打破传统美学中人与自然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转而追求一种更全面、深入理解自然环境之美的方式,强调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人作为其中一部分的角色
1,理论基础
生态美学的理论基石在于其对自然界的深刻尊重与理解,它主张审美感知应扩展到自然界的每一个角落,反对将自然仅仅视为人类活动的背景或资源库,而是将其视为具有内在价值和美学意义的存在。
如,阿伦·卡尔松提出的“自然美的非人类中心论”
2,环境艺术实例
安迪·戈德斯沃西德《树堡》
3,教学与实践
在环境艺术德教育领域,生态美学德融入彻底改变了传统德教学模式。以“动态教学”为例。该方法鼓励学生走出教室,直接在自然环境中进行学习与创作,比如在湿地保护区设计生态雕塑,或是在城市绿地规划中融入本土植物群落德恢复计划
总结
美学与文化的交织探讨了美的本质与艺术体验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多样化表现、后现代理论的挑战,以及生态美学的新兴视角。美学与文化的探索展示了美的理解随文化、时代发展而不断丰富和深化的过程
八、美学与生活
1,日常生活中的审美体验
日常生活中的审美体验,是一种无处不在、贯穿于我们每一刻感知中的精神享受,它超越了纯粹的功能性需求,触及到心灵的层面
1,饮食中的审美体验
2,居家环境的美学设计
3,个人穿搭的审美表达
4,旅途中的审美发现
2,设计美学与消费文化
设计美学与消费文化之间的关系,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中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在这个过程中,设计美学不仅影响着商品的外观和功能,还深刻地改变了消费者地购买决策,塑造了新地消费趋势和文化风貌。
1,设计美学与品牌识别
设计美学是品牌区分度的重要来源
2,情感链接的建立
在消费文化中,设计美学通过情感设计建立起消费者与产品之间的情感纽带
3,个性化与定制化趋势
随着消费市场的成熟,消费者对个性化和定制化的需求日益增长。设计美学在此趋势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它允许消费着参与到设计过程中,创造出独一无二的产品,满足个性化需求
4,可持续设计的兴起
在环保意识日益增强的今天,设计美学也与可持续性理念相结合,推动了绿色消费文化的形成
3,数字时代的新美学挑战
数字时代既拓展了美学的边界,也提出了对传统美学观念的深刻反思
1,多元与沉浸的审美体验
数字媒介的革新,特别是VR和AR技术的应用,极大地丰富了审美体验的方式
2,审美疲劳与鉴赏力培养
在数字时代,信息的海量与快速流通导致了审美内容过度饱和,容易造成审美疲劳。面对社交媒体上不断更新的视觉内容、短视频平台的快速滚动信息,如何在这样的环境下培养并维持高水平的审美鉴赏力成为一大挑战
3,数字艺术与原创性的探讨
数字艺术的兴起,使用算法生产的艺术作品,比ai绘制的画作、音乐作品等,挑战了传统意义上对艺术原创性和理解
4,艺术的民主化与商业化平衡
数字技术使得艺术创作和传播更为民主化,任何人都可以通过数字平台展示自己的作品,但这同时也加剧了艺术市场的竞争和商业化压力
九、美学在哲学中的地位,中西美学异同
1,美学在哲学中的地位
美学的探讨问绕着美的本质、艺术的性质、审美经验的结构以及美感的产生机制等核心议题,这些议题触及人类精神生活的核心,因而美学在哲学中的角色显得尤为重要且多元
1,美学作为哲学分支的特性
作为哲学的一部分,美学要求运用哲学的抽象思考能力,去探讨美学问题
2,跨学科的特性
美学的跨学科特性意味着它不仅局限于哲学内部的探讨,还与心理学、社会学、文化学等多个领域相互渗透
3,哲学史上的地位变迁
在哲学史上,美学的地位并非一成不变
4,审美主义视角下的美学
席勒认为,在现代文明中,人被分裂为感性和理性的两极,唯有审美教育能够调和这种分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中西美学思想的异同
1,西方美学的特点
西方美学的哲学基础深深植根于理性主义和逻辑分析之中。强调艺术的创新性、个性表达和对现实的批判功能,这在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艺术中尤为明显
2,中国美学的特点
中美学深受道家和儒家思想的影响,更注重内心的修养和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强调艺术的社会功能,认为艺术应当具有教化人心的作用,强调艺术家的道德修养与其艺术成就的内在联系,这与儒家的“文以载道”思想相契合
3,异同的深入解析
异
西方美学与分析哲学、逻辑思维紧密相连,某些流派中追求客观的美学标志和艺术的独立价值; 中国美学则更侧重于直觉、情感与自然的内在感应,强调艺术与道德、社会的紧密联系及其在精神生活中的教化作用。
同
论是在西方的浪漫主义对自然的崇敬,还是在中国文人画中对山水的寄情,都能看到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和对自然深刻感悟。两者都试图通过不同的方式触及审美经验的核心,尽管侧重点不同,但都体现出对人类精神文化追求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