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社区护理学第五章社区儿童与妇女保健护理
这是一篇社区护理学第五章社区儿童与妇女保健护理的思维导图,内容有社区儿童青少年保健、社区妇女保健和妇女常见健康问题及保健指导。
这是关于助产学第十八章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的思维导图,内容有正常新生儿的特点 与护理和新生儿概论等,适合考研和医学生!
这是关于助产学第十章胎盘与胎膜异常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涉及到胎盘异常和胎膜早破等,适用于学医和考研的朋友们。
这是关于助产学第七章正常分娩的思维导图,内容分为分期、影响分娩的因素、枕先露的分娩机制和先兆临产及临产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社区儿童与妇女 保健护理
社区儿童青少年保健
保健内容
学龄前
新生儿期(从胎儿娩出、脐带结扎至出生后28天):家庭访视
婴幼儿期(出生后28天到3周岁):预防接种,8次随访 时间为3、6、8、12、18、24、30、36月龄 6-8、18、30血常规检测,6、12、24、36听力筛查
学龄前期(3周岁至6-7岁):预防接种,每年1次健康管理服务
学龄期(6-7岁至青春期):每年1次体检
学龄前保健指导
★新生儿期
生长发育特征: ①体重下降②新生儿黄疸③脐带脱落④胸围<头围1~2cm ⑤呼吸40次/分,心率90~160次/分⑥体温波动大 ⑦胃呈水平位⑧溢奶 营养与喂养: 6月龄内应纯母乳喂养,出生后3月内可按需喂养配方奶 日常照护: 室温22~24℃,湿度50%~60% 沐浴顺序:面、头、颈、上肢、躯干、下肢、腹股沟、臀、外生殖器 家庭访视: 次数≥2次,首次在出院后7日内,满月访视在出生后28~30日内
婴幼儿期
生长发育特征:P106
学龄前期
学龄期保健指导
★预防接种
免疫程序:P113 预防接种要求:单位是区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预防接种单位 及时为辖区内所有居住满3个月的0-6岁儿童建立预防接种档案
异常反应: (1)一般反应 (2)过敏性休克→平卧,头部放低,皮下注射1:10000肾上腺素,转院 (3)晕厥→平卧,头部放低,肢抬高,转院
社区妇女保健
不同时期保健指导
★围婚期(婚前、结婚、孕前)
婚前医学检查 婚前卫生指导:婚姻法规定结婚年龄,男性22岁,女性20岁 最佳生育年龄男性25-35岁,女性25-29岁 最佳受孕季节夏末秋初即7-9月份 婚前卫生咨询
★围生期(孕前~新生儿期)
(1)孕前保健指导 (2)孕期保健指导: ①孕早期(13周末以前)→胎儿发育关键时期,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 ②孕中期(第14-27周末)→胎儿生长发育监测 ③孕晚期(第28周及其后)→胎儿生长发育最快,监测胎儿 (3)分娩期保健指导:“五防、一加强” 防出血、防感染、防滞产、防产伤、防窒息、加强产时监护和产程处理 (4)产褥期保健指导: 产后家庭访视2-3次,第一次出院后1周内,第二次产后14天,第三次产后28天 产后健身操,室内温度22-24℃,湿度50%-60% 产后6周全面复查 (5)哺乳期保健指导
围绝经期(45岁左右,持续10年)
饮食指导: 热量1800-2100,蛋白质0.1-0.2g/kg,脂肪不超过10% 钙需要量1000-1500mg/d,维生素D为5μg,维生素A800视黄醇当量。
妇女常见健康问题及保健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