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四念住第三课
这是一篇关于四念住第三课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是故为入四圣谛理,最初说修四念住观,法念住,受念住,心念住。
这是一篇关于第二课【四念住】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二、身念住,一、概 述。四念住:已辩真实,今次当辩修诸对治,即修一切菩提分法。此中先应说修念住。颂曰 :以粗重爱因,我事无迷故,为入四圣谛,修念住应知。
这是一篇关于第二十二讲第四类,心不相应行法的思维导图,心不相应行法一共有二十四种,它的存在是没有独立的自体,它是依心法、心所法、色法安立起来的,是根据心法、心所法、色法的,某一种不同的表现特征、表现方式建立起来的。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七夕活动策划
南北粽子
绘本阅读理念
创作工具思维导图
快速阅读核心技巧
自媒体教学笔记
茶文化旅游
演讲活动策划方案
2010年管综:学者追求真理
《老年社区服务》项目单思维导图
第三课
受念住
诸有漏受说为爱因,故观察此入集圣 谛。
诸有漏受,就是由迷惑、烦恼产生的受。十二缘起中,受是爱生起的因。
导向轮回
我们基于对受的观察,就能认识到集谛,认识生死轮回之因。
受本来是轮回之因,我们现在要通过正确观察,使之成为解脱的增上缘。
在安住过程中,我们还要保有正知正念,对观察 对象了了明知,清清楚楚地看到受的变化。
进一步,还要以智慧观察这些感受。我们可以用无常来观察,用无我来观察,也可以用无自性空的智慧来观察。
了解集谛的目的,是从源头解决轮回之因,这才是观察受的意义在。
心念住
心是我执所依缘事,故观察此入灭圣 谛,怖我断灭由斯离故。
通过对心的观察,引导我们证入灭谛。
修行就是修心
解脱心理学
真心
是让我们直下承担,认识自身本具的觉醒之心,即禅宗所说的“直指人心, 见性成佛”。
妄心
是从认识现前的凡夫心开始修行。
心是我执生起的所依,同时,心又是我执所缘的对象。
多元性
缘起性
贪心生起,知道它生起了
嗔心生起,知道它生起了
无常性
贪心息灭,知道它息灭了
嗔心息灭,知道它息灭了
无我性
总之,要对心念保持高度觉察,对它的生起、息灭都能了了明知。
我们在观察中会发现,心念不是固定的,而是在刹那生灭,会增长也会变弱,会生起也会消失,其中并没有所谓的自性。
我们通过观察会发现,心其实是念念不住、念念生灭的
当我们在观察过程中解除我执,证悟涅槃,就不再担心我的断灭。
当我们通过对心的观察,体悟无我的空性,还有什么可以担心的呢?因为它本来就不存在,更谈不上断灭。
法念住
观察法故,于染净法远离愚迷,入道 圣谛。
如何观察法呢?还是要立足于佛法正见。
法包括染法和净法,导向轮回的是杂染法,导向解脱的是清净法。
不论对染法还是净法,我们都要保持智慧观察,才能远离迷妄。
生命有两个轨道
一是轮回的轨道
以无明烦恼观察一切法,会走上轮 回的轨道
一是解脱的轨道
以正知正念观察一切法,则会走上解脱的轨道。
通过这样的观察,可以使我们进入道谛
四种正知
利益正知、适宜正知就包含判断和选择,你要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做 什么对解脱有利,做什么对解脱无益,甚至会障碍解脱。
行处正知
在具足正见的前提下,对自己的身口意三业保持观察,即行处正知
不痴正知
不痴正知则是以正见观照诸法实相,了解观察对象的无常、无我、无自性空
是故为入四圣谛理,最初说修四念住观
为了引导我们证悟苦集灭道四谛,佛陀首先讲述了四念住 的修行,也就是对身、受、心、法的正确观察。
四念住的修行内涵
不仅是解脱道的关键,也是菩萨道的必要基础