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走近天才维特根斯坦
如果20世纪⻄⽅哲学,你只说两个哲学家,最⽜掰、咖位最⼤的只说两个,不许说三个,那⼀个就是德国的⻢丁·海德格尔,写《存在与时间》的,另外⼀个就是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就是我们今天这位传主了。 那么我们现在读这本书的⽬的是什么呢?这本书的副标题已经很明显了,叫“天才之为责任”,这句话的意思就是维特根斯坦是天才,天⽣我材必有⽤,他⽣下来的⼀个⽤处,就是要做天才该做的事情,然后要成就⼤的功业。这话听着好像和我们普通⼈有些距离感
编辑于2021-08-12 10:49:11维特根斯坦是当代西方最为重要的哲学家之一,他以其传奇的一生为世人所知晓,又以其独特的哲学为后人所称道。21世纪初,西方哲学界曾对谁是过去100年最为重要的哲学家问题做了一个问卷调查,结果在选出的哲学家中名列前茅的两位,一位是维特根斯坦,另一位是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通常认为,维特根斯坦一生提出过两种截然不同的哲学,而且这两种哲学对后来的西方哲学发展都产生了重要影响,直接导致了当代分析哲学的诞生。分析哲学在20世纪的英美哲学界始终占据主流,并且扩展到了英美之外几乎所有西方国家,也影响到了远在东方的中国。他的前期哲学以《逻辑哲学论》为代表,后期哲学以《哲学研究》为代表。这两本著作都已经成为西方哲学经典,对当代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逻辑哲学论》被公认为经典之作,虽然全书只有不到三万字,但真正读懂这本书却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行政伦理学可以看做是公共行政学的一门分支学科,行政伦理研究是直接指向公共行政实践的。从学科的角度看,行政伦理研究是出于完善公共行政学的学科体系的需要;从公共行政的实践来看,行政伦理的研究则是出于健全行政体系和规范行政行为的需要。因而,行政伦理研究需要回应公共行政实践的要求,需要在公共行政实践的演进逻辑中来规划行政伦理研究的课题和确立行政伦理学发展的方向。
这是一篇关于李辛用药心法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从气机的主要方向来看:上焦多为开;中焦为升降枢纽,所以有“在气”“在血”的不同升降方向的药物;下焦为阖,故以阖收为主,分为“阖精”“阖阴”“阖气”,下焦层次,中焦层次,上焦层次。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维特根斯坦是当代西方最为重要的哲学家之一,他以其传奇的一生为世人所知晓,又以其独特的哲学为后人所称道。21世纪初,西方哲学界曾对谁是过去100年最为重要的哲学家问题做了一个问卷调查,结果在选出的哲学家中名列前茅的两位,一位是维特根斯坦,另一位是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通常认为,维特根斯坦一生提出过两种截然不同的哲学,而且这两种哲学对后来的西方哲学发展都产生了重要影响,直接导致了当代分析哲学的诞生。分析哲学在20世纪的英美哲学界始终占据主流,并且扩展到了英美之外几乎所有西方国家,也影响到了远在东方的中国。他的前期哲学以《逻辑哲学论》为代表,后期哲学以《哲学研究》为代表。这两本著作都已经成为西方哲学经典,对当代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逻辑哲学论》被公认为经典之作,虽然全书只有不到三万字,但真正读懂这本书却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行政伦理学可以看做是公共行政学的一门分支学科,行政伦理研究是直接指向公共行政实践的。从学科的角度看,行政伦理研究是出于完善公共行政学的学科体系的需要;从公共行政的实践来看,行政伦理的研究则是出于健全行政体系和规范行政行为的需要。因而,行政伦理研究需要回应公共行政实践的要求,需要在公共行政实践的演进逻辑中来规划行政伦理研究的课题和确立行政伦理学发展的方向。
这是一篇关于李辛用药心法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从气机的主要方向来看:上焦多为开;中焦为升降枢纽,所以有“在气”“在血”的不同升降方向的药物;下焦为阖,故以阖收为主,分为“阖精”“阖阴”“阖气”,下焦层次,中焦层次,上焦层次。
走近天才维特根斯坦
1. 作者简介
瑞·蒙克
英国南安普顿⼤学的教授
现在可能已经离开那个地⽅了
研究领域包括数学哲学、分析哲学的历史,长期致力于哲学家传记著作
《维特根斯坦传:天才之为责任》获得达夫•库珀奖
2. 维特根斯坦的成长环境
家庭背景
犹太家族伪装成日耳曼家族
"维特根斯坦”是日耳曼民族的姓
"维特根斯坦”这个姓是祖上买来的
因为种族背景,基本不在政治上发声
大家庭
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有7个哥哥和姐姐
维特根斯坦和哥哥姐姐集体在家中接受教育
在孩⼦进中学之前,让他们集体在家⾥接受教育,并且他请了很多优秀的家庭教师教他们
父亲卡尔•维特根斯坦
奥匈帝国晚期奥地利最杰出的企业家之一
有⼀些暴君⽓质,完全是⼀种军阀式的作⻛
这是很典型的奥地利传统天主教家庭的管理⽅式,有⼀些证据就表明他们的家庭环境是⾮常严厉的
导致了二儿子和四儿子自杀
这样的家庭背景深刻地影响了维特根斯坦。就是说他⽣活在⼀个极度压抑的家庭背景⾥⾯,这种极度压抑的家庭背景很容易就把⼀些⼈给折弯了,但是维特根斯坦却坚强地⽣存了下去
中学时代
1903—1906年,读的中学叫林茨中学,最初对工程学最感兴趣
也是阿道夫·希特勒读中学的地⽅
受到来自其他阶级的同学的排斥,产生厌学心理,成绩不好
对自然科学产生了强烈的兴趣
海因⾥希·赫兹的《⼒学原理》
路德维希·玻尔兹曼写的《通俗⽂集》
3. 维特根斯坦的若干侧面
航空学学生
时间地点
1908—1911 年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
学习成果
了解了物质世界的运作规律,为哲学思考提供了支点
乡村教师
时间地点
1920—1922年
特拉腾巴赫
奥地利的小村子
教育理念
重视激发学生的兴趣
他可以通过巧妙的问题设置活跃课堂⽓氛,让班上沉默寡⾔的同学都积极地参与到课堂讨论当中去,这是他作为乡村教师⾮常成功的⼀⾯
重视体罚
打⼈是他的家常便饭
这是维特根斯坦的思想当中⼀个很重要的张⼒。⼀⽅⾯,他强调要向平⺠靠拢,要回到⽇常语⾔中去寻找哲学的根基,要向普罗⼤众的意识靠拢。但另外⼀⽅⾯,他⼜强调秩序,强调等级,强调不能⾃由过度,甚⾄在⼀定的范围内允许体罚的存在。这是对于解读维特根斯坦的思想⾮常值得重视的⼀件事情
工作成果
编制了 一本适合农村人使用的德语词典
认识到了日常语言的丰富性,促进了日后的哲学研究
我⾃⼰觉得这也是我们现代⼈可能⾯对的⼀个问题,就是对于另外⼀个⽣活圈⼦的⼈使⽤的语⾔,我们采取的是完全漠视的态度,没有像维特根斯坦那样有决⼼进⼊别⼈的世界进⾏了解
建筑师
时间地点
1925—1928年
维也纳
工作过程
格蕾特·维特根斯坦委托给他的,就是希望他为⾃⼰设计⼀套房⼦
在这件事上体现出了惊⼈的完美主义倾向。他要求所有的建材都是最好的材质
装修理念
任何⼀个细节如果没有功能上的作⽤,只有装饰上的作⽤的话,他要把它消灭掉
这就是维特根斯坦的性格,他要纯粹的功能性。这也体现了他以后⼀个哲学思想,就是语⾔要满⾜特定的功能,
所以维特根斯坦的整个⼈,包括他的思想,如果让我来打⼀个⽐⽅的话,他有点像德国菜,你们知道德国菜的特点是什么吗?极端难吃。德国⼈的菜虽然难吃但有优点,他们的⾁肠和肘⼦真的是很实诚,真的很能够满⾜功能性的需要,就是能够让你吃饱,这就是德国菜的⼀个特点,也是维特根斯坦的思想的⼀个特点
4. 个人与国家政治的关系
作为志愿兵加⼊奥地利军队
1914年世界大战爆发,作为志愿兵加入奥地利军队
体现的观念
认为作为一个公民为祖国服役和打仗是天职
公民参与战争与战争的正义或不正义无关
参与祖国的军队与祖国会胜利还是失败无关
以一种超政治的态度来参与政治
前往苏联
1935年,为得到纯粹的身体上的锻炼前往苏联
体现的观念
一种非政治的态度来参与政治
希望通过社会主义劳动净化心灵,与社会主义本身无关
做药房勤务⼯为抗战作贡献
1941-1944年 二战期间,做药房勤务工为抗战作贡献
体现的观念
“爱国”是基于纯粹的伦理要求,他对于政治活动本身的内部状态,并没有很强的诉求
这⼀点和他的⽼师罗素⼀天到晚喜欢谈论政治就构成了⼀种鲜明的对⽐,也可以体现出维特根斯坦的伦理性压过了政治性的这⼀⾯
5. 维特根斯坦与罗素
伯兰特罗素
20世纪最杰出的哲学家之一
善名的数学家.逻辑学家、社会活动家和和平主义者
195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相识与相知
1915年,维特根斯坦到剑桥大学旁听罗素的讲座
1912年,维特根斯坦与罗素建立密切关系
1920年,维特根斯坦邀请罗素为《逻辑哲学论》写序
相似点
对学问的态度
真挚地面对学问、真理,对物质利益看得比较轻
优越的家庭背景
罗素来自官宦之家,爷爷曾是英国的宰相
维特根斯坦家是商业巨擘,父亲是钢铁巨子
不同点
罗素有两面性
一面是严肃的哲学家
一面是写大众读物的作者
维特根斯坦更纯粹
维特根斯坦⼀直觉得他⽣下来就是要⼲⼀些很了不起的事情的,他要听从这种伟⼤的责任的召唤
只为学问本身做学问
无视学术研究以外的社交事宜
6. 维特根斯坦的哲学思想
《逻辑哲学论》
简介
在一战中写成的书
在他参军打仗的闲暇,他还在写《逻辑哲学论》的草稿,这场⾯是什么呢?外⾯炮弹在乱⻜,他在这⾥写“语⾔图像论”“语⾔的正确的逻辑形式是什么”,然后进⾏复杂的逻辑推理,真的是⼼很⼤。维特根斯坦在1918年被意⼤利⼈俘虏以后,在蒙特卡⻄诺修道院⾥其实也在进⾏⼿稿的修订。
它不是以论⽂的形式写出来的,⽽是以⼀句⼀句箴⾔的⽅式
篇幅极短,很难读懂,影响很大
本书思想
“语⾔图像论”
用语言符号描述事态,类似于用图像来描绘事物
如果要对世界进⾏描述的话,语⾔要尽量精简,把世界中的确发⽣的事情清清楚楚地描绘出来,不要添加新的东⻄,也不要减少应该加的东⻄
语言和事物具有同样的逻辑结构,可以对应起来
“不可说主义”
世界分为两个部分,可以说的和不可以说的
不可说的东西是哲学力所不能及的部分
不可说的东西不能描述,只能体会、信仰、价值、美
《逻辑哲学论》⾥⾯有⼀句名⾔,我前⾯已经说过了,就是“凡是可以说的东⻄都可以说得清楚;对于不能谈论的东⻄必须保持沉默。”
宗教的体验、审美的体验和伦理的体验全部是在不可说之列,这就是维特根斯坦的观点。显然维特根斯坦对伦理是⾮常看重的,以⾄于他认为⽤语⾔去⾔说都是对于伦理的⼀种亵渎,这和他的⽣命的取向也是⾼度重合的。
维特根斯坦在前⾔⾥⾯很得意扬扬地说,他写完这本书以后,哲学问题就都解决了。如果⽤⼀句话来概括他的观点的话,就是我们要在可说和不可说之间画⼀条界限,可说的事情我们就得说清楚,不可说的事情我们就付诸于沉默,哲学问题就解决了
《哲学研究》
简介
代表维特根斯坦晚期的哲学思想转型
意义即用法
词在实践中的使用就是它的意义
传统的逻辑哲学论给出的意义观是什么?就是⼀个名称本身的意义是来⾃于它指称的对象,也就是“名”和“实”之间的这样⼀种对应是赋予符号以意义的根源
维特根斯坦开始发现语词的本质也就是这么⼀回事,⼀个词指称的东⻄本身有可能是不存在的,但是⼤家⼀直在⽤这个词,这个词本身也就具有这样的意义了
就是⽇常⽣活中的很多词,如果它的所指的这个对象客观上是不存在的,这根本就不影响我们对于这个词的使⽤
7. 总结
我承认维特根斯坦的⽣活经历⾮常特殊,所以对于⼀般⼈来说,他⽣活中的某些层⾯好像是我们都学不到的。但是有⼀点我们是可以学得到的,就是对于⼀件事的执着和认真是⾮常重要的
我们要花⼈⽣当中的很多时间为稻粱谋,可能会做⼀些我们不是特别爱做的事情,这是没办法的,我们是普通⼈。但是如果你遇到了真正爱做的事情,必须要拿出⼗万分的精⼒把它做好,这是维特根斯坦给我们的⼀个很⼤的启示
另外,维特根斯坦最⼤的⼀个特点是什么呢?他不怕丢⾯⼦
不管维特根斯坦出于怎样的动机去改变⾃⼰的哲学的⽴场,这件事情就意味着他不把⾃⼰已经获得的学术成就当回事。《逻辑哲学论》出版以后,他已经成为世界级的哲学家了,他竟然会花费⼤量的精⼒去驳斥已经让他成名的思想,⽽并不是站在功劳簿上继续拓展他原有的思想
这样的⼀种纯粹为真理⽽⽣的精神,⾮但没有削弱他的学术影响⼒,相反使得他的学术影响以⼀种更加⼴泛的形式传播开来。但是⼤多数⼈可能做不到这⼀点,他会考虑到这事他已经做得很好了,他⼲吗还要往前⼀步,把前⾯的事情全部推翻呢?他们就没有⼀种⾃⼰和⾃⼰作战的精神。
维特根斯坦死于癌症,埋在了英国。临死之前他说:“告诉他们我过了极好的⼀⽣。”
实际上,从某些⼈的⻆度上来看,他的⼀⽣颠沛流离,明明很有钱,但实际上除了童年和⻘少年时代以外,基本上没有过过锦⾐⽟⻝的⽇⼦,⽣活相当拮据,也没有什么遗产。但他觉得⾃⼰⾮常幸福,因为他把⾃⼰的灵魂奉献给了哲学研究这件能够让他内⼼真正感到快乐的事情
美好的一生不在于被他人理解, 而是对自己问心无愧
忠于自己的内心, 忠于对自己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